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学记】八卷,唐代新罗僧太贤集,系注释《成唯识论》之作。

【成唯识论随注】十卷,又名《成唯识论随疏》,明代高原大师原着,比丘明善随文疏释其义,书未成而明善逝世,其法嗣慧善补成之。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明代僧智旭撰,凡十卷,又称《唯识心要》。为阐释成唯识论之着作。这是智旭依据元代云峰的《唯识开蒙问答》一书,以研究唯识义之梗概,并援引《大疏钞》、《宗镜录》等;更溯及瑜伽、显扬等诸论,且根据明代所撰的集解、证义、音义、合响等注释书而着成本书。全书旨在确立唯识观之道理,故题为观心法要。内容初叙缘起,并举凡例,次述论名、造颂者、造论者、译者,并逐次解释本颂及长行,跋语置于书末。

【成唯识宝生论】护法撰,唐代义净译,凡五卷。又称《二十唯识顺释论》、《二十唯识颂释论》、《唯识导论》。为世亲所着二十唯识论的注释书。印度有关《二十唯识论》的注释书虽多,但传译于我国者仅有本书,其中义净对《二十唯识颂释论》所作的翻译,多承袭玄奘所译的《唯识二十论》。窥基所撰的《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其说与本书相通处亦不少。

【戒】音译尸罗,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为三学之一,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广义而言,凡善恶习惯皆可称之为戒,如好习惯称善戒(又作善律仪),坏习惯称恶戒(又作恶律仪),然一般限指净戒(具有清净意义之戒)、善戒,特指为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之戒规,有防非止恶的功用。戒有五戒、八斋戒、十戒、六法戒、具足戒多种,见各种戒律专书。

【戒波罗蜜】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为三学之一,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二是戒波罗蜜多。戒有三种:一律仪戒,即严守戒律仪则,以防止过非。二摄善法戒,即摄持应修应证的一切善法。三饶益有情戒,即拔济众苦,利乐有情。参阅‘十波罗蜜多’

【戒禁取】四取之一,即执着非正因、非正道为正因、正道。亦即执取五见中之戒禁取见,于三界之苦、道二谛中皆各有此见,故计有六事。此戒禁为圣道修行之怨敌,使修行者由此而诳惑,如使在家众妄计自饿等法为生天之道;使出家众执着可爱之境,而舍离清净道。或如外道之妄计鸡、狗等戒,故于五见之中,唯独别立此一见。参阅‘四取’条。

【戒禁取见】十种烦恼之一,五见之一。印度古代苦行外道,认为受持牛、狗、鸡等戒,可以得涅盘之果。这是非因计因,非道计道之见,《成唯识论》曰:‘五戒禁取,谓于随顺诸见,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所依为业。’参阅‘五见’条。

【戒贤】梵名音译尸罗跋陀罗,约六至七世纪间人,印度大乘瑜伽行学派论师,为东印度三摩坦国人,婆罗门种姓,少年好学,游历四方,访求名师,至中印度那烂陀寺,从护法受学出家,三十岁时,代表护法与南印度一大外道辩论获胜,受到国王的嘉赏,为他起造伽蓝。戒贤长期主持那烂陀寺,弘传唯识宗义,他依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经论,将佛教判为有、空、中三时,主张五种性说。公元七世纪间,我国玄奘三藏游学印度时,曾在那烂陀寺师事戒贤,依之学习《瑜伽师地论》及十支论等唯识学说。时戒贤已一百零六岁,为寺中大长老,众共尊称为正法藏。

【戒贤智光判教之争】戒贤、是唯识宗十大论师中心人物护法的弟子

,同时也是玄奘三藏在印度求学时的老师。智光,是与戒贤同时代的大乘空宗论师。关于他们二位的争论,法藏的《十二门论宗致义记》中说︰‘近代中天竺那烂陀寺,同时有二大德论师,一名戒贤,一名智光,并神解超论,声高五印,六师稽颡,异部归依。大乘学人仰之如日月,天竺独步,轨范成规,遂各守一宗,互为矛盾。谓戒贤远承弥勒、无著,近踵护法、难陀,依《深密》等经,《瑜伽》等论,明法相大乘,广分明数,用三教开宗,题自所依为真了义,……’戒贤依深密、瑜伽等经论,立三时教判,谓︰一、第一时有教︰此谓众生迷执有我,因而起惑造业,沉沦生死。释迦牟尼初说法时,说业感,因缘,四圣谛等法,以破其执着。《四阿含经》等小乘经典,皆属此教,这是不了义教。二、第二时空教︰谓小根者闻四圣谛法,虽断我执,而于诸法,执为实有。佛为破彼等法执,宣说诸法皆空之理,令舍小乘而入于大乘,如《般若经》等大乘空宗经典,皆属此教,此虽比初时教进步,但仍不是了义教。三、第三时中道教:谓于前二时,互说空有,未契中道,佛于第三时《解深密经》等会中,说唯识中道之理,断除小乘偏有,大乘偏空的执着,入于非空非有的究竟了义。如《华严》、《深密》等大乘经典,皆属此教。唯此非有非空的唯识中道,才是终极的了义教。而智光以大乘空宗的观点,亦判佛教为三时,即:一、第一时中:如来为诸小根,说小乘法;即‘心境俱有’的教法。心是主观的心识,境是客观的外境。二、第二时中:如来为中根者,说法相大乘,所谓‘境空心有’的教法。这是指大乘有宗的思想,有宗主张‘境空心有’,所谓万法唯识,外境是心识所变现。三、第三时中:如来为上根者,说无相大乘,所谓‘心境俱空’的教法。这自然是指大乘空宗的思想,只有《般若》、《中观》等经论才是终极的了义教。

上述二种判教的主张,无非都是抬高自宗,贬抑他宗罢了。但

在当时,却造成了空有两系的宗派之争。事实上,大乘佛教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发展出来的,而大乘经典也是大乘思想兴起后,无数学问僧依据原始经典的精神的呕心沥血之作。以今日眼光来看这种判教的诤论,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戒学】为获得圣果而须勤修的三学之一,又作增上慧学。乃学佛者所必修。戒可修善,并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参阅‘三学’条。

【身口意三业】指身、语、意三者的造作,谓之三业:一、身业:身业出之于身体的一切动作,此有二种,一者身表业,二者无表业。二、语业:语业出之于口上的造作。三、意业:意业出于第六识的思维,这是思心所的作用。如∵《成唯识论》∵谓思心所是:‘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故意业又名思业。思之自性,只是造作,故能以其造作的力用,与心识相应,驱使心识起善、恶无记等造作。以上说的心识,指的是第六意识,及包括其相应心所。

【身见】音译作萨迦耶见,意译作身见,为五见之一,十随眠之一。即认为身为五蕴和合,而五蕴之法体实有,故缘五取蕴,而执着于我及我所为实有等之妄见,又称为有身见,此系说一切有部所立。

【身受】指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所感肉体或感觉之苦、乐、舍三受。受乃根、境、识三者结合,而后有‘受’,佛教之‘受’,相当于一般的感受。

【身根】身根是身识发生的地方,身是能触之义。为不可见有对之净色。此为五根之一,为十二处中的身处,十八界中之身界。此是触识发生的地方,身识是依于身根,缘于触境,《百法纂释》曰:‘五身根者,积聚依止二义名身,谓积聚四大造眼等诸根,皆依身根而住止故,梵语伽耶,此云积聚身根,为彼四肢百骸依止,诸根所随一身周遍,谓此身为三十六物积聚之处,故名为身。今不言积聚而翻为身者,体义相当,依唐言也。体即是根,以能造地、水、火、风,及所造色、香、味、触,八法为体,乃五识所依之根也。此在《大乘广五蕴论》则曰:‘云何身根,谓以触为境,净色为性,谓于身中,周遍净色,此性有故,身识得生,无即不生。’参阅‘五根’条。

【身业】身、语、意三业之一。指身所造作之业,可分为善、恶、无记三种。身恶业指杀生、偷盗、邪淫;反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即为身善业。非善非恶而无感果之力者,则为无记之身业。身业又有表业、无表业之别,表业指有所表示之动作,如举手、投足等;无表业指无表示之业,但由表业之力,自生防非、止善等势力。小乘说一切有部谓身、语二业共称思已业,主张表业以形色为体,无表业以无表色为体。大乘唯识家亦以动发胜思(动身思、发语思)为业体,主张表业、无表业皆为假立,非是实有;即谓表业乃就手足等色相生灭相续之似有表示而假立者,无表业系就思心所种子之分位而假立者。见《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三。参阅三业条。

【身识】是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八识之一。以身根为所依,以触境为所缘,随根立名,而名身识,产生对触境的了别作用。见《百法明门论》。参阅‘五识’条。

【见】思虑推求审详而决择事理,谓之见。通于正邪。《俱舍论》卷二曰:‘审虑为先决择名见。’《大乘义章》卷五曰:‘推求说之为见。’

【见分】唯识宗所立识体四分之一。见分即指诸识的能缘作用,为认识事物的主体;亦即能照知所缘对境(即相分,为认识的对象)之主体作用。‘见’即见照、心性明了之义,谓能照烛一切诸法及解了诸法义理,如镜中之明,能照万象。换个方式说见分即心识的缘虑作用,亦即主观的认识主体。心识生起,自其自体变现相、见二分,相分是色法,概括世间的一切物质现象;见分是心法,有缘虑作用,是认识的主体。不过此见分与相分,都是识体之所变现,摄物归心,所以成其唯识。参阅‘四分’条。

【见分五义】作为识体四分的见分,在解释上有五种意义。一、证见名见:即根本智见分。二、照烛名见,此通于根、心(即眼、耳等六根、六识),以根、心俱有照烛义之故。三、能缘名见,此通于内三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能缘自证分,以内三分俱皆能缘之故。四、念解名见,以念解所诠义理之故。五、推度名见,以能量之心推度一切境界之故。见《成唯识论》卷二,参阅‘四分’条。

【见取】四取之一。即执着邪心分别之见为真实。亦即执取五见中之身、边、邪、取等四见,再配于三界的四谛,计有三十事,以三界苦谛之下各有身、边、邪、取等四见,集、灭、道等三谛则各有邪见、见取见等二见。参阅‘四取’条。

