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第四讲)

智敏***讲授

本讲科目(课文):

将释本文,以三门辨

初显教时机教摄分齐∵分三

一辨时

初于鹿苑,说阿笈摩,有四谛教,破我有执。

次于鹫岭,说大般若,空二取教,破法有执,虽空有教,能离断常,然未尽理,会于中道。

后于七处八会,方说三界唯心,双离有空,契中道教,即是华严解深密等,空心外二取,破初有执;有内识一心,遣后空见。

故今此论,正处中道,是第三时胜义教也,如解深密、瑜伽等说。先时所说一时五时,皆无经教,不可依也,如别章中已广叙说。

[名相注释]:阿笈摩:谓《阿含经》。七处八会:谓说《华严经》也。此指晋译《六十华严》,若唐译《八十华严》有七处九会。

二辨机

有情根性总有五种,谓三定性、一不定性、一总无性。

于此五中,唯大乘定及不定性之所听受,非余声闻独觉等性之所依信。

成唯识云:无性有情,不能穷底;趣寂种姓,不能通达;所辨教理,无上乘故;

说唯有一心,无心外境故;舍利弗等,如聋盲故。如成唯识义疏中说。

[名相注释]:次辨机者,有情根性总有五种,谓三定性(菩萨、声闻、缘觉),一不定性,一总无性(即一阐提):《成唯识论》(二卷十六页)云:“有情本来种性差别,不由无漏种子有无,但依有障无障建立。如《瑜伽》说:‘于真如境,若有毕竟二种障者,立为不般涅盘法姓。若有毕竟所知障种,非烦恼者,一分立为声闻种姓,一分立为独觉种性。若无毕竟二种障者,即立彼为如来种姓。’&rdquo

三辨摄

于三藏中,对法藏摄;于二藏内,菩萨藏收;十二分教,论议经摄;于五乘中,大乘所摄。此等教理,如别章说。

[名相注释]:

┌∵菩萨乘∵──∵修六度万行

│∵缘觉乘∵──∵观十二因缘

五乘┤∵声闻乘∵──∵观四谛

│∵天乘∵──∵修十善

└∵人乘∵──∵持五戒

二明论宗体造论所由∵分三

一辨论宗

所明唯识,唯识为宗,离自所明,更无宗故。

二辨论体

体有四种,如余处说。摄相归性,真如为体;摄境归识,以心为体;摄假归实,以声为体。

性相别论,即有二种:

一增上缘,许佛说法,以佛无漏声名句等为其教体;佛不说法,大定智悲,为其教体。

二亲因缘,随佛说不说,皆于能听者耳意识上所变声等为其教体。

今论之本,谓即佛经,故出体者,应如经说。然造论主,唯有说法,为增上缘,令闻者变。

总合疏亲所缘缘为论,皆以声名句文为体。十地论说:说听俱以二事究竟,一者声,二善字。

此下文云:辗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成唯识说:法词二无碍,解境有差别等。

广引教理,明此体性,如余处说。

[名相注释]:

辨体:《成唯识论述记》(第一本四右)云:“明论体者,依《瑜伽论?摄释分初第八十一》说,经体有二: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即能依,由能诠文,义得显故。龙军论师、无性等云:谓佛慈悲本愿缘力,其可闻者自意识上文义相生,似如来说;此文义相,虽自亲依善根力起,而就本缘,名为佛说。佛实无言。此若依本,乃无文义,唯有无漏大定智悲。若依自识,有漏心现,即似无漏文义为体;无漏心现,即真无漏文义为体。此即如来实不说法。故《大般若(四百二十五)》、《文殊问经》等,佛皆自说:我成佛来,不说一字,汝亦不闻。论说聚集,显现为体。此即无性,佛地一师,作如此解。护法、亲光等云:或宜闻者,本愿缘力,如来识上文义相生,实能所诠文义为体。若依本说,即真无漏文义为体。《二十论》说:‘辗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是故世尊实有说法,言不说者,是密意故。&rdquo

法词二无碍,解境有差别:《成唯识论》(卷九.三十四页)云:“……法无碍解,即于能诠总持自在,于一名、句、字中,现一切名、句、字故。……词无碍解,即于言音,辗转训释,总持自在,于一音声中,现一切音声故。&rdquo

三辨造论所由

然此无文,准余论说,令法久住,利益有情,故造论也。

或为令知第三时教,契会中道,造斯论焉。或执外境如心是有,如萨婆多师等;

或执内心如境是无,如空见外道等;或执诸识用别体同,如一类菩萨等;

或执离心无别心所,如经部等;或执狱卒等是实有情,如大众部等;

或说狱卒等非实有情,业生大种,大种相异,如萨婆多等;

或说狱卒等虽非有情,然熏习所起,非是识变,如经部等;

或执外境体是一物,如吠世师等;或执境多念,心唯一刹那,如正量部等;

或执极微,有相资相,为五识境,如众贤师等。

此诸论师,皆由邪知无知二种,于义不了,遂于二果覆障不证。

今为遮此种种异执,令于唯识深妙理中,得如实解,故作斯论。

随下破中,一一别显,故不预释。

二三十论意差别

问:此与三十意有何差别,乃更造论以明唯识?

