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图书馆藏汪浦《十八罗汉图》简述
张昊
《十八罗汉图》,清汪浦写绘,清道光七年(1827)绢本设色,册页装,二十六幅。每幅宽29.9厘米,高31.2厘米,画心宽26.2厘米,高24.4厘米。
汪浦,生卒年不详,约清朝嘉道间人,字玉宾,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寓居广州三十余年,落籍番禺。绘画受唐寅和仇英影响,善工笔仕女人物、花鸟,布景雅秀,艳丽工细。所绘《山水人物轴》、《仕女轴》、《富山怡乐图卷》、《人物册》现藏于广州美术馆。
罗汉图是中国传统佛教绘画题材中的一种,以罗汉形象为表现内容。罗汉是梵语“阿罗汉”的略称,含有三义:一不生、二杀贼、三应供,即依小乘佛教修持的方法进修而得到破除烦恼、解脱生死轮回而决定得入涅盘果证的出家弟子。据《弥勒下生经》记载,佛祖去世时指派大迦叶等四大罗汉住世弘法。《入大乘论》等经典将罗汉数量增至十六位,但未列出具体姓名。至唐玄奘译《法住记》,宾度罗跋罗惰阇等十六位罗汉始名列其中。后世又衍生出十八罗汉的说法,一说是中土画家增绘了《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和译者玄奘,但难以确证。清乾隆帝与章嘉呼图克图则认为新增者是降龙、伏虎二罗汉,由于有龙、虎陪衬,作画易显生动,且经皇帝御定,故此说颇多遵从者。
阿罗汉的画像大约有三类:第一是众多罗汉的组合像,如十大弟子像、十六罗汉像等;第二是选绘的单一罗汉像,如降龙罗汉、伏虎罗汉等;第三是画家任意写作,不拘尺度的画一比丘形像而题为罗汉,如岩居罗汉、赤脚罗汉等。就相好而言,罗汉像须顶无肉髻,目端鼻正,身着僧衣,颜色可以赤黄白黑,相貌举止均可任意写作,唯切忌根残肢缺。其量度为佛的九分,与菩萨相同。
汪浦《十八罗汉图》为设色绢本,以传统中国画技巧写绘而成。在构图上,每幅均为单一罗汉像,并衬以山水草木等景致。图中罗汉形象兼有胡汉,不一而足,或盘坐蒲团,或立于松间,“奇形怪状、妙想天开”,山水、草木、神兽亦“极具禅意”。每幅图皆配有汪浦题赞,末幅左侧有“丁亥四月玉宾汪浦”落款,上有涂改痕迹,下钤“玉”、“宾”二朱文小方印。画面设色清雅高远,神、兽、景浑然一体,整体感觉庄重肃穆,令观者于山水清净中得见佛法真谛,时人冯赞勋赞之曰:“得见此册,如从尘世忽睹僲山楼阙,令人不禁作天际真人想也。”卷前缀清代鲍俊所题“瞻奇仰异”四字,下钤“臣俊之印”白文方印及“石溪道人”朱文方印。卷中分别附有冯赞勋、鲍俊、南居山樵等五人识语及题诗,并钤盖私印。
鲍俊(1797—1851),字宗坦,号逸卿,又号石溪生,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殿试道光帝御批“书法冠场”。鲍氏宦游官场多年,致仕后定居广州,晚岁主讲凤山丰湖书院,以工书名于时。冯赞勋曾任湖广道监察御史,上《严禁鸦片烟折》,力主禁绝鸦片。其余诸人亦为嘉道时期粤省名士。
中国古代罗汉图作品层出不穷,蔚为大观。东晋戴逵所绘《五天罗汉图》为后世罗汉图之鼻祖。将十六罗汉入画,可追溯至南朝梁之张僧繇,而以十八罗汉为图亦不晚于五代。五代贯休和尚的《十六应真像》堪称此中神品。
汪浦《十八罗汉图》写绘精妙,墨彩鲜亮,汪画鲍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此图全帙无遗,历百八十余年而风采依旧,代表了清代道光时期岭南地区书画水平之大成,殊非凡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