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吕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陀耶寺的
考察报告
陀耶寺位于山西省石楼县和合乡西五公里处,西临黄河十公里属黄河东岸,本寺系佛宫、道院、僧舍为一体的佛道教寺院,占地面积十亩有余(约6667平米)为三进院落,原设有殿堂、祠、庙二十二座,并配有完整的钟楼、鼓楼、乐楼和大门、角门、便门、照壁,建筑古色古香,结构完美,规格合理。
一九四八年前,本寺有较大的僧侣组织,民代洪武初年,寺僧列禅,置僧会司,该寺属国家统一管理,民国年间则由布政司辖之,并在寺内设有僧会司组织,下属五寺一庵。
我是一位古文化爱好者,对于这座寺院,进行过长达二十余年的考究,由于本人文化水平有限,恐在考察中有误,只能如实反映这一文物古迹的实际情况,敬望领导、学者鉴别考究。
多年来,我利用石碑,僧人拜经文,及走访老者的方式,初步掌握了本寺的一些史迹之后,便深入实地进行详细考察,收集了百余件文物残片,发掘了禅院碑一通,唐代造像碑一通,保护和修复残像六通,壁画三处,雕龙石旗杆二条,保护了十王殿,及姜太公残像等,并在民间收集到僧人拜经文三卷,考出梁皇宝印印模。二00四年将考察结果撰写成文,编写《唐代丈八佛——陀耶寺》小册子,***赠送社会各界五十余册受到人们的好评。
二00七年石楼县委宣传部、县文物旅游局、县文物管理所及和合乡人民***,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揭碑仪式。从此,这块神圣的地方,拉开了开发“三色”,(即:古色、红色、绿色)旅游景区的序幕。
现将我考察结果和图片、报告有关部门,以便各级领导和考古人士,加以参考和鉴别。
碑文考证与分析
碑文来源
①三次重建碑
此碑是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地震之后,本寺进行了第三次修复工程,直至四十四年(1565)工毕刻石立碑,此碑至今保存完好。
碑文摘录:兹有大郡古迹寺院——。
考:文中大郡指石楼县古时沿革——,曾有屈产郡之大郡隶属。
析:本碑文第一次在本寺遗留的古碑中,提供了“石楼隶属屈产郡”的依据,同时也印证了本寺的古老。
碑文来源:
②创建玄天祖师庙碑记
此碑系本寺在明代神宗万历十七年(1590),由起意司吏(官职)贺进贤与本寺僧人了受大师,倡导和创修了玄天祖师庙,庙址在道院西北角,是本寺古代最后一次大型建筑。此碑就是当年创庙所立,今保存尚好,成为今日考察陀耶寺的重大依据。
碑文开头记载了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年,为汉明帝永平八年,经佛教界人士认定无误,由此而论便可以认定本碑所载史实的准确性。
考证之一:
石楼县沿革史曾有屈产郡
碑文摘录:“晋之石楼县古屈产郡也——”
解:山西省石楼县古代系屈产郡隶属。
考:
经多次考察石楼县沿革史,尚无屈产郡隶属,由于陀耶寺地处石楼、永和交界地,故又详查了“永和县志”,终无结果。
数年前,曾意外发现有残碑刻有“临河”字样,却被村民清扫寺院遗弃,虽几经周折,找到这块残碑时,由于风吹日晒字迹已脱落,难以辨认。
为此又查得于本寺相邻的神社——西山社,发现该社在民国年间遗留“并社文约”,文中记载有永和县南庄乡社里村一带曾和该社同社,此据印证了历代传言今和合乡在古时与永和县同属临河县的史实。
为查明这一史实,我详细查阅了永和县民国十九年(1930)重修志日:“南北朝后魏太延二年废永和县、北齐置永和镇。后周镇废,置归化县,旋复置临河郡。隋文帝开皇二年,废郡为临河县,十八年改为楼山县、后改为永和县隶属龙泉郡。
又查石楼县志:隋开皇初复改吐京。县先后属汾洲、西汾洲、龙泉郡和隰洲龙泉郡。次年境内置西德洲,辖石楼、临河、长寿三县。贞观元年(627)临河,长寿二县并入石楼县。
从石、永两县沿革史考,今石楼县和合乡一带临河县制时,属临河县辖之,直至唐贞观元年(627)并入石楼县。为了考证“石楼县古屈产郡隶属,我考遍和合各寺庙现存石碑,终于在郝家沟山上,发掘了一通石碑,系元代至正十年(1350),石楼县尉王德进,为创建真君庙而立,碑文日:郝致祭者,夫屈产郡——。由以上依据考之“石楼县古屈产郡隶属应在后周之前。