【见取见】十种烦恼之一,五见之一。乃执着于身见、边见、邪见等非理之见,又称为见等取见,略称见取。有漏劣法为圣者所断,故执此劣法为胜者,称为见取。此以染污之慧为体,唯分别起,能障苦及不净之无颠倒解为业。《成唯识论》曰:‘四见取,谓于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争所依为业。’参阅‘五见’条。

【见道】为修行之阶位。与修道、无学道合称为三道。即指以无漏智现观四谛,见照其理的修行阶位。见道以前者为凡夫,入见道作以后者则为圣者。其次,见道后更对具体的事相反覆加以修习之位,即是修道,与见道合称有学道。相对于此,无学道又作无学位、无学果、无学地,意指既入究极之最高悟境,而达于已无所学之位。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贤、四善根等之准备修行(七方便)为始者,能生无漏智,而趋入见道。大乘则以初地为入见道,故称菩萨之初地为见道,第二地以上为修道,至第十地与佛果方可称无学道。唯识宗分见道为真见道、相见道二种。真见道者,体离虚妄,证唯识理,可引生根本无分别智,证悟真如之理,为断烦恼障、所知障的分别随眠烦恼之位。以上谓一心真见道说(又作顿证顿断说),以此为正义。相见道证唯识相,为于真见道后生后得无分别智,再观真如理之位,分为三心相见道与十六心相见道二种。三心相见道,即作三心,观非安立谛(观二空真如,非观四谛差别)之境,即:一、观察自己之肉体,体证我空。二、体证法空,证诸法皆无实体。三、观察自他之所有有情及一切物,而体悟我空与法空之理。十六心相见道,即作十六心,观安立谛(观四谛之别相)之境。三心相见道含摄于真见道,故称三心真见道说(又作渐证渐断说)。见道行人已断见惑,得无分别智,然仍残留余障,故须于修道位再经数度修习无分别智,依序断除十重障,以至于第十金刚无间道断尽烦恼障与所知障之种子,而证得无学果。以上三道若配合五位,则见道当配于通达位,修道当配于修习位,无学道当配于究竟位。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

【邪行障】十地菩萨所断十种障的第二种,就是所知障中俱生的一部分,及由此障所起误犯的身、语、意三业。这三业入二地时便能永断,不再误犯。所以《瑜伽师地论》说,菩萨进入二地要断二愚及其粗重。什么叫做二愚?一、微细误犯愚,就是所知障中的俱生的一部分。二、种种业趣愚,就是一部分俱生所知障,所生起的误犯三业。或者,唯说第一的微细误犯愚,是起业之愚;第二的种种业趣愚,是不了业之愚。这又是一种解释。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重障’条。

【邪见】十种烦恼之一,五见之一。邪见是认为世间无生果之因,亦无可招之果,故为恶不足惧,为善不足法,此种见解,乃见之最邪者,故名邪见。《成唯识论》曰:‘三邪见,谓谤因果作用实事,及非四见诸余邪执,如增上缘名义遍故。此见差别,诸见趣中有执前际二无因论、四有边等、不死矫乱,……诸如是等皆邪见摄。’唯识宗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参阅‘五见’条。

【邪命】从事不正当的事业来维持生活。

【邪淫】十恶之一,即在家者不可为的恶行之一,∵以男性而言,指与妻子以外之女性行。又虽与妻子行淫,但行于不适当之时间、场所、方法等,亦为邪淫。参阅‘十恶业’条。

【邪淫戒】五戒之一,为在家居士所持之戒。即不得侵犯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儿世间法、王法等)、法(指出家受戒及在家而受一日戒)所守护之妇女;或指男女双方不得非支、非时、非处、非量、非理而行淫。非支,指行淫于产门以外之器官。非时,指胎圆满时、斋戒时、病时等。非处,指于灵庙中、大众前等处所。非量,指过量而行。非理,指不依世间礼法,如自行欲、媒合他等。参阅‘五戒’条。

【邪慢】七慢之一,于慢上起邪见,自身没有德行,却妄称有德行,即成就恶行,恃恶高举。甚至于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这叫做邪慢。参阅‘慢’条。

【决定性】是‘不定性’、‘无性’的对称。众生所具五种性中的菩萨定性、缘觉定性、声闻定性等三性,决定成佛果、辟支佛果、阿罗汉果,故称决定性。参阅‘五种性’条。

【决定思】三思之一,见‘三思’条。

【决定业】为‘不定业’的对称。《俱舍论》卷十五举出四业,除不定业外,决定业分为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等三种。顺现法受业略称顺现业,即于此生造作增长,于此生受异熟果之业。顺次生受业又称顺次业、顺生业,即于此生造作增长,于第二生受异熟果之业。顺后次受业又称顺后业,即于此生造作增长,而于第三生、第四生或以后多生中受异熟果之业。见《瑜伽师地论》卷九、卷六十。

【决择】利用智慧灭除对事物的疑惑,以分别其道理。换言之,也就是决断简择,即以无漏圣智决断诸疑,分别简择四谛之相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列举谛决择、法决择、得决择、论义决择等四种;《显扬圣教论》卷十九,以下则列举界事决择、谛事决择、依止决择、诸静虑决择、觉分决择、补特伽罗决择、果事决择、功德决择、依止大乘决择等。后世转用其义,凡简别宗义等的正邪或断定疑问,称为宗意决择等。见《瑜伽师地论》卷十二。

【忍】忍者忍耐,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嗔心;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师地论》曰:‘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成唯识论》卷九曰:‘忍,以无嗔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处性。’《三藏法数》五曰:‘忍,即忍耐,亦安忍也。’

【忍土】忍土即娑婆世界。娑婆译曰忍,又云堪忍世界。

【忍位】此为修唯识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识论》曰︰‘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亦顺乐忍。’印顺定的印,是印可决定。印顺,是印前顺后,就是印持前面四种寻思智观,观所取名、义、自性、差别四种所取之境,皆空无自体,即能取之心识亦不可得,‘所取既无,能取亦空。印前所取无,印后能取无,称为印顺定。参阅‘四加行位’条。

【忍波罗蜜多】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忍是六波罗蜜多之一,及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三是忍波罗蜜多。忍有三种:一耐怨害忍,即菩萨对一切众生都不起烦恼,即令众生无端以怨敌加害,亦能忍耐。二安受苦忍,即菩萨对风雨寒暑老病死等,非人力所能抗拒的一切苦难,都能安然忍受。三谛察法忍,即谛审观察一切法本来不生,今亦不灭的真理,而安忍不动。参阅‘十波罗密多’条。

【作用道理】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所依的法则,大别之可分为观待、作用、证成、法尔四种道理,其第二种的作用道理,又称因果道理。譬如眼等诸根为眼识等之所依而有作用,色等诸境为眼识等之所缘而有作用。参阅‘四种道理’条。

【作意心所】五位百法中心所有法之一。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的精神作用。作意即俗说的注意,《成唯识论》曰:‘作意,为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故它的作用就是使心生起警觉,令缘其境,这就是生心动念之始。警心有二义,一者令心未起而起;二者心已起时,令引趣境。参阅‘遍行心所’条。见《成唯识论》卷六。

【作意缘】生识的九缘之一,作意为五遍行心所之一,有觉察之义。谓如眼初对色时,便能觉察,引领趣境,使第六识即起分别善恶之念;耳、鼻、舌、身识亦然。参阅‘九缘生识’条。

【初地断障证真】谓菩萨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证遍行真如,此真如由人法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参阅‘十地’条。

【别境心所】五位百法中,六位心所的第二位,是‘遍行心所’的对称。计有五种,谓欲、胜解、念、定、慧。名别境者,以此五心所所缘之境,各别不同,非如遍行之同缘一境。欲所缘者为所乐境,胜解所缘者为决定境,念所缘者为曾所习境,定所缘者为所观境,慧则于四境拣择为性。此五种心所,乃必作之心,善恶皆然。此五心所,具一切性——善恶无记;一切地——三界九地,而不缘一切境,亦非相续。非心有即有,故无一切时;非与一切心相应,故无一切俱。见《成唯识论》卷六。

【利他中不欲行障】十地菩萨所断十种障的第九种。也是俱生所知障中的一部分,在做利乐有情的事业中,不欲勤奋行动,只是勤修自利。这种对饶益有情事不欲去行,是第九地义、法、词、辩四无碍解的大障,菩萨入第九地时便能永断。因此说第九地断二种愚及其粗重。那二种愚,一者是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愚,二者辩才自在愚,就是‘辩无碍解’,菩萨能善达众生机缘,权宜巧便而为说法。以上所说的四无碍解,唯愚能障,使之不得自在,所以总说为愚。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重障’条。

【究竟】事理之至极也。三藏法数六曰:‘究竟犹至极之义。’

【卵生】四生之一。依卵壳而生者。大乘义章卷八:‘如诸鸟等,依于卵壳而受形者,名为卵生。’

【佛四无畏】佛对众生说法时有四种的泰然无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

八划

【法】法之一字,梵语∵dharma∵,音译达磨。在佛典中用例极多,语意颇不一致。大致说来,早期佛教多以法为轨范义,《成唯识论》曰:‘法谓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性。’任持自性者,意谓能保持自体的自性——保持其各自的本性而不改变。如松有松之自体,柏有柏之自体,我人的认识作用时有错误,如误认松以为柏,或误认驴以为马,但此松此驴,并不因我认知错误而改变其自体,即所谓‘不舍自相’;轨生物解者,谓令人产生对一定事物理解之根据,亦即法乃认识之标准、规范、法则、道理,以至于真理、善行。但后来法的意义趋于广泛,以法为概括宇宙间的一切,举凡有形的物质,无形的概念,大至星球,小至微麈,举凡意识所能思及的,都称之为法。而意识本身亦是一种法。不过佛教中一般说到法,多指佛陀的教法,如佛、法、僧的法,乃至三藏十二部经典。但如更严谨的说,法即是缘起,如《中阿含·象喻迹经》谓:‘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而在《佛说稻芊经》中更直接的说:‘见缘起便见法,见法则见佛。’此即是说,‘缘起’就是‘法’,而‘法’就是‘佛’。缘起、法、佛是三位一体。《杂阿含·二九六经》载:‘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由此可知,佛法中所说的‘法’,事实上即是宇宙间自然的法则。

