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的三性与二谛∵∵
蔡伯郎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
【文献属性】[***]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1999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0年
【文章标题】唯识的三性与二谛
【文章作者】蔡伯郎
【指导教师】李志夫∵
【文章页数】196页
--------------------------------------------------------------------------------
【中文关键词】唯识|瑜伽行派|三性|三无性|二谛
【中文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瑜伽行派如何以此帕特有的三性思想,来诠释作为佛教基本教义之一的二谛思想,以及在以三性概念为理论架构下,其所展现出来的二谛观有何特殊之处。
二谛思想自原始佛教,然而随着思想史的发展,二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乃至不同的学派、论师间也有不同的解释。而这种对于二谛不同的解释,同时也是表现出该时期、该学派或该论师之佛学的基本思想。∵∵∵
由于二谛思想的发达可说是始自龙树,而且后来亦成为中观学派论述的中心思想,因此,一般人常以中观学派为二谛思想的代表,而忽略了瑜伽行派的二谛说,实则在瑜伽行派中亦有其特有的二谛观,而这种二谛观乃是建立在“显了相”、“三性”、“三无性”以及“识显现”的基础之上,因此本论主要即以此来讨论瑜伽行派的二谛说。
本论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序论,说明本文的研究动机、方法、目的以及现代的研究成果;第二、三章则就唯识诸论,分别探讨瑜伽行派之三性与三无性之概念;第四、五章则分别就中观学派与瑜伽行派的二谛说进行讨论;第六章则是处理中观学派与瑜伽行派之间的争论,第七章为结论,乃总结各章所讨论之结果。
--------------------------------------------------------------------------------
【论文目次】∵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序言
第二节、本文之研究课题与现代研究成果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进路
第二章:唯识诸论之三性说
第一节、《解深密经》之三性说
第二节、《中边分别论》之三性说
第三节、《摄大乘论》之三性说
第四节、《成唯识论》之三性说
一、难陀之性义
二、安慧、护法之三性义
(一)对能遍计之异解
(二)遍计所执与依他起关系之异解
(三)对圆成实成之解释
第五节、关于三性系统争议的一点解明
第六节、小结
第三章:唯识诸论之三无性说
第一节∵、《解深密经》之三无性
一、关于译本之问题
二、对相无性之译解
三、对生无性之译解
四、对胜义无性之译解
第二节、《三无性论》与《显扬圣教论》之三无性
一、关于译本之问题
二、两译对于三性之定义
三、两译对于三性之译解
(一)对相无性性之译解
(二)对生无性之译解
(三)对胜无性之译解
四、圆测对真谛译《三无性论》之批评
第三节、《唯识三十颂》之三无性
一、《三十颂》之三无性
二、《三十论释疏》与《成唯识论》对三无性之解释
(一)对相无性性之译解
(二)对生无性之译解
(三)对胜无性之译解
第四节、小结
第四章:中观学派之二谛说
第一节、原始佛之二谛说
第二节、龙树之二谛说
第三节、佛护、月称之二谛说
第四节、清辨之二谛说
第五节、小结
第五章:瑜伽行派之二谛说
第一节、《解深密经》之二谛说
第二节、《瑜伽论》之二谛说
第三节、《显扬论》之二谛说
第四节、《中边分别论》之二谛说
第五节、小结
第六章∵:三性与二谛之争论
第一节、争论之原由
第二节、清辨对唯识三性性之批评
一、对遍计所执性之批评
二、对依他起性之批评
三、对圆成实性批评
第三节、从唯识系看清辨对唯识三性之批评
第四节、小结
第七章:结论
其它∵
--------------------------------------------------------------------------------
【参考文献】∵
一、原典资料:(依大正藏经序号排列)
《佛说解节经》菩提流支译,大正藏第十六册.No.675。
《解深密经》玄奘译,大正藏第十六册.No.676。
《佛说解节经》真谛译,大正藏第十六册.No.677。
《中论》龙树造.青目释、鸠摩罗什译,大正藏三十册.No1564。
《般若灯论》波罗颇蜜多罗译,大正藏三十册.No1566。
《大乘掌珍论》清辩造、玄奘译,大正藏三十册.No.1578。
《瑜伽师地论》弥勒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册.No.1579。
《成唯识论》护法等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85。
《唯识三十颂》世亲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86。
《转识论》世亲造、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87。
《大乘唯识论》世亲造、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89。
