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二、破上座部等

【上座部印度部派佛教之两大根本部派之一。又译作圣上座部或长老说。音译作阿离耶悉他陛■尼迦耶,或作梯毗■、他鞞罗、体毗履、他毗利与。佛陀涅盘后百余年间,教团统一,此称为原始佛教。其后,教团内部对戒律及教义产生异论,首度分裂成上座部及大众部二根本部派。大众部是较进步革新的青年大众。反之,上座部则忠实地遵守传统,并以保守的长老们为代表,因此又称为长老部。不久,大众部再分裂成七~八部,上座部分裂成十一~十二部,至西历纪元前后,两部共计分裂成为十八部或二十部的部派佛教。其中,从最初上座部分出的十一~十二部,是最广义的上座部。这些上座部系可大别为说一切有部、正量部、上座部等三部。其中之上座部,主要是指传播于印度西方及南方,以迄锡兰的二~三个部派。这是广义的上座部。今日一般所谓的上座部意义更狭隘,意指流行于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方地区的南方佛教。此系佛教传习巴利语圣典,所以又称巴利佛教;又由于是南方的上座部,所以也称南方上座部。此狭义的上座部,以锡兰为根据地。相传西元前三世纪中叶时,阿育王之子摩哂陀,从印度本土将佛教传至锡兰。摩哂陀所传播的上座部佛教,甚受当时的锡兰王所喜,而在首都建“大寺”(Maha^viha^ra,大精舍),作为佛教的传播中心。此后锡兰的历代诸王均崇信拥护佛教,至今佛教仍是该国全民性的宗教。此锡兰上座部也有若干消长,且曾经发生过分裂。西元前一世纪时,婆他伽马尼王(Vat!t!aga^man!i)建“无畏山寺”(Abhaya-giri-viha^ra),该寺常与大寺发生纷争。在四世纪中叶,纷争达到最高潮,大寺曾被暂时破坏。虽然不久之后,势力重建,但已无往日旧观。此后数百年间,无畏山寺常占优势。在大寺势力衰退之际,只多林寺派(Jetavana-viha^ra)于焉崛起,于是锡兰上座部分裂为三派。十二世纪时,锡兰英主波洛卡摩婆诃(Parakkamaba^hu)大王致力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从事改革,在佛教方面,则废弃不守戒律的无畏山寺与只多林寺二派,仅保护奖励大寺派。因此大寺派急速兴隆,也逐渐传播到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国。缅甸及泰国海岸地区,似乎自古即有传自南印度方面的巴利系上座部佛教。在三世纪前半期译出的汉译《法句经》及《义足经》,其原本似是传自泰国、柬埔寨地区的巴利圣典。十三世纪以后,纯粹的大寺派上座部取代此古老巴利佛教,而传播于该地,因此今日南方地区的佛教,皆属大寺派上座部。

◎附︰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第二章第二节

上座部原在北方,后因说一切有部在北印和中印占有优势,它的情况就逐渐模糊起来,一般都把化地、法藏一系作为上座的代表。南方上座部主要在斯里兰卡,前后也有变迁,后来以大寺住一派为代表。玄奘、义净去印时,印度本土犹有上座部流行。据义净记载,说一切有部分出之后,上座还分三部,但未举名,可能即指斯里兰卡的无畏山住、只多林住、大寺住。律天一家所传的上座部,就完全是斯里兰卡的三部。可见后来印度本土的上座已经绝迹,而以斯里兰卡所传为代表了。

上座系统除化地、法藏、斯里兰卡三派之外,还说有个雪山部。说一切有部分裂出去后,摩揭陀一带成了他们的势力范围。迫使上座部向雪山方向转移,以后,根本上座即转为雪山部了。从《善见律》(斯里兰卡传)看,阿育王派上座去雪山传教,人数最多,由末示摩率领五人去的,传的经典是佛说的第一部经《转***经》,相当重要。可见当时是很重视雪山地区的。此事既有记载,考古资料方面,在北方也发现了末示摩的舍利,在山崎大塔(阿育王建八万四千塔之一),还有雪山部的铭文,足证确有其事。最近日本·金仓圆照还证明雪山部有自己的戒律,即汉译的《毗尼母经》。不过,雪山部后来转化已混同于多闻部,南传材料即将其归入大众部的系统。《异部宗轮论》说它对大天五事之说有共鸣,也不承认它是上座部了。但是,我们讲到上座部各派学说,仍把雪山部包括在内。研究各部派学说的依据,就是各部派的三藏。当然十八部不会都有自己的经律论,但重要的各部是会有的。玄奘回国时就带有许多部派的三藏。关于上座系统的,据《慈恩传》记载,曾带回上座的三藏十四部,化地(弥沙塞)的三藏二十二部,法藏(法密)的三藏四十二部。这里所指的上座三藏,可能也是锡兰的,仅有十四部,也不完全(经或者差不多,论恐怕不全。据义净《寄归传》讲,上座三藏计十万颂,约合中国四百卷)。

上座各派的律,化地部的,汉译为《五分律》,法藏部的,汉译为《四分律》。所谓五分、四分,是指律的分篇。律中都曾讲到第一次结集,提到他们的三藏组织,是用五分法(雪山部《毗尼母经》的记载也差不多)。首先,经的五分法即五阿含︰长、中、增一、杂(相应)、杂藏。其中增一阿含,是由一增至十一为止,这是他们的特点(大众也是十一法,有部则只增至十为止)。又对相应阿含的说法,他们认为是关于八众的事(即关于弟子眷属的。这可能指其中偈颂部分,因为讲一般道理是以法分类,以人物分类则采用偈颂)。杂藏内容比较繁多,从佛本生开始,讲到法句、义品、波罗延到最后的圣偈,共十二种。其次,律的五分法是︰(一)比丘戒本的解说;(二)比丘尼戒本的解说;(三)诸事(如受戒、安居等所做诸事。有译为“犍度”或“蕴”的);(四)本母,即关于戒的一种通论;(五)增一毗尼,即对戒的补充解释,排列依数递增。再次,论的五分法是︰(一)问,对佛说从多种门类加以分析;(二)非问,即不加任何分析;(三)摄,不同诸法性质可互相包含的,归为一类;(四)相应,诸法中虽互相联系但不相互包含的;(五)发趣,对佛说不仅相摄相应,而且相望为因果,它的缘起,即涉及到因果建立的问题。

上述上座部的三藏,汉译保存的,经有安世高所译《增一阿含》片断,被称为《杂经四十四篇》,附在《七处三观经》之后。今判断其为上座部经,是它与巴利文《增一阿含》,完全可以对照。此外,其他零碎经本中,还可能有上座的别的阿含部分,但未经勘对出来。律就是《四分律》和《五分律》以及《毗尼母经》(此经一向被认为是法藏部的律,经日人刊定为雪山部律)。论则有《舍利弗毗昙》。以上为北传资料。南方巴利文资料,上座部三藏都完整。中国译本中藏文有些南方经的零本,是从斯里兰卡传来的。律,藏文没有,汉文则有《善见律毗婆沙》。南方律通称“善见律”,他们的“毗婆沙”就是论,论包含律,律包含戒。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原来各部派使用的是什么语言?现存各部,如说一切有部是使用梵文,南方上座部是使用巴利文,那么上座部原在北方的化地、法藏使用的是什么语言?有关记述分部的资料中,真谛所译《部执异论》原在书后有一个〈记〉,今已不存,仅部分地见引于《三论玄义》、《异部宗轮论述记》里。据真谛讲,化地部所以分派,因为它的部主正地是婆罗门,曾为国师,出家后成了阿罗汉,正地用吠陀语的“好语”去“庄严佛经”,致使义异,因而分部。由此看来,上座部三藏原来使用的语言,可能与古梵语有些关系。而这种梵语,不一定纯正,其中是会夹杂些吠陀语的。布顿《佛教史》中,传说部派四大系统所用语言各不相同︰有部一系,使用梵语(现存有部资料均系梵文,证明其说不错);大众一系,使用俗语(即方言土语,有人认为是梵文中缺乏规则的);正量一系,使用西方讹略语(即最缺乏文法的梵文);上座一系,使用中间语(介乎梵语俗语之间的语言)。这个传说,有些根据,因为巴利文就是这种性质的语言。这种中间语一传到南方,就被本地人神圣化,作为一种圣经语固定下来,不像印度本土流行的语言,时移世异随之而发生了变化。佛在世时,原不许用梵语宣传佛教,而允许弟子们自由采用方言,这个规定被后人遵循信守。化地部突然改用吠陀语,已是一个大的变革,又牵涉到内容的差异,自然会引起分部。所以说分部与语言也有关系。不过,从现存资料看,还只有梵文、巴利文两种,尚未发现其它不规则的语文。中国翻译化地部典籍少,与它所使用的语言特殊,也许有些关系。

各部派的主张,即反映在各自的三藏中,特别是“论藏”,系统地反映出他们的学说观点。所以要研究各部派学说,应对其论藏详为分析。上座系的论,汉译有一部完整的,也是唯一的《舍利弗毗昙》。此书是姚秦代译出,共三十卷。旧译《十八部论》、《部执异论》都认为此书是犊子部的,说犊子所以分为四部,即是由于对此书解释不同导致的(真谛即持此说)。因此,后人一向信从,未加研究。事实上,此书与犊子部主张大都相反。如犊子的特点主张有补特伽罗,本书即未谈到;又犊子讲六道轮回(多阿修罗一道),本书则只讲五道。显然是被前人弄错了。

