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二、名色缘六处等
∵在母腹中,以因识为缘,相续果识,前后次第而生,乃至羯罗蓝等位差别而转。
∵这是三杂染里面的最后一个,「生杂染」。「生」就是由烦恼杂染和业杂染,所得的果报。可是在这里面说到果报时候,也同时说到烦恼和业,所以他也不是一个单独性质的。在这一大科的解释里面,分成四科,一个「生差别、生艰辛、生不定」,第四科是「生流转」。「生流转」里面,在长行里面分九科,第一科就是「缘起」的「体」,就是十二缘起。
∵这个「生杂染」,这一大段文里面,即以「十二缘起」为主加以解释,就是解释十二因缘的事。第一科是「缘起的体性」,这一科的解释里面有略说、有广显。「略说」已说过去了,第二科「广显」就是详细的解释。详细的解释里面分二大科,第一科是「从前际中际生,中际生已复趣流转?」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从中际后际生及彼不生趣清净究竟」,这第二科还没到,现在还是第一科,∵第一科里面的解释先「辨相」,而后「料简」。辨这个流转生死的相貌,由「前际、中际、后际」这流转的相貌,然后再结束了它。这个「辨相」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受生义」,第二科是「流转义」。
∵这「受生」,就是由烦恼和业得到了果报,叫做受生。「受生」分二科,第一科是「前际摄」,第二科是「中际摄」。现在是前际,前际讲完了,这个前际就在十二缘起里面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是前际,前际说完了就是说到中际。
∵「中际」,就是「识缘名色」以下,那么这叫做中际,就是一直到「触缘受」。这中际里面分二科,「中际」分二科,第一科解释「生长」,第二科解释「辨业果」。现在是解释生长,「生长」分二科,第一科是「生起位」,第二科是「增长位」。现在是生起位,「生起位」分二科,第一科是「识缘名色」,识缘名色这一科已经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名色缘六处等」,现在解释「名色缘六处」这以下。
∵前面说「于现在世,自体得生」,就是「识缘名色」的意思。「在母腹中」,就是「名色缘六处」了,当然这是约人类胎生的情况加以解释。所以「在母腹中,以因识为缘,相续果识,前后次第而生」。这个「在母腹中」,在前面的那个〈意地〉,〈五识相应地〉是第一,第二是〈意地〉。〈意地〉也有提过这件事,那么就是阿赖耶识和父母的遗体和合在一起,那么这就是「识缘名色」。以后的情形就是「名色缘六处等」等,名色缘六处等等的情形里面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呢?是以「以因识为缘」,「因识」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面有一切种子,这一切种子为「名色缘六处」的因缘;就是「名色缘六处」要以一切种子为因缘,这一切种子就叫做「因识」,它是果报的因,这有为法的因缘,就是一切种子为因缘的。这「因识」就表示它不是果,它这个时候还在因的时候,在因的时候它有引发将来果的力量,所以叫做「因识」。
∵「以因识为缘,相续果识,前后次第而生」,这个相续的现起果,现起果现出来什么呢?就是现出来「六处」,现出来,在母腹中就现出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个前五根,意根这时候也长成了,前五根也成长了。但是「识缘名色」,「名色」也是由一切种子识现出来的。这个「名」就是受、想、行、识;「色」就是父母的遗体。可是阿赖耶识同它和合在一起,也还是由自己的阿赖耶识种子现起的,所以是「以因识为缘,相续果识,前后次第而生」。先是识→名色→六处→触→受,前后次第的现起。在种子的时候大家都是同时存在,可是这个种子发生现行的时候,就是得果的时候,还是有前后次第。不能说是「名色」还没有出现就出现「六处」了,不可能是这样子;说「六处」还没有,就有「触」了也不可能是这样子,一定还是要有「前后次第而生」。
