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经》之六成就_心中心法之缘起

--齐志军老师讲解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俱焰弥国金刚山顶,遍观十方,皆如火色。尔时如来即嘘长叹,普视众生都无差途。善哉众生当何所救!

思惟已讫,一切诸佛世界及诸菩萨境界,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金刚际,及魔宫殿,悉皆震动。其时即有过、现、未来一切诸佛,应念正思。复有诸菩萨等,住自心中而复不动。复有诸金刚领诸眷属执金刚事,不安其座,游行十方。复有诸天仙魔众,怖走无处。

讲解:

如是我闻

教下讲经,通用“三分”,即将全经划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经首是序分,经尾是流通分,中间的绝大部分内容是正宗分。几乎所有的佛经,开头和结尾全都大同小异,所以序分和流通分的格式几乎是相同的。

序分的格式就是所谓“六种证信序”,也称为“六成就”,那就是“信、闻、时、主、处、众”这六种成就。时,就是说法的时间;处,就是说法的地点;主,就是说法之主,那就是佛了;众,就是听法之众,就是听佛说法的大众。还有“信、闻”呢?信,就是“如是”;闻,就是“我闻”。几乎所有的佛经都是从“如是我闻”开始的。

佛说法是应病与药,根据不同的人和事,为说不同的法门。当时听佛说法者都是依教奉行,并没有用文字记载下来。阿难是佛的侍者,佛所说的法,阿难亲耳听到的最多。阿难的记忆力极好,过耳不忘,虽然没有文字记录,阿难却把佛说的法全都记在心里了,这是以后结集佛经的先决条件。佛将入涅盘的时候,阿难曾问佛,世尊灭度后,以什么格式结集佛经?佛告诉阿难,经首冠以“如是我闻”。后来结集佛经,由阿难诵出,大众笔录,于是,每部佛经的开头,几乎全都是“如是我闻”。

“如是”是表“信”的,浅显地说,“如是”的意思就是“正是这样的”。正是什么样的呢?正是“我闻”的——这正是我听佛所说的,真实不虚。“如是我闻”的意思就是:佛正是这么说的,是我亲耳听到的,绝无虚言。

教下讲经,在第十门“别解文义”的开头,须先讲“如是我闻”四字。今举交光大师《楞严正脉疏》里的一段话:

“如是”者,略作指法之词;“我闻”者,略明授受之本。温陵谓“如是之法,我从佛闻”是也。

此缘结集时,阿难感变,相好同佛,众疑阿难成佛,释迦再来,诸佛降附。唱此四字,三疑顿息,故必首标。

然“六成就”中,“如是”二字,第一“信成就”也。乃是信顺之词,谓信者言“如是”,不信者言“不如是”也。若依理释,谓圣人说法,但显真如,唯如为是耳。若宗本经,一切事坚固为如,离无常见为是。盖表信教信理之深,方成传持之道,故曰“信成就”矣。

“我闻”二字。第二“闻成就”也。“我”,即结集经主也,然是随世假我。及法身真我,非同凡夫外道所计。“闻”者,亲说亲听,非展转传闻。所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不假音闻,教体何立,故曰“闻成就”也。达耳入心,记持无毫发之遗,文殊大不思议。阿难亦能忆持沙劫诸佛清净法藏。今一佛四十年教,何有差遗!圣人境界,非比世间。若约中道理释,则以无我之真我,不闻而能闻也。

再举子璇大师《楞严义疏》:

【如是】

若兼“我闻”合释:即指法之辞也,如是之法我从佛闻。《佛地论》云:谓结集时,众共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便许可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

离释:如是者,“信成就”也。《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肇公亦云:信顺之辞也。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故万行中以信为首。故云“如是”。

又,契理契机曰“如”,永离过非曰“是”。如理而说,如理而信,故言“如是”。若约今经,如来藏心,体性不动曰“如”,真实义故曰“是”。又一切诸法本无生灭,皆如来藏,故名为“如”。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故称为“是”。更有余义,繁而不论。