汉译的《舍利弗毗昙》是从化地、法藏系统传下来的,按理南传也应该用毗昙才对,因为南传上座实际就是法藏一系。为什么南传却是用的七论呢?对此应进行分析。南传七论是︰《法聚》、《分别》、《界说》、《人施设》、《论事》、《双对》、《发趣》。其中除《论事》外,其余六论与《舍利弗毗昙》基本一样。传说论书在第一次结集时就有了,《论事》则是阿育王三次结集时编纂的,因而是以后添进去的。其余六论,在组织与内容上也各不相同。早年日本学者椎尾、木村两家对七论曾作过研究,和其他毗昙对比的结果,断定七论与《舍利弗毗昙》相近。他们所注意的是《分别》与《人施设》两论的形式,如《分别》的法、门类,都与《舍利弗毗昙》相似。《人施设》是将各式各样的人由实践的观点加以分类,《舍利弗毗昙》也有这一部分。现在日人研究尚未超出这一水平。我们的研究不是从形式出发,而是要从根本上寻找其原因。毗昙原是解释佛说的,佛也对本人的说法做过解释,所以也有佛说毗昙。佛弟子中有迦旃延、目犍连、舍利弗三大家的解说。三人中尤以目犍连、舍利弗最为佛所赏识,认为最能理解他的意思,曾叫人有问题可向他二人请教。《中阿含》里面,还保存有舍利弗等代佛说法的材料。舍利弗的毗昙是采用五分法,五分是各自独立的,每分都可以成为几部。《舍利弗毗昙》传到南方为什么会发展成六论呢?这大概是受到一切有部以“六足”形式组织毗昙的影响。我们发现六论与《舍利弗毗昙》各方面都有关系,除日本学者指出的两论外,我们看出《界说》与《舍利弗毗昙》的〈摄〉、〈相应〉两分完全相似。《双对》也是〈摄〉的一类。此外,《发趣》讲二十四缘,《舍利弗毗昙》〈处所〉也讲十缘,非但内容同,名称也同(“处所”玄奘在《法住记》中即译为“发趣”)。所以南方的六论,就是从《舍利弗毗昙》发展而成的。

┌──────────┬────────┐

│南方六论│《舍利弗毗昙》│

├──────────┼────────┤

│《发趣》│<处所>│

│《法聚》、《人施设》│<无问>│

│《分别》│<问>│

│《界说》│<摄>、<相应>│

│《双对》│<摄>的一类│

└──────────┴────────┘

研究各派主张,除了各派的“论”而外,还可从各部记载分派的典籍中吸取资料,如《异部宗轮论》、《论事》等,都是站在不同的部派立场,提出了当时各派特殊学说的。

各派的主张多,不易掌握,但这里有个方便,即利用《成实论》。《成实论》的作者是诃梨跋摩。他造论的目的是为了评议各部派的说法,因此,他归结各家的根本主张为十论,作为批评的对象(见《成实论》卷二)。十论(十个主题)是︰(一)法,客观存在是否实在?不仅讲现象,还讲时间,就是说,现在实在,过去、未来是否实在?这叫“二世有无”?(二)一切有无?即一切现象是否都有?(三)“中阴”有无?人死到再投生,中间的过渡状态叫“中阴”,有没有这个过渡?(四)渐、顿现观问题。在实践上领会四谛谓之现观,这种现观是渐得还是顿得?(五)罗汉有退还是不退?(六)随眠(使人烦恼的习气)与心相应还是不相应?(七)心性是否本净?(八)未受报业是否还存在?(九)佛是否在僧数?(十)有无人我?

这十项包括了当时各派的重要主张,《论事》第一品也列举了类似这样的问题。以“十论”做标准,可以把上座系的思想确定下来。上座对十个问题的主张是︰(一)否定二世有实体;(二)认为并非一切法都实有;(三)否定有中阴;(四)现观是顿得;(五)主张罗汉不退;(六)随眠与心不相应(南方有时也讲可相应);(七)主张心性本净(南方认为心性不一定净);(八)否定未受报业有体;(九)上座各派对佛是否在僧数看法不一致,化地特别主张佛在僧数,不能把佛孤立在僧外;(十)否定有人我。

佛家的理论一般是从“境、行、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的。境,就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行与果是一种宗教的实践活动,也就是他们对世界的改造。下面就上座系对这三方面的学说要点,进行分析研究。“境”的理论,原始佛学阶段是把重点放在人生现象上,是以人为中心。而人是五蕴合成的,所以又归结到对五蕴的分析。到了部派佛学阶段,境的范围扩展到一般宇宙现象,分析就随之而扩大为“三科”(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舍利弗毗昙》对于“三科”的看法,把“处”(旧译为“入”)放在第一位(该书是五分法,初分是“问”,有十品,第一即“入”品)。十二处分内外两类︰内六处即六根,外六处即六尘。这是根据人的认识来分的。感觉(五官)、思维(意根),是能认识的;色、声、香、味、触、法处,是所认识的对象(前五是五官对象,后一是思维对象)。上座系以“处”作重点来说明宇宙现象,其特殊所在即在于对“法处”的解释上。据《舍利弗毗昙》记载,“法处”有五十二种。其中一类是对原始佛教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行蕴”加以分析。有一类行是与心相应的(同心俱起、同一境、同一缘),叫“相应行”,也即是心所。心所属于心,不能独立,与心一起才发生作用。还有一类是与心不相应的,叫“不相应行”,如生、老、死等分位概念,是一段一段构成的,也叫做行,与心一道,但与心不相应。上座系指出“相应行”有二十八种,“不相应行”有八种。此外还有“无表色”。表是表示,如语言、行动等能使别人感受到的,是以物质为基础表示出来的色;所谓“无表色”,是一种心思活动,它也会留下形迹,也会有物质的,但看不到,摸不着,却能通过比量(概念)感知它。再有一类是“无为”。有些事物不待作为而存在。如几何学中的公理不是谁创作的,它自然存在。这一类东西,都属于“法处”。总的说来,“法处”的内容相当多,共五十二种。上座系如此分析宇宙现象,就比较详细了。

按照十二处来分析宇宙现象,似乎很复杂,但归结起来,不出“色”、“心”两类。这一点,在南方上座的论书中,表示得极明显,如七论的第一部《法聚论》,即以〈心品〉、〈色品〉来概括一切法的。这样,他们的二元论性质是非常清楚的。哲学上真正的二元论是没有的,最后总有所偏重,上座部也如此,他们最终是主张唯心的。从他们的社会的、背景的根源看,也必然只能是唯心的。《毗尼母经》明确提出“二法不可违”︰一是佛法,二是王法。这就是他们学说的最后立脚点。(中略)再就他们的学说本身看,讲色讲心,似乎是二元的,可是他们讲色的一边,总离不开心的一边,讲“法处”都是就“所知”上说的,如色是所见的,声是所闻的等等。所以尽管有“法处”,但决非独立存在,而是必须与心相连,以心为前提存在的。另外,他们讲“诸行无常”,把无常讲到刹那灭的程度算是够透彻的了,所以后人称化地部为“刹那论”者。问题是,他们讲刹那灭不是以时间为标准,也是联系心来讲的,因为心是刹那灭,被心所知的对象──外界才是刹那灭的。这就必然会否认时间的客观(物)性,只能走上唯心论一途了。上座系根据这一观点推论现象中只有现在这一刹那是实在的,过去、未来,都不实在。以上即是上座系有关“境”的学说的特点。

实践方面,也就是行、果方面,上座系将解脱的主体归之于心,达到心解脱,就谓之解脱了。这样,就会要讨论到心的性质问题,因为它决定着能否解脱与怎样解脱。对此,上座系也有其特殊理论,即“心性本净,客尘所染”。他们认为心的自性原是清净的。那末,为什么还发生解脱、不解脱的问题呢?这由于心为外来的烦恼所染污了的缘故。关于心性问题,他们是分两段讲的,心自性清净,这是第一段;为客尘所染,这是第二段(客尘即非主体,是外来的,而且来历不明,突如其来);两段连起来合成一个命题。这就回答了两个问题︰(一)心可以解脱;(二)解脱的方法是去掉客尘。

在如何去掉客尘而引起与此有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烦恼与心是一种什么关系?它们是否相应?上座部认为,要做具体分析。烦恼有两个方面,一是随眠,指烦恼的习气,如人处于睡眠状态一样,它是一种潜存的势力,与心是不相应的。一是缠,指烦恼的现行,这是与心相应的。依上座系看,不论与心相应或不相应,烦恼的染污并不影响心的本质。心尽管与烦恼同时同起,仍然是离烦恼的。这也是他们不同于其他派系学说的一个特点。

上座系的实践,就在去掉客尘,恢复本性。采用的方法与原始佛学是一致的,即先见(见道)而后修(修道)。见道是明白四谛的道理,所谓现观四谛。修道即修行,主要是用禅定。佛家修道的方法是禅定,上座系特别重视这一方法。所以《舍利弗问经》在谈到化地部特点时,用“禅思入微,究畅幽密”来形容,可见该派的禅定功夫很深入,对禅定的理论讲得很细致。《异部宗轮论》提到化地部主张时,也说“道支皆是念住所摄”。道支一般都讲三十七菩提分,而化地却以念住(定)为中心,各菩提分皆与念住有关,可以看出他们重视禅定的特色。又如《舍利弗毗昙》的〈道品〉中,从一支道(即一条路)到十一支道共组织为十一道,他的一支道就是身念处(身念住)。身念住是四念住中第一念住,他们视为唯一的道路来理解,即此亦可见他们对禅定所持的极端态度。

他们的禅定并不是简单的不动心,而是从禅定中对心性加以认识、分析和研究。他们对心理过程的分析是非常细致的。南方上座的《法聚论》,对心的性质好坏、地位、阶段等详加分析,得出八十九种范畴,由此再归纳为一般表现的心理作用为十二心,再概括十二心为九类,是为九心︰