【法王子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九位,又作了生住。自初发心住至第四位的生贵住,称为入圣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称为长养圣胎;而此法王子住则相形具足,于焉出胎;犹如从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绍隆佛位。参阅‘十住’条。

【法之假实】在唯识学上,每谈一法,必分别其为假法实法。亦即自种子所生之法是实法,分位假立之法是假法。在五位百法中,心王法、色法,全是种子所生的实法。心所有法有实有假,心不相应行法,唯是分位假立的假法。《成唯识论》卷八曰:‘依他起性有实有假,聚集相续分位性故,说为假有,心、心所、色从缘生,故说为实有。若无实法假法亦无,假依实立因而施设故。’

【法住】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必在一切诸法中住,故名法住。

【法位】真如之异名。真如为诸法安住之位,故名法位。《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宗镜录》卷七曰:‘言法位者即真如正位,故智论说:法性法界法住法位,皆真如异名。’

【法身】指佛所说的正法、佛所得的无漏法,及佛的自性真如。二身之一,三身之一。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等。《大乘大义章》卷上载,小乘诸部对佛所说的教法及其所诠的菩提分法、佛所得的无漏功德法等,皆称为法身。大乘则除此之外,别以佛的自性真如净法界,称为法身,谓法身即无漏无为、无生无灭。大乘之中,唯识家分法身为总相、别相二种。总相法身为三身之总称,即一大功德法身,以五法事理为体。别相法身则指三身中的自性身,以清净法界之真如为体。

【法忍】忍者忍许之义,今谓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即施于所观之法而忍许也。依此忍许而离惑明理之智决定,谓之法智。故忍为断惑之位,属于因,智为证理之位,属于果。大乘菩萨于初地见道信忍无生之理,谓之无生法忍。

【法空无漏种子】参阅‘无漏种子’条。

【法性】指诸法的真实体性,亦即宇宙间一切现象所具有真实不变的本性。此又作真如法性,亦为真如的异称。法性是万法的本质,《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以一切法的总相、别相同归于法性,谓诸法有各自的差别相、与实相。所谓各自差别相,例如冰溶为水,顿失以前之相,以其为不固定者,故分别求之而不可得;不可得故空(无自性),即说空为诸法之实相。对一切差别相而言,因其自性是空,故皆为同一,称之为(如)。一切相同归于空,故称空为法性。又如黄石之中具有金之性质,一切世间法中皆具涅盘之法性,故说此诸法本然之实性为法性,此与《圆觉经》所谓‘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同义’。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成唯识论》卷二。

【法性土】指法身所住真如法性之土,亦即佛身所依之土,此又作法身土。为三土之一,四土之一,五土之一。大乘义章卷十九曰:‘法性土者,土之本性,诸义同体,虚融无碍,犹如帝网,亦如虚空,无碍不动,无所有等,同体义分,地经所说真实义相,即其义也。(中略)彼土实性,显成我用,名法性土。’又法性土与法性身,其体本即一真如,但取所证之法体为法性土,取能证之觉相为法性身,并非法性身之外另有法性土。见《成唯识论》卷十、《成唯识论述记》卷十。

【法性宗】空宗的异名,亦略称性宗。于佛教,对宇宙及人生之探求,以其不变、平等、绝对、真实之本体及道理为中心课题立宗者,称为性宗,又作法性宗。性者体义,‘法性’,指的就是诸法的实体。空宗破一切情见之执,以显示诸法体性,故有是名。反之,以其现象变化、差别相对之相状为中心课题立宗者,称为相宗,又作法相宗。一般以三论宗、华严宗等属于前者,俱舍宗、法相宗等属于后者。

【法定】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决定在诸法之中,故名法定。

【法相】指诸法所具本质的相状(体相),或指其意义内容(义相)。唯识宗的特质在于分析或分类说明法相,故又称法相宗。见《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

【法相宗】中国佛教十三宗之一,大乘八宗之一.∵此宗的宗名有五,一名法相宗,二名唯识宗三名普为乘教宗,四名应理圆实宗,五名慈恩宗。由于决判诸法的体性相状,名为法相宗。由于明万法唯识的妙理,名为唯识宗。由于普为发趣一切乘故,名为普为乘教宗。由于所谈的义理均是圆满真实故,名为应理圆实宗。由大唐慈恩寺玄奘窥基二师所弘传故,名为慈恩宗。关于本宗的传承,唐代玄奘三藏入印求法,师事护法之门人戒贤,具禀瑜伽行学派的奥秘。玄奘于贞观十九年回国,由天竺携回梵典六百五十余部,归国后广译经论,先后译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余卷,其中关于法相唯识一系的如下:一、《解深密经》:五卷。二、《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造,一百卷。三、《辨中边论》:弥勒菩萨造,三卷。四、《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三卷。五、《显扬圣教论》:无著菩萨造,二十卷。六、《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一卷。七、《大乘百法明门论》:世亲菩萨造,一卷。八、《瑜伽师地论释》:世亲菩萨造,一卷。∵九、《观所缘缘论》:陈那论师造,一卷。十、《唯识二十论》:世亲菩萨造,一卷。十一、《唯识三十论》:世亲菩萨造,一卷。十二、《成唯识论》:以十大论师之释论百卷,糅集为识论十卷。

由于玄奘广译法相唯识一系经论,窥基复弘扬之,开创了我国的唯识宗。玄奘于唐高宗麟德元年示寂,享年六十五岁。窥基是玄奘三藏的入室弟子,俗姓尉迟,字洪道,是元魏尉迟部后裔,唐代京兆长安人。出生于唐太宗贞观六年,禀性聪慧,体貌魁伟,年十七岁奉敕出家,为玄奘弟子,依玄奘学佛教经论及天竺语文。二十五岁参与译经,唐高宗显庆四年,玄奘译《成唯识论》,原拟将十家释论各别全译,后以窥基之建议,错综群十家之言,糅译为一本,即《成唯识论》十卷。其后奘师又为窥基阐说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及《瑜伽师地论》等,故窥基通达因明之学。窥基着述丰富,有‘百部疏主’之称,其主要且与唯识有关者,如《瑜伽师地论略纂》十六卷,《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四卷,《唯识二十论述记》三卷,《大乘百法明门论解》一卷,《成唯识论别钞》四卷,《辨中边论述记》三卷,《杂集论述记》十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六卷,《大乘法苑义林章》十四卷。

由于玄奘、窥基两代的弘扬,建立了我国大乘八宗之一的‘唯识宗’。窥基的弟子慧沼,淄州淄川人,十五岁出家,曾亲炙玄奘法席,后转依窥基学唯识,深入堂奥。因为他住在淄川大云寺,故人称淄川大师。窥基示寂后,圆测着《成唯识论疏》,与窥基见解不同,慧沼撰《成唯识论了义灯》破斥圆测之说,以显法相正义。他曾先后参加过义净、菩提流志的译场,担任正义,多所刊正。此外尚着有《能显中边慧日论》、《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金刚般若经疏》、《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劝发菩提心集》等。智周是慧沼的弟子,濮阳人,唐高宗总章元年生。出家后初学天台,后师事慧沼,着有《成唯识论演秘》、《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三卷、《因明入正理论后记》三卷,及《大乘入道次第章》等十种。他的《成唯识论演秘》,与窥基的《枢要》及慧沼的《了义灯》,合称为《唯识三疏》。智周的弟子如理,着有《成唯识论义演》及《成唯识论演秘释》二书,唯内容则流于琐细。

此宗创立之初,宗风颇盛,百余年间,修学的人颇多。唯自唐武宗会昌法难以后,日渐衰微。参阅‘瑜伽行学派’、‘唯识宗传承’条。

【法相辞典】民国佛教学人朱芾煌编。朱芾煌四川江津人,清光绪十一年生。民国初年,与唯识大家韩清净,在北京发起成立三时学会,继而搜集大小乘阿毗达磨等诸论有关名词,汇编法相辞典,始编于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迄二十六年成书,共二百六十余万言。本书以玄奘所译之经论为取材范围,于名词下之解释,悉录原文而不加编者之诠释,此外,又标明所录文字之出典卷数、页数等,故成为研究大小乘经论之入门辞书。

朱芾煌编纂的《法相辞典》的动机,是他认为一般的佛学辞典,在编纂上有十种失误。他在辞典序文中指出这十种失误是:一、一般的佛学辞典,泛载俗名者多,唯取法名者少。二、于所载法名中,随自意解释者多,依圣教解释者少。三、于所依圣教中,依中土诸师之说多,依佛菩萨之说少。四、于佛菩萨之说中,依不了义经者多,依了义经者少。五、依了义经者,译文讹误者多,译文正确者少。六、译文正确中,选材芜杂者多,选材精慎者少。七、选材精慎中,唯举一义者多,兼学众义者少。八、兼举众义中,略释概要者多,详陈本末者少。九、详陈本末中,大小无分者多,大小可别者少。十、大小可别中,出处不明,难可查对者多,详志卷页,易可查对者少。

朱氏穷三年之力,二十六年四月书成,欧阳竟无、韩清净为之作序。朱芾煌居士于民国三十年在北平逝世,世寿五十七岁。

【法界】指意识所缘对象的所有事物。为十八界之一。《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于十二处之中,则称为法处。然十八界中其他之十七界亦称为法,故广义的法界,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若自现象与本体观之,则可分为四种法界:一、法指万法,界谓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乃构成一千差万别的现象界,此称为事法界。二、诸法的现象虽繁多,然其真实体性则常住不变,平等一如,超越语言文字,为寂然圣智之境,此称为理法界。三、所有现象界与本体界具有一体不二之关系,其一一之法,相即相入,一与多无碍,法尔圆融,此称为理事无碍法界。四、一切现象界互为作用,一即一切,一切即重重无尽,事事无碍,此称为事事无碍法界。

【法界无量回向】修唯识行,十回向位的第十位。向此位菩萨,受大法师记行大法施,严净世界,出生智等,悉同虚空,而无限量,以此善根,修于回向,悉等法界。参阅‘十回向’条。

