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亲养老新书》是我国现存早期的老年病学、养生学着作。宋代陈直撰,元代邹铉续增,成书于元成宗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前后,刊于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

∵清乾隆年间纪昀主持汇编《四库全书》时,将本书收录。现存元、明、清多种刻本,及现代医学家、养生学家所做注释本。书中针对老年人的情志、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养生之法,内容详尽,对当今人不无借鉴之处。具体的成就现分述如下:

一、重视饮食调治

《寿亲养老新书·饮食调治》一节指出人体“阴阳运用,五行相生,莫不由于饮食也”,特别是“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若生冷无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动成疾患。”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治疗应先采取食疗之法,“食之不愈,然后命药”,只有在食疗不能产生效果时才服用药物。这既是老年病调治的一种具体方法,而从更高层面上讲,更是调治疾病的一个指导原则。因为与药物治疗相比较而言,食疗的方法更为平和,绝少有毒副作用,这样就不至于损伤老年人的正气,不影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书中给出了具体的饮食调理办法:老人的饮食大抵以温热熟软为宜,切忌黏硬生冷;饭后适宜做适当的运动,如以热手摩擦腹部,之后出门散步,不宜太远;老年人不宜吃的太饱,在饮食次数上应是“频频与食”,腹空即须索食,不宜忍饥,这样有助于消化吸收,避免因“肠胃虚薄,不能消纳”而造成疾患。饭饱后,不宜急行、不宜大语、远唤人、嗔喜等。“秋冬间,暖裹腹。腹中微似不安,即服厚朴、生姜等饮。如此将息,必无横疾”。

原书从《食医心境》、《食疗本草》、《诠食要法》、《太平圣惠方·食治诸法》等书中选编了160多种食疗方药用来治疗老年人的诸多疾病。其中“茶汤诸法”一节中,还详列了可供老年人养生服用的13种汤、茶,内容详尽。这些记载都为现代人在营养学、饮食保健、食疗治病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资料。

二、注重医药扶持∵

人的一生,总难免有调养不谨、罹患疾病的时候。一旦患病,尤其是罹患严重疾病的时候,单纯的食疗就难以解决问题了,“人非金石,况犯寒暑雾露,既不调理,必生疾病,常宜服药,辟外气,和脏腑也”。

用药治病,需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因为老年人的脏腑气血功能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下降,因此在疾病的治法和药物的选择上都不能完全等同于少壮之人,攻邪之法切须慎用,宜用性质平和之药慢慢调治,及到治疗的恢复期阶段,再辅以食疗之法,使身体逐渐康复,不能盲目、轻率地追求速效。不能像对待年轻人那样,又用汤药,又施针灸。用汗、吐、下等峻厉之法,往往欲速反而不达,甚至会危及生命。老年人身体衰弱,出汗多会导致阳气泄,用吐法往往引起胃气上逆,泻下法则会使元气下脱,很是危险,所以老年人用药应当采取扶持的方法,只可用温平、顺气、进食、补虚、中和之药来治疗。

书中还特别强调老人不可服用偏僻的药饵,不可服用随意买来的或是他人赠送的不知道方剂组成的药物以及药力毒猛的狼虎之药。老人宿疾发作时,要依据症候,采用中和汤药调理,症状有所改善后,再使用饮食疗法,这样最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三、注重精神摄养∵

情志因素,是中医病因学中导致人体患病的重要一类。有些老年人在性情上会表现出幼稚、健忘、急躁、易怒、任性、多疑、说话做事不近人情等特点。对于这样的病人,精神上的调养、护理就显得更为重要。关于这一点,原书中有一段记载得非常形象。《寿亲养老新书·性气嗜好第四》云:“眉寿之人,形气虽衰,心亦自壮。但不能随时人事,随其所欲,虽居温给,亦常不足,故多咨煎背执,等闲喜怒,性气不定。”意思是说,高年之人,虽然其体力、体质已经衰退,但心气很高:虽然有很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不能使他们心满意足;在性情上往往任性、急躁、固执等;喜怒不定,颇似顽童。如果遇到这样的老人,书中提出的要求是:子女对这些情况只宜顺遂,不宜违逆,以使其心情舒畅,气血平和。这样的要求可能会给子女带来一定的难处,但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作者对老年人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能够谅解、抚慰、呵护长辈的拳拳孝心。

