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序
荣新江
序
荣新江
最近二十年来,中国史学界正经历着重大的转折,一方面是史料的迅速数字化,使得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变得容易起来;另一方面是相关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借鉴,使得中国历史研究的课题更加广泛。敦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虽然属于比较传统的研究领域,但也经历着同样的过程,也受到“新史学”的冲击。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开始从事敦煌归义军史的研究时,由于许多材料没有公布,所以在十多年的研究过程中,把大量精力花费在收集、抄录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书上了。而最近十年来,这些收藏在伦敦、巴黎、圣彼得堡等地的数量庞大的敦煌文献,已经全都刊布出来,而且出版了各种文献的分类校录本,几乎可以说,具有学术价值的敦煌文书基本上都有了整理文本。面对这样一个新的局面,我近年来利用各种机会,呼吁敦煌学的研究要“从文献到历史”,虽然我本人因为教学工作和兴趣转移而把研究重点放到中西关系史方面,但我希望年轻学者能够根据丰富的敦煌文献,结合某些社会科学的理论,来阐释有关的政治、宗教、性别、医疗等等方面的中古史,以此来说明历史演变的情景。我相信,这种历史研究的结果,和过去仅仅从传统的正史、典志所得到的中古历史景象,应当是不完全一样的,因为敦煌文献有传统史料所缺的地方文献,特别是那些实际生活中所使用过的文书,可以反映中古社会历史的某些真实面貌。
2000年,余欣自浙江大学来北大,从我治敦煌学,即以敦煌地方的宗教社会史为研究主题。他仔细清理了宗教史、社会史研究的各种理论,提出“民生宗教”的概念,并按照“民生宗教”所指的范围,几乎穷尽了有关唐宋之际敦煌地区诸种信仰的敦煌文献,并上溯战国秦汉,在厘清渊源的基础上,对敦煌民众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实际,做了详尽的叙述和分析,完成了一篇十分充实的博士论文。
余欣笃志于学,心无旁骛。2003年到复旦任教后,仍继续修订补充他的博士论文。近年来,他有机会走访牛津、伦敦、巴黎、莱顿、柏林、京都、台北等学术中心,于欧美、日本、***的学术研究成果,多有吸纳,使原本的理论思考更加丰富,文献资料更加精细。最近,余欣拿来他的这部以博士论文为基础修订而成的书稿,征序于我。我读了以后,为他的学术进步而感到高兴,略缀数语,聊作序言。
敦煌“民生宗教”的研究课题,按照作者的思考,还远远没有做完,希望余欣能再接再厉,在不久的将来,完成更加精彩的续篇。
2005年12月4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