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二十三)作者:智果

本文:

五、疑─就是怀疑,对於事理,依违难决,旁徨无主,莫知所从,谓之「疑」。大乘义

章六曰:「疑者,於境不决犹豫曰疑。有二种:一者疑事,如夜观树,疑为是人?为非人等

?二者疑理,疑诸谛等。小乘法中,唯取疑理,说为疑使(「使」以驱役为义,行者为疑惑

所驱役,而流转於三界,谓之疑使。)大乘通取,皆须断故。」

今依二点研究,一体性,二业用。先说体性:

百法直解云:「疑者,於诸谛理犹豫为性。」犹豫,迟疑不决貌,本是两种野兽之名。

犹,玃属,是猿类之一种。豫,象属,象之大者谓之。老子十五章:「豫兮,若冬涉川;犹

兮,若畏四邻。」(形容人之小心谨慎,好像大象冬天涉足於河川,不敢遽进;又好像猕猴

提防四周窥伺,不敢妄动。)总之:此二种野兽,生性皆进退多疑,人之多疑惑者似之,故

取之为喻。人对何者疑惑?曰:「诸谛理」(谛,真实不虚之义),所指为何?曰:「苦集

灭道四谛理。」遗教经言:「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今仅列四谛简

表於後:

┌苦谛─生死─集之结果┐世间有漏因果

-集谛─惑业─苦之原因┘

四谛─-灭谛─涅盘─修道目标┐∵

└道谛─法门─断证工具┘出世间无漏因果

∵∵∵

由此可见四谛之本质,不外因果二字,集谛是因,苦缔为果。道谛是因,灭谛为果。换

言之,集为苦之因,苦是集之果;道为灭之因,灭是道之果。没有贪等之集因,怎能招感生

死之苦果?若无精修道法为因,安得涅盘寂灭之果?综观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均逃不出因果

二字!

然而因果道理,看似简单,其实是错综复杂!良以众生业行不纯,忽善忽恶,以业不纯

,所以报有精麤,或贵或贱、或苦或乐、或智或愚、或贤或不肖,千差万别,或因同果异、

或果同因异、有异时而熟、有异类而熟、有变异而熟等,其事匪一,吾人乃薄地凡夫,无如

佛之大澈大悟,具备「知三世业报智力」(十力之一),於是疑惑之病,便油然而生:

∵∵∵∵或疑:精进奉戒,应得长生,而见短命?屠杀之人,应见促龄,而反延寿?或疑:清廉

之士,应招富足,而见贫苦?贪盗之人,应见困踬,而更丰饶?如此疑惑,人谁无之?即博

学如太史公对因果道埋,也大惑不解,在史记伯夷列传中太史公说:「或曰:『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言天道公正无私,惟降福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

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糖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着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

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後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

,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太史公对古德所言:「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语出老子七十九章)或「天道福善祸淫」(书经汤诰)是对?是错?甚为迷惑

,莫知所从,即谓之「疑」!

以上言「疑」之体,以下言「疑」之业用:

百法直解云:「能障不疑及诸善品为业。」

(1)能障「不疑」─「不疑」,即不怀疑,乃善法之一,或唯识论第六卷以为「不疑

」即是「信」、「正胜解」、「正慧」所摄,其体无异,故於善法十一中不另安立之。如下

表所示:

∵∵

┌─即「信」所摄─若信彼,无犹豫故。

不疑-─即「正胜解」─以决定者,无犹豫故。

└─部「正慧」摄─以正见者,无犹豫故。

以上「不疑」之三种解释,皆当於理。「不疑」既即是「信」、「正胜解」、「正慧」

,故恰与「疑」之行相「犹豫」相对立,故曰:「疑」能障「不疑」。

(2)能障诸善品─诸善品,指世出间善,如五戒、十善、六度、万行等。如上所言,

行者既对因果事理,有所怀疑,对「天道福善祸淫」之理,也不能印可认同,行者自然不肯

孳孳不倦,不疲不厌於善言善行,济世救人之事业矣!尤有进者,以怀疑不信因果故,不但

自己不能为善,若见他人为善,则障碍之,如障人布施、障人持戒、障人精进、障人念佛等

,乃至见他人起一毫之善,亦障碍之。忆!疑惑之罪过大矣哉!

「疑」之罪过,既如此重大,行者当如何对治之?蕅祖在唯识心要中开示云:「若欲除

疑,惟有虚心博学,审问慎思,凭正教为指南,依师友为眼目,又须如舜之好问好察,如孔

之善恶皆师,方能永断疑根,直至不疑之地!」

中庸第六章载,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以大智之孔子,尚称舜

为大智,舜智之大,可以想见!其所以成为大智之主要原因,即为好问(喜欢不知则问,或

有疑则问)、好察(喜欢细察明辨平凡浅近之言语!)

论语述而篇载,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

章言圣人为学无常师,孔子随时随地随人都在求学,善固可使其得益,不善也可藉以启发其

思想。正如老子所谓:「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善人可以做为不

善人之师,不善人可以做为善人之警戒!)

又论语子张笃载,卫公孙朝问於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於

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

之有?」贤者识大,不贤者识小,皆有文武之道存在,亦即人尽可师,故孔子师项橐(鲁国

一神童),入太庙每事问,学礼於老聃,问官於郯子,学琴於师襄,访乐於苌弘,俱是无常

师也。故能如百川汇海,以成其大!

蕅祖勉励吾等,若能好问如舜王,好学如孔子,则能智慧朗然,事理明达,永断疑网,

直至不疑之地!

以上略释「疑」之一法已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