【我闻】

“闻成就”也。“我”,即阿难,自指五蕴假者。然一切法,佛说“无我”,今称我者,我有四种:一、凡夫遍计。二、外道宗计。三、诸圣随世假立宾主。四、法身真我。经指后二,非邪慢心而有所说,故无过矣。

“闻”,谓耳根发识听受。虽因耳处,废别从总,故称“我闻”。无相宗说:我既无我,闻亦无闻。从缘生故,不坏假名,即不闻闻也。若约法性,此经旨趣,传法菩萨以“我、无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异”之妙耳,闻真俗无碍之法门。

一时佛住俱焰弥国金刚山顶,遍观十方,皆如火色。

先看看上述两位大师是怎样解释“一时”的。子璇大师的解释:

【一时】

“时成就”也。师资合会,说听究竟,总言“一时”。“一”者,拣异余时,“时”者,随世假立。如来说经,有无量时,不能别举,一言略周,但言一时,《涅盘经》云“一时在恒河岸”等。又诸方时分延促不定,故但言一时。若约法义释者,即说听之时,心境泯、理智融、凡圣如、本始会。此诸二法,皆“一”之时。

交光大师的解释:

“一时”者,第三“时成就”也。盖世事合会,尚待昌期,大法弘宣,岂违嘉运,故须良时,方能成就。取其师资道合,始终说听之时。以佛说法,殊方纪历,不可对同,故总云“一时”。若约理,则心境、理智、凡圣、本始,一如之时也。

看来,经中的“一时”并不单单是指佛在某个地方说某法门之时,而是有无量时。世尊说法如同应病与药,只要有某类众生的解脱缘熟,又能会遇当机的佛法,那就是世尊说法之时。本经的“一时”是什么时?是“遍观十方,皆如火色”之时,下面就要说到,我们正当此机。而我们又能遇到这个法门,佛正在此时为我们说法。释迦世尊并没有离开我们啊!

再看看两位大师怎样解释“佛在某某处……”

子璇大师:

【佛】

“主成就”也。具云“佛陀”,此云“觉者”。谓觉了真妄性相之者,即究竟觉也。论云,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未觉心源,故非究竟觉。然具三义:一、自觉,觉知自心本无生灭。二、觉他,觉一切法无不是如。三、觉满,二觉理圆,称之为满。《佛地论》中,具有十义,谓:具一切智,一切种智,出烦恼障,及所知障,觉了一切诸法性、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称为佛。

【在室罗筏城祗桓精舍】

“处成就”也。处有二种:一、所化处,即伐城。二、所住处,即祗园。……

交光大师:

“佛”者,第四“主成就”也,简略梵语,具云“佛陀耶”,此云“觉者”。余教不录,惟约当宗,则始觉与本觉证齐,而成究竟觉。又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前三惟约自觉,后三兼利他。而自觉拣凡,觉他拣小,圆满拣因也。约人,即娑婆教主,中天竺迦毗罗国净饭王太子,出家成果,十种通号之一,别号释迦牟尼。非此大圣,孰能演斯大法,故曰“主成就”也。

“在室”下,第五“处成就”也。……

……第六“众成就”也。……

看来,“佛”不仅仅是对释迦世尊的尊称。“佛”还有“自觉”方面的三个意思——始觉、本觉、究竟觉。进而有“利他”方面的三个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更进一步,具有《佛地论》中所说的十义——①具一切智。②具一切种智。③出烦恼障。④出所知障。⑤觉了一切诸法性。⑥觉了一切诸法相。⑦能自开觉。⑧能开觉一切有情。⑨如睡梦觉。⑩如莲华开。