【法苑义林章】亦称《大乘法苑义林章》,唐代窥基着,凡七卷。书中对于唯识教义的组织及基本内容,如判教、唯识义理、修行理论、果位等,都详细的加以阐释,是古来唯识研究的珍贵典籍。内容分为二十九章,第一卷有总料简、五心、唯识义林、诸乘义林等四章。其中之总料简章为本书最精要之部分,系着者基于唯识之立场以简择佛陀一代以降之教说,略分五段:一、∵教益有殊门,举出小乘异部与诸大乘教各别之利益。二、时利差别门,先叙我国历来各家之判教,次述唯识宗三时教之说。三、诠宗各异门,初举古来各宗立宗之不同,后诠法相之‘非有非空中道宗’之要义。四、体性不同门,先示外道、小乘、大乘等之教体不同,复揭示唯识宗‘四重出体’之说。五、得名悬隔门,为六合释之概说。第二卷有诸藏、十二分、断障、二谛等四章。第三卷有大种造色、五根、表无表等三章。第四卷有归敬、四食、六十二见、八解脱、二执等五章。第五卷有二十七贤圣、三科、极微、胜定果色、十因、五果、法处色等七章。第六卷有三宝、破魔罗、三慧、三轮等四章。第七卷有三身义林、佛土等二章。七卷本为现今所流行者。

【法舫】俗姓王,河北井径县人,民国前七年(一九○四)生。他家庭贫困,自幼父母双亡,因逃避旱灾到北京,入法源寺义学读书,十余岁时依姚家井观音寺是岸和尚出家,旋于北京法源寺受具戒,民国十一年入武昌佛学第一届受学,亲近太虚大师。武院毕业,入北京藏文学院,曾随大勇组织的***学法团赴***学法,至西康受阻折返,回武昌佛学院任教。十九年至北京柏林教理院任教,讲《俱舍论》。二十年复返武院,任世界佛学苑图书馆主任,并主编‘海潮音’月刊。抗战期间入川,任教于汉藏教理院。

民国三十年,奉太虚大师命以传教师名义赴印度,在国际大学受学及任教。三十六年以太虚大师逝世返国,继任奉化雪窦寺住持。三十八年赴香港弘化,三十九年出席在斯里兰卡召开的世界佛教徒大会,民国四十年在斯里兰卡病逝。遗留着作甚多,主要者有《唯识史观及其哲学》,为近代修学唯识者的重要着作。

【法处所摄色】又名法处色,为唯识宗所立十一色法的第十一种,指意识所缘虑的法处所摄的色法。色法又可分为十一类,即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色,声、香、味、触等五境,及法处所摄色。法处之处,为生长、养育的意思,指能长养吾人之心与心所,且为心与心所依靠、缘虑者。处有十二种,即眼、耳、鼻、舌、身、等六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法处所摄色不是五根所对、五识所缘的境界,而是意根所对,意识所缘的境界。据《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所载,法处所摄色有五种,为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定所引色,遍计所起色。

【法执】二执之一,是‘我执’的对称,又作法我执、法我见,系应破除的两种执着之一.法执,乃不明诸法因缘所生,缘生无性,如幻如化,而执着诸法为实有的妄见。《成唯识论》卷二载:‘法执皆缘自心所现似法,执为实有,然似法相从缘生故,是如幻有,所执实法妄计度故,决定非有。’法执有‘俱生法执’与‘分别法执’二种,参阅别释条。

【法云地】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十位。此位菩萨,总缘一切法智,能藏众定慧功德,能覆隐如空广大无边惑智二障,能出生无量殊胜功德充满所证所依身。恰如大云,能覆虚空,能生净水,如《解深密经》云:‘粗重之身,广如虚空,法身圆满,譬如大云,皆能遍覆,是故第十名法云地。’唐代遁伦撰着《瑜伽论记》有云:‘无边烦恼所知障体,所有随眠不调柔性,名粗重身,譬如虚空,十地所证法身圆满,譬如大云荫,遍覆如空粗重,故名法云。’参阅‘十地’条。

【法无我】二无我之一,是‘人无我’的对称。谓一切有为、无为法中,并无‘我’的实体。即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相互依存,无实体性。有为法虽有作用,然不常住;无为法虽常住,然无作用。又诸法无我为三法印之一,称为诸法无我印,三法印是佛法的重要教义,判断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者印证。了知诸法因缘所生,实无自性实体,乃大乘菩萨的观道,以断所知障而得菩萨。彻知此理的智慧,称为二无我智。

【法无差别真如】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七地断细相现行障所证,此真如虽多教法,安立胜义法界等名,而其体无二无别,故名法无差别。参阅‘十真如’条。

【法尔】又作法然、自然、天然、自尔、法尔自然。此是指万象(诸法)于其天然自然而非经由任何造作的状态,即指某事物本来的相状。相对于因力、业力而言,法尔力意谓无法说明之天然、自然之力。《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八载四种道理,其第四种为法尔道理,此即表某事物原相之天然道理,例如火是热性、水是湿润性。

【法尔道理】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所依准的法则,大别之可分为观待、作用、证成、法尔四种道理,其第四种的法尔道理,又称法然道理。指不论如来之出世、不出世,本来即存在于法界之自尔道理。譬如火之能烧、水之能润。参阅‘四种道理’条。

【***】这是对于佛法的喻称。以轮比喻佛法,此有三义:一、催破之义,因佛法能摧破众生的罪恶,犹如转轮圣王的轮宝,能辗摧山岳岩石,故喻之为***。二、辗转之义,因佛之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犹如车轮辗转不停,故称***。三、圆满之义,因佛所说的教法圆满无缺,故以轮之圆满喻之,而称***。

【空】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又谓理体之空寂。《维摩经·弟子品》曰:‘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同注‘肇曰:小乘观法缘起,内无真主为空义。虽能观空,而于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无不极,所以究竟空义也。’大乘义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

【空大】五大之一。虚空之体性广大,周遍于一切处,故曰空大。《楞严经》三曰:‘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

【空有】空与有的并称。在佛法上,遮遣谓之空,建立谓之有,这是论理上正反相对的二门,我人对于任何事物的两面看法。宇宙万法,就现象的一面看,诸法仗因托缘而生,为我人见闻觉知所触对,这就是‘有’;另就其本质一面看,诸法是仗因托缘生起,无固定不变的自性(本质),无自性即是‘空’(自性空),也称‘缘起性空’。

空与有,为佛法之两轮。为破遣凡夫的执相,因而立缘生法为空;为矫治凡夫妄执‘沉空’(恶取空),因而立唯识胜义为有。执空执有,皆非中道,故须空有两遣,方得真谛。

【空有二宗】指空宗与有宗。空宗,乃主张一切皆空的宗派;有宗,乃主张诸法为有的宗派。小乘佛教中,俱舍宗属于有宗,成实宗属于空宗;大乘佛教中,唯识宗属于有宗,三论宗属于空宗。印度的大乘佛教,以中观学派和瑜伽行学派为空有二宗。唐代义净西行求法,于《南海寄归内法传》中称:‘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中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

【空有二执】凡夫之迷情,执为有实我实法。是曰有执。执为无因果之事法,涅盘之妙体。是曰空执。又名有无二见。

【空有二论】在印度的大乘佛教中,龙树、提婆一系的‘中观学派’,就诸法本质的一面来看,强调缘生之法,本无自性——即性空(亦即空性)。而无著、世亲一系的‘瑜伽行派’,系就诸法的现象一面来看,认为‘性空相有’(假有)。在印度佛教史上,空、有两派常处于对立状态,如清辨与护法对于依他起性的诤论,戒贤与智光对于空有的诤论。事实上,空与有二者,不是相破相斥,而是相辅相成,最后则是殊途同归。

【空有诤论】即大乘佛教空宗与有宗的,对于诸法体性,究竟为‘空’或‘有’之争。本来,空宗创立于先,无著世亲出世,提倡‘有’义,仅二派理论各异其趣,并未产生正面诤论。并且龙树于《大智度论》中亦述及‘有’;无著、世亲皆曾注解提婆之《百论》,名列《百论》十余注释家之中。无著并撰有《顺中论》一书,注释龙树的《中观论》,由此可知其时二派虽然理论不同,但未有论诤,并且彼此涵融。至护法出世,与空宗论师清辨同时,二人就‘依他起性’展开空有之争,其后护法的弟子戒贤,亦就‘三时教判’而起诤论,后代称之为空有诤论。参阅‘清辨护法空有之诤’条。

【空性】真如之异名。梵语舜若多译曰空性。真如为离我法二执之实体,故修空观而离我法二执之处,真如之实体跃然而显,即依空而显之实性,谓为空性。非谓真如之体是空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言舜若,可说如空,名舜若多。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显实性。故言空者,从能显说。二空之性,依士释名。言真如空,未善理故。’

【空宗】大乘佛教中,以空理为旨的宗派,也就是中观学派的异名。大乘空宗,系由小乘发展而来。如小乘一说部,计一切诸法,但有假名,而无实体;说出世部,谓世间之法,皆可破坏,而非实有,是皆遮拨现象界。及至大乘佛教兴起,龙树菩萨出世,以《大般若经》为所宗,造《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论典,妙用遮诠,种种破斥,扫尽一切执相,而大成空宗。这一派的学说,后世称之为‘中观学派’。

【空宗二谛】二谛,即真谛与俗谛,亦称胜义谛与世俗谛。俗谛为迷情所见世间之事相,偏于经验面;真谛为圣智所见真实之理性,偏于超越面。《中观论·观四谛品》载:‘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于世间是实;诸贤圣真知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名实。’由此看来,俗谛是世间法的真理,真谛是佛教圣者所见的真理。而世间法都是因缘和合的有为法,是空无自性之法,世间凡夫不明此理,将虚幻不实的事物作为实有,这就是俗谛。而佛教圣者,了知诸法性空,无生无灭之理,这即是第一义谛,亦即真谛。

【空无我】苦谛四行相中之二。五蕴之法无确实之一相异相,曰空,无我我所曰无我。《法界次第》中之下曰:‘空行者,观五受阴,一相异相无故。无我者,观五受阴中。我我所法,不可得故。’又无我所曰空。无我见曰无我。《俱舍论》卷二十六曰:‘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

