论十二因缘中的因明思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韩瑞
摘要:十二因缘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十二因缘按由因到果的顺序依次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因缘之间是环环相扣、层层相因的,它又可分为三世两重因果,即:前世因,今世果;今世因,后世果。可以说十二因缘主要讲的就是因果关系。因明是印度的古典逻辑,它继承了正理论的很多东西,又在现当代有不少发展,其主要包括逻辑学、认识论(量论)、和辩论术等。因明中的因,即指因果联系,所以讲因明,就必须讲因果关系,这是深入研究因明的基础。本文将着重分析十二因缘中十二支的层层因果关系。
关键词:十二因缘∵∵因果∵∵因明
佛教与因明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首先,佛教可以把因明作为一种思想交流和与外道进行辩论论争的工具,从而宣扬自宗教义,摧破外道论点,这样就有利于佛教发扬光大,促进佛教的传播。另一方面,因明学作为一种佛教的逻辑学,它本身也与佛教有着深厚的因缘传承关系。因明,简单概述,它是印度的古典逻辑学。大乘瑜伽行派在继承正理学派的逻辑思想的基础上,经弥勒、无著、世亲等大师的发展,至公元六世纪陈那创立新因明,使因明具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逻辑体系[1]。因明中的因指的就是因果关系,所以讲因明,就必须讲因果关系,这是深入研究因明的基础。佛教的基础教义——十二因缘学说主要讲的就是生命现象中十二个环节层层相因的关系。
十二因缘
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依因缘和合而生的,因缘和合则事物生起,因缘散失则事物覆灭。也就是说,世间一切精神和物质现象都处在因果关系中,依赖某种因果条件而存在,并且随着条件改变而改变。这种因果定律就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缘起论。从缘起论出发,观察人生生死的由来,生命的流转,便形成了十二因缘论。十二因缘之间以缘起贯穿在一起构成一系列的因果。以缘起说因果,这是佛教解释因果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或称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是按还观的顺序所列,也就是由因求果;逆之,由果求因的次序便称为往观。这十二个环节按顺序组成因果循环链条,说明了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联系。在《长阿含经·大缘方便经》中有对十二因缘学说教全面的论述:“十二因缘法之光明,甚深难解。阿难,此十二因缘难见难知。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未见缘者,若欲思量观察分别其意者,则皆荒迷无能见者。阿难,我今语汝,老死有缘,若有问言,何等是老死缘?应答彼言,生是老死缘。若复问言,谁是生缘?应答彼言,有是生缘。若复问言,谁是有缘?应答彼言,取是有缘。若复问言,谁是取缘?应答彼言,爱是取缘。若复问言,谁是爱缘?应答彼言,受是爱缘。若复问言,谁是受缘?应答彼言,触是受缘。若复问言,谁是触缘?应答彼言,六入是触缘。若复问言,谁是六入缘?应答彼言,名色是六入缘。若复问言,谁是名色缘?应答彼言,识是名声缘。若复问言,谁是识缘?应答彼言,行是识缘。若复问言,谁是行缘?应答彼言,痴是行缘。阿难,如是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因缘。”
十二因缘的流转门
(一)逆观十二因缘流转门
上述这段话从老死一直推到了痴,即无明,这便是逆观十二因缘的流转门,以下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众生为什么会轮回不已,生死流转呢?佛是从“老死”开始观察的。人有生老病死,这是不可避免的规律。生命最终会老死,谁也不能逃脱。可是是什么导致老死呢?我们一般认为,死亡的原因无非就是衰老、疾病或是灾难。而佛教不这么认为,佛教说老死的原因是“生”。
如果没有生,就不会有老死。从生命开始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要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所以老死的痛苦是生带来的。那么为什么会有生呢?
生的原因是“有”。有是存在的意思,包含欲有,即欲望的存在;色有,即现象的存在;无色有,即欲有、色有以外的一切存在。有也是指业的存在。人在过去造了很多业,这些业力招感苦乐果报,便在来世脱胎转生。有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是因为“取”。取是指占有的欲望。人们面对财富或权力的时候,会贪婪地想要占为己有,并执着不放,这样的行为形成果报,便产生了有。反之,如果没有欲望,便不会有存在了。为什么会有欲望,会去取呢?
取的原因是因为有“爱”。爱指贪爱,包括对自我的贪爱,即我爱,和对我以外的东西的贪爱,即境界爱。如贪求男女之间的爱情,贪爱财富、权力,等等。爱是产生欲望的直接原因。为什么会爱呢?
有了“受”,就会有爱。受指感情、感受,是感受苦乐等感觉的精神作用[2],可分为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众生追求乐的感受就会产生种种贪爱,而因为苦的感受而心生嗔恨。感受又从何而来?
受产生于“触”。触即感觉。当人的身体器官与外境相接触,就会有感觉,从而会有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触是通过什么产生的呢?
触通过“六入”产生。“六入”也叫“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前五根是感觉器官,意根是对五官所受的印象作统一思虑的器官,即心根。六根从何而来?
六根来源于“名色”。名色指人的身心两方面的结合,是主客观的统一。其中,名指心的精神作用,色指物质现象,二者结合便构成了有情的要素。为什么有名色?
名色来源于“识”。识指心识、精神活动,尤指脱胎时的业识。由识而投胎,名色便在母胎中得到发育。识从何而来?