答:彼三十论广显自宗,此中二十广破外难,虽俱明唯识,二论有别也。

又彼三十广显正义,此中二十广释外难。

又彼三十天亲后造,有颂无释;此中二十天亲先作,有颂有释。

又明唯识二论虽同,开设千门令随一入,故须别造二部论也。

又妙理幽玄,叮咛始显;宗趣虽一,二论重明。是谓二论缘起各别。

三依论所明判文别释

菩提鹘露支此云觉爱.先云觉熹,即魏时菩提流支法师;或云魏时有居士,

名般若流支此云慧爱所译。梁末陈初,有拘那罗他此云家依.亲依亦得,即真谛三藏也,

并各翻此唯识二十。觉爱法师,文多颂少;家依三藏,文少颂多;今此所翻,文颂折中。

且如觉爱法师,有二十三颂,一十八纸;

家依法师,乃有二十四颂,总有九纸;今者新译,有二十一颂,乃总八纸。

觉爱所翻第二十一引经之颂,余二本无;家依所翻初首二颂归敬之偈,余二本无,

故知皆是译家增取释文翻之于论本也。其次最初立宗之偈,旧二论有,唯新论无。校三梵本,

及勘题目,都不合有。名唯识二十,何得有焉?觉爱增初一颂及第二十一偈,家依乃增初之三颂。

故知所余二十一颂,三论皆有,是根本文。

以二十颂显畅唯识,是故名为唯识二十;末后一颂,结叹归能,非明宗义。

甲一∵正辨本宗,破计释难∵分二

乙一∵正辨本宗……………………………初立论宗,大乘三界唯识无境∵分四

丙一∵初立论宗,诸法唯识………安立大乘三界唯识

丙二∵显由经说,以经为证………今明唯识,但成大乘唯识之义;或显论所明,为成经义,

成立大乘是佛所说唯识不虚(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丙三∵释外伏难,简择唯言…………心意识了,名之差别,

此中说心,意兼心所,

唯遮外境,不遣相对。

丙四∵显唯识义,举喻以成…………内识生时,似外境现。

如有眩翳,见发蝇等。

此中都无少分实义。

(或分为三:初立论宗;第二立因,以经成论;第三举喻)

[名相注释]

初立论宗,第二立因,第三举喻。宗因喻,例如:

┍─所立为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能立┤∵∵┍─同喻──若是所作,见彼无常,如瓶等。

┕喻┥

┕─异喻──若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

乙二∵破计释难……后即于此义有“设难”言下,释外所征,广破异执

甲二∵结己所造,叹深推佛

初显教时机教摄分齐者,于中有三

一辨时二辨机三辨摄

昨天我们把窥基大师的序讲了。先是释题——梵文的《唯识二十论》,如何翻成汉语的。今天要讲本文了,三门(科):“将释本文,以三门辨:一显教时机,教摄分齐;二明论宗体,造论所由;三依论所明,判文别释。”今天讲第一门(科),唯识宗的判教,是如何判(三时,三时教)。

先看第一门:“初显教时机教摄分齐者,于中有三。”第一科又分三小科:“一辨时,二辨机,三辨摄。”辨时,佛说教分有几个时?辨机,所对的是哪些机?辨摄,三藏里边是哪一藏所摄?这么三个科。

一辨时

先辨时者。如来说教总有三时:初于鹿苑,说阿笈摩,有四谛教,破我有执。次于鹫岭,说大般若,空二取教,破法有执,虽空有教,能离断常,然未尽理,会于中道。后于七处八会,方说三界唯心,双离有空,契中道教,即是华严解深密等,空心外二取,破初有执;有内识一心,遣后空见。故今此论,正处中道,是第三时胜义教也,如解深密、瑜伽等说。先时所说一时五时,皆无经教,不可依也,如别章中已广叙说。[名相注释]:

阿笈摩:谓《阿含经》。七处八会:谓说《华严经》也。此指晋译《六十华严》,若唐译《八十华严》有七处九会。

这个“判教”,各个宗派都有各自的判教。天台家的五时教,大家都知道;这里法相宗是三时教,把佛的一代时教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在鹿野苑的时候“说阿笈摩(《阿含经》)”,讲的是“四谛教”,破什么?“破我有执”,破补特伽罗我。这是初转*轮。