【空无边处定】四无色定之一,又作空处定。此定超越色界之第四禅,灭除障碍禅定之一切想,思惟‘空间为无限大’,亦即思惟空无边之相。见‘四无色定’条。

【空华】谓空中之华。病眼者,于空见有华也。虚空原无华,只是病眼之所见,以譬妄心所计之诸相无实体也。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空缘】生识九缘之一。谓眼以空而能见,耳以空而能闻,无空则不能发眼、耳之识,故空为眼识与耳识之缘。参阅‘九缘生识’条。

【所引支】在十二有支中,无明与行二支是能引支,由之生起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此五支为所引支。《成唯识论》卷十曰:‘二所引支,谓本识内亲生当来异熟果摄识等五种,是前二所引故。’

【所生支】在十二有支中,所生支是由爱等五支引生的生、老死二支。从中有到初生以后,至本有中随其寿命长短的未衰变位,皆是生支。诸衰变位随其一期寿命、色心俱衰总名为老。身坏命终,入灭相位,即名为死。《成唯识论》卷十曰:‘四所生支,谓生老死,是爱取有近所生故,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诸衰变位,说名为老。身坏命终,乃名为死。’

【所知依】为阿赖耶识的异名之一。唯识宗立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为所知法,三性所依止者即阿赖耶识,故称此识为所知依。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三。

【所知障】二障之一,为‘烦恼障’的对称。谓众生由于根本无明之惑,遂迷昧于所知之境界,覆蔽法性而成道种智的障碍,故称智碍。《成唯识论》卷九、《佛地经论》卷七等皆谓,所知障是以执着遍计所执诸法的萨迦耶见为上首,谓所有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诸法,其所发业与所得之果,悉摄于此中,皆以法执及无明为根本,故此障但与不善、无记二心相应,凡烦恼障中必含摄此障。

【所依】为‘能依’的对称。含有被依的意思。在唯识学中,将诸八识心、心所生起时所依止仗托者,称为所依,计有三种,即:一、因缘依,又作种子依。指诸有为法生起之因,亦即一切诸法各自的种子。二、增上缘依,又作俱有依。指心、心所法起转之所依,即指内六处。三、等无间缘依,又作开导依。指心、心所法现起之所依,即‘前灭’之意。又《成唯识论》卷四、在阐明诸识之俱有依时,分别依与所依两种,认为‘依’乃通于一切生灭之法,如王与臣子互相依等。‘所依’即内六处,限于五根及意根,而必具有决定、有境、为主、取自所缘等四义,始得称为俱有所依。而作为诸八识之俱有所依,于前五识有同境依(五根)、分别依(第六识)、染净依(第七识)、根本依(第八识)四种,第六意识则有第七识、第八识二种,第七末那识唯有第八识一种,第八阿赖耶识亦仅有第七识一种。以上复有共依、不共依之别,共依,即共通之所依;不共依,即独自所依之意。见《成唯识论述记》卷四。

【所诠】诠是显的意思,依经文而显其义理,故经文云能诠,义理云所诠。《大乘法苑义林章》一曰:‘所说法者,所诠义也。名句字者,能诠文也。’

【所遍计】为‘能遍计’的对称,遍计所执之法,虚妄的分别心识,对所缘境周遍计度,分别执为实我实法,此被分别的事事物物,即是所遍计。《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曰:‘此即心外非有法也,即是由有能计心体计有物也。’所遍计并不是说心识之外有实境,而是此能遍计之心,误将幻有的事参当作真实。

【所熏四义】《成唯识论》卷二载,在熏习义中,能熏的是七转识,所熏的是第八阿赖耶识。所熏的第八识也要具备下列四个条件,始能受熏。四个条件是:一、坚住性:所熏者要始终一类相续,没有变易,且能摄持种子,始能受熏。七转识有生灭变易,不能摄持种子,所以不能受熏;唯第八识是坚住的、唯以无记一类相续,故能受熏。二、无记性:无记性是不分善恶,兼蓄并容。第八识性为无覆无记,法体平等,无所违拒,故能受善恶法之熏习。清净法的佛果不能受熏,染污法的七转识不能受熏,唯第八识始可受熏。这好比沉麝不能熏成臭的,蒜薤不能熏成香的,因为它本身的气味已经固定了,唯中容无味者始可受熏。三、可熏性:这是指受熏处性非坚密,有隙可乘,而其体自在者,始可受熏。真如坚密常住,不能受熏;心所法、名言施设的假法,依他而起,体不自在,不能受熏。这好比金器玉器体性坚密,不能受熏,棉麻衣服体性虚疏,可以受熏。四、与能熏共和合性:这与能熏四义的第四义相同,即所熏与能熏者同时同处,和合相应,始能受熏。参阅‘熏习’条。

【所转依】修唯识行,于究竟位八识转依时,即能转之智,转舍染法,转得净法而成为所依,此亦有二类:一、持种依:即是第八识,此识能任持染净诸法种子,故为所依,而使其转舍、转得。二、迷悟依:即是真如,若迷真如则生染法,悟之则生净法;故为迷悟根本之所依,而使其转舍、转得。

【所转舍】修唯识行,于究竟位八识转依时,是由能转道所转舍的有漏种子,此亦分为二类:一、所断舍:断舍的即是烦恼所知二障种子。在无漏的真无间道生时,此类种子乃被断舍。二、所弃舍:弃舍的即非障的有漏法、及劣无漏法的种子。这些虽不是障法、而不用断舍,但能持的第八识转为纯净圆明的时候,即不能任持此类种子,而自行将其弃舍。

【所缘】缘是攀缘的意思,心识所攀缘的境界,叫做所缘。

【所缘缘】唯识宗所立四缘之一。又作缘缘,即所缘之缘。所谓‘所缘’,即指心及心所认识作用之对象;若心、心作用之对象成为原因,而令心、心作用产生结果之时,心及心作用之对象即称为‘所缘缘’,心及心作用则称为‘增上果’。又历来多解释为心、心所法由托缘而生起,乃自心之所缘虑。故亦可谓所缘缘即一切法。

又成唯识论于所缘缘立有亲疏二类,《成唯识论》卷七载:‘谓若有法,是带己相,心或相应所虑所托。此体有二,一亲二疏。若与能缘体不相离,是见分等内所虑托,应知彼是亲所缘缘;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应知彼是疏所缘缘。亲所缘缘能缘皆有,离内所虑托必不生故;疏所缘缘能缘或有,离外所虑托亦得生故。’其中,亲所缘缘为见分、自证分等之内所虑托之法,即指影像相分;疏所缘缘为与能缘之心相离之法,即本质相分。参阅‘四缘’条。

【所转得】修唯识行,于究竟位八识转依时,以能转道,转舍二障之因而转得者,此亦有二类:一、所显得:显得者即真涅盘,断烦恼而显发者。二、所生得:生得者即大菩提,断所知障而生起者。

【阿那含】为声闻四果中的第三果,梵语意译不还,彼等已断尽欲界九品之惑,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此阶位的圣者中,若九品之惑全部断尽,则称阿那含果;若断除七品或八品,则称阿那含向;若断除七、八品,而所余之一、二品尚须对治成无漏之根,更须一度受生至欲界,称为一间。

【阿那含向】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此人将入阿那含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第三果也。

【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

【阿陀那识】阿陀那梵语,译为执持识,此有二解,一、为第八识的别名。因阿陀那识为执持感官、身体,令不坏的根本识;且执持诸法之种子,令不失;复因其执持自身,令结生相续,故称执持识。玄奘、窥基等法相宗新译家,认为阿陀那识执持善恶业之势力及有情之身体,令之不坏,故以其为第八阿赖耶识的别名。二、旧译家译作无解,而以之为第七识的别名。因阿陀那识执持种子及有情的身体;而末那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并恒审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我所’而执着;二者所代表之意义实系相同,故地论宗、摄论宗的旧译家,以阿陀那识系执持阿赖耶识为自我的末那识之别名。又,阿赖耶识异名之一。义译执持,此识能摄持种子及执受根身,故曰阿陀那识。见《解深密经》卷一。

【阿毗跋致】梵文∵avinivartaniya,即不退转,功德善根不再退失之意。《大智度论》卷四载:‘菩提萨埵有两种,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唯识宗慈恩大师窥基立四不退,即:一、信不退,指十信位之中,第六位以上之菩萨,不再生起邪见。二、位不退,指十住位中第七位以上之菩萨,不再退转回二乘之位。三、证不退,指初地以上之菩萨,已不再退失所证之法。四、行不退,指八地以上之菩萨,能行各种有为与无为诸法而不退转。

【阿毗达磨俱舍论】略称《俱舍论》,意译《对法藏论》,又称聪明论。为部派佛教上座部教理集大成者,为《大毗婆沙论》的纲要书。公元第五世纪间,世亲菩萨所着。汉译本有二,一为陈天嘉四年真谛所译的《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二十二卷本;一为唐永徽二年玄奘所译的三十卷本,历来为法相宗的基本教本。本书基本上是反映世亲住世时代,当时流行于迦湿弥罗的说一切有部,关于世界、人生及修行的主要学说,并吸收经量部的许多观点。内容由界、根、世间、业、随眠、贤圣、智、定等八品构成,另又附录破我品,则成九品。其中第一、第二的界品与根品,说明现实世界(物质与精神界)成立之要素的‘法’,并说明有为、无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六因四缘等名相。第三的世间品,说明地狱乃至天界的生物世界(有情世界)与物理世界(器世界),并介绍印度的宇宙观及地理说。此外,更解说十二缘起,说明轮回的相状,此即业感缘起论。第四业品,说明轮回的原因,并细分业的种类。第五随眠品,叙述烦恼,将其分类为六大烦恼、十随眠、八十八使、百八烦恼,并介绍过去、未来、现在等三世实有论,而加以破斥。世间、随眠、业等三品系明示迷之世界(有漏),至于第六贤圣品,则将悟入的阶位分为凡夫位的之三贤、四善根,圣者位的四双八辈,又说明悟入的观法即四谛十六现观。第七智品,则是说明世俗智、法智、类智等十智为获得开悟之智慧,并说明十八不共法。第八定品,除说明产生圣智基础之禅定外,复说明四禅、四无色定、三解脱门、四无量心等其他禅定。第九破我品,则是站在无我之立场,以破斥犊子部之非即非离蕴我及胜论之我等,即明示无我之道理。