考证之二:
陀耶寺始创与重建时年
碑文摘录:晋之石楼古屈产郡也,原设陀耶寺——,唐末地震倾圮、本寺主持化财茸理——。
解:山西省石楼县古时隶属屈产郡,那时就设有陀耶寺,唐朝末年,由于发生地震,寺院有损,僧众四处募化集得其财,进行了第一次重修工程。
考:
陀耶寺始创时年即石楼隶属屈产郡之期,应在后周之前,说明本寺始创年代十分久远,有待继续深考。
唐末地震时年,经查阅有关资料,应在唐天佑年间<约904之间>同时这个时年也是本寺第一次重修的时间。
考证之三:
姜太公祠堂在陀耶寺
碑文摘录:
“官祠堂奉名宦于无穷——。
考:官祠堂原名太公祠,后称“十皇殿”,座落在道院东侧与“十王殿”对门。
据末代俗家弟子冯安财<法号闻斌>证言,他在四十年代,居住本寺带发修行时,师父多次告诉他“这座十皇殿就是姜太公的祠堂,其它寺院是没有的”闻斌还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日,全体僧众都要上香,做法事”。
二00二年农历四月初八,我特邀了几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亲临本寺,对“太公祠”进行特别的考证,他们一致认为祠内除帝王像之外,还有一尊白须老翁,手执神鞭,与闻斌老人的证言相符。
根据老人们的指点,他们认为佛宫西殿留一尊残像,也是太公的独立泥塑像,经再次询问闻斌老人,他们祭祈时间也是农历二月初二日。
我对这尊残像的地方,进行了多次详细考察,意外发现墙壁有文字,辨认后本像系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雕塑。
由此而考,陀耶寺有“屈产郡”“临河”“太公祠”“姜太公”独立泥塑像,这一发现是否与<古史新考>的作者白礼昌,关于姜太公原籍是今山西省石楼县义牒人,有什么关系,应引起考古学者、专学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陀耶寺应属皇家寺院的考证
考证之一:拜经文
说明:拜经文是本寺僧人,在民间举行葬礼时,超度亡灵而书定的一种礼仪薄。
考:从民间收集的三卷拜经文,时年是清代光绪十四年,中华民国三年,民国二十四年,文中都盖有见方六点二厘米孤印章,被称作梁皇宝印、并署有陀耶寺僧会司,民国山西省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这些拜经文是本寺系皇家寺院的重要依据之一。
考证之二:碑文
创建玄天祖师庙碑记中称:“自汉唐00。梁龙甚斯寺益崇僧徒益众——。
分析:从汉朝、唐代以来,乃及梁皇<五代>,本寺及僧徒都享受到了皇帝的恩赐。碑文应系皇家寺院的又一依据。
考证之三:实物
①令碑,经垣上村已故老人闫良品提供,这块铁牌是当年僧人保存下来的皇家令牌,汉有文字,只有图案。
②铁铸残像(部分)据闫良品老人指证,此像当年在大雄宝殿,系金代明昌帝王所赐。
考证之四:创建禅院石碑
考:明代寺僧列禅,宣德皇帝降旨,为本寺园寂僧列禅并创建禅院一座,二00五年在本寺北发掘此碑,同样系皇家寺院的依据。
考证之五:雕龙石旗杆
考:道院太极殿留有二条约雕龙石柱,二00七年三月吕梁考古学者白礼昌,亲临现场,认定上终年系皇家旗杆,是本寺系皇家寺院的重大证据。
考证之六:无梁殿。
考:据大洼村贺玉斌老人证言,清顺治十六年(1659)了通大师奉旨创修了无梁殿,顺治帝亲笔题书“九天盛圣”措金大字,解放前逢庙会时,被悬挂殿前,众僧徒参拜之。
考证之七:传言
①据末代僧人开良口传于寺山村呼仁性唐代皇帝下旨在黄河东岸凤凰山陀耶寺创建“丈八佛”,将原无量佛宫,改为大雄宝殿,圣旨原在寺院收藏后被遗失。
②据末代僧人开良口传呼仁性“大雄宝殿”罗汉洞系宋初帝王降旨增设,圣旨原在寺院收藏后被遗失。
以上是我多年考察陀耶寺史迹的重要部分,如有不当,请专家学者加以鉴定。
冯星鹏
二00七年六月八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