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上午,“十一”法会的第四天,“生活体验”讲座主题——生存的方式。龙泉寺知事贤然法师、德润屋有机农场“场主”吉云亮、凤凰公社“社长”李巖女士、龙泉寺教化部部长张亚新居士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吉云亮和李巖居士一直在践行佛法,倡导有机食品,创办有机农场。

贤然法师把讲座标题定为“人类的生存危机”,副标题是“一个佛弟子的社会责任”。法师先带大家复习了“生命的宗旨”和“生活的意义”两场主题讲座的内涵。∵

一、“生命的宗旨”和“生活的意义”

“生命的宗旨”是“自他究竟离苦得乐”,自己“离苦得乐”不是我们∵的目的,自他一起离苦得乐才是目标。“离苦得乐”有三种类型:国王似的,自己先“离苦得乐”;船夫似的,大家一起“离苦得乐”;牧羊人似的,这种发心更伟大,我不着急“离苦得乐”,只要你们能“离苦得乐”就好。“离苦”必须是“究竟”的。比如一个乞丐,你给他钱,他会不会生生世世都幸福呢?不会的。他可能一时,或一辈子生活的快乐,只要不逃脱生死轮回就一直有苦受。离苦得乐,关键要知道是什么是“苦“,什么是“乐”。

在这样的“生命宗旨”指引下,才能谈“生活的意义”。我们生活是对真理的一种实践,真理就是我们的“生命宗旨”。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生命宗旨”的实践,我们的生命就是实践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同时追逐两种东西:一个是物质层面的,就是生存;还有一个更关键的,精神层面。师父说:只追求物质层面,不追求精神层面,我们的幸福指数就会降低。

孔子赞叹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的苦乐观与一般人的苦乐观不一样,是纯粹的一种精神追求,因此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快乐,被孔子赞叹。孟子也讲,“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但西方的科学不这么认为,他们普遍认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考虑精神生活。从这点上来看,东方的观念更加有机一些,更加有整体观。“生活的意义”,我们最后更多的落实在精神层面,这是解决我们苦乐的关键。你跟别人拼比物质永远带来的是痛苦,带来自己道德和思想境界的下滑,不会让你生命提升的。物质生活肯定还是要的,现在的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要从第一讲的“生命的宗旨”过渡到第二讲的“生活的意义”,才能过渡到今天要谈的“生存的方式”。

我们人类生存到底需要多少物质?我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有没有度?其实,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恰到好处。比如你饑饿时,两个馒头就解决了,在你没吃这两个馒头前是苦受。我的饭量是两个馒头,我吃到半个馒头时只能缓解苦受,我吃了两个馒头快乐最大,我吃第三个馒头时变成苦受了,我吃30个馒头是剧烈的苦受,跟我30天不吃馒头是一样的。这符合正态分布,而自然界正态分布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如果我们要出去散步,走了5公里,累了一直走下去就是苦受,坐下来歇一歇是乐受。你坐一会儿是乐受,如果让你坐三天是不是又变成了苦受?这是一个正确的逻辑。如果你一个月消费两千元钱正好,没这两千元钱是苦受,每个月消费两千元钱应该达我快乐的最大值。但现在有人说给你20万元钱,你一定会说:好好好!是不是在逻辑上自相矛盾?但我们从来不会说,我们有过多的钱会给我们带来苦受。问题出现在哪里?我们对物质的追求要有一个度,才能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否则,你过分的追求,过分的索取,必将带来整个自然环境的破坏,生态失调。

二、人类面对的三种关系

1、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更多是生存层面。我们吃的东西哪里来的?我们要么食素,要么食肉。食素是种植业,是来自于大地;食肉是畜牧业,牛羊要吃草,也是自然的产物。

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牵涉到生活层面。我们所谓生活大多数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人与自己心灵的关系,这牵涉到生命和生死。

今天我们要谈生存问题,只谈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想要生存下来,就要从大自然获得食物(谷物、猎物),衣服(皮毛、棉花),房屋(石头、木头、金属)。人类要健康、可持续地生存下去,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地球面临的九大危机