如上所说,本论将广博繁杂的《大毗婆沙论》教理,技巧地整理为八品,体系严整,论旨明彻,冠于诸论,为有部教学的纲要书。

【阿梨耶识】即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在唯识宗是妄识、无覆无记、为有为诸法之所依。但在地论中,对此阿梨耶识的解释,不唯与玄奘一系不同,其相州南北两派所见亦不相同。南道派慧远之《大乘义林章》卷三载,阿陀那识为无明痴闇之妄识,阿梨耶则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而妄识无体,必依真识而立,故前七识均以第八识为本体。唯第八识虽平等一味,非因非果,但其用则能随缘起灭,具有染净之别,故能生起一切万法;亦即妄法非真如外另有别体,乃系真如不守自性,随缘而成为妄法,故诸法依随真如,同时存在。因此,佛性虽本有,仍需精勤修持,离染显净,方可成佛。

然北道派之说与此有异,北道派论师以为,众生的根本识、即阿梨耶识,为诸法的依持,一切法从阿梨耶识生起。然此识为无明的妄心,而非不生不灭的真如。亦即是主张佛性后有,须长劫修行,始得成佛。参阅‘唯识三系异同’条。

【阿赖耶识】为梵语∵alaya∵之音译。唯识宗立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此即八识之一。又作阿黎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种子而不失不坏。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起万法的种子,故亦称种子识。在‘三能变’中,此称为‘初能变识’。

《大乘广五蕴论》称:‘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摄藏我慢相故,又能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如论文所言,阿赖耶识摄藏一切种子,生起万法,故称之为宇宙人生本源。阿赖耶识义译为藏识。藏有三义,曰能藏、所藏、执藏。能藏者,此识贮藏万法种子,此识是能藏,种子是所藏;所藏者,种子起现行,受七转识熏习,受熏的新种子再藏入此识,此时新种子是能藏,此识是所藏;执藏者,第七识妄执第八识见分为‘我’,就第七识执持此识来说,称为执藏,亦称我爱执藏。阿赖耶识摄持万法种子,生起万法,此称之为‘赖耶缘起’。事实上,所谓识者,祗是一种功能。此功能在潜伏状态时,不称识而称种子,当种子发生作用,生起‘现行’时,不称种子而称识。种子是潜在的功能,识是此潜在功能发生作用的名称。种子生现行,生出阿赖耶识的识体,这在识变中称为‘因能变’;因能变的同时,阿赖耶识生出前七识,同时各各识体上生起相见二分,这在识变中称为‘果能变’。相分是宇宙万法的差别相状,见分是主观的认识作用。由主观的认识作用的见分,去认识客观的万法相状的相分,此时始有所谓宇宙人生。这种阿赖耶识中的万法种子、仗因托缘生起现象世界的作用,就是阿赖耶缘起。

【阿赖耶缘起】为四种缘起之一。唯识宗的唯识说,主张一切万法皆由阿赖耶识缘起。阿赖耶梵语∵alaya∵,意译为‘藏’,所藏者‘种子’;此微细不可知的藏识,为一切有情之根本所依;而一切千差万别的现象,皆为此藏识所执持做种子所现行,此称‘种子生现行’,于此同时,彼种子所现行的万法,又于藏识中新熏其种子,此称‘现行熏种子’。如此,故知由本有种子、现行、新熏种子等三法之辗转相生,而有‘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关系。赖耶缘起,谓由藏识所执持的本有种子遇缘生起现行,次由所现行的万法新熏种子于藏识中,而后更遇缘,则自种子再生现行,自现行再熏种子,如此经由本有种子、现行、新熏种子三法辗转轮回、互为因果而无穷始终,此即赖耶缘起。参阅‘四种缘起’条。

【阿罗汉向】四向之一。不还之圣者,进断余残之烦恼而向于阿罗汉果者。见《俱舍论》卷二十四。

【阿罗汉果】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又作阿卢汉、阿罗诃,略称罗汉。意译应、应供、杀贼、不生、无学。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皆作狭义之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广义言之,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

【性】性为体之义,因之义,不改之义。《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曰:‘性者体也’。《大乘义章》一曰:‘性释有四义:一者种子因本之义,二体义名性,三不改名性,四性别为性。’《大智度论》三十一曰:‘性名自有,不待因缘。’

【性戒】二戒之一。如杀、盗自性是戒,不待佛制故名性戒。

【性决定】种子六义的第四义。此明种子随它本身能熏的善恶无记之性,生起现行时,也决定其现时的善、恶、无记之性。亦即是善种生起善的现行,恶种生起恶的现行,此一因果法则不能混乱。这是简别于小乘有部、如善恶因生无记果,或无记因善因生恶果等,明异性不能为亲因。

【性宗相宗】中国大乘佛教,习惯上把佛教分为性、相二宗,即法性宗和法相宗。但其内涵则与印度的性宗、相宗并不一样,如果依照宗派学统,中国承自印度中观学派的三论宗应该是性宗,承自印度瑜伽行学派的唯识宗应该是相宗。但是在中国佛教中,虽然仍以法相唯识宗称为法相宗或相宗,但中国的法性宗,并不是指空宗的三论宗,却是中国的天台宗、华严宗、禅宗,以此三宗为法性宗,简称性宗。虽然这种分类方法并不确切,但是千余年前沿用至今,约定成俗,也就无从辨正了。

【性相二宗十异】中国大乘佛教性、相二宗差异之处何在呢?明德清大师撰《华严经纲要》,说到性相二宗在理论上的十种差别,即所谓性相二宗十异。此十异是:一者一乘三乘异,二者一性五性异,三者唯心真妄异,四者真如随缘凝然异,五者三性空有即离异,六者生佛不增不减异,七者二性空有即离异,八者四相一时前后异,九者能、所断证即离异,十者佛身有为无为异。以上差别虽有十种,最主要的只有两条,一者是‘唯心真妄异’,二者是‘真如随缘凝然异’。唯心真妄异者,法相宗谓由阿赖耶识种子而生起诸法(此即赖耶缘起);法性宗谓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即阿黎耶识,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此即真如缘)。真如随缘凝然异者,法相宗谓真如凝然不作诸法;法性宗谓真如具有不变、随缘二义,因随缘之故,应染净之缘而作善恶之法。

【性境】唯识宗所立的三类境。即吾人心识所缘虑的对境,依其性质而分为三类。性境之性,是‘实’的意思,亦可说是现前的实境。性境是实种(色法种子)所生,是以因缘变而变现,不是随第七识的‘非量’认知,或第六识的分别心幻化假设,亦不是已落谢的六尘影子。所以在唯识学上,性境有三个条件:一、为实种所生:前五识的相分,第六识五俱意识的相分,第八识的相分,所缘的全走色法,都是实种所生。二、有实体之用:色法有质碍性,有其实用。三、现量所证:现量亦有三个条件,一者现前显现,二者非构思所成,三者不是在错乱情形下所见。

【性境不随心】对于三类境,玄奘三藏有偈子曰:‘性境不随心,独影唯随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宗镜录》六十八解释‘性境不随心’曰:‘性境者,性是实义。即实根、尘、四大及实定果色等相分境。言不随心者,为此根尘等相分皆自有实种生,不随能缘见分种生故。’这段话的意是:性境、不藉心识能缘的分别力,而由自己的种子、由因缘力任运而生。因为心识的分别计度,有善有恶,而性境是如其本质而被觉知——为前五识及第八识所觉知。外境无善无恶,只是无记,这就是性境不随心。

【性境五不随】玄奘三藏偈子︰‘性境不随心’,《宗镜录》六十八,谓有下列五种不随的情形,即:一、性不随:能缘的见分,通于善、恶、无记三性;而所缘的境性唯无记,此谓性不随。二、种不随:见分从见分种子所生,相分从相分种子所生,此谓种不随。三、界系不随:如五俱意识缘香、味境时,其香味二境唯欲界所系,而不通于色界、无色界。再如第八识缘种子时,能缘的第八识为欲界所系,而所缘的种子却通于欲、色、无色三界,此谓界系不随。四、蕴处界三科不随:于五蕴中,如五识见分是识种所收,而五尘境相分是色蕴所摄,是蕴科不随。于十二处中,其五识见分是意处所收,而五尘相分,五境处所摄,是处科不随。于十八界中,其五识见分,是五识界所收,而五尘相分,五境界所摄是界科不随。五、异熟不随:如第八识的见分,是异熟性,而其所缘五尘相分非异熟性,是为异熟不随。

【性境五类】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及《成唯识论了义灯》二书中,指出性境有下列五类,即:一、第八阿赖耶识所变的相分三境,即根身、器界、种子。二、前五识的相分,即色、声、香、味、触五境。三、有漏和无漏的定心所所缘的相分。四、无分别智所缘的真如。五、五俱意识与前五识缘五尘境时,最初刹那——即于率尔心时也是性境。

【定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定的梵语三摩地,译曰正定,《成唯识论》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令心专注是心力恒时凝聚,不随所缘流散,故心力专注是其自性,由心定之故,明智即生,此即其业用。散乱之心,不能生定,亦无所依之智。见《成唯识论》卷六。

【定中独头意识】四种意识之一,为定中的第六意识。意识有明了、定中、独散、梦中等四种分别,其中,明了意识与眼、耳等五识俱起,故称五俱意识;定中、独散、梦中等三意识不与五识俱起,故称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系指在定中,前五识不起现行,唯第六意识发生所用。见《百法问答钞》。

【定果色】法处所摄色之一。又名定所引色、自在所生色。定即禅定,自在所生色,谓菩萨入定,所现光明,乃见一切色像境界,如入火光定,则有火光发现。定所引色者,以果从定起,名定所引色。这是依于威德殊胜的定力,而变现的五尘境也。此色通于假实,一者凡夫修行,依假想定而变之色,为无实用之假色;二者八地以上菩萨,为摄化有情,以威德定力而变之色,则为有实用之色法,能变土砂为金、银、鱼、米等,给众生享用,此即法处所摄之实色。参阅‘法处所摄色’条。

