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幼儿园开家长会。一番总结展望之余,老师还特意布置了家庭作业——要求我们这些当家长的,好好利用春节在家的时间,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最低的标準,是要在下学期开学之前,让各家的宝贝学会自己剥鸡蛋皮。
“我家儿子还不知道鸡蛋长什么样呢!”身旁的一位母亲吐吐舌头,侧过头来小声对我讲,“我总怕煮鸡蛋的蛋黄会噎着孩子,到现在还一直只给他吃鸡蛋羹。”看得出,她很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骄傲。
说实话,有关鸡蛋的故事听过不少,这一次的创意也算不上多高水平。在师大上学那会儿,我就经常在食堂里看到送孩子***大附小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吃早饭,也就总有机会看到各种各样处理鸡蛋的方式方法。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开∵mini∵cooper∵的细腰母亲——她用纤纤十指熟练地剥开蛋皮,再用筷子把蛋白一掰两半,轻轻夹出蛋黄,放在小米稀饭里,掐碎,弄烂,之后才把这一碗黏黏糊糊的作品递给坐在对面的女儿。一同吃饭的人问她为什么,她的回答是:“这孩子从小就嗓子眼儿小,不泡的鸡蛋咽不下去。”
现在回头想想,真是无比同情这个女儿。有这样一个关注细节的好妈妈,她的嗓子眼儿还真就得必须小得很,吃鸡蛋的过程也必须苦难重重。否则的话,这位母亲又该到哪里去获得被人需要的价值感?到哪里去体验剥夺他人意志、掌控别人命运的快感?
我知道,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刺耳,让人觉得讨厌,也一定会有父母跳出来,替这位母亲辩解——她不过是太爱女儿了,怕她出事。我也知道,现实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父母(当然也包括祖父母)正在前仆后继地竭尽心力替孩子解决从吃鸡蛋到上学就业乃至结婚生子的大小烦恼。他们很辛苦,很疲惫,很令人佩服,也很没必要。这里我想指出的是:你们又是怎样确定家里的宝贝不能像普通的孩子一样吃鸡蛋?有多少类似的担心不过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或者,是否你们需要制造孩子的苦难,去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所谓成长,就是一个逐渐离开母亲,自己去体验生活的过程。在成长中,受挫的痛苦无可避免。而挫折与爱同样,都是我们走向成熟的必需养分。在挫折中,我们渐渐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危险要学会避免,有些渴望要学会等待,有些无奈要学会面对。
简而言之,我们就是在这些所谓的“苦难”中,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外部世界,体验了自己独特的人生。可惜的是,那些看似好心的父母却不断隔离孩子与现实的接触,与孩子抢夺这种亲力亲为的体验。能理解:爱一个人,是要让他由于有了你的爱而更好地拥有整个世界,而不是要他整日陷在你的“爱”中,与现实世界越离越远。借用尼采的话:真正“活过”的人,都是由他自己选择如何经历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像个木偶一般被生活所经历。所以,如果孩子的牙齿没有长出,你可以替他把食物碾碎再抹到他的小嘴巴里;但是,等到他可以享受磨牙的过程,就请亲爱的各位父母,收起您的好心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