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十七)∵∵∵∵∵∵∵∵∵∵∵∵∵∵∵∵∵∵∵∵∵∵∵∵∵∵∵∵∵∵∵∵∵∵∵∵∵∵作者:智果
本文:
∵∵∵∵七无痴─何谓无痴?简言之:无痴就是一种智慧,对於一切事理之真假是非,都能明了
透澈,即叫无痴!原来「佛」之一字,就是觉悟之义,因此吾人学佛之目的,不外在破迷启
悟,转识成智,求作一个明白人,绝不感情冲动,办糊涂事,故「无痴」一法,极为重要!
∵∵∵∵「无痴」之体性云何?蕅祖百法直解云:「无痴者,於诸谛理及诸实事,明解而为体性
。」此中分二:
∵∵∵∵1∵於诸谛理明解─诸谛理者,指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如何谓之明解?如遗教经言:「
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
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意即:佛所说
四谛,皆是审实不虚,法尔如是之理,所谓「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存」,佛如实而说
,若佛弟子能如实而解而行,即谓之「无痴」!
∵∵∵∵2∵於诸实事明解─诸实事者,指一切缘起之事。如何谓之明解?即对於平素所见、所
闻、所觉知之事相,皆能一一明白了解:此由何等因缘所生?彼由何等因缘所生?并能了知
凡是因缘所生之法,皆如梦幻泡影,空无自性,了不可得!如金刚经所云:「凡所有相,皆
是虚妄!」若佛弟子能如实而解而行,即谓之「无痴」!
∵∵∵∵总之:「无痴」一法,特别注重「明解」二字,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随时随地保持这
一种清明照彻的智慧!
∵∵∵∵又「无痴」之业用云何?蕅祖百法直解云:「别则对治愚痴,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
。」此中分二:
∵∵∵∵1∵别用─对治「愚痴」,以愚痴乃是对一切事理迷惑闇钝,不能明解故。一旦「无痴
」善法现起,「愚痴」恶法即被降伏,二者壁垒分明,互相对立,故云「对治」。
∵∵∵∵2∵通用─能作众善,以无痴之人,其心中对於一切因果事理皆能明解,故能奉行众善
。(反之,唯有糊涂人,才会做坏事!)无痴能生一切善法,为一切善法之根本,故在佛法
上特别将「无痴」与前述之「无贪」、「无瞋」并称为善根!十住毘婆沙论一曰:「善根者
,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
∵∵∵∵八轻安─何谓轻安?轻是轻快,安是安乐,身心轻快安乐,谓之轻安。轻安与修行大有
关系,所谓「身安而後道隆」,谓身心轻安,道业才能进步,轻安一法之重要可知!
∵∵∵∵「轻安」之体性云何?蕅祖百法直解云:「轻安者,远离麤重杂染法品,调畅身心,於
善法中堪任修持,而为体性。」此中「麤重」,即指贪瞋痴等染污法,以能扰乱、压迫行者
之身心,使之忧心冲冲,寝食难安,如心中压着一块大石头然,悒闷不乐,故名麤重。「杂
染法品」指一切有漏法之总名(漏,烦恼之异名)。总之:行者只要心中一有烦恼,即不得
轻安,以不轻安故,或念佛时佛号提不起来,或听经时不能谛听而打瞌睡,或转头即忘,或
夜梦颠倒等。
∵∵∵∵如今「轻安」者,即远离了贪等染污法及一切有漏法之压迫,使人心中有如释重负之感
觉,身心调和舒畅,所谓「心广体胖」(心无烦恼扰乱,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谓之
「轻安」!此时「於善法中堪任修持」─善法指五戒十善、六度万行,谓行者身心轻安,则
对於一切自利利他之善法,即能好好地修行!
∵∵∵∵又「轻安」之业用云何?蕅祖百法直解云:「对治昏沈,转舍染浊身心,转得清净身心
,而为业用。」此中分二:
∵∵∵∵1∵对治昏沈─昏沈,即昏昧沈重。对一般人言,一昏沈,即不能胜任一切事;对行者
言,一昏沈,即不能修观行,如修禅者看不住话头,修净者不能摄心谛听佛号!若得「轻安
」,远离麤重烦恼,则「昏沈」无由生起(案:「昏沈」是痴之等流)故云「对治」。
∵∵∵∵2∵转依─转染浊身心,依清净身心。谓「轻安」善法一起现行,则染浊身心立可转而
舍去,清净身心随即转而获得。
∵∵∵∵最後略说「轻安」之有无。根据成唯识论卷六所言,轻安一法唯上界定地中才有,所以
者何?由定滋养,身心方得调畅故。若欲界众生,烦恼麤重炽然,故散心位无有轻安!百法
赘言云:「轻安一法,唯定地有,欲界中无。」瑜伽论亦云:「欲界诸心心所,由阙轻安,
名不定地。」
∵∵∵∵然而,欲界众生在入定前之加行,由於伏惑故,身心亦微有调畅之感,此谓之「相似轻
安」。行者若欲得「相似轻安」,可参考台宗二十五方便,所谓:
∵∵∵∵(一)备具五缘─∵1衣食具足∵2持戒清净∵3闲居静处∵4息诸缘务∵5近善知识。
∵∵∵∵(二)外诃五欲─∵1诃色∵2诃声∵3诃香∵4诃味∵5诃触。
∵∵∵∵(三)内弃五盖─∵1弃贪欲∵2弃瞋恚∵3弃睡眠∵4弃掉悔∵5弃疑。
∵∵∵∵(四)调和五事─∵1食不饥不饱∵2眠不节不恣∵3身不缓不急∵4息不涩不滑∵5心不
沈不浮。
∵∵∵∵(五)进行之法─∵1欲∵2精进∵3正念∵4巧慧∵5一心
∵∵∵∵案此二十五方便,本是台家修禅之方便行,方便名善巧,方便行即善巧修行也。修禅行
者,若不善巧方便,调停得所,世间禅定尚不可得,何况出世妙理乎?今以唯识论云轻安与
禅定相应,唯上界定地中有,故此二十五方便亦可说为获得轻安之入手方便也。不仅如此,
即持名念佛者,若能依此方便之助,复起信愿念佛之正修,可成念佛三昧,净业决定可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