【定异】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定者决定,异者不同,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决定不同而不杂乱。如瓜种不生豆苗,豆种不生瓜蔓者是。《百法直解》曰:‘定异者,依于善恶因果种子现行各各不同假立。’而《百法纂释》中则谓:‘言定异者,谓善恶因果,互相差别,以善因必感乐果,恶因必感苦果,一定永异,故曰定异。’

【定异因】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一切有为法,自性功能差别,够引生自果,而互不杂乱,称为定异因。参阅‘十因’条。

【定业不定业】即定业与不定业。此指善、恶之业所招感的果报,有定与不定之别。分为招感结果之定与不定、招感结果之时的定与不定、时与果之定与不定等三种。一、果之定与不定:决定受异熟果之业为定业,受果不定之业为不定业。二、时之定与不定:时之定者有三种,称三时业即:一者现法受业,略称顺现业。乃现在世作业,现在世引生果报。如入慈无量心定、四静虑或灭尽定者,由其功德出定时,于身具备无量功德。或对以佛为上首之僧众作善恶

业,或以猛利之意乐方便作善恶业者即是。二者顺生受业,又作顺次生受业,略作顺生业。即此生所作业于次生招感果报,如五无间业于次无间之生受果。三者顺后受业,又作顺后次受业、顺后业。指此生所作之业于次生以后感果。三、时与果之定与不定。业有四种,即一者异熟定,谓受果已定而时不定。二者时分定,谓受果之时已定,而所受之果不定。三者俱定,谓受果、受时皆定。四者俱不定,谓受果、受时皆不定。《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以俱定为定业,其他三者为不定业。

【定学】为获得圣果而须勤修的三学之一,又作增上心学。定可摄散澄神、摒除杂念,见性悟道。见‘三学’条。

【明】智慧之别名。《佛地论》卷一曰:‘有义明者以慧为性,慧能破闇故说为明。有义无碍善根为性,翻无明故。’《大乘义章》卷十四曰:‘知法显了故名为明。’

【明了意识】此又称为五俱意识,为四种意识之唯识宗将有情的意识分为四种,即一、明了意识。二、定中独头意识。三、散位独头意识。四、梦中独头意识。明了意识又称五俱意识。《成唯识论》卷五、卷七载,明了意识,此识与眼、耳等前五识同时俱起,对于外境之好恶、长短、方圆等,一一皆能明了分别而取境,故此识称为五识的‘明了依’,又称分别依。参阅‘四种意识’条。

【明代后叶唯识诸师】明季后叶,约明武宗正德年间至崇祯年间(一五○六─一六四四),百余年间,研究唯识的缁素辈出,一时蔚为风气。在这段时间内,注释唯识学的书籍问世了三十余种,注释的学者也有近二十人。而最早首开这种风气的,是一位鲁庵普泰法师。普泰法师行世的着作,一部是《八识规矩颂补注》,另一部是《百法明门论解》。普泰法师生平资料不详,万历年间释通润撰《成唯识论集解》,同一时代的王肯堂为之作序,序文中说;‘余闻紫柏大师言,相宗绝传久矣,鲁庵普泰法师,行脚避雨止一人家檐下,闻其内说法声,听之则相宗也,亟入见,乃一翁为一妪说。师遂拜请教,因留月余,尽传其学而去。疑翁妪非凡人,盖圣人应化而现者。’以上一段话,说的有点玄虚。其实普泰在《八识规矩颂补注》的自序中曾说到,他曾目睹过古人有关唯识的注疏,唯‘为注之人,不书其名,往往皆钞录之本。’由此可见他早就留心于唯识,并不全是闻之老翁的。普泰以后,注释唯识的学者,出家缁众有真界、正诲、明昱、真可、通润、德清、广益、大惠、大真、智旭、镇澄、蕴璞等;在家居士有王肯堂、王庵等。所注释的唯识论典,为《成唯识论》、《唯识三十论》、《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观所缘缘论》、《因明入正理论》等。明季后叶兴起的研究唯识的风气,到满清入关而中断。参阅‘近代唯识学的复兴’条。

【明昱】明代唯识宗僧人。吴人,字高原。万历年间为名儒王肯堂讲成唯识论,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并将当时之讲义录成《成唯识论俗诠》十卷,流布于世,人皆争相传习。另着有相宗八要解,凡八卷,内容分别为:《百法明门论赘言》、《唯识三十论约意》、《观所缘缘论会释》、《六离合释法式通关》、《观所缘缘论释记》,《因明入正理论直疏》,三支比量义钞》、《八识规矩补注证义》等各一卷。

【明得定】菩萨四加行位中,于暖位所得的禅定。此禅定为初步定慧的阶段,能观察对境之名、义、自性、差别等四法皆自心所变,皆为假有。《成唯识论》卷九载:‘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谓此位中,创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初获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获道火前相,故亦名暖。’

【明增定】菩萨四加行位中,于暖位所得的禅定。《成唯识论》曰:‘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明增,是智慧增长,增长后进一步观察所取境空,修寻思观至此达于绝顶,故称顶位。

【明缘】生识的九缘之一。谓眼因明而见,无明则不能发于眼识,故明为眼识之缘。参阅‘九缘生识’条。

【非空非有中道】即是唯识中道。一切诸法有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等三性。其中,遍计为空而非有,依他、圆成为有而非空。亦即心外之法,遍计为非有,心内之法,依他、圆成为非空。非有非空即中道,依唯识论所说中道之义。《成唯识论》卷七曰:‘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非空非有,是超越有与空的相对,而至于非空非有的无相境界参阅‘三性’条。

【非故思所造业】又作非故思业。为‘故思业’的对称。即未经特意思惟而于不知觉中所造的善恶业。此业由身、口造作,并无感果的功能。见《百法问答》钞卷三,参阅‘故思业’。

【非执受大种因声】声尘的三声之一,指不是由人的自体所发之声,而是自然界所发之声,如风啸声、流水声等皆是,此又名外声。参阅‘执受大种因声’条。

【非想非非想处定】四无色定之一,又作非有想非无想定。此定超越无所有处定,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具足而安住之。此定无明胜之想,故异于灭尽定;亦非无想,故亦异于无想定。见‘四无色定’条。

【非量】因明用语,三量之一,心识三量之一。现量,即直觉知识;比量,即推论知识。似现量,略称似现,即对于所缘之境生起分别惑乱之智,不能正确量知其真实自相。似比量,略称似比,依不成、不定、相违、似喻等似因而生似是而非之智,不能正确比知量度所对之境。非量,即似现量、似比量之总称。乃非正确无讹之现、比量,或非可量知之量。非量是错误的认知。即是于现在之境与非现在之境,以错觉之心错为分别而获不实之量果,谓之非量。

【非择灭无为】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非择灭无为者,有二种意义,一者自性清净,非由智慧的拣择力量,才能表现本来的真如自性。二者但由本性清净,使烦恼阙缘不生。《俱舍论》曰:‘永碍当生,得非择灭。’当生者,指当来所生之法,诸法缘会则生,缘阙不生。谓能永碍未来生之法生起,所得之灭异于择灭无为,以得不由人择,但由缘阙之故,名曰非择灭无为。参阅‘六无为’条。

【果】果为木实之义。对于因而言。一切之有为法,前后相续,故对于前因而谓后生之法为果。择灭虽为无为法,然由道力而证悟,故名果。虚空与非择灭,无为果者。

【果果】涅盘之谓。菩提为修行之结果,故谓之为果。依其菩提而证涅盘,故涅盘曰果果。《涅盘经》卷二十七曰:‘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缘,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盘。’

【果能变】略称果变。为‘因能变’的对称。唯识宗就诸识变现诸法,分别为因能变与果能变二种,所谓果能变,指由种子所生起的八识,自八个识的自体分(此八个识的自体分,是前等流、异熟二因习气所生的果。)各各变现出相、见二分的变。事实上,因能变与果能变本是一件事,识体以种子为亲因而生起,故说种子生八识为因能变;而识体从种子生时,同时识体上变现出相、见二分,故说识体为果能变。因果二种变,不是前后异时,而是同时转变,但在意义上说,这是两种转变。

简单的说,因能变,就是种子生起八识识体的变;果能变,就是八识识体变现相、见二分的变。此处要注意的,即八识识体变现相、见二分时,其所相应的的心所,也各各变现出相、见二分。于此有一疑问,所谓因能变,是种子生起八识识体的变。而种子是第八识所摄持,何以又能生出第八识?答曰:第八识与其所含藏的种子,∵是无始以来同时俱有的,种子是能生之因,八识现行是所生之果;而现行是能熏之因,受熏的新种子是所生之果,此二重因果,是刹那灭,果俱有。因此,第八识所摄持的种子,同时也能生出第八识、以及七转识。

【果俱有】种子六义的第二义。以种子为因,生起现行,刹那即灭,但并不是灭后始成果,而是刹那生灭之际,‘正转变位,能取与果。’正转变位,有别于过去或未来的转变位;与果,是以种子现行为因,所取之果,名曰与果。也就是即因生现果,因果同时,相依俱有。此处所称的果,事实上就是新熏的种子。果俱有,简除前后相生、以及相离的他身而生等。因为异时异处,便不能和合,便不是种子了。

【果唯识】唐代慈恩寺窥基大师,将诸经论所说唯识文义总摄为五种,称为五种唯识,此为五种唯识之一。亦即经论中阐明佛果之妙境界者。即说由思惟观察唯识之理而所得的果智。参阅‘五种唯识’条。

【果报】即由过去的业因,所招感的结果。此又作异熟、果熟、报果、异熟果等。此有二种:一、总报,即由引业(总报业)而来的果报,如人之生存即由前生引业而来。二、别报,即人人个别的果报,系由满业(别报业)而来,又称满果,如同生而为人,则有男女、美丑、贫富之分,此即为别报。若就时间而言,则有三时业之三时报:一、顺现报,即今生造业,今生报应之果报。又作现报。二、顺生报,即今生造业,来生报应之果报。三、顺后报,即今生造业,来生报应之果报。六道中,人、天二道系由持五戒、行十善而得之果报,故称为善果。然此善果仍有迷惘烦恼,故又称为颠倒善果。

