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

列表

观世音菩萨身着白衣的真实缘由

佛教知识“观世音菩萨身着白衣的真实缘由”。∵∵  佛教把观世音形象塑造得很庄严,既神圣,又慈祥,给人以可敬可亲的感觉。据《图画普门品》中描绘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三身”,以白衣观音的形象,最使人肃然起敬。这尊像又名“大白衣”、“白处观音”。因其身穿白衣,又在白莲之中,因而就其衣饰名为“白衣”,就其住处名为“白处”。白衣显示圣洁、淳净的菩提之心。  《大日经疏》说:“半拏啰嚩悉宁,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花中,故以为名……白者,即是菩提之心...

什么是佛教中的安般守意法门

佛教知识“什么是佛教中的安般守意法门”。∵∵  文/五台山佛教  佛陀曾针对每一个从他学法的人,设计了各种让心专注的方法,就是“观出入息"(梵语anapanasati)亦称安般守意,安般的安是梵语ana,即入息的意思,般是梵语apana,即出息的意思,守意是梵语sati,即守意。  安般(anapana)者,通译为息,十念之一也。入佛法有二甘露门,一、不净观,二、安般守意。而於我国六朝禅法则以安般为最要,而特别由安般的演进,成为各家各派...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解释

佛教知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解释”。∵∵    观自在菩萨(般若智慧已经达到自在境界的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当他修行般若智慧达到波罗蜜多觉悟境界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洞见色、受、想、行、识五蕴乃是人类虚空的妄想)  度一切苦厄(所以菩萨要为众生解脱一切执着于生死烦恼的苦厄)  舍利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啊)  色不异空(你所看见的物质世界其实是你的精神世界)  空不异色(你的精神世界也就是你以为的物质世界)  色即是空(物...

《百喻经卷下》:89、得金鼠狼喻

佛教知识“《百喻经卷下》:89、得金鼠狼喻”。∵∵  【译文】  89、得金鼠狼喻  曾有一人,走在路上,途中拾得一只金鼠狼,兴奋不已,放在怀中,继续跋涉前行。到了水边,想渡过去,脱下衣来,置于地上,转眼间金鼠狼变成了毒蛇。这人考虑了好一会儿,决定宁可让毒蛇螫杀,也要怀牠渡河。精诚所至,冥冥中有了感应,毒蛇又化为金鼠狼。傍边的愚人见毒蛇变成了真宝,以为是必然的事实,也拿了毒蛇放在怀里,立即就被毒蛇咬了,丧身殒命。  世间的愚人就是这样,见行善...

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佛教知识“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释觉空∵恭诵MP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Oc4MwOujPCt0dHc5BuZ1g ...

“金刚菩提”本是凡物,只因与佛有缘

佛教知识““金刚菩提”本是凡物,只因与佛有缘”。∵∵  “金刚菩提”本是凡物,只因与佛有缘  菩∵提∵树  当时在印度只是一种普通的树,名毕钵罗(梵音),枝粗叶大。佛祖于树下打金刚座六天七夜悟道能佛。后此树被称作菩提树。也就是说,佛祖在任何一颗树下悟道成佛,那棵树就可以被称做菩提树。本是凡树,因佛有缘而更名,实则表达佛在此成佛。    相传释迦牟尼曾在菩提树下悟道。这里的菩提树就是金刚菩提树,所以让其弟子参禅悟道的时候把金刚菩提子串起来用以佩戴...

地藏经全文(注音版)

佛教知识“地藏经全文(注音版)”。∵∵  地藏经全文(注音版)  恭请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称)  xiānɡ∵zàn  香∵赞∵(合掌)  lú∵xiānɡ∵zhà∵ruò∵fǎ∵jiè∵ménɡ∵xūn∵zhū∵fó∵hǎi∵huì∵xī∵yáo∵wén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  suí∵chǔ∵jié∵xiánɡ∵yún∵chénɡ∵yì∵fānɡ∵yīn∵zhū∵fó∵xiàn...

佛教经咒:《大佛顶首楞严咒》

佛教知识“佛教经咒:《大佛顶首楞严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

贪财色如刀尖舔血有割舌之险

佛教知识“贪财色如刀尖舔血有割舌之险”。∵∵  【原文】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佛说四十二章经》  【注释】财物和美色对于人来讲,就像小孩子贪图刀刃上粘着的丁点儿蜂蜜:它吸引人的那点甜味,根本不够一餐的美食,相反倒有被割断舌头的危险。 ...

《经典摘录》:世出世间有三种僧

佛教知识“《经典摘录》:世出世间有三种僧”。∵∵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  「善男子!世出世间有三种僧:一菩萨僧、二声闻僧、三凡夫僧。文殊师利及弥勒等是菩萨僧。如舍利弗、目犍连等,是声闻僧。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见,能广为他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乐众生,名凡夫僧;虽未能得无漏戒定及慧解脱,而供养者获无量福。如是三种名真福田僧。复有一类名福田僧,于佛舍利及佛形像,并诸法僧圣所制戒深生敬信,自无邪见,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