(一)在平静的状态时,称为有分心。

(二)动念时生起警觉,好像从睡眠醒来一般,名转向心。

(三)由此随着五根有五类感觉作用,称为见心。

(四)有了见便对境界感受苦乐,名受持心。

(五)由此分别善恶,名分别心。

(六)又安立了境界的相状,叫令起心。

(七)这样决定发起作用,名速行心。

(八)假使境界强盛,便继续引起反省或熏习的作用,名果报心。

(九)从这里仍旧恢复到平静状态,复名有分心。

在唐人的着作中,如《唯识枢要》等,通称以上所说为“九心轮”,形容其周而复始,轮转不息。九心轮共有十二种作用,它可以体现在一件事情上,也可体现在人一生的过程上,人从有生命一开始,谓之“结生心”,以后按照九心轮发展下去,直到寿命完结,谓之“死心”。由“结生心”至“死心”之间,中间不知经过多少次的“有分心──有分心”轮转,所以人的一生,九心循环往复,直到“死心”这一有分心时,才告结束。

上座系把结生后的有分心看成为最初的,把死亡前的有分心看成为最后的,这一理论使佛教的学说带有“我”的倾向了。原始佛学本是否认有作为人生主体的“我”的,但不承认是一回事,在实际中却又大讲“业力”和“轮回”;承认“业力”、“轮回”,没有“我”便讲不通,这就使得后来的犊子部就公开主张补特伽罗,别的部派则采取了变相的说法。上座的“有分心”贯彻生死,成为生死之间的主体,也就是一种变相的“我”了。南方如此,在北方的化地部发展成为“穷生死蕴”。化地主张诸行(蕴)有两种运行方式,一是“一念蕴”(即刹那灭行),一是“一生蕴”(即从生到死相续的)。所谓“一生蕴”,不仅承认一期生死,而且承认还要再生,直到最终解脱才能结束,所以名之为“穷生死蕴”。这种主张,与南方的有分心完全相似,更是一种变相的“我”了。上座系学说出现“我”的倾向,这实际上也是原始佛学未能解决的问题逻辑地发展必然要有的结果。

在解脱理论上,上座部对原始佛学也是有所发展的。原始佛学只讲“人我空”,上座部讲到三解脱门(即空、无相、无愿──也是一种禅定方法)中的空解脱门时,就进而讲到了“法无我”。这一理论,在南方上座的着作中有明白的解说,北方上座的着作中则不甚明了。一般认为小乘不讲法空、法无我,并且还以此为大小乘区分的标准,这可能由于北方材料不全而引起的误解。由“人空”到“法空”,应该看成是对原始佛学的新发展。

最后,谈谈上座部的方法论问题。上座是主张分别说的,他们自己也承认,如南方上座自称是“分别说上座”。不过,北方对此种性质则甚模糊。所以,在化地、法藏外,又另立一个“分别论者”的名目,似乎另有一派似的。特别是有部的《婆沙》中,还拿它作为一个重要论敌。由于对部派学说了解不足,因此大家对“分别论者”不知其所指,也就出现了各种议论。近代学者,如早年日本的赤沼,用《婆沙》中引“分别论者”的主张四十条,与其他部派相比较,认为“分别论者”指的是化地部。后来木村泰贤反对其说,认为从《异部宗轮论》看,这些主张确是化地的,但是从南方《论事》看,既同于化地,也同于案达。因此,他以为案达是属于大众系的,“分别论者”是大众部的,但不是大众部全体而是属于大众系的游军。赤沼是专门研究巴利文的,竟连南方佛教这样重要的《论事》一书也忽视了。木村反对赤沼,却又连这一点也给反对掉了。事实上,两人都未能解决这个问题。《婆沙论》所谈到的“分别论者”,只是泛说当时一般采用分别说的态度和方法,并没有指定那一派,其中既有化地,也有南方上座,甚至于案达的大众部,因为方法论是大家都可以通用的。不过上座系与“分别论者”的关系更为密切而已。

有余部说(就是上座部等所说)。(根据他们所说),虽(然)无(有过)去、(未)来(的诸法体用,然)而(仍)有因果恒(时)相续(的意)义。(这话怎讲?所)谓(如)现在法(体的变迁,在时间上,那怕是最)极迅速(的)者,(迅速到如闪电光的那样),犹(然)有初(生)后(灭的)生灭二时(的状态。如此法初)生时,(为的是)酬(过去的)因,此法后)灭时,(为的是)引(当来之)果。(如此生灭法,在)时(间上),虽(然)有(初、后)二(时,然)而(此初生、后灭二法,其)体是一,(并不是二。并不因为有了二时,法体也就有了两个。当其)前(念)因正(在)灭(的时候,就是)后果正(在)生(的时候。如是法)体(与生灭二)相,虽(然是有差)殊(的,然)而(实在)俱是(现时)有(的)。

如是(像我这样没有过去、未来而建立的)因果,(都是有实体的,并)非(是)假施设(的。虽然不是假施设的假法),然(而却是绝对远)离断、常(二边的过失,同时)又无前(面所说的“果既本有,何待前因”;“因是谁因,果是谁果”等大小乘诸多责)难,(真正可以成立因果的正义),谁(个)有智(慧的行)者,(肯得)舍此(究竟了义之说法不信,而去)信(那其)余(不了义究竟的说法?是以唯我们所立的因果最正确的)!

上来是上座部的立宗,现在是唯识家的正破:

论主破说:彼(上座部等所说,依照我唯识家看来,不过徒)有(一种)虚言(而已,根本)都无(有一点)实(在的意)义。(为什么?因为在短短一刹那念中,时间太短,绝对没有生灭二时,你们)何(怎么)容(许在这)一念(之中),而有(生、灭)二时?(要知,生不是灭,灭不是生),生灭(二时是互)相违(背的,生时无灭,灭时无生),宁(怎么可以)同(时在)现在?灭(假)若(是在)现在(的话,那)生应(当是在)未来。(为什以?因为)有,故(所以)名(为)生,既(然)是(在)现在,(因为)无,故(所以)名(为)灭,宁(怎么)非(不是)过去。(反过来说):灭(假)若(并)非(是)无(的话,那么)生应(当)非(是)有。(作为)生(的)既(然是)现(在)有(的,并没有成为无,作为)灭(的)应(当是)现(在)无(的,怎么可以说为有呢)?

又(此生灭)二(者,好像如明暗一样,是互)相违(背的,生不是灭,灭不是生,生灭二法)如何(怎么可以)体(是)一?(如苦是苦不是乐,如乐是乐不是苦,苦乐不是一体,这是世间现见的事实,谁都可以体会得到的,所以说)非苦乐等(相违法),见有是(体一之)事。(再说),生灭(二法,假)若(是)一(体的,生不异灭,灭不异生,那在)时(间上,就)应(当)无(有初、生)二(时);生灭(二法,假)若(是)异(体的,生不是灭,灭不是生,那生就应当属于现在,而灭就应当属于过去,既然是这样),宁(怎么可以)说(其)体(是)同(一呢)?故(所以你们所说的)生灭(二)时,俱(是)现在(所)有(的这话),同(是)依(于)一体,(在道)理(上),必(然是)不(能)成(立的)!

壬三、破经部师等

上来已破有部及上座部等,现在继续来破经部师等:

经部师等,(等是等说假部,身为佛子,不论奉行任何宗派,不但要深信因果,而且要建立因果。经部学者虽亦主张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因果(前后)相续(不断,但他们的论说,在道)理(上讲起来),亦(是)不(能)成(立的。为什么?因为)彼(经部等)不许(承认)有(第八)阿赖耶识,能(执)持(诸法)种(子)故。

经部主张------色心--------能持种

壬四、总结劝信

由(于如)此,(你们小乘学者),应(当要)信(奉唯识)大乘所说(种生现、现熏种的)因果相续(的)缘起正理。(为什么?因为因果相续,必然是要受熏,从熏而成种子,由种生起现行,现行复又熏成种,如是像这样的,方是相续之义。你们经部学者,既然没有受熏持种的心识,所谓因果相续之说,亦不过是种虚言,决没有真实意义)。

庚八、释舍位辛一、正释舍位

所谓释舍,是明阿赖耶识的断舍位次:

有人问:(谈到舍),此(第八阿赖耶)识,(自从)无始(以来,总是那)恒转(不息,犹)如(瀑)流(水一样,从来没有停止过片刻。既然是这样,行者修行),乃至(要到达)何(种果)位,(方)当(把它)究竟舍(掉)?

答:(要到)阿罗汉(的果)位,方(能)究竟舍(掉)。-------要知阿赖耶之所以得名阿赖耶,原因全在第七识对之生起我爱我见而成为所谓执藏,所以一旦到了第七识断去我执,不再妄认第八识为自我,第八识自然就舍去阿赖耶这个名。

(所)谓诸圣者,(是通指三乘一切圣者,到了)断烦恼障(得以)究竟尽时,(方得)名(为)阿罗汉。尔时-----(就是到了阿罗汉位的这个时候,由于)此(阿赖耶)识(当中所有)烦恼粗重永远(的远)离故,(所以)说之为舍。(不过在这里所说的舍,只是舍的赖耶之名,并不是舍赖耶之体)。

●作者:法空整理

【烦恼】

又作惑。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佛陀欲使众生了解烦恼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种立场表示之。

粗重-----指烦恼种子,对法论等,都说种子为粗重。

虽烦恼现行以及无堪任性,都可名为粗重,但在这里所取的是种子,既不是烦恼现行,亦不是无堪任性。由于烦恼种子的断除,在现行的赖耶识中,再也没有润生的烦恼,所以说之为舍。

辛二、广辨舍位∵∵壬一、第一师解∵∵癸一、广释阿罗汉名

∵此是解释阿罗汉之名:

∵此是第一师解释:

此(颂文当)中所说(的)阿罗汉者,(并不是只指小乘第四果阿罗汉,而是)通摄三乘无学果位。-----要知三乘无学果位,皆含摄在阿罗汉中。

【阿罗汉】

小乘极悟之位名。一译杀贼。杀烦恼贼之意。二译应供。当受人天供养之意。三译不生。永入涅盘不再受生死果报之意。智度论三曰:“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破,是名阿罗汉。复次,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复次,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罗汉。”

有人问:为什么颂文当中所说的阿罗汉,是通摄三乘无学果位?

