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二、别释诸相(分四科)巳一、初处观察(分二科)

午一、释(分三科)∵∵未一、下劣形相

由剃除须发故、舍俗形好故、着坏色衣故,应自观察形色异人,如是名为观察誓受下劣形相。

这是第三科「三摩地自在」分两科,第一科「辨得自在」又分两科,第一科「释」。「释」里边又分四科,第一科「善观察」这一科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第二科是「广辨」。「广辨」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总标四处」,这昨天讲过了。现在是第二科「别释诸相」,就是解释这个四处,分四科,第一科是「初处」的「观察」,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又分三科,第一科「下劣形相」。

「由剃除须发故」,就是发心学习圣道这个人,在这里说就是修禅定的这个人,想要成就三摩地自在的这个人,他应该怎么样学习呢?「由剃除须发故」,就是要剃除他的须,剃除他的发,要这样来学习,这是一样。第二样「舍俗形好故」,要弃舍世间人所认为的那个形相的美好,也要弃舍。第三样「着坏色衣故」,你穿的衣服也不要像世间人穿的那么样的好,这个颜色是很坏的很不好的。这是三样。

「应自观察形色异人」,这位修行人他想要得三摩地自在,应该自己观察自己的「形」,观察自己的「色」,不同于世俗上的人。「如是名为观察誓受下劣形相」,你想要得禅定得三摩地自在,你先要作好这件事。

∵∵

未二、下劣威仪

于行住坐卧语默等中,不随欲行,制伏憍慢,往趣他家,审正观察,游行乞食。如是名为观察誓受下劣威仪。

前面是「下劣形相」,现在第二是「下劣」的「威仪」。

「于行」,你在「行」的时候、「住」的时候、「坐」的时候、「卧」的时候、「语」同人说话、或者是「默」然不说话的时候,在这么多的威仪里边「不随欲行」,你心里边不能够随着你的欲心去活动。若随欲而行、随欲而住、随欲而坐、随欲而卧、随欲而语、而默,这样不及格。不要随欲而活动。

「制伏憍慢、往趣他家」,要能够制伏自己的憍慢心,不可以有高慢心瞧不起别人,要把这样的毛病,要把它调伏它。「往趣他家」是到别人的地方去。「审正观察,游行乞食」,你要注意地去观察,到别人的家去你要注意地观察。「游行乞食」,到别人家干什么呢?就是乞食,自己不生产,自己就是乞求你的饮食。「如是名为观察誓受下劣威仪」,下劣威仪原来是这样子。「不随欲行,制伏憍慢,往趣他家、审正观察,游行乞食」,这叫做「下劣的威仪」。看这个《披寻记》的解释。

∵∵

《披寻记》七三五页:

于行住坐卧语默等中不随欲行者:〈声闻地〉说: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语、若默,正知而住,于彼诸业正念所摄,不放逸摄,是名不随欲行,应随月喻。往施主家,具足惭愧、远离憍慢、荡涤身心,是名制伏憍慢往趣他家。游行乞食,或有应往、或不应往,及于往时观见众色,或有应观、或不应观,是名审正观察游行乞食。如是诸义,〈声闻地〉中广辩其相。(陵本二十四卷十二页)

「于行住坐卧语默等中不随欲行者:〈声闻地〉说: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语、若默,正知而住」,这个「正知而住」这个「正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自己观察自己的心不要有染污心,有了的时候立刻地恢复清净,这叫作「正知而住」。如果是自己一直地向外攀缘,心里面有染污了自己还不知道,或者知道有染污心了而不加调伏,那都叫作不是正知而住,那就是迷惑了。

