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历史上家庭教育的楷模,最为人们熟知和称道的,也许当数孟轲的母亲。多少年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曾经被多少望子成龙的母亲们奉为圭臬,代代相传。然而我觉得如今更可效法,且能给人以启示的,倒是梁母教子的準则。梁母者,梁启超生母也。梁母教子最可取处,是除了教儿子要懂得读书外,更注重教儿子怎么处世做人。

据载,梁母姓赵,“以贤孝名”,品德佳,“至今邑中尚传为美谈”,显见梁母是一位有着良好口碑的贤妻良母和孝女。梁启超也在《三十自述》中回忆道:“我为童子时,未有学校也。我初认字,则我母教我。”可见梁母还是日后成为学术大师的梁启超认字识文的启蒙老师。梁启超还说道:“祖父母及我父母皆钟爱我,并责骂且甚少,何论鞭挞。”可见梁启超小时候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氛围很不错。

但除此之外,梁家却有一个严厉的家规,那就是孩子犯错皆可原谅,惟对说谎不可饶恕。对此,梁启超是有刻骨铭心体会的。他曾回忆道:“我六岁时,不记因何事,忽说谎一句。所说云何,亦已忘却,但记不久即为我母发觉。”于是,那天吃过晚饭,母亲将六岁的小梁启超叫到卧室,喝令他跪下,然后就他说谎一事开始“严加盘诘”。那一刻,平日里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的母亲突然出现了一副“盛怒之状”,在小梁启超眼里,简直不相信这就是一直钟爱自己的慈祥温和的亲爱的母亲。盘诘完后,母亲即把小梁启超摁在自己膝上,然后在他屁股上用力鞭打了十下。盛怒之下的母亲边打边教训他,有些话,梁启超事后忘记了,但有些话他永远不会忘记,如母亲说:“汝若再说谎,汝将来便成窃盗,便成乞丐。”原来母亲之所以对六岁的小梁启超说谎严加斥责,狠狠体罚,就是不想看到儿子长大后,会与窃盗和乞丐为伍。

然而,这和说谎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此,母亲教育他说,一个人从小说谎,或者是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怕人指责,所以谎说自己没做;或者是应该做的事没做,同样怕人指责,所以谎说自己做了。其实一个人做错了什么,无论是自己意识到还是经他人指出,改正就可以了。而说谎则“不惟明知故犯,且自欺欺人,而自以为得计也”。这样做“则与窃盗之性质何异?天下万恶,皆起于是矣。说谎话之人也,则无人信之。既无人信,则不至成为乞丐焉而不止也”。在梁母看来,一个人从小就学会说谎,长大后就不可能取信于他人,也就不会被社会接纳。一个不被社会和他人接纳的人又怎么能够立足、生存?十有八九这样的人最后不是沦为盗窃犯,就是做乞丐。

母亲这番教育,可谓把说谎的严重后果结结实实为小梁启超作了深层次的揭示。这对从小培养梁启超的文化人格,可以说起到了犹如醍醐灌顶的作用。所以极有悟性的梁启超非但不记恨于母亲的鞭笞,反而对母亲更加敬重了。梁启超15岁那年,母亲在生梁启超四弟时,不幸死于难产,当时梁启超正在广州求学。惊悉母亲噩耗时,当时国内尚无电话,是专人赶去向他报讯的。因往返一次差不多要一星期,加之又是酷热天气,母亲遗体不能久放。所以等到梁启超星夜兼程赶到家里时,母亲遗体早已入殓。没能赶上送母亲最后一程,也因此成为梁启超抱恨一生的事。

不仅母亲,梁父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其实也与梁母相同。梁启超曾这样回忆父亲说,“父慈而严,督课之外,使之劳作。言语举动稍不谨,辄呵斥不少假借”。可见梁父身上也是既有慈祥,但有时也不乏严厉的一面。父亲希望儿子除了学习外,还要参与劳动,言行举止要得体,不粗鲁,有教养。可见一个人接受教育并非从进入学校学文化知识始,实在是从在父母身边时就起步了。一方面是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另一方面就是父母亲的谆谆教诲,包括相应的责罚。而目的倒并不是指望你书读得怎么好,将来一定要怎么样,而是教育你,要你做一个心智健康的人。正是有鑒于此,我觉得讲述一下梁母教子的故事,也许比孟母教子的典故,对我们当下的家庭教育(包括社会教育)而言,也许更具有启示意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