答:(因为这三乘无学果位),皆已永害(三界所有一切的)烦恼贼故,-----(是为应断,因而所修一切功德法财,不再烦恼之所劫夺,就是断除所应断的烦恼);应受世间妙供养故。----(是为应供,意思是说,断尽一切烦恼的行者,所修的一切功德都已圆满,堪能应受人天的供养,作为世间众生的福田);永不复受分段生故。----(是为不生,因为牵引生死的惑业,皆已经彻底的断灭,从此不再感受一期一期的分段生死。具此三义,名为阿罗汉)。

癸二、广释执疑问答

有人问:云何知然。-----(怎么知道阿罗汉名通摄三乘?又怎么知道阿赖耶名三乘皆舍?

答:(阿赖耶名舍,通三乘无学者果位,这并不是我的主张,而是根据瑜伽论第二分摄)决择分说(的,如瑜伽论决择分说),诸阿罗汉、独觉、如来皆不成就阿赖耶故。----瑜伽论五十一卷

本论内容分五个部份︰

第一〈本地分〉,五十卷(从第一卷到第五十卷);

第二〈摄决择分〉,三十卷(从第五十一卷到第八十卷);

第三〈摄释分〉,二卷(从第八十一卷到第八十二卷);

第四〈摄异门分〉,二卷(从第八十三卷到第八十四卷);

第五〈摄事分〉,十六卷(从第八十五卷到第一百卷)。

此中〈本地分〉是全论的基本部份,把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境界区分十七地,以详说三乘观行的根本事相,因此本论旧有《十七地论》之称。后四分是释论,以决择解释论本兼及经律的要义。

第一〈本地分〉,广分别十七地。

(1)五识身相应地,就前五识的五方面说︰{1}自性,是了别色、声、香、味、触五境;{2}所依,是五根与意根及一切种子阿赖耶识;{3}所缘,是五境;{4}助伴,是俱有相应的心所;{5}作业,是了别自境。

(2)意地,就第六、第七、第八三识说,也有五方面︰{1}自性,是心、意、识;{2}所依,是意及一切种子阿赖耶识;{3}所缘,是一切法如其所应;{4}助伴,是具有相应的五十三种心所;{5}作业,有共不共业;和前五识相同的是共业,特殊的是不共业。由此更用色聚、相应品等十门以解释其义用。这是因为一切诸法依识而起,以识为体,识法最胜,故先建立以上二地。

(3)有寻有伺地,

(4)无寻唯伺地,

(5)无寻无伺地︰寻是(思或慧)于所对境粗略推求;伺是(思或慧)于所对境详细审察。在欲界及色界初静虑的根本定和它的未至定,都有寻、伺,是为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即在初静虑和第二静虑间的中间定,只有伺而无寻,是为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以上七地的根本定及近分定,都无寻伺,是为无寻无伺地。这三地都用界、相、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杂染等起五门加以说明,并分别阐明这三地的有漏、无漏诸法。

(6)三摩呬多(等引)地,就定地说,有五方面︰{1}总标,有静虑(四静虑)、解脱(八解脱)、等持(空、无愿、无相三三摩地等)、等至(五现见、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无想、灭尽定等等至)四种三摩呬多;{2}安立,只此等四种是三摩呬多地,欲界的心一境性不在其内;{3}作意差别,有了相作意等七种根本作意及缘法作意等四十种作意;{4}相差别,有所缘相、因缘相、应远离相、应修习相四种相,又有自心相、外相、所依相等三十二相;{5}略释诸经宗要,依经总释解脱等三种定义。

(7)非三摩呬多地,即修定中未能如法,一切散乱,自性不定,有十二种相。这两地总摄一切定非定位所有诸法。

(8)有心地,

(9)无心地,都用地施设、心乱不乱、生不生、分位、第一义五门建立。其中五识身相应、意、有寻有伺、无寻唯伺四地是有心地。无寻无伺地中,无想定、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其余是有心地。但依第一义建立,只无余依涅盘界中,阿赖耶识永灭,是无心地。

(10)闻所成地,是于五明处听闻解了,包括其中内明处有事施设建立相、想差别施设建立相、摄圣教义相、佛教所应知处相四种相;医方明处有于病相善巧、病因善巧、已生病断灭善巧、已断病后更不生方便善巧四种;因明处有论体性、论处所、论所依、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七种;声明处有法施设建立相、义施设建立相、补特迦罗施设建立相、时施设建立相、数施设建立相、处所根栽施设建立相六种;工业明处有营农工、商估、事王、书算计度数印、占相、咒术、营造、生成(畜养)、防邪(裁缝等)、和合(调解斗讼等)、成熟(成熟饮食)、音乐十二种类。

(11)思所成地,是于自性清净、思择所知、思择诸法三种相相应善巧。其中自性清净是审谛思惟所闻诸法的道理等,有九种相;思择所知是思惟决择一切所应知的法义,于有法了知有相,于非有法了知无相;思择诸法是思惟决择经文和偈颂的法义。

(12)修所成地,是修道中于四处、七支相应善巧。四处是修处所、修因缘、修瑜伽和修果,这四处又可分摄为生圆满、闻正法圆满、涅盘为上首、能成熟解脱慧、修习对治(瑜伽)、世间一切种清净、出世间一切种清净七支。

(13)声闻地,阐明声闻的种姓、发心、修行和得果。有四瑜伽处︰初种姓瑜伽,第二数取趣(补特迦罗)瑜伽,第三安立瑜伽,第四世出世瑜伽。

(14)独觉地,阐明独觉的种姓、发心、修行和得果。独觉原摄于声闻类,今只略说独觉种姓、道、习、住、行五种相。

(15)菩萨地,阐明菩萨的种姓、发心、修行和得果,分四持瑜伽处︰初持十八品,总明菩萨所学之法,叫作初持瑜伽处。第二持四品,是随初持所学法而起修,叫作随法瑜伽处。第三持五品,由修习而成满,叫作究竟瑜伽处。第四持一品,重明以前诸品次第的意义,叫做次第瑜伽处。

(16)有余依地,阐明有余依涅盘有三种相。

(17)无余依地,阐明无余依涅盘有三种相。

依《瑜伽师地论略纂》所说,此十七地可以境、行、果三种相摄。即前九地是三乘境,其中由于一切法以识为体,故五识及意二地是境体;寻伺三地有上下粗细的不同,是境相;等引、非等引、有心、无心四地有定散隐显的分别,是境用。次六地是三乘行,通修三慧行,故闻、思、修三地是通行;三乘都随机修法,成就自乘,故声闻、独觉、菩萨三地是别行。后有余依、无余依二地是三乘果。

第二摄抉择分,对于本地分中的问题加以抉择,并抉发本地分所没有详述的深隐要义。分十二大段︰

(1)抉择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先以略义十门建立阿赖耶,阐明唯识的道理;后以广义六门解说六善巧,阐明法相的道理。

(2)抉择有寻有伺等三地,初杂抉择,分辨焰摩因饶益众生而称为法王以及大海水碱等因缘。次正抉择烦恼杂染、业杂染和生杂染。

(3)抉择三摩呬多地,初杂抉择,次引经解释,次抉择修定三种因缘及六顺出离界修定法,次抉择四静虑及四种修定法等。

(4)抉择非三摩呬多地,阐明十二种不定地和十二种不定地的对治法。

(5)抉择有心地,言诸心差别而转,略由五相︰{1}由世俗道理,{2}由胜义道理,{3}由所依(阿赖耶识)能依(七转识),{4}由俱有,{5}由染净建立,并加以解释。

(6)抉择无心地,说由七种因缘,心不得生。

(7)抉择闻所成慧地,初释归依,次释沙门、婆罗门的差别,次释欲、有、梵行三求,次释内明,次杂抉择闻所成慧地的义理。

(8)抉择思所成慧地,初就四种思议等五门杂抉择,次就有色无色、有见无见等二十九门分别。

(9)抉择修所成慧地,阐明声闻乘相应的作意和大乘相应的作意等十六种修。

(10)抉择声闻地及独觉地,只抉择声闻地,初就成立无种姓等七门分别,次辨声闻种类,次辨四圣谛等,次分别律仪,次声闻行果,后杂抉择。

(11)抉择菩萨地,先次第抉择前三持瑜伽,后引《宝积经》解释十六法门以及一切菩萨行果等。

(12)抉择有余依、无余依二地,分别二种涅盘界中离系、寿行、转依、住等多门差别。

第三摄释分,解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的说法和解释的仪则,初明说法应知的五分,次明解经的六义。

第四摄异门分,略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所有诸法的名义差别。

第五摄事分,略摄十七地有关的三藏特别是《杂阿含经》等众多要事义。初阐明契经事,次明调伏事,后明本母事。

本论抉择分等四分,引用多种旧籍,如本地分思所成地引《法句经》本母释,摄抉择分菩萨地引《小品宝积》及《解深密经》的本母释,摄事分引《杂阿含经》本母释等,又释异门分实即《阿含经》的释名。