《唯识二十论》世亲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0。
《摄大乘论》无著造、佛陀扇多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2。
《摄大乘论》无著造、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3。
《摄大乘论》无著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4。
《摄大乘论释》世亲造、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5。
《摄大乘论释论》世亲造、笈多、行矩等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6。
《摄大乘论释论》世亲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7。
《摄大乘论释》无性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8。
《中边分别论》世亲造、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9。
《辩中边论》世亲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00。
《显扬圣教论》世亲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02。
《大乘庄严经论》无著造、波罗颇蜜多罗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04。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无著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05。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安慧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06。
《佛性论》世亲造、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10。
《十八空论》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16。
《三无性论》世亲造、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17。
《显识论》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18。
《成唯识论述记》窥基造、大正藏第四十三册.No.1830。
《成唯识论了义灯》惠沼述,大正藏四十三册.No.1532
《辩中边论述记》窥基造、大正藏第四十四册.No.1835。
《解深密经疏》圆测造,卍续藏,(第一辑,第三十四套,第四册)。
Hphage-pa∵dgov-pa∵ves-par∵hgrol-pa∵shes-bya-ba∵theg-pa∵chen-pohi∵mdo.∵北京版***大藏经.No.774∵(《解深密经》藏文本)。
Madhyantavibhaga-bhasya,∵ed.∵by∵Gadjn∵M.∵Nagao,∵Suzuki∵Research∵Foundation,∵Tokyo,∵1964.∵(安慧释梵文本)。
Trijwika-vijbapti-bhasya.∵Vijbaptimatratasiddhi,∵Vijwatika∵et∵Trijwika,∵par∵Sylvain∵Luvi,∵publ.∵par∵Librairic∵Ancienne∵Hononu∵Champion,∵Paris,∵1925.∵(安慧《唯识三十颂释论》梵文本)。
Vimwatika-vijbaptimatratasiddhi.∵Vijbaptimatratasiddhi,∵Vijwatika∵et∵Trimwika,∵par∵Sylvain∵Luvi,∵publ.∵Par∵Librairic∵Ancienne∵Hononu∵Champion,∵Paris,∵1925.∵(《唯识二十论》梵文本)。
二、中文数据:(依作者笔画顺序排列)
印顺法师
〔1946〕∵《摄大乘论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75年六版)
〔1970〕∵《唯识思想探源》,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修订一版)
〔1982〕∵《辨法法性论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年四版)
牟宗三
〔1989〕∵《佛性与般若》,台北:学生书局。(修订五版)吕澄
〔1978〕∵《安慧三十唯识释略抄》,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唯识典籍研究(一)》,p.291-322。
〔1982〕∵《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1993,四刷)法尊法师
〔1990〕∵《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1989〕∵《入中论释》,台北:佛陀文教基金会。林镇国