识由“行”起。行指意志活动,由意志活动而造作身、口、意三业,从而产生了识。为什么会行?
行是因为“无明”。无明指对佛教义理的无知,是与生俱来的贪、瞋、痴等种种烦恼。由此便造种种业而生死轮回不已。《大乘起信论》说:“一切染因,名为无明”。可见,无明是产生一切痛苦的终极原因。
以上便是逆观十二因缘的流转门。由此可看出这十二因缘环环相扣、如循环链条一般的因果联系。
(二)顺观十二因缘
据北传经典记载,佛在逆观十二因缘流转门后又顺观十二因缘流转门[3],从这一方面进一步对生命现象作出深刻的总结,对生死轮回的十二个环节层层相因的联系作了进一步说明。
佛教把因缘所发生的作用称作缘起,所以十二因缘论从其发生的作用方面来说又称作十二缘起,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也就是说,有情众生由于不能理解无常性、无我性等佛教义理而愚痴“无明”;因而种种世俗的意志活动生起,造作种种业,也就是有“行”;由于意志活动的牵引力,便产生了业“识”;识于意志活动相应的处所投胎[4]而形成精神和形体,即“名色”;在母胎中身心得到发育,进而发育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胎儿出生后,六种认识器官与外境接触就产生各种感觉,即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有了触,便会产生苦乐感“受”;进而对苦乐等感觉产生“爱”憎;由于贪爱,便要追求执“取”;由于追求执取而造下种种诸业,就“有”;有产生善恶果报要在来生得到兑现,众生就投胎转世,获得了“生”;有了生命,“老死”就是必然的了。
(三)逆观和顺观的关系
逆观十二因缘从老死推到无明,顺观又从无明推出老死。那么老死和无明之间是否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呢?佛教认为,“老死”只是肉体的死亡,生命却会继续延续,新一期的生命之初众生还会无明,继而又到老死,轮回不已。可见这十二个环节并不是一条直线的关系,而是前后相续、无始无终的圆形,可用下图表示:
三、三世两重因果说
我们已看到了十二因缘每一环之间的因果联系,然而,佛教说因果通三世,这十二因缘也同样揭示了三世之间的因果联系,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间的因果联系。其中又包含了两重因果,即过去世的因——现在世的果这一重因果,和现在世的因——未来世的果这一重因果。“三世两重因果论”就是“惑、业、苦”的因果轮回关系。首先来看第一重因果,无明和行是过去世的因,由此二因便生出现在世的果,即识、名色、六入、触、受。具体来说,人在过去有种种贪、瞋、痴等烦恼,就是“惑”,进而便有行,造作种种“业”,于是在现在世产生五种果报,由识至受皆由过去业力引起,不自在是果,这五种果报便是“苦”。再来看第二重因果:爱、取、有是现在世的三因,由此三因便生出未来世的果,即生、老死。众生对外界事物的贪爱、追求是“惑”,追求执取便造下善恶诸“业”,于是爱、取、有所生起的迷惑和所造作的业,就在未来世产生果报,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进而老死。这又是“苦”。三世两重因果的关系可由下图表示:
大多数佛教派别都主张上面所说的三世两重因果说,然而大乘佛教唯识学派则主张二世一重因果说。如《成唯识论》中所说“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显轮回,及离断常。施设两重,实为无用。”该派认为以无明等十支为因,以最后之生、老死两支为果,这是一重因果关系。如果无明等十支为过去世的因,那么生和老死就是现在世的果;如果无明等十支为现在世的因,那么生和老死就是未来世的果。所以有一重因果已足以贯穿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就不必要划分为两重因果了。在笔者看来,三世两重因果和二世一重因果的划分只是名称的不同,其实质都是一样的。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由于有情众生的无明,而“生生于老死,轮回周无穷”。那么如何才能跳出生死轮回、获得解脱呢?佛教认为,其实人本来可以跳出十二因缘的束缚,但是由于贪、瞋、痴之无明的牵引,而无始无终地在十二因缘中流转。就像一个人被锁在屋里,虽然有门,但是门被上了锁,他还是很难出去。但是只要锁被打开,他就立刻可以自由了。无明就像是门上的这把锁,众生要想脱离三世轮回,获得解脱,就必须泯灭生死根本的无明。无明是产生痛苦的终极原因,消灭了无明也就消灭了一切痛苦的根源[5]。佛在菩提树下顺观十二因缘还灭门,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没有无明就没有行,没有行就没有识,没有识就没有名色,没有名色就没有六入。没有六入就没有触,没有触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取,没有取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生,没有生就没有老死。如《般若菠萝蜜多心经》中所说:“无明尽”乃至“老死尽”。
以上依次分析了逆观、顺观十二因缘流转门、三世两重因果说、二世一重因果说以及十二因缘的还灭门,从中可看出十二因缘理论严密的逻辑,对生命现象独到且深入的观察和总结,以及其在思想上的深度。所以理解、把握了十二因缘的因果关系是深入研究因明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志强,佛教与因明学的关系研究,灵山海会,2009.4
2.佛光星云,∵佛教义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36页
3.广超法师,∵般若菠萝蜜多心经讲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156页
4.方立天,∵佛教哲学,∵长春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53页
5.荆三隆,∵早期佛教对人生观察的十二因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