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因明∵印度因明在中国汉地的传承.早在北魏泰常六年(421年)前后,在印度僧人所译《大般涅盘经》中已有古因明的五支式。后又有真谛等译出《方便心论》、《回诤论》、《如实论》等古因明着作。唐贞观十五年(641年)玄奘从印度回国时带回因明论36部,并译出陈那《因明正理门论》和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在汉地称之为大论和小论,成为汉传因明的基本经典。初唐时玄奘门人竞相为此二论作疏,在佛教界因明研习蔚然成风,流传下来的主要着作有文轨《庄严疏》、神泰《理门述记》以及窥基《因明大疏》等。窥基门人慧沼着有《因明义断》、《因明入正理论义篡要》等,慧沼弟子智周着《因明论疏前记》、《后记》、〈抄略记〉。道邑有〈义范〉(已佚),道献有〈义心〉(已佚)。另外,义净也译有陈那〈集量论〉、〈因明正理门论〉和〈观所缘论释〉三部因明着作,但多已佚。玄奘弟子和译经班子中有许多朝鲜来华僧人,如圆测开创了法相宗的西明系,圆测弟子道征回国后着有〈因明入正理论疏〉等着作,道征又传太贤,太贤有〈因明论古迹〉等。玄奘弟子顺憬有〈因明入正论抄〉,元晓有〈瑜伽论中实〉等因明着作,正是通过他们,因明东渐朝鲜。因明在日本的传播是通过玄奘及智周的日本门人进行的,玄奘弟子日僧道昭归国后开创了日本的法相宗,使称南寺传。日僧玄方从智周就学,回国后创立了日本法相宗的北寺传,因明也随之传入日本。在中国本土,自唐武宗会昌灭佛之后,法相宗一蹶不振,因明也随之衰落,到了明清几成绝学。而在日本,因明却长传而不衰,因明注疏多达几十种,较着名如秋筱善山珠《因明论疏明灯抄》、凤谭《因明入正理论端源记》等。近代由杨文会从日本重新迎回《大疏》而开启汉地因明的复苏。与印度因明把知识论、逻辑、辩论学三者并举的传统不同,痕传因明是把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的“八门二益”为基本筐架,构成一个论辩逻辑的体系。在义理上,玄奘在翻译中对因三相新增“定”“遍”等限制词,进一步明确概念间的外延关系。对“简别”方法作了概括,区分了分别用于立论、驳论和两者兼具的自、他、共三种比量。对宗因双同双异品,宗有法、法相互差别及除宗有法等问题作了专门探讨,并且丰富了因明的过失论,在《大疏》中对宗的过失分类就多达二千多种,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汉传因明。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