书中还指出,老年人的摄养重在“自养”,而精神上的摄养又重在修身养性。《种植》一节记述了一些有药用价值的花草、树木的种植方法,动物的豢养方法,以及琴、诗、书、画的赏玩,与嘉宾宴饮、清谈诸事,既可陶冶老年人的性情,愉悦身心,且药用植物又可供自己享用。有条件者当不失为调养身心、修身养性之雅趣。

四、重视起居调摄

老人“栖息之室,必常洁雅。夏则虚敞,冬则温密”,四时安排有所不同。春季应“常择和暖日,引侍尊亲于园、亭、楼、阁虚敞之处,使放意登眺,用摅滞怀,以畅生气。时寻花木游赏,以快其意”。夏季“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纳凉,此为贼风,中人暴毒。宜居虚堂净室,水次木阴洁净之处,自有清凉”。其中指出不可在“檐下过道,穿隙破窗”处纳凉这一点十分重要,这些地方或者是空气流动太快,或者是穿堂风,很容易侵犯伤害人体,造成疾病,所以中医称之为“贼风”。老年人的正气不足,抵抗力弱,就更需要注意这些情况。

秋季气候敛降肃杀,生发之气受到克制,老年人可能更容易触发情绪的感伤,悲戚寥落,愁苦莫名,“秋时凄风惨雨,草木黄落,高年之人,身虽老弱,心亦如壮,秋时思念往昔亲朋,动多伤感”,此时子女最应勤侍左右,善言开解,不可令其孤坐。冬季气候寒冷,最宜居处密室,温暖衾服,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以避寒霜冽风之威。

五、注重四时摄养∵

中医向来重视人与天地自然相应,主张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适自己的身体。“春温以生之,夏热以长之,秋凉以收之,冬寒以藏之。若气反于时,则皆为疾疠,此天之常道也。顺之则生,逆之则病”,所以老年人养生更应该“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关于四时摄养的具体方法记述也非常详细。

依据气候特点,春季宜“戒杀”“养生”以顺生气,饮食方面应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甘味食物;春季容易出现体热头昏、膈壅痰嗽、四肢劳倦等症状,治疗时宜选用和气、凉膈、化痰之药消解,或采用食疗之法调理。

夏天心火当令,气候炎热,应保持心情舒畅,戒嗔怒以养肺气:饮食方面宜少吃苦味食物,多吃辛辣食物,还应忌冷肥油腻之食,瓜果之类也要慎用,热汤、热茶要随时送上;切不可“纵意当风”,宜居“虚堂净室”,清凉的处所,免遭“贼风、暴毒”;如果需用药物调治,宜服不燥不热、平补肾气的暖药。

秋季肺金当令,饮食方面宜少吃辛辣,适当增加酸味食物,以摄养肝气;秋季多发痰涎喘嗽、风眩痹癖、便秘、腹泻、劳倦内伤等宿疾,子女应仔细观察,尽量在疾病发作之前选择中正平和应病之药给老人服用,防患于未然。

冬季寒冷,心阳容易受伤,所以应注意摄养心气;饮食方面宜少吃咸食,适当增加苦味食物;因“高年人阳气发泄,骨肉疏薄,易于伤动,多感外疾”,所以最好是“早眠晚起,以避霜威”。

六、注重导引、吐纳等养生之法

静坐、调息、导引、吐纳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保健养生方法,属于传统体育的范畴,本书在这方面也有记述。其中比较主要的是原书第三卷《太上玉轴六字气诀》一节,以嘘、呵、呬、吹、嘻、呼六种不同的呼吸方式调息保健,在中国古代养生法中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历代养生者多有述说,或有称谓“孙真人六字真言”者。“其法:以呼而自泻出脏腑之毒气;以吸而自采天地之清气以补之”。“呼有六,曰:呵、呼、呬、嘘、嘻、吹也。吸则一而已”。这些内容的准确出处最早见于何书,虽然难以考其究竟,但其流传之广泛,历史之久远,大概可以说明其用之于修养心身,确有裨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