瑜伽师到底是什么?所谓瑜伽是指︰包含禅、三昧、念佛(观佛)等广义的精神统一的修行方法,所以佛教的修行者都是瑜伽师;不惟是佛教,连印度教的诸派亦多半以瑜伽作为获得解脱的一种手段,同时又以与神合一(瑜伽)为其目的,所以在道理上,这些都可以叫做Yogacara,但这里所谓的瑜伽师是指佛教内部特定的一群人。与此特定一群人有密切关系的论典,乃有《瑜伽师地论》。玄奘所译一百卷的这个庞大的原典(《瑜伽师地论》)它到底是不是成于一时、一人呢?这是从来就有问题的。据传承看,有一种说法是︰无著上兜率天从弥勒菩萨受授此论;又有一种说法指出︰弥勒每夜降下到阿瑜底耶(Ayodhya^)的无著住所,为无著讲述此论,后来无著在大众面前讲述而成为此书(《瑜伽师地论》)。于是,在中国都以此论是弥勒菩萨说的,在***却传承说︰着者是无著。应如何解释这两个传承,是学者意见分歧的所在。不论如何,以《瑜伽师地论》为所依之论典而传承的,即是这里所说的“瑜伽师”,亦即是瑜伽行派,这是可认定的事实。

即是瑜伽实践的诸阶梯的意思,同时,亦可解为是瑜伽实践者所到达的诸阶段的意思,汉译和***译都采取后者,但在内容上,还是前者的意思比较容易了解,即︰《瑜伽师地论》的本地分是包含有被叫做《十七地论》的十七个阶梯。其中,最初的两个(五识身相应地和意地)是写着通常的意识构造(结构),其次的七地(有寻有伺地乃至无心地)是禅定的诸阶段,以上前半九地,是瑜伽行者所观的内容(境)。其次的三地,是相应于三学,这是相当于修行的准备阶段(加行)。其后是随应于修行者根机的三乘的阶位(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和得果的二种涅盘地(有余依和无余依),如此完结了十七地的阶段。这个后半八地,如此,可认为是包含“行”和“果”的诸阶位与路线(道)。所谓的三乘,在佛教修行者,是确定性的“道”的存在方式,除此以外,并没有其他的,所以这个论典,可知是想在包括佛教所有一切修行体系的壮大构想之下所组织的。倒过来说,瑜伽师是等于佛道修行者的意思,并没有大乘或其特定群类的意思,因之,如要将《瑜伽师地论》作为传承者的瑜伽师的特殊性看,那是要从别的一面来考察才行。

(要知,不但瑜伽论中有如是说,还是)集论(中)复(也)(有)说:(假)若诸菩萨得(到)菩提(的)时(候,就会)顿断烦恼(障)及所知障,成(为)阿罗汉及如来故。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七卷。无著菩萨造,唐·玄奘译。略称《集论》。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是无著汇集《阿毗达磨经》中要义的两部论书之一,乃以三乘共同的法相为依据写作的(另外一部是《摄大乘论》,据大乘不共的法相而写作)。纯粹的阿毗达磨论书在小乘的典籍里,虽然数见不鲜,但大乘中仅有此论一部。又大乘理想中的完整阿毗达磨论应该具备“对法”(说趋向涅盘法的圣道),“数法”(说数的即不止一次的解释诸法的自相和共相),“伏法”(说制伏异说的论议法门),“解法”(说释通经义的解释法门)这四个方面(见《大乘庄严经论》〈述求品〉),而这部《集论》就是完全合乎这样标准的论书。

《集论》全文约一千五百颂,分为五集。

相集”第一,这属于一论的基本法相部分,所以也称为“本事”。其中区分解释蕴处界三类法、相摄、相应、成就四大段。首段以九门详细解释蕴等诸法的体性,这就是︰(1)蕴等所有种类,(2)只有这些种类的原由,(3)蕴法别名“取蕴”的意义,(4)蕴等相状,(5)建立蕴等的理由,(6)蕴等前后次第的所以,(7)蕴等的名义,(8)经中对蕴等所说譬喻的意义,(9)以实有假有等六十门广分别。在最后诸门分别中又每门都以法门的意义、种类以及用此门观察之所为,这三层来作分别。诸门分别原是“数法”的中心部分,所以本论在这方面显示出大乘特别的精神。小乘阿毗达磨论里所有诸门分别只为了成立法体的实在,而在本论则门门都显示舍离“法有自性”的执着,而归趋于法空。第二大段从诸法体性相同的方面说其相摄的关系,这有“相”等十一种摄,熟习了这些就可以在观察境界时易于得到略集思的效用。第三大段从诸法体性不同的方面说其相应的关系,这有“不相离”等六种相应。相应的意义特别显着于各种心法的统一上面,因而熟习了它就易于了解“相应依据心法并无实我”的道理。第四大段从诸法在相续中有增有减的方面说其“成就”的意义,这有“种子”等三种成就,熟习了这些就能对世间法的兴衰不作决定的看法。如上运用摄、相应、成就三种法门都着重在帮助法空的理解,这和小乘的阿毗达磨是有不同的。以上四大段相当于阿毗达磨中“数法”的一方面。

其次,“谛决择集”第二,详说四谛法。苦谛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集谛说烦恼和从他增上所生的诸业,灭谛说在诸法实相上断灭诸有漏法,道谛说资粮等五道能断集证灭。

再次“法决择集”第三,在十二分教的基础上详说佛教的意义。

再次,“得决择集”第四,说能修习的种种人(补特伽罗)和所修的种种现观。以上决择的谛是佛教所诠之理,法是佛教能诠之教,而得是依教修行,合拢来相当于阿毗达磨里“对法”的一方面。

最后,“论议决择集”第五,用义理等六门明释念通诸经要旨的方法,又从论轨法门说明论议胜他的方法,这一决择即相当于阿毗达磨里“解法”和“伏法”两方面。这样全论五集表现了阿毗达磨的四个方面,所以说它是一部规模完备的论书。

《集论》原本在印度已经散失,后来印度人在中国***发现了此论的梵本断简(约存全论的五分之二,为十一世纪初叶的写本),1950年,经普拉汉校订并从汉、藏译本返译梵文补其残缺而出版。

无著撰成《集论》之后,其门人觉师子曾为作注,对于论说多所补充,后来安慧更糅合本释二文以为一体,成《集论释》,原本现存一部分。此外还有净月所作的释论,原本已佚。

外人问:若尔-----(假定照你们唯识家这样的说法,菩萨要到得菩提时,方能究竟断尽俱生烦恼障,才能舍弃阿赖耶名,而得阿罗汉的圣果,那么,)菩萨(入地之后,现行烦恼虽已断,但)烦恼(的)种子,(只是暂伏不起,并)未(做到)永(远的予以)断尽,(当然并)非(是三乘无学的)阿罗汉,(既然不是阿罗汉,那就)应(当)皆(还)成就(我爱执藏的)阿赖耶识。(果真如此),何故(为什么)即(如)彼(瑜伽论第二摄)决择分说;(到)不退菩萨亦不成就阿赖耶识(名?这不是互相矛盾吗?有什么办法可以会通两说)?

论主答说:关于这问题,先得搞清楚什么是不退,然后便知道是不是相违:

讲到不退,向来说有四种:

一、信不退:就是十信位中的第六心。行者修行,于十信位中,纵然修到前五心,虽说工夫已经不错,但还有退断善根的可能,但到第六心时,由于信心力量的加强,再也不会退断善根的了,所以名为信不退。

二、证不退:就是证入初地以去,切实的体悟了诸法真理,认为真理确实是如此的,所以名为证不退。

三、行不退: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萨,从此念念趣入萨婆若海,所修自利利他的大行,再也不会退转下来,所以名为行不退。

四、烦恼不退:就是以无漏道断除所断烦恼一切圣者,从此再也不起所断的烦恼,所以名为烦恼不退。

论主回答说:彼(瑜伽论摄决择分)说(不退菩萨,亦不成就阿赖耶,不是指直趣菩提的直往菩萨说的,而是指修学)二乘(的行者,证得)无学果位(以后,遇到一种特殊的因缘,发)回(小向大的)心,(要求)趣向(于)大菩提者(的渐悟菩萨。他们在二乘无学果位上,既已断了烦恼,现在回小向大),必(定)不(会再)退(转而)起烦恼障故。(由于他们现在)趣(向大)菩提(的原)故,(于是)即(就)(由二乘无学),复(又)转名(为)不退菩萨,(像这样渐悟不退的菩萨),彼(瑜伽论决择分中说),不(退菩萨亦不)成就阿赖耶识。(当知)即(就是)摄在此(这里)(所说的)阿罗汉中。故(所以)彼(瑜伽论决择分中的)论(文(所说,与集论所说,其道理是一样的,并)不违(违)此(这里)(成识论中所说之)义。(你们认为两论所说的矛盾不通,我们认为两论所说的吻合无间)。

壬二、第二师解

∵此是第二师解释:基师说是护法论师。护法认为阿罗汉,不唯三乘无学果:

又(第八)不动地已上(的)菩萨,(善慧地、法云地菩萨,变含摄在阿罗汉中。所以瑜伽论于三乘无学外,更加行不退菩萨,当知就是指的不动地以上的菩萨)。

有人问:是诸菩萨为什么亦可称为阿罗汉?

