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隆堂十五代法嗣——晓忏尼师
师俗姓马,名淑良。1933年3月15日出生于上海,祖居湘潭县中路铺镇荷塘乡谷家冲。父讳马公证龙,慈母黄冬秀。世代务农,自证龙公开始改为经商,最初在上海商界巨子聂云台老居士处帮工,深得信任。二十年代初因老居士资助,在上海开酒店,家道逐渐富裕,遂与黄氏完婚,生二女,师为长女。
1937年,师四岁,时中日战争爆发,上海曾为日军占领,乃随父母回家乡谷家冲避难,由于日军入湘,家乡亦无宁日,二年后,其母不堪战祸惊扰,远走他乡。父虽多次欲归上海重操旧业,亦因战乱未果,在家乡租田为生。
1942年,师9岁,父送师到马家堰祖庙——丛善庵寄住。11岁时,庵中有缘师太为其下发,成为沙弥尼,生活一直由父亲供给,直到17岁。
1950年,全国解放,庵堂被拆。师回家与父亲及小妹共同种田。1956年,父辞世,妹亦出嫁,师独居以小商为生。1966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政策,师停商只身去武汉寻母,并在继父处暂住。1967年回乡,1968年到村林场担任炊事工作达七年之久。
1976年4月到长沙铁炉寺,礼了证上人为师,法名常智,字晓忏。其时铁炉寺仅两间半草房,尼众数人共住。师乃协助当时铁炉寺实际负责人永证尼师恢复祖庭。于1977年建成三间房屋,正中一间供奉佛像。
1980年,长沙市佛教协会派开福寺比丘尼梵纯、佛定二师到铁炉寺,劝师到开福寺工作。次年去五台山受戒。1982年师请假回铁炉寺主持修建了大殿、大寮、寮房等,均为土木结构,建筑面积约一千四百余平方米,同年12月竣工。因雨水过多,地基不牢,次年3月所建房屋倒塌九间。师再次回铁炉寺,并在开福寺与香港众道友援助下,费时一月余,将倒塌房屋重建起来。当时从城市往铁炉寺均为羊肠泥泞小路,建材与生活用品均需肩挑步行十余里送往寺中,备极艰辛。此年端午节后,师仍回开福寺工作。
1985年3月,恩师了证上人重病,乃辞退开福寺工作回铁炉寺,全面负责管理道场。后信众日增,住房不足。1987年师决定将全寺积累的佛事与信众捐赠共四万六千元,在寺西侧建一栋宿舍楼,约六百多平方米。此举曾遭到全寺老少尼师反对(因当时生活艰苦,尼众尚无衣单供应),师力排众议,坚持建房,此事导致寺中少数尼师不满而离寺他往。师一时处于压力重重、孤立无援之境地。尽管如此,师仍不为困境所动摇,认为建房恢复寺院是大势所趋。一年后,建材上涨,而宿舍楼已建成,信众更多,然住处得到了解决,离寺尼众又陆续返回铁炉寺,咸称师有远见。
1990年,师发心在寺之东侧重建一座重檐琉璃顶的大雄宝殿,占地427平方米,四川尼众佛学院院长隆莲老法师亲为题“大雄宝殿”匾额并撰对联,联文为“断无明斩钉截铁,度众生大冶洪炉”。1991年,大殿竣工,遂又请来能工巧匠木塑了释迦及二***暨文殊,普贤及二十四诸天圣像。此后,师又重建了东边寮房、斋堂、大寮、祖堂、关圣殿、山门、围墙等,其间备极操劳,以至于数次昏倒,仍矢志不移。
1995年药师佛圣诞日,铁炉寺举行大殿落成暨佛像开光盛典,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主持。省、市、县、镇各级领导均到会祝贺,信众达三千余人,极为隆重。
1996年,师受家乡湘潭县中路铺镇五龙山四众殷勤礼请,不顾年事已高、身体孱弱,前往恢复明代创建的古道场——大杰寺。历经五载,重建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斋堂、念佛堂、厨房、僧舍等,并重塑诸佛菩萨金身,使得道场规模初具,海众安和。佛像开光之后,师将道场交给年轻的接班人,自此往返于长沙铁炉寺与湘潭大杰寺之间,除在重大寺务上给予晚辈指导之外,息心静虑,专心念佛。
师常告诫徒众,凡有檀越衬施,皆系无上功德,只能积累建寺,以资弘法,不得有丝毫利已。在其倡导下,全寺尼众皆能响应。故屡次修建均凭本寺储蓄及各方赞助,得以顺利完成。
尝读梁代高僧宝唱所撰比丘尼传:“后赵安令首尼(佛图澄着名弟子)造五寺,立精舍,匪惮勤苦,皆得修立。”又有刘宋果慧尼,传曰:“常行苦节,衬遗之物,惠以入寺,从业兴隆。”再有梁法宣尼传曰:“衬施之物,修饰寺宇,造构精华,状若神功。”尚有慧琼、慧睿、僧猛、净秀、昙晖等尼师,均以建寺着称(见《中国佛教》隆莲法师撰“比丘尼传”专文)。此皆前代尼师之懿行,则晓忏法师之伟绩,可谓承传有自矣。
晓忏法师,蔬食长斋数十年,自奉淡泊,勤劳克已,宽厚待人。恢复道场,风餐露宿,席不暇暖。日常但持一句弥陀圣号,念而无念。而于兴寺宏法,尤孜孜不懈焉。2004年农历4月15日,师于湘潭五龙山大杰寺结夏,安居期间,精进修持,日持佛号,夜听净空长老录音开示,法喜充满。7月6日晚略示微疾,7日上午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示寂。享年72岁。兹述业绩,藉表崇敬。
弟子自然1998年敬撰于铁炉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