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香山岩寺

说起香山岩寺,可能很多闽南的信众都很了解。香山,原名“荒山”,位于厦门翔安鸿渐山脉。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因朱熹登临采风、揖草而香得名。此事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修香山岩佛祖宫序》中有记载:朱主簿同时来游这个地方,见这里的山山水水,草木花林都很香,所以就改荒山为香山。由于有了理学大儒的赞语,香山千百年来声名远播。

在香山岩寺左侧,有“徽国文公祠”,亦名香山书院,奉祀朱熹,“徽国公”乃朱熹的封号。该祠始建于明正统英宗年间,后于清康熙至民国年间多次整修,当时,同安县邑朱徽,为颂扬朱熹才学而命名题写。书院为两层的“七架式”闽南民居,主体建筑主要有“七甲七”的条石垒砌,过廊至天井两开间,正面山墙有白灰泥塑成的吉祥图案及对联一副,写得不错,都是赞许朱熹的言辞。

据说,旧时此地孩童“破笔”,也就是初次入学,都得手捧红鸡蛋,来向朱文公叩三个响头,口中念着“鸡蛋滚得直,读书才会识(聪明);鸡蛋滚得直,写字才会直”,才算正式入学。

离文公祠不远处,有一个突出的巨岩,石上刻着“真隐处”三个大字,落款为朱熹。祠内还流传着当年朱文公留下的一个上联:“峰上一株枫,枫上一窝蜂,风打蜂,蜂飞逃四方”,作为一个特殊的考题,千百年来尚未有人对出下联。

继朱熹之后,明万历年间,闽南着名的举子都曾聚集香山书院饮酒和诗,如号称“十虎会”的大嶝张廷拱、金门蔡复一和许獬、集美陈文瑞、东圆张及我和张芳台、江李扬虞、澳头蒋芳镛、莲花叶冲北、同安周爱日等。其中“会元”许獬曾留下《登香山》名诗一首:“层峦游不尽,拍手上香山。举白浮天色,来青识圣颜。披云亭渺渺,漱石水潺潺。日暮烟岚合,相看意未还。”

主祀清水祖师的香山岩寺,依山而建,坐东朝西。寺为两进,中轴线上依序为前殿、天井和后殿。前殿为歇山布瓦顶砖木结构,面阔三间,门墙屏壁有24孝辉绿岩浮雕;两进中间天井开阔,有多级石阶通连后殿,石阶两侧各掘有一长方形小丹池,引山泉流经暗沟与庙前放生池相通;后殿前廊为卷棚顶,后部为歇山顶。前殿低后殿高,属“猛虎下山式”重檐建筑。

历史记载,香山岩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明洪武九年(1376年)至清代多次重修。1992年再次修葺时,文物专家还发现岩寺前后一米多深处,旧建筑地基反复重叠,从出土的瓦筒片和碗纹理鉴定,应为五代建筑物。可见,祖师当年云游漳泉两府,香山已有旧庙存在。到了明嘉靖壬午年(公元1522年),二祖师分炉后山岩,三祖师分坛西山岩,后又分晋江、同安、南安、金门、***等地。

据当地村老说,香山岩旧庙原来坐西朝东,绍兴年间祖师显圣要求迁移黄氏祖坟重建岩寺,此墓迁于现戏台之右侧,墓碑刻“檀越黄公墓”,檀越即施主,黄公因施舍墓地而被尊称为“檀越”。考黄厝村东派族谱,其始祖确系卒于绍兴年间,从时间来看正好吻合。

走入前殿,但见雀替斗拱木刻纤巧,招来百花争艳、万兽献瑞;横梁竖架彩画精美,构绘众仙逍遥、古人延寿;屏墙石雕拙朴,门乳石狮威武。“香山岩”三个描金大字下,书有对联“香宇森严清水慈济防患御灾赫赫英灵照日月;山门壮丽祖师善利降样来福巍巍厚泽派乾坤”,道出了清水祖师驱灾祛疾、庇佑众生、受人崇敬的因果。走入后殿,横匾书写“慈光普照”,供龛联曰:“香气渺氤氲铅汞修真呈色相;山源探奥妙阴阳善鉴颂闾阎”,三位祖师分别呈黑、粉红、大红的庄严宝相。

“香山庙会人看人”,这一俗谚说的就是香山岩庙会的盛况。民间传说,香山岩寺的黑面祖师俗姓陈,法名普足,永春人,生于宋庆历七年(1047年),他虔心修道,致力于施医济药、普救贫穷,此外还造桥铺路,惠泽四方;元丰六年,为大旱的安溪祈雨;建中靖国六年(公元1102年)五月十三日圆寂,乡民为之建塔塑像,尊为“清水祖师”,并四次受宋皇敕封为“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红面的二祖师是安溪蓬莱村人,叫彭普仲。金面的三祖师是广东省罗溪村人,叫杨义郡。三人毕生广植禅林,行医济世于漳泉两府,普度众生,为闽南民众所热爱。因此,每年农历正月初六,成千上万的信众自闽台两岸汇聚而来,皆为在祖师面前烧上一炷香,祈求家庭幸福、万事如愿。一天之内就能聚集三五万信众,并一直延续到正月初九才结束。

庙会期间,在通往香山岩的路上,非常热闹,一路都是锣鼓声和鞭炮声,人们湮没在闹腾腾的喜气之中。在震天动地的欢呼声里,舞龙耍狮等传统民俗节目纷纷登台,既有“三步进三步退,弄过来扭过去”的车鼓弄,也有阵势威武、操练梁山好汉演兵的宋江阵,还有拍胸舞、大鼓凉伞,布袋戏等等,把整个庙会变成了展示民俗文化的天然舞台。

据统计,每一年的庙会,大概有6万人到香山岩赶庙会。络绎不绝的香客不远千里前来祭拜,庙门口3米多高的八卦金炉,终日熊熊烈焰冲天,早晚蒙蒙香烟弥漫,焚化着善男们的红香金纸,催发着信女们的虔诚激情,其情其景,非常壮观。

香山岩景区面积3平方公里,有16座山峰、8大山湖盆地、73处古迹,最着名的是“三狮六虎七麒麟”的自然景观。仅香山岩寺周遭,胜迹就很多。寺前的日月放生池,有宋代石雕,宋代的云影水纹,有清代的牌匾碑记,非常珍贵。寺庙的东面,有一巨石叠成的狮头,水自狮口流出,掬一口畅饮,清冽甘美直透心田,村人称之为“仙尿”,是啊,若非凭借仙人之力,如何能保得数百年来,从未断流呢?

在香山我们还可以见到一块立于光绪年间的碑文,上面刻有“香山岩东西两路,厦门禾山尚忠陈亨畯敬修”等字。这里头藏着一个故事:光绪年间,在南洋谋生的禾山人陈亨畯,传书春节回乡,但时过半月仍无音讯,家人上香山岩寺叩拜,得祖师乩童指点“洋船犯风三期,但能平安到达”。巧的是,陈返家后,也说起“洋船犯风期间,时常看到祖师旗号在船头飘扬引路”。为答谢祖师显灵庇佑,遂在香山东、西方各建亭子一座,并铺砌登山石板路数里。【作者:江德能】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