答:因得行不退的菩萨,具有四个特殊条件:

一、一切烦恼(种子),永(远给以降伏,不论在任何情形下,再也)不(会生起烦恼的现)行故。

二、(通达真如无相,于诸)法驶流中,(能够)任运(而)转故,(不需要再加功用行,刹那刹那真俗双运)。

三、能(于六度万行的)诸行中,(生)起(一切)诸行故。-------一行中修一行、一行中修一切行、一切行中修一切行,能够在六度万行中,生起一切诸行。

四、(能够于)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任运无漏相续,自然而然的展)转(有所)增进故,(使所修的诸行胜进倍前)。

(具有如上四个殊胜条件的)此(不动地)位(以上),方(得)名(为)不退(转)菩萨。然(而到)此(第八不动地以上的)菩萨,虽(说还)未(能够)断尽异熟识中(一切)烦恼种子,(可是已经做到没有间断的纯粹是无漏相续,然)而(第七识的见分)缘此(第八)识(的见分时,不再生起)我见(我)爱等(烦恼,当然亦就)不复(再)执(着第八)藏(识)为自内我。

由(于)斯(这样,也就)永(远的)舍(去了)阿赖耶(这个)名,故(所以瑜伽论中)说,(第八不动地以上的不退转菩萨)不成(就)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名既然已舍去),此(瑜伽论中)亦(就)说彼(第八不动地以上的不退转菩萨)名阿罗汉。

壬三、第三师解

∵此是第三解释:有说是难陀论师。------不过他的主张,在护法论师看来,并不怎么正确,不是唯识学者所应采说的。

有义(难陀论师认为,不但八地以上的菩萨,舍阿赖耶识名,得名阿罗汉,就是)初地已上(的)菩萨,(亦舍阿赖耶名,得名阿罗汉。为什么?理由有四:一、初地以上的菩萨),已(经)证(到我法)二空所显(的二种真如妙)理故;(二、同时他们)已(经)得(到根本、后得的)二种殊胜(妙)智故;(三、同时他们)已(经)断(除)分别(所起的烦恼、所知)二(种)重障故;(四、并且)能(够做到在)一行中(修)起(一切)诸行故。虽(说有的时候),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不免生)起(各式各样的)诸烦恼,(然)而彼(菩萨并)不作(出因)烦恼(而产生种种罪恶的)过失,故(所以)此(初地以上的菩萨),亦名(为)不退菩萨。

然(而)此(初地以上的不退)菩萨,虽(然还)未断尽俱生(而起的)烦恼,(然)而(第七识)缘此(第八阿赖耶)识(时,那)所有(的)分别我见、(我)爱等(的烦恼,已经)不复(再)执(着此第八)藏(识)为自内我,由(于如)斯(因缘,初地以上的菩萨),亦舍(去)阿赖耶(之)名,故(所以)说(初地以上的菩萨亦)不成(就)阿赖耶识,(所以在)此(颂文当中)亦说彼(初地以上的菩萨)名(为)阿罗汉。(正因为是这样的原)故,(所以)集论(卷七之)中作如是说:(从初地到)十地(的所有诸)菩萨,虽(然只断了分别烦恼,还)未(能)永(远)断(尽)一切(的俱生)烦恼,然(而)此(未断的俱生)烦恼,(由禅定及无漏智之力所降伏,不会再生起活动),犹如(被)咒(术及)药(力)所(降)伏(的)诸毒(一样,不会再发生伤人的作用,所以被禅定及无漏智力所降伏的俱生烦恼),不(会再生)起一切烦恼(造业的)过失!(由此故知,所以在此)一切(十)地中(的不退菩萨),如(二乘)阿罗汉(一样),已(经)断(除分别)烦恼,故(集论)亦说彼(初地以上的菩萨)名(为)阿罗汉。(如是说来,将诸十地菩萨,摄在阿罗汉中,试问有什么不可)?

咒------喻禅定

药------喻智慧

毒------喻烦恼

论主破斥说:彼(难陀论师所)说,(是)非(合于)理(的!为什么?要知六识所有的我见,虽说到第四焰慧地,就已不发生活动作用,但)七地已前(的第七末那识),犹(然)有俱生我见、(我)爱等(的烦恼活动,既然有俱生的我见、我爱等烦恼,那第七识在缘第八识时,一定会)执藏此(第八)识为自内我,如何(可说)已舍阿赖耶名。(假)若(说这是根据)彼(七地以前菩萨的)分别我见、(我)爱等(而说,由于七地以前菩萨分别我见、我爱等早已断,所以)不复(再)执藏(此第八识)说名为舍,(那么),则预流等(果的)诸有学位(圣者,也不起分别烦恼的我见、我爱等的执着,理)亦应(当)已舍(去)阿赖耶名。(你们承不承认二乘诸有学位的圣者,已舍阿赖耶名,假若你们)许(承认的话,那)便违害诸论所说。(为什么?因为在诸论典中,根本就没有说过有学圣者,已舍阿赖耶名)。

难陀论师见到自己的理论受到严酷的批判,又挽救说:(初)地(以)上(的诸大)菩萨,(虽然仍有烦恼的活动,但是他们)所起(的)烦恼,(并不是盲目的冲动,而是)皆由正知(而起,决)不(会因烦恼的活动而)为(种种的)过失,(并)非(是)预流等(的有学圣者)得有斯事(做得到的)。(你们唯识家)宁(怎么)可(以)以彼(小乘的初果),例此(大乘)菩萨?(如果像这样相例,那是不应道理的)!

论主再给以破斥说:(你们这样挽救,是挽救不了你们过失的,要知)彼(初地以上的菩萨,在)六识中所起(的)烦恼,虽(然说是)由正知(而起),不(会)为(做出)(种种的)过失,(然)而(有学圣者的)第七(末那)识(在)有漏心位(的时候,是)任运(生起)现行(活动的,一定会)执藏此(第八)识(为自内我),宁(怎么说)不与彼(初)预流(果)等(相)同?

有学圣者要使第七末那识不发生活动作用,唯有在入人空观无漏心的时候,假定出了人空观而又在有漏心位上的时候,末那识没有不发生活动的。初预流果不舍阿赖耶名,七地以前的菩萨同样不舍阿赖耶名。

由此故知,彼(难陀论师)说初地以上菩萨已舍阿赖耶名是)非理(的,真正舍阿赖耶识名的,唯有八地以上的诸菩萨,无漏心的相续不断,一切烦恼皆不现行,才可做到)。

然(而证得)阿罗汉(果的无学圣者,已经)断(除)此(第八)识中(所含藏的)烦恼麤重究竟(穷)尽(的原)故,(无论怎样,从此以后),不复(再)执藏阿赖耶识为自内我,由(于)斯(这样),永(远的)失(去)阿赖耶(识之个)名,(就)说之为舍。(要知,这里所说的舍,只是舍赖耶之名,并)非(是)舍一切第八识(的)体。(假定认为第八识体也被舍去,阿罗汉岂不是没有识体去持种?这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因为阿罗汉仍有持种识,所以)勿(不能说)阿罗汉(已)无识持种,(假若说阿罗汉没有持种识),尔时便入无余涅盘,(为什么不名佛而名阿罗汉果?妈既名阿罗汉,证明阿罗汉仍然有第八识体执持种子,不得说是舍第八识体)。

己二、别显多名∵∵庚一、正释多名

∵此明第八识有多名:

然(可是)第八(阿赖耶)识,虽(然说)诸有情(众生)皆悉成就,(然)而随(着它的意)义(差)别,立(有)种种(的)名(称)。∵

一、(所)谓或(者)名(为)心:由(于此心是)种种(诸)法熏习(形成的)种子所积集(其中)故。-----这是积集、集起之义。此识是积集种子,集起现行,所以名心。就中,集起现行一义,虽是通于诸识,但积集种子义,唯限于第八识。

【心】

又作心法、心事。指远离对象仍具有思量(缘虑)之作用者。“心”则指第八阿赖耶识,含有积集之义,乃诸法产生之根本体,故亦称集起心,即阿赖耶识蓄积种子而能生起现行之意。

二、或(者)名(为)阿陀那:(此阿陀那,能够)执持(善、恶诸法)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失)坏故。

【阿陀那识】

又作陀那识。阿陀那,新译家将之意译作执、执持、执我,并以之为第八识之别名;因阿陀那识为执持感官、身体,令不坏之根本识;且执持诸法之种子,令不失;复因其执持自身,令结生相续,故称执持识。

三、或(者)名所知依:能(够)与染、净所知诸法(作)为依止故。

所知--------指遍计、依他、圆成的三性。

这三性,因为是一切心之所知的,所以说名为心。而这识为这些三性所知的诸法之所依止,所以得有此名的安立。

【所知依】

为阿赖耶识之异名。唯识宗以所立之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为所知法,三性所依止者即阿赖耶识,故称此识为所知依。

五、∵或(者)名(为)种子识:能(够普)遍任持世(间有漏及)出世间(无漏)诸(法的)种子故。

此识以能普遍的任持有漏、无漏一切的种子,所以叫做一切种子识。就是种子为所持,此识是能持。

【种子识六义】

一刹那灭义。谓眼耳鼻舌身意等诸种子,刹那才生,生即随灭,念念不停而变异也。

二果俱有义。果者,识与根也。识与根同时俱起而成力用。如眼根照色境时,眼识即随而同缘,于诸实境,分明显了也。

三恒随转义。识起时,种子亦随而转,如眼根照境时,种子随而相续,无有间隔也。

四性决定义。诸识所缘之善恶无记三性,无有间杂。如眼识缘恶境,则成恶法,而不能成善法,缘善境,则成善法,而不能成恶法也。

五待众缘义。识非为一因而生,必假众缘而成就。眼识之种子空明,得根境等之缘而始显发也。

六引自果义。诸识各引自体果用,非是色心交互而成,如眼根照时,眼识即缘所对之实境,而不混声香之别体也。

(以上)此等诸名通(于有漏、无漏、凡夫、圣者的)一切位。(而这是给阿陀那识相续执持位说,因阿陀那是通于一切因果的,不是局限在某个阶位)。

五、或(者)名(为)阿赖耶:(能够)摄藏一切(诸)杂染品法,(使)令不(丢)失故;(又为末那识相应的)我见、(我)爱等(烦恼),执藏(此识)以为自内我故。

【阿赖耶识】

阿赖耶,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此外,阿赖耶识亦称初刹那识、初能变、第一识。因宇宙万物生成之最初一刹那,唯有此第八识而已,故称初刹那识。而此识亦为能变现诸境之心识,故亦称初能变。由本向末数为第一,故称第一识。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故唯识学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此亦为唯心论之一种。至于阿赖耶识为清净之真识,或染污之妄识,乃佛学界所争论之一大问题。