∵「乃至羯罗蓝等位,差别而转」,就是从「识缘名色」,这个时候就有了「羯罗蓝」了。这在前面的〈意地〉也有提到,有羯罗蓝、遏部昙、闭尸、键南、钵罗赊佉、发毛爪齿、根、形,一共有八个位次。「差别而转」,就是一个期、一个期不同的形相显现出来,所以叫做「差别而转」。
∵∵宙二、增长位
∵于母胎中,相续果识与名色俱,乃至衰老渐渐增长。
∵这第二科是「增长位」。前面是第一科「生起位」,第二科是「增长位」,「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这是「生起位」。这「增长位」,这里面说到「于母胎中,相续果识与名色俱」,这一生这个生有,或者说是有本有。本有、死有、生有,这里面是从生有开始算,这就是果了。生有之前是死有;死有之前是本有。
∵现在这里说是「相续果识与名色俱」,称之为果了的时候,就是那个生有。一刹那间投胎了,那一刹那间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名之为「相续果识」。他这个「果识」和前面那个中有是相续的,中有之前和死有;死有之前就是本有,都是相续的。但是一般的情形,我们在本有到死有以后,人的肉眼不知道了。现在佛法来说还有中有,过来是生有,这个生命是相续下去的,这当然是阿赖耶识的力量,所以名为「相续果识」。「与名色俱」,与受、想、行、识,还有一些地、水、火、风,大家在一起和合叫「名色俱」。
∵「乃至衰老,渐渐增长」,那么在母胎中是处胎位,然后就出胎,出胎以后有婴孩、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所以「乃至衰退老」。「渐渐增长」,那么这个「名色」,也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都逐渐的新陈代谢的增长,逐渐的变化是这样意思,这是说的「增长位」。生起位、增长位说完了,生起位和增长位,这是合起来就叫做「生长」。
∵∵宇二、辨业果
∵尔时感生受业名色与异熟果。
∵这以下是第二科「辨业果」。前面是「辨生长」,这底下是「辨业果」。这个「辨业果」是说什么呢?「尔时感生受业,与异熟果」。这「名色」这两个字,「尔时感生受业名色」,在金陵刻经处的本子有「名色」两个二字,但是在《披寻记》的本子没有「名色」,在《披寻记》的本子上没有这「名色」这两个字。但是从这文义来看呢,没有这两个字还好讲一点,但是看参考书上,窥基大师的《略纂》上是有「名色」两个字的。现在这个《披寻记》它是依义定文,依文释义;依义释文,没有「名色」两字是容易讲,就是「尔时感生受业与异熟果」,你看很顺。
∵这个时候这个「感生受业」,这个有生受,「有现受业、有生受业、有后受业」,是分这么三种。这个现受业不提,这个后受业也不提,现在只说一种的「生受业」,就是第二生。这个招感第二生果报的那个业力,令你得到这个「受」,就是你得到。「受」就是得到这句话也很有意思,这佛法它用这字用的也是很妙!怎么叫做得到了?你得到了那个果报了,就是你感觉到就是你得到了。这个「受」是感觉的意思,你感觉到了,是苦、是乐、是不苦不乐,你有感觉了就是你得到果报了,当然这感觉是你自己才知道的,别人不知道。所以「尔时感生」,招感生报的业力。「与异熟果」给你一个果报,你以前费了多少时间精神,你造了什么什么的业力,现在不令你白造业,给你一个果报,酬劳你一下,「与异熟果」,那么就是这样意思。
∵前面说是「释生长」,这一科里面有「生起位」,有「增长位」,加起来就是你的「异熟果」。你这果报从那来的呢,「感生受业」给的,你自己的生业,所以这是「辨业果」。
∵∵玄二、流转义(分二科)黄一、别释其相(分二科)
∵宇一、名色缘识(分二科)∵∵宙一、标义。
∵又此异熟识即依名色而转,由必依托六依转故,是故经言名色缘识。