第二时教,是在灵鹫山“说大般若”。“空二取教”,那时讲空了。空什么?能取、所取。这个我们在讲义上讲过了。能取的是根,所取的是境;能取、所取都是自性空(就是龙树菩萨的受用缘起说)。“破法有执”,第一时教仅仅是破补特伽罗我,这里不但是把“我有执”破掉,还要破“法有执”,就是“法我”也破掉了。我们学过《百法》,那里边讲的就是破这两个有。从唯识教的观点来看,第二时讲《大般若经》的时候,“虽空有教”,虽然把有教(能取所取,人我有法我有)空掉了——第一时教讲四谛法仅仅是破人我,到第二时,破法我了,把有教里边执有的那一部分空掉了,“能离断常”,也离开断边、离开常边,“然未尽理,会于中道”,但是对中道的道理没有全部发挥出来。

到第三时,“七处八会”——这是讲《华严经》了。《华严经》分两部:一是《六十华严》,一是《八十华严》。七处八会,七个地方讲了八次的法会,一共就是《六十华严》;而《八十华严》是七处九会,多了二十卷。总的来说,在讲《华严经》的时候,“方说三界唯心,双离有空,契中道教”,三界唯心,既离有边,也离空边,这才真正地契入中道。“即是华严解深密等”,就是在讲《华严经》、《解深密经》的时候。空什么?“空心外二取”,心以外的根境、取执(能取所取,我执法执),把它空掉,“破初有执”,把最初(第一时教)执有的那个执(法执)破掉。但是不是空得什么都没有了呢?“有内识一心”,内识还是有的——“唯识”,所执的外境是空掉了,但内识并不空、还是有的;“遣后空见”,后边(第二时)讲空,把什么都空完了,而他这里说,识还是有的。既破有又破空,取中道。“故今此论,正处中道”,所以讲这部《唯识二十论》,正处于中道。“是第三时胜义教也”,这第三时教,是我们法相宗最殊胜的中道教。这是法相宗的判教,是根据《解深密经》来判的,第三时是圆满的中道教。

当然,中观宗是以《大般若》为究竟,它讲缘起性空,说空有不二,它有它的道理,这里我们暂且不辩。现在先把法相宗的看法讲好,将来我们学到中观的时候再比较。那时就要辩论了,《了不了义论》,这些就要来了。现在还是把瑜伽行派的学说先介绍,以后再比较。

依据瑜伽行派的判教,分三个时期。第一时教,说《阿含经》的时候只是破人我,很多地方还是执有实在的法。第二时教,在灵鹫山讲《大般若》的时候,把二取空、什么都空掉,把法也破掉了。虽然有的那一边破掉了,能离断、常两边,但是还没有全部汇入中道,所以到讲《华严经》、《解深密经》的时候就说第三时的中道教,“三界唯心”,既离空也离有,契入中道。

“双离有空”,怎么叫“离有”“离空”?就是说,佛初于鹿苑说阿笈摩、讲四谛教的时候,“破我有执”,把人我破掉了,而法我还没有破,所以,把第一时教里执法我有的那个“有”——“有四谛教”——去掉,就是“破初(第一时教)有执”,把执着有的那个法我破掉。这就叫“离有”。到第二时教讲《大般若》的时候,“空二取教、破法有执”,把什么都空掉了,我们瑜伽行派认为也不是这样,而是仍然“有内识一心”,“唯识”这个东西并不空,“遣后(第二时教)空见”,把第二时教什么都空的那个见也它破掉,这就叫“离空”。既破有又破空,“双离有空”,那就是中道了,“契中道教”∵,正处中道。所以这部论是处于中道的,是第三时的最殊胜的胜义教。“如解深密、瑜伽等说”,《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经论中是这么说的。这是瑜伽行派的判教。

(5A)“先时所说一时五时,皆无经教,不可依也”,在唐朝,就是在玄奘法师之前,就有一时判教、五时判教,但是他们都没有经教作依据;既然没有经教作依据,那就是错误的了,不可依靠的。“如别章中已广叙说”,在其它的论疏(如《成唯识论》等)里边已经广说,这里就略了。

这里我们可以补充一点关于五时教、一时教的问题。在玄奘法师之前的人判教,有判一时教的——菩提流支,判一时教;有判五时教的(不是天台的五时,是当时有另外一个居士判的五时教),那都是他们凭自己的判断判下来的,都没有经教的依据。而法相唯识宗的这个三时教是有经教依据的,就是《解深密经》,所以是可靠的,其余的“一时、五时,皆无经教,不可依也”。这个里边,对天台的五时教,法相唯识宗也是加以否定的,不过没明文地说。这个讲义没有带来,下一次可以写一点。

这里是说判教的问题。下边是“辨机”了。

二辨机

次辨机者,有情根性总有五种,谓三定性、一不定性、一总无性。于此五中,唯大乘定及不定性之所听受,非余声闻独觉等性之所依信。成唯识云:无性有情,不能穷底;趣寂种姓,不能通达;所辨教理,无上乘故;说唯有一心,无心外境故;舍利弗等,如聋盲故。如成唯识义疏中说。[名相注释]:

