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八)∵∵∵∵∵∵∵∵∵∵∵∵∵∵∵∵∵∵∵∵∵∵∵∵∵∵∵∵∵∵作者:智果

本文:

承178期文

上一回我们已略说五位百法的名义,今论文将更进一步解释百法列为五位次第的理由,

即何以心法要排在第一位,心所有法要排在第二位,乃至无为法要排在第五位呢?论文说: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今逐句研究之。

甲、一切最胜故─此句对应上一段百法五位中的第一位「心法」,即用以解释何以心法

要排在第一位的理由。论文以为心法在一切有为法中,其功用超过其他任何一法之上,所以

列为第一。本来,心法又名「心王」,王之一字,即有最为尊贵、殊胜之义。慈恩大师云:

「心法八种,造善造恶,五趣轮转,乃至成佛,皆此心也,有为法中,此最胜故,所以先言

。」意思是说:本是一心,然依其粗细及功能差别,则有八种。此心能造善业,也能造恶业

。如起信论云:「心动说名为业。」譬如有人静坐於此,其身口虽皆不动,可是心却在打妄

想、动念头,此即是造业!动善念、造善业则上升三善道,动恶念、造恶业则堕落三恶道!

吾人心念忽善忽恶,所以或上升或下堕,永远在六道苦海中,头出头没,轮回不停!然而,

不只是六凡的轮回全看这个心之转变,即便是成就四圣也端赖这个心之小大!何以呢?若是

发厌离心则是小乘的声闻、缘觉,若是发菩提心则是大乘的菩萨!唯有发菩提心者,才能成

就无上的佛果!这在天台家则称为「一念十法界」,十法界即四圣六凡,谓吾人凡起一念心

,必落一法界,十法界依正二报,即具足於当前这一念心中!这种心法不可思议的情形,不

是「一切最胜」最好的注脚吗?

若约念佛法门来论这一念心殊胜的情形,蕅祖弥陀要解云:「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

应念念生,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如称两头,低昂时等,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池,只今信

愿持名,莲萼光荣,金台影现,便非娑婆界内人矣!」大意是说:当我们具备了深信切愿念

佛之时,当下这一念心即与弥陀大愿相应,这叫二力相应,若能念念与佛相应,则就在我们

念佛的同时,就已经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这就是因果俱时而有的道理,即能念之心是

妙因,所念之佛是妙果,能念与所念,都不离当下这一念心,所以说因果同时,譬如秤杆之

两端,低昂同时!苟能明白因果同时的道理,那麽,何必等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业报身,

受完苦报之後,才生到西方的七宝池中呢?只今深信切愿,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同

时,西方七宝池中,立即生出一朵微妙香洁的莲花来,其上标有我们念佛人的姓名,我们若

能精进念佛,这朵莲花就愈开愈大,而且光彩夺目!此时,我们往生所托生的金质莲台,就

已渐渐显现出影像来了!所以说当我们信愿念佛的同时,我们便不是娑婆世界的人民而是极

乐世界的佳宾了!

由上述可知我们这一念心,具有这麽大的作用,所以说「一切最胜!」

乙、与此相应故─此句是对应上一段百法五位中的第二位「心所有法」,即用以解释何

以心所有法要排在第二位的理由。论文说「与此相应故」,「此」字即指心王,谓心所有法

与心王相应之故,永远伴随着心王,是心王所拥有的,所以排列在心王的後面。如:

与前五识心王相应的有34个心所:「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与第六识心王相应的有51个心所:「相应心所五十一。」

∵∵∵∵与第七识心王相应的有18个心所:「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与第八识心王相应的有∵5个心所∵:「性惟无覆五遍行。」

至於何谓「相应」?就是契合的意思。净土论注:「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意思

是说:相应之义,譬如容器和它的盖子相合,不相违背,称为相应。若按唯识家的说法,即

同时而起的一聚心王心所,有四种平等之义,故名相应。

今略述如下:

(一)时平等-谓心王此时起,则心所亦此时起,同一刹那,无有前後。

(二)依平等-谓心王依眼根,则心所亦依眼根,所依相同,而起现行。

(三)所缘平等-谓心王缘青境,则心所亦缘青境,所缘相似,无甚差异。

(四)事平等-「事」即自体,指心王、心所的自体,谓心王的自体一个,则心所的自

体,亦各为一个,乃成相应义。若一心王,同时与二受(或苦受、或乐受)契合,即非相应

义。

总之:心所和心王的关系,如臣子和国王然,辅佐、扶持,共办事业,故名相应。

丙、二所现影故-此句是对应上一段百法五位中的第三位「色法」,即用以解释何以色

法要排在第三位的埋由。论文以为色法不能自己变现,要藉心王、心所相应,才能变现,心

王心所是能变,色法是所变,先能後所,所以色法排在第三位。如下表:

色法┌五根-眼耳鼻舌身根┐┌心王┐

┤├二┤├所现影

十一└六尘-色声香味触发尘┘└心所┘

∵∵∵∵此句中,「影」之一字,特别值得玩味,为什麽把有形质、有对碍的色法,此喻成影像

?试思有关「影」字的成语或成句,如杯弓蛇影、捕风捉影、水中倒影或镜中影等,其中之

影子,皆作虚幻不实,了不可得解释。又金刚经对三界内一切有为生灭之法,有六种比喻,

所谓「梦、幻、泡、影、露、电。」影喻为其中之一,为何一切有为法如影呢?倓虚大师释

曰:「如影者,影即影像,依形而有,是为依他起性,全是假名,故曰如影。

由上述可知1一切色法,皆是依心、心所变现,如人影像依人形体而有,故论文特别安

立「影」字。2一切色法,内而身心,外而世界,无不以极快的速度,消逝过去。如西哲赫

拉吉利图云:「濯足长流,抽足复入,已非前水!」孔圣人站在河边,看见河川不停地流着

,不禁感叹地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切色法,都是循着生、住、异、灭的轨迹

、刹那刹那地,向前迈进,此乃大自然出广长舌相,普为你我一切众生,诉说人命无常,荣

华不久,一切皆虚幻不实,了不可得,故论文特别安立「影」字。(未完待续)

补白:

何谓真发心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

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如是发心,名之为真」。修行人,凡遇

无根谣言,意外毁谤前来障道时,反覆咀嚼发心真意,则可坚凝正念。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