“在某某处”也并非只指一个地方,而是“处有二种”——所化处、所住处。

本经的“住俱焰弥国金刚山顶”,“俱焰弥国”是所化处,“金刚山顶”是所住处。俱焰弥国金刚山顶在哪里里呀?古时翻译佛经,国名是音译,古印度有个“拘睒弥国”,与“俱焰弥国”谐音。拘睒弥国在中印度,是个地处中央的大国,土地肥沃,气候炎热(正好契合“皆如火色”)。那么,“金刚山”又在哪里呀?拘睒弥国境内并没有金刚山。金刚山,又称金刚围山、金刚轮山,也就是环绕世界的大铁围山,怎么会在拘睒弥国境内呢!所以“俱焰弥国金刚山顶”并不局限于古印度某地。俱焰弥国是指大国,乃至是指世界各国。金刚山是指最宏大的高山。佛在最高最宏大的山顶,为世界各国广说此经

“遍观十方,皆如火色。”火色是什么色?当然是红色。火,有“炽盛”的意思。什么炽盛啊?五蕴炽盛。

佛法四谛——苦、集、灭、道。第一谛“苦谛”,有三苦、八苦等说。八苦就是: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佛法是心法,法法不离心,心外取法是外道之说,“五蕴炽盛”并非离心别有。“色”就是物质,色蕴炽盛,则众生追求物质占有之心强烈;“受”就是领受、感受,受蕴炽盛,则众生追求刺激之心强烈;想蕴炽盛就是众生妄想翻腾,机谋巧算,勾心斗角,无有宁日;行蕴炽盛就是追求立即成功,恨不得拔苗助长;还有识蕴炽盛,“识”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是生死的根本,就是“去后来先做主公”的那个。人死之后他后走,人未生时它先来。如今它逢炽盛,必然导致全世界人口增长迅速。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啊?如今正当其时!佛说本经,正是为当代众生所说,当代众生正是本经的当机之众。我们理当依教奉行,受持本经,理当自己解脱这五蕴炽盛之苦,理当帮助全世界人民解脱这五蕴炽盛之苦。法不孤起,仗因缘生,此等根性的众生解脱缘熟,正是本经所说的法门如今广为流行的原因。

尔时如来即嘘长叹,普视众生都无差途。善哉众生当何所救!

这段经文容易理解,只说说其中个别词语。

先说“尔时”,尔时的字面意思就是“这是、那时、此时”。具体到本经,“尔时”是指什么时候啊?就是上文所说的“一时”,就是“遍观十方,皆如火色”之时,就是十方众生普遍“五蕴炽盛”之时。也就是如今。

再说“都无差途”。疾病痊愈了,称为“病差”。“差途”就是“病差”的路途,也就是治疗疾病的方法。众生烦恼如病,佛法如药,世尊对机说法如同应病与药。十方众生普遍“五蕴炽盛”,该用什么方法来救度啊?都无差途!也就是说,过去的方法都不怎么灵了,其力量都不一定能胜过当前众生的烦恼了。

为此,如来感叹:“善哉众生当何所救!”——于是,佛就正念思维救度的方法。

(弟子问:为何是“善哉,众生当何所救”呢,而不是苦哉呢?)

(老师答:佛性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就象言行颠倒的醉汉,本来是正常人,只因酗酒,不能正常。众生本来是佛,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因为本来是佛,所以“善哉众生”。另,也可以这样句点:善哉!众生当何所救!这样的话,“善哉”就成了语气词。)

思惟已讫。一切诸佛世界及诸菩萨境界,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金刚际,及魔宫殿,悉皆震动。

“思惟已讫”——佛已经考虑好了,已经找到了救度此等根性众生的方法。

此时,“一切诸佛世界及诸菩萨境界,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金刚际,及魔宫殿,悉皆震动。”