次辨机者,有情根性总有五种,谓三定性(菩萨、声闻、缘觉),一不定性,一总无性(即一阐提):《成唯识论》(二卷十六页)云:“有情本来种性差别,不由无漏种子有无,但依有障无障建立。如《瑜伽》说:‘于真如境,若有毕竟二种障者,立为不般涅盘法姓。若有毕竟所知障种,非烦恼者,一分立为声闻种姓,一分立为独觉种性。若无毕竟二种障者,即立彼为如来种姓。’&rdquo

“有情根性总有五种”,这是标准的瑜伽行派的说法,有五种性。根据瑜伽行派的这个说法,依护法菩萨的体系,他认为五个种性是不可动摇的;而难陀一方的古学,他们认为五个种性是可以转移的,这个我们前面在《讲义》里学过了。而玄奘法师的法流,是从护法菩萨那里来的,所以他的根据,五个种性是不能动摇的。哪五种性?“谓三定性”,三种是定的,三种定性:声闻定(种)性、缘觉定(种)性、菩萨定(种)性,就是三乘,这三乘是定的。“一不定性”,不定的有一种,这个可以转变的。“一总无性”,无性的也有一种,就是一阐提,他是不能够解脱的——这一种众生,没有涅盘的种子,没有办法解脱,连声闻、缘觉的果都证不到,菩萨的佛果更证不到,永远流转生死。有这么一种人。

这五种性里边,哪些是对机的?瑜伽行派这个法,“唯大乘定及不定性之所听受”,只有大乘种性、定的大乘性(菩萨定性),这是正对机的;以及“不定性”,他本身是不定的,可以转成大乘,那也可以听受、也能接受。“非余声闻独觉等性之所依信”,其余的声闻定性、缘觉定性,他们就信不过,如聋如哑,听不进去;总无性的那一种,更谈不上,他根本连无漏种子都没有。

所以讲这一类的大乘经,开讲之前乃至正讲的中间,总会有魔障。就是说,他本身的根性不行,不能接受这个大乘的教义。我们讲《二十唯识》,也是经过多次的磨折。第一次讲是在南普陀,仅仅开了个头,就停下来了,中间就起一些纠纷。后来在广化想讲,把《俱舍》勉强讲完了,下一个学期准备开《二十唯识》的课的时候,又是起魔障,又得停下来,没有讲、一个字也没有讲。在南普陀还讲了个简单的、略的——没能仔细讲,只是念完了就算数。那么在这里讲的时候,当然也会有魔障,或者是来自大众的,或者是来自个人的,这个大家可以看出来,有魔障的人就是没有办法听的,接受不了。

这里他说所对的机,五个种性里边,大乘的菩萨定性决定是能接受的,这是肯定的;不定性,他可以转过来,也能够信受;而声闻定性、缘觉定性以及一阐提,他们根本就不能接受。所以五种性里边,只有两种是对机。

为什么只有这两个种性能接受?《成唯识论》里讲了几个原因:“无性有情,不能穷底;趣寂种姓,不能通达;所辨教理,无上乘故;说唯有一心,无心外境故;舍利弗等,如聋盲故。如成唯识义疏中说。&rdquo

这个“无性有情”(一阐提),他很肤浅,对这些甚深的法,“不能穷底”,根本就不能了解;“趣寂种姓”,仅求个人解脱的二乘人(声闻、缘觉),“不能通达”,这个无上乘的广泛教义,他们不能通达。他们为什么通达?我们所辨的教理是无上乘(最高的大乘),这个道理不是他们所对的机。“说唯有一心,无心外境故”,讲的法,跟他们二乘的有不同。我们说只有一个心(识)——唯识,心外的外境是没有的;二乘则认为心、色都是有的,所以他们接受不了。“舍利弗等”,声闻弟子中智慧第一的是舍利弗,举他的名字,“如聋盲故”,他听了这些甚深的法,如聋如哑,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因为不是机、不对机。“如成唯识义疏中说”,《成唯识论》的述记里边就广讲这个道理。

这就把三时教(辨时)及其所对的机(辨机,唯大乘根性和不定性者可以接受)讲好了。接着讲第三,“辨摄”。

三辨摄

后教摄者:于三藏中,对法藏摄;于二藏内,菩萨藏收;十二分教,论议经摄;于五乘中,大乘所摄。此等教理,如别章说。[名相注释]:

┌∵菩萨乘∵──∵修六度万行

│∵缘觉乘∵──∵观十二因缘

五乘┤∵声闻乘∵──∵观四谛

│∵天乘∵──∵修十善

└∵人乘∵──∵持五戒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