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寺和祖师崇拜
7月18日,首届海峡两岸(平和)三平祖师文化旅游节在福建省平和县开幕。海峡两岸与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5000多名海内外信众前来参加盛典,共祭三平祖师。闽南千年古刹三平寺始建于公元845年,是唐宣宗敕封的“广济大师”杨义中开基之处。由于“广济大师”惩恶扬善、恩惠广济,圆寂后被民间尊奉为“三平祖师公”。
“三平祖师”又称“广济大师”,俗名杨义中。原是唐代漳州着名高僧,圆寂后逐渐演化为佛教俗神,属民间信仰中的佛教禅师崇拜。
义中,祖籍陕西高陵。因其父官入闽做官,义中出生于福唐(今福清市)。14岁投拜玄用禅师门下潜修禅宗,剃发出家。27岁时受具足戒后,义中即拜别玄用禅师,云游天下。经过近20年的游历,义中学有所成,于唐敬宗玉历初年(825年)回到福建漳州任开元寺后面的三平真院的住持,门徒甚众。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武宗毁寺灭佛,强迫僧尼还俗,义中率门徒避居于平和九层岩,建三平寺,继续弘法。大中元年(847年),宣宗即位后,佛教又取得了合法地位,义中复出,应漳州刺史郑薰的邀请,出任漳州开元寺住持。感通十三年(872年)十一月初六,义中去世,享年92岁。
宋代普济编撰的《五灯会元》记载说,义中出游抚州时,拜谒着名的石巩和尚,石巩喜欢以实物打禅机,他在佛堂架了一张弓,每当会客,便把弓拉满,箭头对准客人,访客多半被吓得半死。石巩和义中一见面,便张弓搭箭,对准义中一声:“看箭!”义中见状,毫无惧色,反而用双手擘开衣襟,挺胸挡箭。石巩用手弹弓弦三下,喟叹道:“三十年张弓搭箭,而今只射得半个圣人”。禅宗最基本理论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石巩领悟此中义理,挺身挡箭,但他所示的“心”尚不是《楞严经》所说的“大心”,而是“肉团心”,所以石巩说“只射得半个圣人”,但义中的名声由此开始传播。
另外,据《漳州三平山广济大师行录》记载,义中拜谒大颠禅师时,初见面,只听见大颠喝道:“卸却甲胄来!”义中“退步而立,由是妙造空中,深了无碍”。按照佛教理论,人的认识有“俗谛”、“真谛”之分,俗谛即世俗的见解,凡人均有俗谛,犹如身上甲胄,学法之人若不解去甲胄、抛弃俗谛,便无法觉悟成佛。大颠的“卸却甲胄来”即寓此意,而义中“退步而立”,说明他已悟到了俗谛“有”真“空”的禅理。这些故事均说明了义中在禅宗理论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是唐代的一名高僧。
三平祖师圆寂后,即有很多民间传说广为流行。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漳东居士王志道摹述、同郡李宓所书的《漳州三平山广济大师行录》、记述了“卓锡化树”、“‘降服众祟”、“鬼魅造寺”,以及“擒服大毛人,收为毛侍者”等民间神话传说,而《行录》中有关三平祖师的民间传说的记述,表明三平祖师已从一名高僧演化为佛教俗神了。
比如说,《地下宫殿》的故事梗概是:义中在三平山降伏了山鬼,山鬼为了赎罪而夜以继日地建造寺院。寺院建好后,义中令大毛人带领众鬼去开山垦荒,从事农业劳动。义中晚年时,担心自己一旦圆寂,山鬼无人驾驭,重新危害百姓。于是心生一计,在毛氏洞下施展佛法,变成一座地下宫殿,骗山鬼们说:“你们辛辛苦苦为我建成三平寺,我也回报你们,替你们建座华丽的宫殿,在里面吃喝玩乐,应有尽有,你们去不去?”山鬼们一听,欢天喜地,一涌而入。义中运用神力移来一座石山,镇压在地下宫殿的入口处,石上立一石幢,刻上佛祖六字真言,镇住山鬼们。有些神话传说在民间长期流传后,还逐渐形成了民俗。如传说义中把山鬼镇压在地下宫殿后,山鬼们玩乐够了,闹着要出来,义中答应山鬼每年六月廿九会叫乡人送好东西给他们吃,山鬼才不闹了。乡民据此传说,每年孟兰盆节前做了许多赤米粽,抬着三平祖师的塑像到毛氏洞口,监视山鬼们吃粽。