〔1993〕∵《“唯识无境”的现代论争─管窥英语唯识学界研究趋势》,《鹅湖学志》第三期,pp.137-156。
徐梵澄∵译
〔1990〕∵《安慧三十唯识疏释》,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山雄一等着、李世杰译
〔1984〕∵《中观思想》,台北:华宇出版社。曹志成
〔1994〕∵《空有之诤的研究-以清辨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为解释线索》,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
〔1986〕∵《清辨二谛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陈荣灼
〔1990〕∵《论唯识学与华严宗之“本性”──对《佛性与般若》之两点反思》,《鹅湖学志》第四期,pp.79-96。
〔1991〕∵《“即”之分析──简别佛教“同一性”哲学诸型态》,《国际佛学研究年刊》vol.1,pp.1-22。
〔1992〕∵《唯识学之“真”“妄”问题》,《鹅湖学志》8,pp.1-28。
陈一标
〔1994〕∵《真谛唯识思想之研究──以“转识论”为中心》,台中:东海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杨惠南
〔1988〕∵《成唯识论中时间与种熏观念的研究》,《华冈佛学学报》第五期,pp.249-273。熊十力
〔1984〕∵《佛家名相通释》,台北:洪氏出版社。(再版)演培法师
〔1978〕∵《解深密经语体释》,台北:天华出版社。(1989,二版)
〔1978〕∵《成唯识论讲记》五册,台北:天华出版社。(1995,三刷)
〔1978〕∵《唯识法相及其思想演变》,台北:天华出版社。(1990,二版)叶阿月
〔1976〕∵《虚妄分别的还灭缘起之特质》,《内明》,46,pp.3-8。
〔1980〕∵《vijbana(识)与vijbapti(表识)的研究》,《文史哲学报》,第29期,pp.51-118。蔡伯郎
〔1994〕∵《中边分别论之三性说》,台中:东海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欧阳竟无
〔1977〕∵《唯识抉择谈》,台北:广文书局。霍韬晦
〔1980〕∵《安慧、“三十唯识释”原典译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三、日文资料:(依作者笔画顺序排列)
山口益
〔1942〕∵《佛教における无と有の对论》,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76.08修订发行)。
〔1967〕∵《安慧阿遮梨耶造中边分别论释疏》,东京:破尘阁书房。
山口益、野泽静证∵合着
〔1977〕∵《世亲唯识の原典解明》,东京:法藏馆。下川边季由
〔1958〕∵《佛教思想史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
(三)外文资料
Schmithausen,∵Lambert
〔1976〕∵'On∵the∵Problem∵of∵the∵Relation∵of∵Spiritual∵Practice∵and∵Philoso-phical∵Theory∵in∵Buddhism',∵German∵Scholars∵on∵India,∵ed.∵by∵the∵Cultural∵Department,∵Embassy∵of∵the∵Federal∵Republic∵of∵Germany,Vol.Ⅱ,∵Bombay,pp.235-250.
〔1984〕∵'On∵the∵Vijbaptimatra∵Passage∵in∵SajdhinirmocanasutraⅧ.7',∵Studies∵of∵Mysticism∵in∵Honor∵of∵the∵1150th∵Anniversary∵of∵Kobo-Daishiw∵Nirvanam,pp.433-455.
〔1987〕∵Alayavijbana,The∵Internationa∵Institute∵for∵Buddhist∵Studies,∵Tokyo.
Weda,∵Yoshifumi(上田义文)
〔1967〕∵'Two∵Main∵Streams∵of∵Thought∵in∵Yogacara∵Philosophy',∵Philosophy∵East∵and∵West,∵Vol.17,pp.155-165.
Weinstein,∵Stanley
〔1958〕∵'The∵Alayavijbana∵in∵Early∵Yogacara∵Buddhism:∵A∵Comparison∵of∵Its∵Meaning∵in∵the∵Sajdhinirmocana-Sutra∵and∵the∵Vijbapti-matrata-siddhi∵of∵Dharmapala',《国际东方学者会议纪要》3,pp.46-58.
Yeh,Ah-yueh(叶阿月)
〔1987〕∵'The∵Theories∵of∵the∵"abhutaparikalpa"∵and∵"prajbaparamita"∵in∵the∵Madhyantavibhaga-bhasya(1),(2),(3)',《东方杂志》3,pp.81-90;4,pp.165-184;5,pp.185-192.∵∵∵∵∵∵∵∵∵∵∵∵∵∵∵∵∵∵∵∵∵∵∵∵∵∵∵∵∵∵∵∵∵∵∵∵∵∵∵∵∵∵∵∵∵∵∵∵∵∵∵∵∵∵∵∵∵∵∵∵∵∵∵∵∵∵∵∵∵∵∵∵∵∵∵∵∵∵∵∵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