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五、萎[卒*页](同瘁)
∵云何萎瘁?谓虽纵任而不舒泰故。
∵这是第二大科「五顺出离界」,就是修五种观能出离这五种受。这一大科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明五相摄」,第二科「释顺出离」,第三科「显建立义」,第四科「广欲出离」,「广欲出离」这句话就是详细的说明从欲里边解脱出来的相貌。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正观察」,第二科「显断别」。「正观察」里边,第一科是「总标作意」解释完了。第二科是「别释其相」里边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观察于欲」,这里分十二科,刚才念的这一节文是第五科。这个「别释其相」里边「观察于欲」分十二科;第一科「于诸欲中心不趣入」,就是这个修行人,这里边说是已经得初果的圣人、得须陀洹果的圣人他修不净观的时候,他心里面「心不趣入」,他的内心不接近欲,不愿意趣入于欲。第二科是「不美」,第三科是「不住」,第四科「无有胜解」,在第五科是「萎瘁」。
∵「云何萎瘁?」怎么叫做「萎瘁」呢?这个「萎瘁」就是憔悴、枯萎了,这是形容欲心。譬如一棵树或是一枝花它欣欣向荣,这是一个相貌;一个是萎瘁又是一个相貌。现在用这样的形容词来形容初果圣人的欲心萎瘁了;他有欲心、而欲心枯萎、憔悴,不是那么容易生起。「谓虽纵任而不舒泰故」,就是初果圣人,他就是故意的放纵自己的心在欲的境界上去思惟,「而不舒泰故」,他心里面也不欢喜,也没有欢喜心,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舒泰」就是欢喜的意思,这不欢喜。
∵∵辰六、坏散
∵云何坏散?谓取境已,寻复弃舍故。
∵这第六科,怎么叫做「坏散」呢?「谓取境已,寻复弃舍故」就是初果圣人,他修不净观的时候,他这个欲心就坏了,欲心被不净观破坏了,就散失了。「谓取境已」,他就是故意的去取着、去分别观察欲的境界,「寻复弃舍故」,立刻心里面他就弃舍了,弃舍这种欲的境界,心就弃舍欲,不去攀缘去。
∵∵辰七、而不舒泰
∵云何而不舒泰?谓于所缘,虽强令住而不爱乐故。
∵这第七科,怎么叫做「不舒泰」呢?「谓于所缘,虽强令住而不爱乐故」,就是修不净观的心情,如果他要在所缘的境界上,所缘的欲的境界上,虽然是勉强地命令自己的心,住在那里不要分开,「而不爱乐故」,心里面也不欢喜。
∵∵辰八、等住于舍
∵云何等住于舍?谓行平等位,于平等位中心游观故。
∵「云何等住于舍?」那么这一句话是形容初果以上的圣人,对欲的境界的心情是「等住于舍」的,是这么一种境界。「谓行平等位,于平等位中心游观故。」「行平等位」,他的心是在平等位上活动,平等的阶位上活动,「于平等位中」心里面游观,而这个心是个平等的一个境界。
∵∵《披寻记》三七四页:
∵云何等住于舍等者:舍有二种,谓或善舍或无记舍,即说此舍,名平等位。由彼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善防护已,正行善舍、无记舍中,由是说名行平等位。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三卷二页)。今由观察作意,于胜事中为游观时,而不依彼令心流漏,是故说言等住于舍。
∵「云何等住于舍等者:舍有二种,谓或善舍或无记舍」这么两种舍。「即说此舍,名平等位」,这个「平等」怎么讲呢?就是一个善舍、一个无记舍,这叫做「平等位」,这底下解释。「由彼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善防护已,正行善舍无记舍中,由是说名行平等位」,「由彼」须陀洹果以上的圣人,「于此」欲的境界「非理分别起烦恼意,善防护已」,这个不合道理的分别,就是我们一般没有修不净观、爱着于欲的人对欲的分别,叫做「非理分别」。这个不合道理的分别,就会生起烦恼意,会生起了爱烦恼,这爱烦恼先由非理分别为前方便,然后才会生起爱烦恼的,所以「非理分别起烦恼意」。而这个圣人,「善防护已」,这个初果圣人;初果、二果还都是有欲的。他有欲,但是他能够;善者能也,他能够防护、能防止、保护心的清净,使令这个非理分别不生起,所以烦恼意也就不生起了。他这样用不净观保护了以后,「正行善舍」,他的心就在那个善舍的境界上活动,这叫做平等位;或者是在无记中活动,「由是说名行平等位」。这个「善舍」,就是「善防护已」,使令非理分别烦恼意都不生起,这就叫做善舍;这个舍是善,它是良善的、是清净的、是有功德的,所以叫做善舍。舍即是善,名为善舍;也就是把恶,把爱着于欲的这个烦恼意、这个非理分别停下来了,这就叫做「舍」,而这个舍是善舍,是这样的意思,善即是舍。
∵「无记舍中」,「无记舍」就是也不是善、也没有恶;也没有善也没有恶,这种心情就是有欲的人,有的时候也有这种心,他也是有这种心。但是唯有修行人才能有善舍,因为他有不净观来对治,对治有效的时候,心就能够不善也不恶,那么也没有恶,也没有善,没有这个分别,没有善恶的分别,「由是说名行平等位」。这样意思就是圣人在善防护已、善防护以后,他的心情对于欲的事情,心里面不分别:也不是特别的厌烦,但是也不取着,是这么一种心情。这反倒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境界,这是「由是说名行平等位」。
∵「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三卷二页)。今由观察作意,于胜事中为游观时而不依彼令心流漏」,「于胜事」就是欲的事。「于胜事中为游观时」,他修不净观来对治自己的欲心,对治有效了以后,他又来观察自己的心究竟是不是还有欲,所以这个心还去思惟、去缘这个欲的境界,缘欲的境界的时候,这时候心是平等的,「行于平等」,这表示这个人的不净观是修成功了,这个意思。「而不依彼今心流漏」,这个时候虽然是游观于欲,但是心里面没有「漏」,没有烦恼出来。「是故说言等住于舍」,这个「等住于舍」是这么个意思。
∵∵辰九、厌(分三科)∵∵巳一、征
∵何等为厌?