【受支】十二因缘的第七支。以触为缘而生起。儿童年龄渐长,智识渐开,有了分别心,这时对外境已不再是直觉的触,而有了苦乐、爱憎的感受。若以现代观念诠释受支,受是身心感受,此感受以触为缘──由六根与六境的接触而产生。受在经典中有三受、五受之说,谓苦、乐、舍三者为前五识(生理上的)的感受;而忧、喜二者为第六识(心理上)的感受。事实上,前五识触外境,仍待五俱意识的了别,所以全是心理上的感受。感受是主观的判断,所以是感情的,而非理智的。由受而有爱与取的生起,可见爱与取的基础是错误的。

【受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遍行心所之一。受是领纳、感受。《成唯识论》曰:‘受谓领纳顺违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二非欲故。’这是说,受之自性,即是领纳,‘顺违俱非’者,即缘可爱之境谓之顺益,缘不可爱之境谓之违损,其非可爱亦非不可爱者,谓之俱非,即是中容境。‘起爱为业’,是心识缘顺违之境,则起苦乐感受,于乐受之境,未得则生贪欲,以其得之;已得亦生贪欲,不使离失。于苦受之境,未得则有幸而不得之欲;已得则有愿即离失之欲。这种爱欲,恒依苦乐之受而起,故曰‘起爱为业’。见《成唯识论》卷六。

【受用身】三身之一,指圆满一切功德,住纯净之土,恒受用法乐之身。诸家对受用身之解释各异,唯识宗谓受用身即为佛身,其自身能受用广大法乐,并能令其他众生受用法乐。受用身复可分为二:一、自受用身,为佛自受用法乐之身。即实智身,系与大圆镜智相应之无漏的第八识所变现;乃历经无数劫,积集无量福智,修自利之行,生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妙圆净之常遍色身,而自受用微妙之喜乐。此身有酬因所感之义,故亦称报身。二、他受用身,系佛之平等性智所示现之化他的微妙净功德身。佛以大慈悲而应十地菩萨之根性,示现十重之相海,居于纯净佛土,现身说法,令诸菩萨受大乘之法乐。佛为初地菩萨所现之形相为百叶台上之身;为第二地菩萨所现者,为千叶台上之身;乃至为第十地菩萨所现者,为不可说不可说台上之身;其一叶即三千大千世界。十地大菩萨历三无数劫,修利他之行,满足所证之色等化身;为众生现种种形,说种种法,而受大法乐,称为他受用身。此身有应身示现之义,故亦称应身。

【受所引色】为十一色法中的法处所摄色之一。受是领受的意思,指领受师教(即戒);引是引取的意思,盖戒是色法,所受之戒,即名受所引色。受所引色亦名无表色,此有二义,一者在小乘来说,依身、口七支(即身之恶业杀、盗、淫为三支,口之恶业妄语、绮语、两舌、恶口为四支,合为七支)表色所起,为四大种所造之实色。而在大乘来说,受戒之时,与第六识相应的思心所种有防恶发善的功能,依此功能,于所防之恶色与所发之善色,而立色法及无表色之名。参阅‘法处所摄色’条。

【受念处】受以领纳为义,谓六根受六尘也。菩萨思惟所有诸受,皆悉是苦,愚人颠倒,计以为乐;贪爱染着,不肯暂舍。菩萨自既勤行断苦受已,复教他人亦如是观。知受是苦,不生贪染也。

【受蕴】此为五蕴中的第二位。《大乘五蕴论》曰:‘云何受蕴,谓三领纳,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乐为灭时有和合欲,苦谓生时有乖离欲,不苦不乐谓无二欲。’这在《大乘广五蕴论》中说的更详细一点:‘云何受蕴,受有三种,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乐受者,谓此灭时,有和合欲;苦受者,谓此生时,有乖离欲;不苦不乐受者,谓无二欲。无二欲者,谓无二和合、及乖离欲。受谓识之领纳。’

《成唯识论》曰:‘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受蕴的受,即心所有法中遍行心所的受心所。以其功能重要,所以在五蕴中列为受蕴。受所领纳的外境,有顺益境,有违损境,与顺违俱非境。对于顺益境的乐受,消失时恋恋不舍;对于违损境的苦受,生起时心存排斥;对于非顺非违的中容境,曰舍受。《成唯识论》中称受:‘起爱为业’,十二缘生的第七支是受,第八支是爱,爱是因受而生,故曰‘起爱为业’。参阅‘五蕴’条。

【取】取着所对之境界谓之取。爱之异名也。又为烦恼之总名。《成唯识论》八曰:‘取是着义。’《大乘义章》卷五曰:‘取执境界,说名为取。’

【取支】十二因缘的第九支,取以爱为缘而生起。少年年岁渐长,贪欲增长,由爱而取,周遍驰求,执着不舍。《涅盘经》曰:‘内外贪求,是名为取。’爱与取二支,是今生的迷惑。若以现代观念诠释取支,取是以爱为缘——由爱而生起的追求、执着、选择和舍弃。试看世人对于所喜欢的──财富、权势、名誉、地位、以至于女人或男人,擭取它、拥有它。而对于憎厌的,则避之唯恐不及。但爱憎是情绪上的判断,所以是盲目的,其贪爱追求也是错误的。而这种爱憎取舍的行为就形成了业。因此,‘爱与取’二支,和‘无明与行’二支相似,都是为惑所摄。

【取结】取即取着。谓诸众生于见取、戒取,妄计执着,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取结。

【取与】取果与果也。为果之种曰取果,正与彼力而生果,谓之与果。《俱舍论》卷六曰:‘取果与果,其义云何?能为彼种,故名取果。正与彼力,故名与果。’

【取蕴】取为烦恼之异名,由烦恼而生蕴,由五蕴而生烦恼,故曰取蕴。

【表色】凡吾人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显然可表示于外而令人目见者,称为表色。为唯识宗所立三种色境之一。《瑜伽师地论》卷一载,色有三种,即显色、形色、表色:一、显色,如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等皆为显色。二、形色,如长短方圆、粗细大小、直曲高下等诸种色法之相状。三、表色,如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各种动作形态。此表色,生灭相续,由变异之因,于先前生起之处不再重生,遂转于异处。其前后之动作形态,或无间,或有间,或近,或远,皆以差别而生,或即于此处变异而生。

【表诠】又作依诠谈旨,为‘遮诠’的对称。表者,显其所是;诠者,具说事理。即从正面对事理作表显之叙述,令事理之当体清晰展现,是为表诠。换言之,以肯定的方式表达的,谓之表诠,如说赤、直说是赤者是。反之,若为遮诠,则说赤不直说赤,而说非青、非黄、非白。

【表义名言】为‘显境名言’的对称。指能表诠义理的名目、文句、言说等。《成唯识论》卷八载:‘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

【表义名言种子】为‘显境名言种子’的对称。指由能表诠义理的名目、文句、言说等名言所熏习的种子。亦即自一切诸法之语言、音声等所熏习之种子。名言种子中,显色、心诸法之体,于心前变现其形相,而于第八识所熏习者,即表义名言种子。见《成唯识论述记》卷八。

【依正二报】亦称依报与正报,略称二报。正报,即指依过去善恶业因而感得的果报正体,如生于人道,则具备四肢五官,受人间之果报;生于旁畜牲道,则具备羽毛齿革,受畜牲之果报。依报,即指依于正报而受相应止住之所的果报,如受人间之正报者,则必有与其相应之家屋器物等依报;受畜牲之正报者,则必有与畜牲相应之巢穴等依报。简略言之,由过去世的业因,感得有情今生的身心,即生命体的存在,名谓正报;生命体存在期间,生活所依的环境,包括国土、房舍、衣食、器物等,都是依报。

【依他起性】又作依他起相、缘起自性,略称依他起,为唯识宗所立的三自性之一。依他起之‘他’,指因缘而言。即依因缘而生起之法,曰‘依他起’。《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谓:‘云何诸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此依他起性,属于有为法,即众缘造作之法。在百法中,除六无为法外,其他九十四法皆摄于此性之中。而在唯识学上,所谓众缘,指的是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等四缘而说的。心法生起,须具足四缘;色法生起,只须因缘、增上缘二缘。故知一切有为的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离散则而坏灭。因此,即一切诸法,有而非有、无而非无。佛教经论中,常有‘如幻假有、非有似有、假有无实’的说法。依他起性又可分为染分、净分二种:染分依他,指依虚妄分别之缘而生起的有漏杂染之法;净分依他,指依圣智之缘而生起的无漏纯净之法。其中,若就别义而言,净分依他亦摄于唯识三性之第三‘圆成实性’中。见《成唯识论》卷八。

【依因】五因之一。谓地、水、火、风四大种为物生起之所依者。盖四大所造之色常追随于能造之大种,大种若转变,所造之色亦随之转变,如弟子常随于师,不论正邪,追随如一。故依因可谓变化之因。参阅‘五因’条。

【事】指因缘生之一切有为法,即宇宙间千差万别之现象。与平等门之‘理’相对,离因缘的无为法是理。僧肇之《宝藏论》载︰‘理合万德,事出千巧;事虽无穷,理终一道。’见《俱舍论》卷二十五。

【事理】又作理事。事指事相、事法;理指真理、理性。在佛教中,事、理之相对意义有二:一、凡夫依迷情所见之事相,称为事;圣者依智见所通达之真理,称为理。而此所谓‘真理’,依各宗派之说而有不同,或指四谛之理,或指真空之理,或指中道之理。二、视之为现象与本体之相对,即以森罗差别之现象事法,称为事;以此等现象之本体乃平等无差别之理性真如,称为理。而事与理之关系,各家所说不一.∵依唯识家说,事乃依他而起之事法,理则为本自圆成如实之真如,二者具有不即不离之关系。因为事与理之别,概在于有为与无为的不同,故谓事理不即(非一体);而真如之理者,其自体虽凝然不动,寂静止息,然又可绵绵衍出现象,而为事法所依据之实体,故谓事理不离(此外无他)。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

【刹那】译为一念,为时间的最小单位。《华严探玄记》卷十八曰:‘刹那者此云念顷,于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玄奘三藏《大唐西域记》∵卷二曰:‘时极短者谓刹那也,百二十刹那谓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全成一日一夜。’照以上所说换算为现代计算方式,则一日夜为六百四十八万刹那,一小时为二十七万刹那,一分钟为四千五百刹那,一秒钟为七十五刹那。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