∵这是第二科「流转义」。前面是「受生义」,受生义里面有「前际摄」、有「中际摄」,这两科都讲完了。现在说「流转义」,说流转的道理,这个我们的生命体继续的惑业苦的流转,说这件事。说这件事分二科,第一科「别释其相」,第二科「结显互缘」,这个各别的解释它的相貌,相貌是解释什么呢?就是第一科先解释「名色缘识」,第二科解释「识缘名色」,就是这个生命体,它能相续不断的原因在那里,那么在这里说就是「名色缘识,识缘名色」,所以人能够流转生死,能流转下去。先解释「名色缘识」的相貌,分二科。先「标义」,标示出来「名色缘识」的义理。
∵「又此异熟识,即依名色而转」,「又此异熟识」,也就是这果报体,我们这色、受、想、行、识的果报,那个主体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同因果的,现在是说果识,果上的。这个阿赖耶识,这果识它怎么样能够存在呢?「即依名色而转」,它也要有所依止,它才能继续的活动。它依止什么呢?依止名,依止色,它才能活动。
∵「由必依托,六依转故」,这底下说出个理由来,「即依名色而转,由必依托」,由于这个「识」,它决定要依托「六依」才能活动的。「六依」在这里看是什么呢?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就是六根,六根是六识所依托的,眼识要依眼根,乃至意识要依意根,是这样意思。这样说那么这个「异熟识」,就应该是指六识说的。所以「又此异熟识:由必依托,六依转故」,所以就包括六识在里面了,不单独指阿赖耶识,也指六识说了。这底下就是,不是单独指阿赖耶识说,这「异熟识」也包括前六识在内,所以要「依托六依转故」。
∵「六依转」实在来说呢,在后面也有解释。前五根是「色法」,就是色法,前五根是色法;那么第六意根,第六意根是识,是「心法」。那么也还是,识就在「名」里面,地、水、火、风的组织那就是「色」。所以「即依名色而转」,也就是等于说依六根而转,意思也是相通。可是若说「由必依托,六依转」,这话那就是指「前六识」说的,那么这用「异熟识」和「前六识」,统一起来有这样的味道。
∵「是故经言:名色缘识」,这就引经上的话,所以经上说,这是在小乘《阿含经》里面也有,在大乘经论也是有这个话。「名色缘识」,名色为识作缘,为识作缘。这个为识作缘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为识作所观察的境界也叫做「名色缘识」;为识作依托的境界,也叫缘。就是你要依赖它,你才能生起活动;你活动起来呢,还要来缘虑它,所以叫做「名色缘识」。那么用这句话来证实前面这个说法是对的,这样意思。
∵这底下就加以解释,就是第二科是「释依」,前面是「标义」,这底下解释「名色缘识」,的这个理由。
∵∵宙二、释依
∵俱有依根曰色,等无间灭依根曰名,随其所应为六识所依。依止彼故,乃至命终,诸识流转。
∵「俱有依根曰色」,俱有依根呢,那个「根」是「识」之所依,识以根为所依。眼识以眼根为所依,耳识以耳根为所依,乃至身根,身识以身根为所依。这个能依的「识」,和所依的「根」,是同时有的所以叫「俱有」。这个「根」是同时的,彼此同时存在,但是此依于彼;彼为此所依,那么叫做「俱有依根」,那么这就是「色法」。这样「色法」当然就指这前五根说的。
∵「等无间灭意根曰名」,「等无间灭意」不是同时的,是前后的,而这前后是指「心法」说。「俱有依根」是指「色法」说,所以叫「俱有依根曰色」。「等无间灭意根」是指前一刹那识灭了,为后一刹那识生起的缘,那么就叫做「等无间灭意」,那么这也是根,那这就是第六意根了,这第六意根是「心法」说的,所以叫作「名」,是这样子。这叫做一个「名」,譬如说:「名色缘识」,什么叫做「名」?什么叫做「色」?现在这里解释「俱有依根曰色,等无间灭意根曰名」,这样解释了。
∵「随其所应,为六识所依」,这是一个俱有依根、等无间灭意根,「随其所应」为六个识的依止处。这样说呢,前五识所依止的根就是「俱有依根」;那么这个第六识就依「等无间灭依根」。但是前五识也同样有「等无间灭意根」,也是有的。