地球现在非常不健康,面临全球气候变暖、海洋酸化、臭氧层空洞、淡水枯竭、物种灭绝、氮循环失衡、田地匮乏、气溶胶“超载”、化学污染这九大危机。

连最耐渴的骆驼也倒下了

全球气候变暖、物种灭绝和氮循环失衡等危机最为严重,已经超出了安全界限。另外,淡水枯竭和田地匮乏等危机正逼近临界值,而不断酸化的海洋上空也笼罩着阴霾。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人类还要走多远?一位佛教大德曾经讲过,人类如果不改变现在的行为方式,其结果就是毒死、饿死,然后战死。∵

为什么是被毒死?因为土地越来越少,大家用的东西越来越毒,最终大家就被毒死。可能到了某一天,连有毒的东西大家都要去争抢。如果你认为有毒不吃,那就被饿死。在这种情况下,健康的食品就会越来越少,少到只有少部分人可以得到,就会发动战争。

四、问题出在哪里?

产生目前诸多问题的原因在哪里?

1、我们对物质的追求太多太多了,向大自然无休止地索取,永不满足。一直在向大自然索取,索取……

2、工业革命后,科技的滥用加速了物质生产的速度,同时加速了人类的灭亡。科技本身无罪,但人不能滥用科技。比如核电站,很多北欧的国家不用核电站,仅使用风力发电和水利发电,并不是所有的科技只要用就都是好的。

3、佛教揭示了最终极的答案——人类的贪心所致。人类的贪心是永不满足的心。有的法师说:“温室效应”的根源是“心室效应”,解决方案不是在浅层面的,根本是要建设人类“心文化”。

五、我们应该有的生活方式

“民以食为天”,从健康的饮食方式做起。大多数人对这些主题是不陌生的,但我们大多数人的反应是什么?好好好,法师您讲的是对的,应付或无奈的态度。但常常认为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弱,不能改变地球多少,可能就没有很强悍的力量去做这些事情。

一个领受佛陀教诲的弟子,应该“从我做起”,承担起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我们都不做,那等谁来做?

佛教有个重要的概念——业果法则。如果你自己做了拯救地球这件事,在业果上,我们的努力不一定能改变众生的共业,但一定能改变自己的别业。吃素的人,保护地球的人毕竟是少数。《2012》那部电影,是不是有人侥幸逃脱灾难了?在佛教里没有偶然这个概念。为什么少数人逃脱了?因为他们种过这个因,种了让地球免于灾难的因,所以在灾难来的时候,免于灾难。你今天的一个小小善举,就可能让你在灾难来临时侥幸逃脱。大家想在世界末日想要登上诺亚方舟,就要做利于大自然的事情。∵

我们应该采取的方式:第一、素食;第二、尽量从事有机农业。2011年3月23日(二一九观世音菩萨圣诞),龙泉寺成立“大地心有机农场”,是师父关注民计民生,尤其是在关心大众食品安全问题上的努力尝试。慈悲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观念,并为修学慈悲观、平等观的居士大众搭建一个实际操作的平台。有机农场成立至今,基本解决了僧团和居士的有机菜供给,本次法会大家吃的80%的菜是寺院自产的有机菜。

温家宝总理向全国政协递呈每周一素的提案,温总理提案说:

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建议如下:

第一,建议***在全国倡导“低碳生活、每周一素”,成为全球带头每周一素的大国。如果所有中国人一周吃素1天,将减少温室气体2亿86百万吨,就可以立即减少51%的温室气体排放。放下口中一块肉,换成豆腐,拯救未来,容易又简单。

随后吉云亮居士和李巖居士分享了自己做有机农业的感人故事。

相关链接:

人心与自然的故事

土地呀,土地

贤然法师:人类的生存危机

禅兴法师谈“生命的宗旨”

贤益法师:生活的意义

贤立法师笑谈生死

禅兴法师:结束后,我们要留住什么?∵

一位法师的生命四部曲

皈依,让快乐生活起航∵

业力就是潜力∵

心公益∵心慈善

别守着自己的业障不放∵

问道龙泉(四)

问道龙泉(一)∵

问道龙泉(二)

问道龙泉(四)

朝山,走向归途

难说再见∵相约永远

安心之道

正见就是力量(一)∵

龙泉寺“十一”法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