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鸣王庙来历有三说

作者:陈鸣雁

沈家门马鸣王庙,俗称泗湾庙,是沈家门的一座重要庙宇,原址在今普陀区府内。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拆,八十年代移地重建,造两座,一在里泗湾大石门山,一在外泗湾东峰岗下。

现两座马庙,同祀大宋将军,左右坐着娘娘,看来马鸣将军有两个老婆。

据清光绪《定海厅志·祠庙》载:“马鸣王庙在司湾,里人朱邦贤监工兴建。”

据民国《定海县志·祠庙》载:“马鸣王庙所在地司湾,所祀之神无考,建修年月无考。”

从《厅志》中看出,朱邦贤为清末里人。《定海厅志》修于清光绪十年(1884),由此可见,马鸣王庙的兴建年代起始于同治年间或光绪初。那么马鸣为何许人?沈家门为什么要造马庙?史志无考,但不能说没有来历。经笔者了解,民间自有三说。

一是马鸣菩萨说。相传清末,现做区府的那个地方,本是一户林家的田产,丈夫死后由其寡妇耕种。一日,长工在地里挖出一块小小的古碑,上刻“马鸣王”三字,无年月落款。消息不径而走,众说菩萨显灵。正好佛界有马鸣菩萨,于是寡妇献田建庙,并拆掉原在洪家塘上的一座百年旧庙合二为一,供起马鸣菩萨。从此居民叫成泗湾庙菩萨,延传至今。

马鸣菩萨,《佛学辞典》有传:马鸣为公元前二世纪的中印度贵霜国人,创大乘佛学,是古印度的佛教理论家。一次,北印度小月氏国攻打中印度贵霜国,将马鸣掳去,要他讲道。国王想,人们都说畜生也有灵性,能受感化,何不借此机会试一试。国王就挑选了七匹好马,饿上五天。到第六天早上,召集了国内所有的沙门及外道都来听法,同时把饿马系在道场的柱子上,命在说法的时候不断地添加伴有香料的肥草,看看这些饿马是吃草料还是听法。马鸣讲道,语辞恳切,感人肺腑,全场肃静,连饿马也听得出神,不思进食。待马鸣讲毕,只闻那七匹饿马一声长鸣,潸然泪下,国王见此,大为感动。原来饿马也善解经意,况呼人焉,从此将马鸣尊称为菩萨。后来,唐玄奘西域取经,传回中国,各地遂有“马鸣寺”和“马鸣庙”。

二是哨官司马鸣说,此说见于报端。说的是公元1953年9月拆马庙建县府时,作者看到一块《重修富都乡鼓吹里马鸣皇庙功德碑》,内容记述的是明嘉靖年间,在抗倭战斗中为国牺牲的哨官事迹。作者说,祀主马鸣是历史人物,不是菩萨神仙。

为说明哨官马鸣,现将作者当年记录的碑文转抄如下:“迄自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司湾塘成,千户聚居,多业渔航。三十二年(1553)闰三月,倭寇犯境,掳人掠船,半升洞水寨乃增水师巡海,民得以安。主其事者,哨官马王讳鸣,闽人也。三十三年(1554),贼据普陀山,王驾舰迎贼莲花洋,血战舰艏,饮饱沉没。旬日,王尸浮出司湾塘前,里人感王尽忠国患,保境安民,求葬衣冠。翌年,营造祠庙,遂得风调雨顺,海不扬波。至国朝,海禁毁圯,百余年矣。里人众议,重修祀庙,保我黎民,柱首朱邦贤募银壹仟肆佰两,监工兴建,立碑记功。大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吉旦立。”

三是宋室元勋说。在清朝,泗湾马鸣王庙是舵岙庄广济庙的下院。《定海厅志》载:“广济庙康熙时建,乾隆四十四年(1779)改西廊为楼。嘉庆十年(1805)改建大殿为楼,里人纪略于额。”中堂座杨六郎,左厢立马鸣。马鸣将军手执大刀,威风凛凛,今尚存。那时候,沈家门的行政隶属舵岙庄,泗湾的马鸣王庙自然归舵岙的广济庙管理。广济庙为统一祀神,决定将马鸣请到泗湾去,于是重塑座像,敲锣打鼓过大岭,用轿子从舵岙抬到沈家门,就这样供起了马鸣将军。

杨六郎是宋代的杨家将,马鸣一说是杨六郎的左将,一说是杨六郎的马官,一说是赵匡胤谋臣赵谱的待卫长,虽说法不一,都是大宋王朝的开国元勋。而在清康熙年间,舵岙庄广济庙为何同祀杨、马两将,是否同赵家岙的赵氏先民有关,尚待考证。

笔者认为,上述三马,各圆其说,总经不起推敲。林家寡妇献田造庙,有口皆碑,这是事实。但“马鸣王”石,恐是块断墓碑,此人姓王,名马鸣,并非菩萨。石碑“王”下缺字,全文应为“马鸣王公之墓”。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晚年的朱邦贤重修马庙,变易祀主,盖出此因。后来,广济庙发觉哨官之说,也是空穴来风,查无此人,就导演了抬轿一幕,这个热闹的场面,上一辈人都是亲眼目睹的。事实上,该庙从供菩萨开始到祀哨官、祀将军,三易其主,统统缺乏史实根据。因此在民国十二年(1923),邑人张康甫、张晓耕等诸名人撰修《定海县志》时,定其“所祀之神无考”是有道理的。

现在,泗湾的马鸣王庙,高悬“宋室元勋”匾额,正座马鸣将军和两位娘娘,同今舵岙广济庙祀宋将杨六郎的布局一模一样。看来,民间所传的抬轿一说,比较可信。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