∵「依止彼故,乃至命终,诸识流转」,这个「识」若依「名色」为依,有了所依,依彼为依止故,「乃至到命终」,这一期生命到最后结束,这一切识才能相续的活动,就是这样意思。这样看出来这个「流转」,就是需要有「俱有依根」,同时还要有「等无间灭意根」这样子。这上面没有提「染污意」,没提,只提「等无间灭意根」和「俱有依根」,只提这二个根。
∵∵宇二、识缘名色(分二科)∵∵宙一、释色等名
∵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种、若根处所、若彼能生大种,曰色。所余,曰名。
∵这第二科「识缘名色」,前面是「名色缘识」。名色为识作缘,现在说识又为名色作缘,调过来说,你为我作缘,同时我也为你作缘,是这样的意思。先「释色等名」,分两科,「释色等名」。
∵「又五色根」,前面「俱有依根」,其实就是「五色根」,五净色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种」,这物质成就的这个根,也就是所依的那个,坚、湿、暖、动的四大种,这四大种它就是所依的根。那么前面说「五色根」也是,还是前五识所依的,物质成就的五根。「根所依大种」,也还是这五根,不过说明了这「五根」是什么东西成就的?是「四大种」成就的,是这样意思。
∵「若根处所,若彼能生大种」,「若根处所」,根所在的地方,当然是「大种」已经成就所造的,这个造设大种。照理说这「根处所」,就应该是扶根尘,根所在的处所,那当然就是扶根尘,来保护这个净色根,应该这么说。「若彼能生大种」,就是「若彼」,它能生出来造色的「大种」,大种是能造;地、水、火、风是所造。若论色法本身呢,就是一个四大种,一个四大种所造。若为眼所依止,就是一个「净五色根」,一个「五根处所」;那就是一个净色根,加一个扶根尘,应该就是这么多。这么多合起来曰「色」,这就叫做色。「识缘名色」这个色,这个「色」是什么东西呢?就是这个。
∵「所余曰名」,所剩余的,前面是「色法」,剩余的就是受、想、行、识了;受、想、行、识名之为「名」这样子。另外还有一个「识」,受、想、行、识里面也有个「识」,受、想、行、识的「识」是在「名」里面,另外的识是「由识执受」。另外的识就是,这个不是受、想、行、识的那个识,这是另外的阿赖耶识。前面这个名和色,它们怎么能够存在呢?「由识执受」,要由阿赖耶识来执持它、来持守它、来领取。「受」者取也,由阿赖耶识取,把它们拿过来加以组合,那么这时候在执受呢,就是由阿赖耶识来执受。
∵这第二科「显识执受」。前面是解释什么叫做「名」?什么叫做「色」?这底下就说明,它所以能够「流转」的道理,这是因为有「识」的执受。
∵∵宙二、显识执受
∵由识执受诸根,堕相续法,方得流转。故此二种,依止于识相续不断。
∵「由识执受诸根,堕相续法,方得流转」,如果没有阿赖耶识执受,只是「名色」是不能流转生死的,那就不能存在了,所以由阿赖耶识的「执受诸根」,执受这个「五净色根」,乃至「所依大种,若根处所」,都是要由阿赖耶识执受。若阿赖耶识执受时候,「堕相续法」,「堕」者属也,就属于因果相续不断的事情了。「堕相续法」,或者这么样说,这相续是什么?就是色、受、想、行、识生命体,由阿赖耶识执受它,它就属于有情了,若没有阿赖耶识执受,这件事是不成就的。所以叫做「由识执受诸根,堕相续法」。
∵这个前五根、五净色根,由阿赖耶识执受它就不坏,它能活泼的相续存在下去。这个色法,若是「等无间灭意根」色法是不能执受的,色法是不能执受。但这里面也有这个意思,「由识执受诸根」,一个「等无间灭意根」也执受了,加上「俱有依根」也执受。这里面有什么意思呢?你这个「识」,若有阿赖耶识的种子它才能现起,所以也有由阿赖耶识控制的味道,所以才能够属于生命体的这一法。这个生命体受到阿赖耶识的执受「方得流转」。它这个因果,果又有因;因又有果,这样相续流转下去,「方得流转」。
∵「故此二种,依止于识,相续不断」,所以这两种:一个「名」、一个「色」它要依「识」为依止处,它才能够相续不断下去,是这样意思。所以「显识执受」,是这个的意思。
∵∵黄二、结显互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