先说说“佛世界”和“菩萨境界”。

粗浅地说,“佛世界”就是佛所住之国土,有秽土,有净土。当然这是粗浅说、方便说,因为,说佛住清净的净土还容易理解,说佛住不清净的秽土就令人费解了。究竟说来,无净无秽,凡是佛化现的地方都是净土。佛是究竟清净的,究竟清净便没有净、秽的分别。若分别净、秽,便非究竟清净,说净说秽都是尘埃,都是污染,都不是究竟清净。那么,还建立这分别净秽的方便说干什么呀?是为了度众生啊。比如我们娑婆世界,五恶、五痛、五烧,八苦交煎,是典型的秽土。然而这里却是释迦世尊的化土,是世尊教导我们的课堂。娑婆世界其实是释迦世尊教化众生的净土。五恶、五痛、五烧,八苦交煎,那是众生的境界,佛的境界没有此苦。佛在《楞严经》中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尘劳,就是“五恶、五痛、五烧,八苦交煎”的娑婆众生境界。佛无尘劳,佛应缘示现,救度众生,正是海印发光。每尊佛都有自己化现的世界,这就是“佛世界”。释迦世尊的化土就是我们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就是释迦世尊的“佛世界”。娑婆世界包括六道——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若细分,更是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仅以天界为例,由下至上分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无色界又称空界),欲界天有六层,由下至上:四王天、忉利天(就是下文所说的“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天四禅十八层:初禅三层、二禅三层、三禅三层、四禅九层。空界天四层: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若从划分三界(欲、色、空)的角度,不仅天道的六层欲界天属于“欲界”,其他五道(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都属于欲界。这三界,都属于释迦世尊的“佛世界”。

大略地说,“菩萨境界”与“佛世界”相仿,只是“菩萨境界”尚未究竟。用现在的话打个比方说,“菩萨境界”虽然初具规模,但还没有最后完工。说起来这些“三贤十地”等,也是蛮复杂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再说一下“震动”。说到震动,现在的人很可能联想到地震灾害。然而佛经里所说的震动,是难得的祥瑞,此时地皆柔软,众生和悦。就象婴儿在摇篮中,不觉篮动,惟觉舒服,故绝不是指地震灾害。佛经里所说的“震动”只有天眼通的人才能知见,凡夫毫不知情。“震动”种类繁多,有“动六时”“动六方”“动六相”等。“动六时”是:佛入胎时、佛出胎时、佛出家时、佛成道时、佛说法时、佛涅盘时。“动六方”是: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动六相”是:动、涌、震、击、吼、爆。由于佛思惟已讫,已经找到了救度此等根性众生的方法。故这里所说的“震动”,是指佛将要说法时的祥瑞之兆。

这次震动所惠及的范围是“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金刚际,及魔宫殿,悉皆震动”,

上至三十三天,是指“一切诸佛世界”里的忉利天以下的时空范围。

下至十金刚际,是指“诸菩萨境界”里的“十金刚心”——①觉了法性、②化度众生、③庄严世界、④善根回向、⑤奉事大师、⑥实证诸法、⑦广行忍辱、⑧长时修行、⑨自行满足、⑩令他愿满。诸位可能会问,这里不是说这次震动所惠及的范围么,怎么说起“心”来了?因为心外无法,范围也在心内。又因为菩萨尚未究竟,所庄严的世界尚未圆满成功。就象设计一个建筑,所构思的仅成图纸,还没有建造成功。也就是说,这个建筑还在心内,所以说心。菩萨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说到“一切诸佛世界”用“上”字,“上至三十三天”,说到“诸菩萨境界”用“下”字,“下至十金刚际”。

魔宫殿,是指天魔的宫殿。由于天魔的宫殿在“他化自在天”,不在忉利天(就是三十三天)以下,所以这里特别地指出来。

佛这次说法,不惠及夜摩天以上的天界(除了天魔宫殿)么?是的,显然不惠及。为什么呢?因为那里并没有“五蕴炽盛”,并不是“皆如火色”。这就更清晰地表明了本经专是为我等八苦交煎的众生所说的解脱之法。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今现在说法!

(弟子问:菩萨心为何震动?菩萨心都在震动范围之内,估计震动范围很宽泛。是不是这里添上两个字更合适:(无论)上三十三天,……。菩萨心从此经文中得到什么,导致震动?)