∵底下这是第九科「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说是怎么叫做「厌」?怎么叫做厌烦。这是问,底下解释。
∵∵巳二、释
∵谓由于彼深见过患,弃背为性。
∵「谓由于彼」,就是这个修行人,对于那个欲的境界「深见过患」,他不是肤浅的;深刻的看见了欲的过患是令人苦恼的,所以「弃背为性」,他就弃舍这个欲了,就不随顺这个欲了,这就叫做「厌」,这个「厌」是这样意思。知道它的过患,而不随顺这个欲,而弃舍了这个欲,就是断了这个欲了,不再有欲了,这个叫做「厌」。不是说我们修不净观的时候,饭都吃不下去了,和那个不同,不是这样的意思。
∵这是「释」,第三科是「广」,就是再详细的解释。
∵∵巳三、广
∵此复三种:谓无常故、苦故、变坏法故。
∵这是解释;「广」,再多解释这个过患。说它有过患,有什么过患呢?这里面有三种过患;「谓无常故」,说这个欲是无常的,它不会永久保持这件事、保持这个欲。我们本身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无常的,所以不可能永久去享受这个欲;而欲本身也是无常的,而这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是无常的,所以这个欲这件事决定是无常的,不可能永久这样子。当然世间上的事情,无论怎么说,还是以心为本;心接触到不同的情况的时候,思想就起变化。思想起变化了,就和原来有欲的心情就不同了,所以得到色界无色界定的人,他们是没有欲的;不但是佛教徒,非佛教徒也有这种事情,所以「无常」。
∵「苦故」,而欲就是苦,欲令你痛苦。这个后边修不净观的地方说得非常详细,这里还是很简略,没有多说,就说了很多的苦。「变坏法故」,对于这个欲,欲是变化法,忽然间没有了。「变」和「坏」还不同;这个欲还在,但是变了,这个坏是不在、不存在了,还是不一样的。这地方只是用三句话,简单的说,后边才详细。
∵∵辰十、恶
∵何等为恶?谓由于彼初见过患,弃背为性。
∵这一共是十二段,现在是第十科。前面第九是「厌」,这底下说「恶」。念ㄜˋ也可以,念ㄨˋ也可以,和「厌」有相通的意思。前面这个「厌」呢,「谓由于彼深见过患,弃背为性」。若说「恶」是什么意思呢?「谓由于彼初见过患,弃背为性」,就是这个修行人初一步看见欲的过患,看见欲的过患就把欲弃舍了,要断了这个欲了,那么这时候叫做「恶」,这是初一步。当然这是圣人,他的智慧强、智慧有力量,他知道有过患,初一步感觉到不对,他就把这件事停下来。若是我们不修不净观的人,没有入圣道的人,我们智慧没有力量,我们就感觉到有过患,但是还是不肯弃舍的,还舍不得弃背这个欲。所以这里是说这个人智慧强。
∵∵辰十一、违
∵何等为违?谓由于彼中见过患,弃背为性。
∵这第十一科,怎么叫做「违」呢?「谓由于彼中见过患」,就是进一步;前面是初开始看见过患,现在进一步看见欲的过患,就更深了一层了,那么是「弃背为性」。
∵∵辰十二、背
∵何等为背?谓由于彼后见过患,弃背为性。
∵「何等为背」呢?「谓由于彼后见过患」,最后感觉到欲的过患的确是不可以亲近的,「弃背为性」。这样分三个时期,用三个字来表示;一个是恶、一个是违、一个是背,用这三个字来解释这件事。这也是把前面那个「厌」就更详细的说了一下。
∵∵卯二、观察离欲(分四科)∵∵辰一、即于离欲作意趣入
∵与此相违,即于离欲作意趣入者,谓于是处见胜功德故。
∵前边「观察于欲」分成十二科,观察这个欲分成十二段、分成十二句话来解释。这底下「观察离欲」,观察没有欲的功德,对于欲的不满意就弃舍这个欲;现在弃舍欲以后又有什么好处呢?这是说这一段。分四科,第一科,「即于离欲作意趣入」。