唯识的宇宙论,阿赖耶识之所以能作为一切法生起的根据,是因为它摄持一切种子,待缘展现,这也就是阿赖耶识的因相(此即能藏义)。然而阿赖耶识面对前生的活动,它是一个承受者,扣紧此义,阿赖耶识亦有果相(此即所藏义)。因相名种子识,果相名异熟识,都是同一结构,只是对象不同(克就其自身言,即是阿赖耶识之自相)。若再进一步分解,则阿赖耶识的因相包括两类种子,负责生起两类现象︰一是个体生命(执受表相,即有根身),二是“客观”世界(处表相,即器世界)。简言之,也就是我、法。但是,若将我、法视为果报形式,受前生的业所决定,则这两部份合起来便是总报,因为这两部份都是从阿赖耶识转出。阿赖耶识是异熟识,它所摄持的在现世起现行的种子受前生的业牵引,即就这种酬报关系言便是异熟。以总报为依,前六识再起认知、感受活动,便产生前六识的表相,这就是别报,亦名异熟生(即从异熟识生起);总报则名为真异熟。合总、别两报即为异熟果。这种总别关系,也就是《此论》中所说的异熟转化和表境转化,加上思量转化,便把一切主体活动和对象世界的存在都统括其中,而成为赖耶缘起说。

此(阿赖耶识)名,唯(独)在(凡夫)异生(位及二乘)有学(位有,并)非无学位(及)不退菩萨(位),有(此)杂染法执藏(的意)义故,(也就是说到了无学圣者、八地以上不退转菩萨,就没有我爱执藏这个名称)。

六、或(者)名(为)异熟识:能(够牵)引(众生在)生死(当中以)善、不善业(去招感苦乐)异熟果(报)故。

众生在生死中所感受的苦乐果报,就是由此识去感受的。如吾人在世作善业,就去感受快乐的果报,如吾人在世作恶业,就去感受痛苦的果报。虽则因中所造成的或善或恶有所不同,但到受果时唯是无覆无记,所谓“因是善恶,果唯无记”的异类成熟,是为异熟识的得名所在。

【异熟识】

音译毗播迦毗若南。为阿赖耶识之异称。乃因果业报之主体。唯识以阿赖耶识系由善恶业所薰习,以业种子为增上缘而招感异熟果,故称异熟识,为阿赖耶识之果相。前六识虽亦为异熟果,然仅为别报而有间断,故非“真异熟”;相对于前六识者,有情总报之果体(即第八识)方是真异熟,以其具有业果义、不间断义、遍三界义等三义,故称异熟识。然至究竟佛果之前刹那方舍其名,即异熟识之名仅存于善恶业之果位;至成佛果时,无论异熟之因或果全不存在,届时即无此名。又识之三能变中之初能变,即以“异熟能变”称之。

此(异熟识)名,唯(独)在(于凡夫)异生(位),二乘(有无学及大乘)诸菩萨位。(并)非如来地,犹有(此)异熟无记法故。----(因为到如来地已无异熟识和无记法,如来地纯无漏善)。

七、或(者)名(为)无垢识:(此无垢识是)最极清净(的,是)诸无漏法所依止(的)故。

无垢识--------或称为阿摩罗识、或称为阿末罗识、或称为庵摩罗识,实是无漏净分的第八识,亦即大圆镜智相应的识名。由于此识是最极清净的,所以为诸无漏法之所依止。所依止的识是无垢清净的,能依止的诸法当亦是清净无垢,所以叫做无垢识。

此(无垢识)名,唯(独)在(于)如来地有,(至于)菩萨,(不论是低级的,或是高级的,还是)二乘(以)及(凡夫)异生位都是没有的。为什么?因为如是凡圣第八识里面,不但仍然执)持有漏种(子,而且还)可受(前七转识现行的)熏习。(既然如此,在诸凡圣,当然还)未得(到无垢)善净(的)第八识故。

《述记》云:“无漏善法不可熏故,即显无漏诸法种子,皆是因中已熏满足,佛果已去更无熏习,前佛后佛无差别故,功能齐故,若受熏时,功德异故“。

如(如来功德庄严)契经(中)说:

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

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

如来(所有的)无垢识,是(属于清)净无漏界,(而且佛的第八识),解脱(了烦恼、所知的)一切障,(是与大)圆镜智(之所)相应(的)。

无垢识名,在这后三名中,范围是最狭的,不独凡夫没有,就是出世圣者,职二乘、菩萨亦是没有,有的唯佛与佛。

以上依本论所列举的七名略为解说,随它意义的差别,还可立为几多的名称,如枢要卷下,以颂举十八名:

“无没、本、宅、藏、种、无垢、持、缘、显、现、转、心、依、异、识、根、生、有”

《了义灯》卷四,根据现人释有十八名:若据旧人所释只有十七名:

∵一、无没识:是说一切诸种无所隐没。

二、本识:是说一切诸法的根本。

三、宅识:是说一切种子的舍宅。

四、藏识;是执藏识,即阿赖耶

六、∵名种:就是种子识

六、无垢识:就是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

七,执持识:就是阿陀那识。

八、名缘:就是辩中边论说的能缘事识。

九、名显:是说五根、四大等皆于此显。

十、现识:就是楞伽经说的诸法皆于本识上现。

∵十一、转:是说与诸法为依而转起。

十二、名心:就是集起义的心。

十三、依:说是所知依。

十四、异;说是异熟识。

十五、识:就是分别事识。

十六、根识:如大众部所立的根本识。

十七、名生:就是化地部所立的穷生死蕴。

十八、名有;就是上座部、分别说部立为有分识。

1、∵阿黎耶:此翻无没

2、∵阿陀那

3、∵穷生阴识

4、∵了别识

5、∵质多:此云心识

6、∵意识:体是意根,故名意识

7、∵第一识:从本向末数为第一

8、∵第八识:从末向本数为第八

9、∵种子识

10、∵识

11、∵根本识

12、∵有分识

13、∵果报识

14、∵智相识

15、∵真相识

16、∵藏识

17、∵现识

第八识的异名虽说很多,但本论的此处只说七种。最后三种异名,前二种是论舍的,所一种是不舍的。

有人问:赖耶与异熟识既然都要舍的,为什么颂文当中唯说阿罗汉位舍阿赖耶名,不说阿罗汉位舍异熟识体?

答:当知所谓舍,有舍缚与舍体的不同:如约舍缚说舍,异熟与赖耶可说是同时舍的,因为阿罗汉位,二者都不受任何系缚的。如约舍体名舍,彼此就有前后不同。

有人又问:异熟识为什么不同赖耶一样的约舍缚名舍?

答:赖耶之所以得名为赖耶,是从缚而安立其名的,所以舍时也就据于舍缚而说,异熟体是无记的,所以舍时以体说异熟舍,不说依缚异熟舍位。

有人问:此第八识名有众多,此三十颂中,为什么偏说阿赖耶,不说其余的名呢?

论主回答说:(原因有二:一、是因为)阿赖耶(识这个)名(称),过失(来得特别的)重故;(因它为生死中去后来先作主公,众生在生死中来来去去,完全是因它为末那识妄执为我的关系)(二、是因为赖耶识这个名,在)最初(三乘无学果位时,就可以给以)舍(掉)故,(由于具此二义,所以在)此(颂文)中,偏说(阿赖耶,阿罗汉位舍)。

(其次谈到异熟识体的舍,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此)异熟识体,(从)菩萨(方面讲,要到)将得(最高无上)菩提(的)时(假,方能)舍;(从二乘方面说,要到)声闻、独觉入(于)无余依涅盘(的)时(候,方能)舍。

将得--------就是菩萨快要到达无上菩提之时,向来分为无间道与解脱道的两种。在金刚无间道的这个阶段,所要证得的菩提还在未来,尚未正式的证得,可以说是将得;到了解脱的一刹那阶段,已经正式的证得无上菩提,可以说是正得。

(最后谈到)无垢识体,(此无垢识体,是)无有舍(去之)时(的。为什么?因为诸佛如来,在大悲大愿的大力推动下),利乐有情(上,是)无(有穷)尽(的)时(候)故。

有人说;瑜伽决择分有余依地,曾经这样问道:佛是证得无余涅盘的,声闻亦是证得无余涅盘的,二者究竟有什么差别?

答:佛与声闻的无余涅盘,是什么什么差别的,但所谓没有差别,是从两方面讲的:

一、约苦依尽没有差别说,就是佛的苦依尽,声闻人亦苦依尽,如此还有什么差别可言?

二、约所显真如没有差别说,就是佛所显的真如是这个,声闻人所显的真如亦是这个,如此还人什么差别可言?

然于无差别中还有他们的差别在,就是声闻人入于无余涅盘,立即成为灰身泯智,可是佛入无余涅盘,并不也就灰身泯智,仍继续的为利乐有情而活动,并且尽未来际的永远如此,佛陀超胜于声闻亦就在此。

有人问:前面说四各通一切位,究竟是怎样的呢?

答:心等(阿陀那、所知依、种子识这四个名称,遍)通(一切位)故,(是通于凡夫和圣人位。而第八识的切种异名,有通于一切凡圣的,有的是不共通的,所以我们在解说这七种异名时,要各)随(其)义,应(给以分别)说(明,不可浑然的说成一团)。

庚二、旁通二位

∵初能变的十句颂文,解说到此,已经告一段落。

然(而此)第八识,(在佛法的整个修学过程中,大体)总(共)有(因果)二位(差别):

一、有漏(因)位:(这是指十地菩萨以及二乘无学以前的诸位,如是诸位望于佛果,仍然是在因中,所以称为因位。在此有漏因位之中,第八识仍然属于无覆)无记性(异熟所)摄。

怎么讲呢?

当知无学等虽已断除了有漏诸业,但因现实存在的生命体,是由过去有漏业力之所招感的,那过去业力犹有残余的势分存在,因而不得不说它是异熟的。

有人问:此第八识的相应,又是怎样呢?

答:(此第八识在有漏位中),唯(独)与触等五(遍行心所)法相应,不再与其余的心所相应)。

有人问;此第八识的所缘,又是如何?