(老师答:三十三天也不在心外,即令虚空,在汝心内,如同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其时即有过、现、未来一切诸佛,应念正思。

过去、现在、未来,称为“三世”。正当释迦世尊正念思惟“众生当何所救”之际,十方三世诸佛也应此机,正念思惟。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称为“八正道”。此处经文里的“正思”就是正思惟。思惟如何引导众生远离这“五蕴炽盛”之苦。

释迦世尊应“十方如火”之机而正思,十方三世诸佛应释迦世尊之念而正思。空间上无边的十方,时间上无量的三世,佛佛道同,一中摄多,多中含一,层层无尽,重重交参。诸佛境界,不可思议!

复有诸菩萨等,住自心中而复不动。

上面讲“诸菩萨境界”说到“十金刚心”,此处“住自心中而复不动”的“心”正是此心。住自心中而复不动,就是自觉觉他之心毫不动摇。

复有诸金刚领诸眷属执金刚事,不安其座,游行十方。

现威猛相护卫佛法者,称为“金刚”,标如来之智印,护行人之修持。遇佛出世,即率领其眷属,降于阎浮提,卫护世尊,防守道场。其眷属就是经文中所说的“执金刚事”。执金刚事,又称执金刚神,也就是护法神祗。

诸多护法神祗为什么“不安其座,游行十方”呢?因为佛要说法了,当机众生修持此法,便能有效地祛除“五蕴炽盛”之苦,便能从“十方如火”中解脱出来。哪里有修行人,诸多护法神祗便去那里护法。这怎么还能安坐,所以游行十方啊。

复有诸天仙魔众,怖走无处。

天仙魔众就是天魔,也称为“他化自在天子魔”,魔王与其眷属居于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他们时时妨碍人积德行善,他们憎恨嫉妒解脱道,使用恐吓、欲乐等种种手段,扰乱修行人成就出世法。然而,若修行人不为他所动,他那种种伎俩就“如刀断水,如风吹光(《楞严经》语)”,其实他奈何不得真修行人。修道人道心须坚固,正如上面所说“住自心中而复不动”,若能如此,何惧天魔!从这个角度来说,天魔也是助道因缘,修行就象在学校里学习,佛是校长,诸菩萨是授课老师,天魔是监考老师。所以了义经中总是说,天魔是佛菩萨化现。

天魔以“动摇道人心”为能事,而现在佛就要讲说这殊胜的解脱之法了,道人心因修此法而得坚固,天魔的威胁利诱将不能得逞,所以他“怖走无处”。怖,是害怕,天魔害怕佛将说之法。“走无处”也就是走投无路。无处走也怕得乱走。“怖走无处”,活脱脱地构画出天仙魔众的拳拳不安相。

以上是本经的第一品——十方如火品,也是本经的序分——六种证信序(即“六成就”)。

如是——信成就。

我闻——闻成就。

一时——时成就。

佛——主成就。

住俱焰弥国金刚山顶——处成就。

遍观十方,皆如火色——也是时成就,特指今时。

只从“序分”这个狭义说“众成就”,“尔时如来即嘘长叹……天仙魔众怖走无处。”这一段是众成就。若广义地说,从这段到经尾的“流通分”都属于众成就。

(弟子问:六成就”的“成就”,是何含义?)

(老师答:信成就——成就了真实不虚;闻成就——成就了传承不断;时成就——成就了三世贯通。处成就——成就了十方圆融;主成就——成就了自觉究竟;众成就——成就了觉他圆满)

尔时即有十金刚藏菩萨前整衣服,白佛言:世尊,今者此瑞,为恶相耶,为善相耶?

尔时如来但自思念而复不答。

其时会中有菩萨名金刚愍,告金刚藏菩萨言:是相不善。佛今悲愍入慈心三昧,不名为善。且自净心,待佛所宣。

尔时复有德藏菩萨,问金刚愍言:云何名为慈悲三昧?

即金刚愍告言:正是救摄之处,善哉善哉。

其时各净身心,在须臾之间,见如来心遍诸众生。

讲解:

尔时即有十金刚藏菩萨前整衣服,白佛言:世尊,今者此瑞,为恶相耶,为善相耶?

