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简说(九十三)∵∵●子∵圆∵∵明伦月刊388期2008/10
公冶长第五∵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
∵孔子说到南容,当国家上了轨道,南容有机会出仕为官,为国效劳,国家不会舍弃他不用;遇上国家不上轨道,南容谨言慎行知所进退,能免於杀辱的无妄刑罚。孔子看重南容的德学,就将兄长的女儿嫁给南容为妻。
∵「子谓南容」,南容名「适」,另一名「绦」,字子容,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他崇尚德行,谨言慎行,孔子称许为君子。
∵「邦有道不废」,「废」是舍弃不用,不废是能为国所用,不会赋闲在家。国家有道时,主政者能够选贤与能,此时只问自己德学够不够,假使真有德学,便有能力出仕为国家办事。此时国家清明一心望治,一定会四处访贤求才,邀集有德有才的人一同为国效劳。如果国家访求不到,自己也可求仕,但不是为谋一己名利,竞选得来的,而是真心想替国家办事,使国家更好。另外,有德学的人也可隐居不仕,例如尧王时的许由、东汉的严光,因为当时政治完善,人民过得很好,自己就不必出仕了。
∵「邦无道免於刑戮」,「刑戮」是被杀及被辱的刑罚。国家无道,天下失序,上位者骄慢失礼,下位者僭越身分、违法犯纪,此时动则得咎,容易招来杀辱的横祸。
∵「以其兄之子妻之」,南容有德学,年纪、身分又和孔子兄长的女儿相配,孔子就作主,将侄女嫁给南容。
∵蔡邕是东汉时期的名士,孝顺博学,又精通书法、音乐,遇上东汉末年国家纷乱之际,便隐居起来。当时的大军阀董卓,引兵平定京师的宦官之乱後,却藐视皇帝及文武百官,凶暴蛮横人人畏惧。但董卓很欣赏蔡邕才学,威胁他立刻进京,否则就要将他满门抄斩。蔡邕害怕,立刻乘牛车报到。董卓见了他,短时间内,连升他三次的官职。而且每次集会总是要蔡邕鼓琴、参与讨论,受到非常礼遇。後来司徒王允用计除掉董卓,蔡邕受到连坐,虽然有人保荐蔡邕才学难得,但王允坚决处死以绝後患,令人感叹蔡邕遭遇无妄的刑戮之灾。蔡邕去就进退之道,很值得吾人深思借镜!
∵能慎择去就,是教不来的。必须学问到了,又遇到事情来了,加上自己亲身观察并能决断,才能通达此中奥妙。平时深入经典,厚培学问,遇事能借镜他人、反观自身,当遇到进退去就的难关时,才能据守得宜!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