答:(此第八识),但(只)缘前(面所)说(的)执受(种子、根身)、处(器界)(这三类)境。

二、无漏(果)位:(此中所说的果位,唯就最高的如来地说,菩萨以及二乘,不在此一位中。因为菩萨与二乘,所证的果还未圆满,所修功德还不殊胜,四智亦还没有证得。所以如来的无漏果位),唯(独是属于)善性(所)摄。(无漏果位上的第八识,能)与二十一(个)心所相应。(就是所)谓(的)遍行、别境各五、善十一。

有人问;为什么在果位的第八识,能与五个遍行心所相应?

答:(因为触等五个遍行心所,能)与一切心(永)恒(的)相应故,(所以不管是有漏位的第八识,还是无漏果位的第八识,皆有此五个遍行心所相应)。

∵有人又问;为什么在果位的第八识,能与五个别境心所相应?

答:(因为在果位上的第八识,是)常乐(欲)证智所观(之)境故,(所以有欲心所相应;对)於所观(之)境,(永)恒印持故,(再也没有疑惑,所以有胜解心所相应;对)於曾受境,恒(能)明记(不忘)故,(不管经过多久,都能记忆犹新,所以有念心所相应);世尊(在任何时候),无有不(再)定心(之中的)故,(没有那一刹那具有散心,所以有定心所相应;对)於一切(诸)法,常(都能)决择故,(没有一法不知,更不有一法误知,所以有慧心所相应)。

有人又问:此果位上的第八识,怎么知道它有十一个善心所相应?

答:(因为到了最高的佛果位,一切障碍皆已断尽,一切功德皆已圆满,是最)极(清)净(无漏善法,所以如来果位能与)信等(善心所,恒)常(的)相应故。

净信------清净之信心也。仁王经中曰:“一念净信。

问:此果位上的第八识,为什么没有六根烦恼及二十随烦恼相应?

答:(当知无漏果位的第八识,是最极清净的),无(有丝毫的)染污(存在)故,(所以不与这些具有染污性的烦恼相应)。

问;此果位上的第八识,为什么没有四不定心所相应?

答:(因为在佛无漏果位中,根本就)无(有)散(乱、粗)动(的现象出现)故,(所以不与四不定心所相应)。

如恶作是悔所曾做过的事而有,佛的任何一个行动的表现,绝对没有后悔的动念,因佛所作所为都是如法如律,所以没有恶作相应。有漏散位的有情,固会昏昏然的入于睡眠状态,但佛长期的安住在定境中,没有任何一个因缘,可以促成佛的睡眠。

至于寻伺两种心所,属于粗细两种分别,亦是动身发语的推动力,其性质是极为粗显的。佛的身语活动是任运而自然的,不须假借什么推动它,且看起来是在作种种的活动,而实恒恒时的湛然寂静,所以没有寻伺相应。

有人问:不放逸是依他假有的,尚可与如来的智慧相应,寻伺是依思或依慧而有的,在理亦应与如来智相应,试问究竟可不可以?

答:不放逸等是善心所,其功用全在于止恶,所以不论因位果位,皆可说它是有,可是寻伺二心所,唯可说于因位是有,到了如来的果位,决不可说是有的。

有人问:此果位上的第八识,其受又是怎样?

答:(当知)此(果位上的第八识,在受中说),亦(如因位中的第八识一样),唯(独)与舍受相应。(为什么?因为到了佛果位上,由于第八识转成的大圆镜智,不但)任运恒时平等(而)转故,(而且亦是不作任何分别,不如十地因中的平等性智,是有所间断动摇的,所以此大圆镜智绝对唯独属于舍受相应,不同其余的三智一样,是有喜、乐二受相应的)。

有人问:无漏果位上的纯净第八识,是以什么为它的所缘境?

答:(无漏果位上的第八识,是)以(有为、无为的)一切(诸)法为(它的)所缘境。(为什么?因为果位上的大圆)镜智,(是能够)遍缘一切(诸)法(的)故。-------如通常说大圆镜智,“无法不照,无法不现”,正是如此。所以大圆镜智以一切法为所缘境,与因位中的第八识唯以三类境为所缘,是有着不同的。

己三、证有识体∵∵庚一、问答标定

∵如上所说的第八识体,是大乘独自的所谈,小乘是不承认有的,现在大乘以五教十理证明确有第八识:

小乘人问:(要)云何(怎么样才)应(当)知(道)此第八(阿赖耶)识,(是)离(开)眼等(六)识(以外),有(它)别(另外)自体?

有人问: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来问?

答:原因是阿赖耶识这个名称,在小乘学派中,并不是没的,不过他们认为就是六识,并不是另外的第八识自体,大乘唯识认为是另外的第八识自体,当然就要提出来问。

答:(要知,我们说有赖耶自体,不是没有根据的,是依佛所说的)圣教(及)正(当的道)理,为(决)定量故,(推知是有的)。

定量------就是能够量度该法或事物决定是有。如圣教量及正理量。

【圣教量】

又作正教量、佛言量、至教量,意指自可信仰者之处所受的传统之教)、声量,又作圣言量)。意指以本派所尊奉之圣书或圣人之教导作为正确知识之来源、标准。佛教、吠陀婆罗门,均为可信任者之教示之意;所谓可信任者,于佛教指佛、菩萨与诸贤圣,于婆罗门哲学则指说吠陀之神仙,或吠陀中所说之“法的现证者”。

印度哲学诸派之中,除顺世外道、胜论派、佛教论理学派外,皆主张圣教量为独立之量。盖于佛教中,古因明在现、比二量外,承认圣教量给予现、比二量确实性之保证。瑜伽师地论卷十五并谓,一切智所说之言教称为圣教量,圣教量之条件有三:(一)不违圣言,(二)能治杂染,(三)不违法相。然陈那以后之新因明佛教论理学派则否定圣教量之独立性,仅立“现量”与“比量”为正确知识之来源或标准。陈那之集量论中主张,所谓圣教量,系从可信任者之声音比知而得,故其所信任者为比量,听闻其声音则为现量。故知陈那所谓圣教量与现、比二量之关系恰与古因明之主张相反,认为圣教之圣教性由于现量、比量而得保证;亦可说,所谓圣教量,必包含于现量、比量之中,而无别立之圣教量可言。

【量】

有广狭二义,狭义而言,指认识事物之标准、根据;广义言之,则指认识作用之形式、过程、结果,及判断知识真伪之标准等。又印度自古以来,在认知范畴中,一般皆将量知对象加以认识论证,泛称为量。此量知之主体,称为能量,或量者;被量知之事物,称为所量;量知之结果,或了知其结果,称为量知,或量果。以上三者称为三量。兹将三量各举譬喻,并将其与外道、小乘、大乘、唯识等相当之部分,列表如下:

依不同之方法去量知对象,即产生种种不同之量果,大别之,有下列数种:

(一)现量:不含比知推度,仅以知觉进行认识作用,或依前五识,或依与前五识同时而起之意识,或依自证分、定心等无分别心而来。例如眼识认识色境时,即为现量。

(二)比量:系以既知之事实为基础,比知未知之事实,乃经由推理而进行认识作用,不与前五识同时而起,系依散地之意识而来者。例如见烟则推知火之存在。比量又可分为二种比量、三种比量、五种比量,即:(1)二种比量:1.自比量,又作自比、为自比量,即为自己而比量;以智为本质,此时未必需要表之于他人。2.他比量,又作他比、为他比量,即为他人而比量;经由自比量所认识之智,再语之他人时之比量。(2)三种比量:1.自比量,为自己所认可而不为他人所认可作为因(理由根据)之比量。2.他比量,为他人所认可而不为自己所认可作为因之比量。3.共比量,又作共比,为自己与他人共同认可之比量。(3)五种比量:1.相比量,例如见烟之相而推知火之存在;即为有关事物外相之比量。2.体比量,例如见现在之体而推知过去、未来之体;此乃有关事物自体之比量。3.业比量,例如见草木动摇,则知风之存在;即由事物之动作,而推知该作用之根据。4.法比量,例如由无常而推知苦之存在;此因法与法之间具有相互依存之密切关系,故根据一事即可推知他事。5.因果比量,由因推知果,或由果推知因。

(三)圣教量:又作正教量、至教量、声量、圣言量,即笃信圣者之教说真实无误,而依靠圣教来量知种种意义。

(四)非量:又作似量,即似是而非之现量及比量,故又作似现量、似比量。例如衣由色等四尘构成,本身并无实体可言,然由于分别见解,遂认为“衣乃实在者”,此即似现量。又如远见尘、雾等,却错以为烟,并据此错觉而证明有火存在,此即似比量。以上均为似是而非之现量及比量。其中,现量、比量、非量,或现量、比量、圣教量等,皆称三量。此外,现量与比量对非量而言,称为真现量、真比量。

于现、比、圣教三量之外,若加上譬喻量,例如由牛而推知有水牛、乳牛等;此即依据类似事物而推知相同之他物),则为四量。若再加上义准量,又作义准量,例如无常必,例如进入屋内,由于主人不在,则知主人必定前往他处),则为六量。此外,另有随生量、想定量、传承量、身振量等。

于古代印度各学派间,对各种量论之看法及侧重之情形,大都随其宗义而有所不同,例如顺世外道仅承认现量,胜论学派承认现、比二量,耆那教、数论学派、瑜伽派承认现、比、圣教三量,正理学派承认现、比、圣教、譬喻等四量,弥曼蹉学派之咕鲁派,则另又加上承认义准量,弥曼蹉学派之帕达派及吠檀多学派另又承认无体量,而共为六量。在佛教,则常用现量、比量、圣教量、譬喻量。在因明方面,古因明师多采现、比、圣教三量。至六世纪之大论师陈那时,则限定仅以现量、比量等二量用于因明论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