∵「与此相违」,这个修行人修了不净观的结果,「与此相违」,就与欢喜欲的情况是相违反的、相违背的。「即于离欲作意趣入」,就是没有欲的这种心情、这种境界他心里面能契合。这句话怎么意思呢?「谓于是处见胜功德故」,就是这个修行人,他的智慧高了,他能在离欲的境界里面看见有殊胜的功德,所以他就能趣入。若是不感觉到离欲有功德,那当然是不会离欲的,对于离欲这件事是反对的。但是他现在不是,他看见离欲以后有大功德。
∵离欲的功德最明显的一件事,就是能得禅定。得了禅定以后是寿命长、安乐多,所以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寿命长,寿命的长远,而且有广大的神通道力,这是在世间法上说的;出世间法能得到无漏的智慧,那就是得涅盘了。所以从离欲的境界上看见了功德;就是没有欲的苦恼,而有胜深的禅定、神通、轻安乐,又能进一步得到涅盘乐,这种种的功德。如果是有欲的话,这些功德都没有了、都破坏了。
∵∵辰二、美
∵美者:谓于是处生清净信而证顺故。
∵这是第二科,这个离欲的境界是美好的。「谓于是处」,谓于离欲的境界里面生清净心,他建立了清净的信心,离欲了以后认为这是清净的境界;那么反过来,欲就是不清净。所以离了欲以后,生到色界天都称之为「梵」,「梵」就是清净的意思,没有欲的时候是清净的,「生清净信」。「而证顺故」,他也就能够努力的去修行这件事,「证」就是成就了这无欲的境界,他的思想、他的行动也于无欲的境界相随顺,他是能「证顺」。有欲的时候多诸烦恼,就是不清净的;离了欲以后心里面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是清净,思想清净行为也清净,所以「生清净信而证顺故」。
∵∵辰三、住
∵住者:谓于所缘不流散故。
∵就是这个修不净观、学习离欲的这个人,他对于所缘的境界,就是那个离欲的境界;他心安住在离欲的境界能够不流散、不动乱、不散乱,这叫做「住」。若是不离欲,在欲的境界上,心里面是动乱的,多诸烦恼是动乱的。
∵∵辰四、胜解(分二科)∵∵巳一、标得离系
∵胜解者:由于是处不染污转,于诸烦恼得离系故。
∵这是第四科「胜解」,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得离系」。
∵「谓于是处不染污转,于诸烦恼得离系故」,这是说修离欲的这个人;现在是《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地」是定,而这个说定的这段文里面,就是很广地、很详细地诃斥这个欲。这个意思也很明白,因为有欲是不能得定的;如果就算是能够修禅定,因为没有断欲的关系,欲能破坏这个定,所以这里面一直说欲的过失,说无欲的功德。「由于是处不染污转」,他没有欲的时候他心清净,远离一切烦恼的染污。因为什么呢?「于诸烦恼得离系故」,他对于很多很多的烦恼都已经解脱了,不被烦恼所系缚了;若有欲的时候他就为烦恼所系,无欲的时候烦恼就不系缚他。没有理由再生贪心,没有贪心,也就没有瞋心,各式各样的烦恼就都解脱了。没有烦恼的时候,心当然是清净的,心当然是安乐。这是「标离系」。
∵第二科「释不染污」,解释不染污的意思,分两科,第一科「于弃背行心无罣碍」。
∵∵巳二、释不染污(分二科)∵午一、于弃背行心无罣碍
∵以于厌等弃背行中正流转时,心无罣碍。
∵「以于厌等弃背行」,这个修不净观、离欲的这个人,他对于「厌」、对于「恶」、对于「违」、「背」这些弃背欲的修行里面,「正流转时」,正在这样活动的时候,正在这样修不净观的时候。「心无罣碍」,心里面没有欲来障碍他、没有欲的障碍。若是修不净观没有成功的人,而有欲的人,欲能来障碍他的无欲,能障碍他的不净观的。
∵∵午二、无功用舍
∵又复于舍无有功用。
∵这个不染污;第一个是心里面没有罣碍,第二个是「无功用舍」。就是修不净观的时候,这个欲不来捣乱、打扰他,这是一个不染污的相貌。第二「于舍无有功用」,就是弃舍欲这件事很自然地,不需要特别勉强就能舍掉这个欲,这也是不染污的一个相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