又如,相传山鬼们答应为义中建造寺院,但要义中闭目七日,方可建成。义中答应了,闭目念经五天五夜,耳边只听到山鬼们干活时发出的各种声音,似乎十分劳碌,心中大为不忍,就在第五天的夜晚微睁双目,向四处观看,这两道目光犹如两道电炬,霎时间照彻整座寺院。山鬼们惊恐万状,四处奔走躲藏,有的躲避不开,就变成了蛇,钻到水井、阴沟里去了。有几只蛇被三平祖师抓住,叫他们当侍者,俗称“蛇侍者”,至今三平祖师塑像左右仍站立四位青面獠牙的蛇侍者。距三平寺十里许还有一座侍者公岭庙,专祀蛇侍者。相传蛇侍者平时化小黑蛇,头部为八卦形,它在谁家出现,被视为吉庆的征兆,故三平村百姓不但不怕蛇,而且还形成人蛇相亲的独特习俗。以上这些民间故事和传说说明了在百姓眼中,杨义中已是一个能捕捉鬼怪的大法师、法力无边的神灵。平和有崇拜蛇侍者公的习惯,这是古人图腾崇拜,义中能把他们擒来做随从,这是当地民从把对精怪的信仰转移到义中身上。
三平祖师信仰在明清时期通过漳州迁台移民带入***、而后传播到东南亚等地,目前在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信众,仅***就有50多座三平寺支院。三平祖师已成为***主要民间信仰之一。
三平寺位于漳州市平和县文峰镇境内。为杨义中禅师于咸通七年所创建,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三平寺建在三平峡谷中,坐北朝南,北靠狮子峰山脉,西领九层岩。依山而筑,寺庙前低后高,结构匀称,寺之前方一箭之遥有一其状如龟的小山丘,谓上水龟,与寺之下水蛇南北呼应,相映成趣。寺为三进三开间的古朴殿宇。结构精致严谨,体现出中国传统纵轴式建筑风格,主体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在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半殿)、大雄宝殿、祖殿、塔殿。左右为长廊。
进了大门便见三平寺天王殿,殿门上有匾额三平寺是赵朴初居士所题。
一进大雄宝殿。面宽五间、单檐、歇山顶。两侧为二层的钟鼓楼,钟楼里置有一口一千多斤的大钟,其声宏亮清远。鼓楼里有大鼓。节日,钟鼓齐鸣,庄严肃穆。殿前埕中铸有一个一吨多重的万年宝鼎及一对栩栩如生的石狮。大雄宝殿内,供有三宝佛及十八罗汉金身塑像。左右单间供奉着伽蓝爷和开漳圣王陈元光夫妇的座像。
二进祖殿(广济大师殿舍)面宽三间,堂中奉祀广济大师金身塑像,边立四位青面獠牙侍者公。殿舍左边单间为监斋爷斋堂,左单间为地藏王殿。监斋爷斋堂供奉监斋公。这尊塑像瞋目持斧,额头上有道伤痕。传说监斋公生前是义中禅师的厨师,义中临终时,十分悲恸,声言欲追随祖师西去。祖师说:“你是俗家人,又是厨师,平素荤腥不禁,岂能随我?”监斋答道:“我自侍奉大师以来,守戒持素,早已皈依佛法。大师若是不信,我可当众自剖,看看我的血是白是红,五脏六腑可有半点荤腥”,言毕自剖,果然流出的是白血。义中见此,十分感慨,嘱众僧祀之于斋室,一切供品,先由其鉴别为要。这一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迄今香客来寺,总忘不了先往监斋公斋室行香上供,让其监察。
三进塔殿。它的基座高于二进祖殿两米余,两侧设台阶通往殿堂。殿为正方形,面积有200平方米左右。殿正中屋顶藻井谓蜘蛛结网八卦井,结构精巧。殿内有一石龛,当中端坐广济大师塑像,龛后左边供有义中禅师的师父石巩慧藏禅师,右边供奉着有功于三平寺的乡贤宋吏部尚书颜颐仲和南京户部潘荣像。塔殿后面有一石刻雕像,谓之石公。
相传三平寺为蛇穴宝地,三殿之中轴线左右曲进,从后山俯瞰,有游蛇动感之美,整座建筑突出了三平寺中轴转动、蜘蛛结网、八卦门拱、雕龙饰凤、鬼斧神工之特色。三平寺附近有龟蛇峰、和尚潭、虎爬泉、仙人亭、侍郎亭、毛氏洞、虎林、龙瑞瀑布八大胜景。
三平寺内有药签,也有卜事签,各有75首。抽签是占卜的一种形式,在民间广泛流行。三平寺的签诗内容多抽象含蓄,可作多种解释,中上签比例高达89%,故三平寺的香火旺盛。每年节庆活动及春节期间,三平寺游人云集。每年正月初六(祖师公出生之日),六月初六(出家纪念日),十一月初六(大师圆寂之日)及春节,海内外香客来三平寺同祖师公过年,三平寺有隆重庙会和祭祀活动,具有浓厚的闽南民俗宗教信仰文化特色。(作者:黄伟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