前面讲“十金刚际”时,提到过菩萨的十金刚心,也就是尚未圆满的自觉觉他之心。经文到这里,有一位名字叫做“十金刚藏”的菩萨率先问法。有师兄说,“十金刚藏菩萨”不是说有一位菩萨,名字叫做十金刚藏,而是有十位菩萨,名字都叫“金刚藏”。其实,这里的名字是表法的,不管是一位或是十位,十金刚藏正契合十金刚心。法身大士已亲证无我,能化身无量,一能摄十,十能摄一,咱们在这里就不去分辨一位还是十位了。那么,既然契合十金刚心,干脆叫“十金刚心菩萨”不行么,为什么叫“十金刚藏菩萨”呢?藏,有宝藏的意思,宝藏还埋藏着,还不是现在眼前宝贝。藏,还有埋藏的意思,也就是说,宝贝此时并没现前。这宝贝就是十金刚心。

“前整衣服”,金刚藏菩萨上前问佛的时候,把衣服弄整洁了,表示对佛的恭敬。

“世尊”是对佛的尊称。佛有十大尊号: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看金刚藏菩萨所问的问题,就知道他为什么叫金刚藏,而不叫金刚心了。“今者此瑞,为恶相耶,为善相耶”,他并没有离开善恶两边,还是世间的边见,也就是说,他的见解还是“世间解”。然而,佛能“善逝世间解”——佛善于化解世间的偏颇见解。

尔时如来但自思念,而复不答。

“但自思念”,就是慈心三昧。别以为“但自思念”是自顾自,下文就可以看到,其实是“如来心遍诸众生”。

“而复不答”,佛没有回答金刚藏菩萨所问的问题“为恶相耶,为善相耶”。佛住慈心三昧而不说话,其实不说话就是最好的回答。虽然无语,其声如雷!

佛不说话,菩萨们就议论了。有“不名为善”的论点,也有“善哉善哉”的论点,不一而足。

其时会中有菩萨名金刚愍,告金刚藏菩萨言:是相不善。佛今悲愍入慈心三昧,不名为善。且自净心,待佛所宣。

愍,就是悲愍,也就是大慈大悲之心。悲愍心圆满成就,便是慈心三昧。前面我们说到,菩萨的名字是表法的,所以金刚愍菩萨能认出来佛的慈心三昧来。

金刚愍菩萨对金刚藏菩萨说:“是相不善。佛今悲愍入慈心三昧,不名为善。且自净心,待佛所宣。”他虽能识得慈心三昧,却下了个“不善”的结论,也没离开善恶两边。但他知道“净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心若清净了,佛土当下就清净,当下就没有善恶等污染。金刚愍菩萨提出,咱们各自净心,等待佛的宣说吧。

尔时复有德藏菩萨,问金刚愍言:云何名为慈悲三昧?

由于金刚愍菩萨识得佛的“慈心三昧”,说了出来。德藏菩萨就问金刚愍菩萨:“什么叫做‘慈悲三昧’呀?”

这里的“慈悲三昧”就是“慈心三昧”,可能是翻译时取词的不同。

即金刚愍告言:正是救摄之处,善哉善哉。

金刚愍菩萨对德藏菩萨说:慈心三昧正能救度、摄受“五蕴炽盛”的众生,这下众生有救了。好啊!好啊!

古时称“好”为“善”。很好,就是“甚善”。善哉善哉,就是好啊好啊。

(弟子问:德藏是表何法?德藏菩萨问法是何意?)

(德藏即功德宝藏,从此,宝藏中又增加了一件功德宝贝——慈悲三昧。)

其时各净身心,在须臾之间,见如来心遍诸众生。

虽然菩萨们的议论没有离开善恶两边,但却懂得“净心”的重要。大菩萨毕竟是大菩萨,在佛“慈心三昧”的加持下,菩萨们各净身心,须臾之间便离开善恶两边,见到如来心遍诸众生。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啊!

净心是什么?不就是老人反复叮咛的“观照”么!修心中心法,观照是正行,打坐是助行,现在知道“观照”的重要性了吧。那么,打坐持咒干什么?响应佛的“慈心三昧”啊。结手印干什么?老人不是用“天线”作过比喻了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