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与辩经量及非量的探讨

(林崇安,∵1991)

说明:量与非量是因明与量论的一重要论题,由於佛教不同宗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甚为复杂,以下只就基础部分,略作探述。

今先依唯识宗与经量部的共通看法,来探讨量与非量:

量是「新而没有欺妄的认知」,例如,当眼睛明确地看到月亮而产生眼识的第一刹那,即是一个「量」,但到了第二刹那,已不是「新」的,而成为一种「非量」,称之为「决断识」。

非量有五种:一为决断识,二为意伺,三为显而未定,四为犹疑,五为颠倒识。

决断识是已通达後再通达的觉知,分成「现识决断识」及「分别决断识」,前者如青色视觉之第二刹那,後者如通达「声无常」的比量後,再通达的觉知。

意伺是得到比量前,於流转境倾向一边执着之觉知,分成「无理由意伺」、「理由未定意伺」及「理由相违意伺」。

显而未定是於流转境之自相明显但不能引起决定的觉知,分成「根现识显而未定」、「意现识显而未定」及「自证显而未定」三种。

犹疑是往二边怀疑的觉知,分成「义已转之犹疑」、「义未转之犹疑」及「等分之犹疑」三种。例如,对「声无常」与「声常」二边起怀疑,倾向前者,即为义已转(偏往正确的方向);倾向後者,即为义未转(偏往不正确的方向);同等怀疑,就是等分之犹疑。

颠倒识是於流转境错误之觉知,分成「分别颠倒识」及「无分别颠倒识」二种,前者如执着人我,後者如看月亮成为二个的根识、看雪山为青色的根识。

以上先分清这些「非量」的类别,而後来探讨「量」的类别。

?∵「量」分成现量与比量。

现量是离分别且无错乱的一种新而没有欺妄的认知(觉知),分成「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及「自证现量」。

比量是依靠正因对所衡量的隐蔽事物的一种新而没有欺妄的认知(觉知),分成「信许比量」、「极成比量」及「事势比量」三种,此三种是依据信许正因、极成正因及事势正因而得到的比量。

第一种如「布施得受用之果报」等圣教量,是极隐蔽事物的一种量。

第二种如「怀免称之为月」是名言思惟所立,为世间共许,没有其他理由。

第三种是对稍微隐蔽的事物推得的一种比量,例如火出烟,乃事物之本性,故由烟山之烟,比知「烟山有火」。

在唯识宗与经量部的共通看法下,只有现识及现量才是无错误的觉知,例如瓶(为流转境)以眼刚看到时,在眼识呈现出瓶(为显境),为瓶之自相,此持瓶之眼识为现识(离分别且无错误的觉知),且是现量(离分别、无错乱的一种新而不欺妄的觉知);而在分别心上呈现的则是「瓶的义总」,是一种瓶的抽象概念,而不是「瓶的自相」,因此,分别心被视为是一种「错误的觉知」。在此观点下,比量虽是新而不欺的觉知,但却是一种错误的觉知(错识)。

因此,对瓶这一对象(流转境),在眼识现量上呈现的是「自相」,在分别心上呈现的是「瓶的共相」,故二种显现的对象(显境)并不相同。

在中观宗自续派的观点下,四种现量中,瑜伽现量及自证现量才是没有错误的觉知。

中观宗应成派则认为有情的根识都带有「显二」(例如,见到瓶子,同时又觉得瓶子以自性有),因而都是错误的觉知(错识),只有圣者现观空性的瑜伽现量才是无错误的觉知。凡夫现观细品无常的瑜伽现量,仍属错误的觉知。

中观宗应成派认为量是「不欺妄的认知(觉知)」,不须是「新」,因而,决断识不但是「量」,而且是「现量」:通达「声无常」之比量的第二刹那,是「转成分别之现量」,持色根现量(如看到青色的视觉)的第二刹那,是「转成无分别之现量」。

又主张比量除了前述三种之外,尚有「譬喻比量」。

应成派认为现量只有三类,不承认自证现量。

在修证方面,主张先由比量得知「法无我」,而後修此比量後的「决断识」,使由「转成分别之现量」进入现观「法无我」的「瑜伽现量」,依此次第修证果位。

一般心法及心所有法的生起,须具备因缘、增上缘、所缘缘及等无间缘(色法则只须前二缘)。

依经量部的看法,根现量(如眼识)的生起,所缘缘是色法(如瓶),不共增上缘是眼根,等无间缘是前一刹那的心识;其他有助於发生此根现量的条件,皆属「共增上缘」。

意现量的所缘缘,例如呈在根现量的色法,其不共增上缘是意根,其等无间缘是前一刹那的心识。

瑜伽现量虽有所缘(如无常),但无所缘缘,其不共增上缘是止观双连的定,其等无间缘是前一刹那的心识。

经量部认为自证现量也无所缘缘,其不共增上缘是意根,其等无间缘是前一刹那的心识。分别心的对象是「义总」(为一种共相),属於无为法,因而分别心没有所缘缘。

唯识宗对现量及分别心所须的缘,另有不同的看法,这与其宗义的不同有关。

──摘至《佛教因明的探讨》(林崇安,慧炬出版社,1991)一书中,第七章第五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