「于彼诸业正念所摄,不放逸摄」,你这位修行人「于彼诸业」,就是或者是行、或者是住、坐、卧、语、默这么多的活动中「正念所摄」,你一直地保持清净心,要这样子。「不放逸摄」,不要有染污心的思惟,要这样子做「是名不随欲行」。这就是「应随月喻」,这个是在《涅盘经》上说到这个譬喻,像那个月亮,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它这光明越来越大越来越增长,一直到十五的时候它的光明特别地圆满。我们发心用功修行的人,你的心也要这样子,里面这清净心越来越增长越来越广大,无论什么时候心里都是清净,保持清净,像月亮那样。等到这个月亮十五是月圆,那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这个光明就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了,这表示什么呢?你发心修行的时候使令心里面的这些染污越来越减少越来越减少,所以这个修行人,你要自己常照顾自己的这一念灵明的心,叫它清净心增长染污心渐渐减少,最后没有染污心了,你要这样学习这叫做「应随月喻」,用月来譬喻这个修行人的心。

「往施主家,具足惭愧」,因为这个修行人自己不生产,佛是这么样安排,安排出家人自己不去生产,不去积蓄财富,那么就去乞食。到「施主」家去乞食的时候,「具足惭愧」心,我现在穿上了出家人的衣服,等于是贴上标签了:「你是个修行人。」你若是在家居士他也是信佛,但是他没有标签,表面上看不知道他是佛教徒?不是佛教徒?但是出家人不同,一看,喔!你是出家人,要修行的人了。要「具足惭愧」,你一看我是修行人,但是我心里面的贪瞋痴还没有减少,要生惭愧心。「远离憍慢」,就不要憍慢,我的烦恼还没有减少,我的戒定慧还没有广大起来没有建立起来,我怎么可以瞧不起别人呢?远离憍傲。「荡涤身心,是名制伏憍慢」,要用佛法要用禅定来沐浴、来洗、来涤除身心的污垢,是这样子,是名叫「制伏憍慢,往趣他家」。

「游行乞食,或有应往,或不应往」,或者你去施主家,有的时候是这家应该去,有的时候也不应该去,或者他们正在匆忙的时候你不要去,或者他们有污秽的事情你也不要去,在〈声闻地〉说得很详细,说是「或有应往、或不应往」。「及于往时,观见众色,或有应观、或不应观」,看见种种情况,有的事应该看有的事你不要看。「是名审正观察游行乞食」。

「如是诸义,〈声闻地〉中广辩其相」。这个《瑜伽师地论》它就是慈悲,就是样样说得详详细细地、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这是「观察誓受下劣威仪」。

∵∵

未三、下劣众具

又正观察从他获得,无所畜积,诸供身具,如是名为观察誓受下劣众具。

是第三个「下劣众具」。「又正观察」,这位修禅定的人他要注意「观察」,什么事情不可以不观察就做这件事,要思惟;「从他获得」,你去乞求,「从他」从施主那里「得」到的东西是你「无所畜积」,你没有「积畜」,没有这种东西,然后你从施主家得到,得到什么呢?「供身具」,供给你身体的生活所需的这些资具,「如是名为观察誓受下劣众具」。当然也可能施主给你一个很名贵的东西,也可能,但是你不要作这个希望,就是怎么样不是太好,你也应该生欢喜心了。你要做这样想,就是下劣的众具我维持生活就好了。

∵∵

午二、结

由此五相,当知是名初处观察。

「由此五相,当知是名初处观察」,前面这是五相。第一个下劣的形相这里有三种,有剃除须发、有舍俗形好、着坏色衣,再加上下劣威仪、下劣众具,这是五个。

「由此五相,当知是名初处观察」,这是第一个地方的观察。

∵∵

巳二、第二处观察(分二科)∵∵午一、释(分三科)

未一、初一相(分二科)∵∵申一、标

又善说法毗奈耶中,诸出家者所受尸罗,略舍二事之所显现。

现在是第二科「第二处的观察」,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初一相」,也是五个相,现在第一个相。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又善说法毗奈耶中,诸出家者」,这就是佛法里边,佛是善说法,他善于宣扬诸法的真理。而「毗奈耶」就是律,说法、说律,唯有佛有大智慧宣扬的法、律是最恰到好处。你在佛法里面出家的这个人所受的戒,「略舍二事之所显现」,简略地说就是弃舍这两件事就表示你受了这种戒了,受了佛所说的戒了,就显现出来佛法的戒。那两件事呢?

∵∵

申二、列

一者:弃舍父母、妻子、奴婢、仆使、朋友、眷属、财谷、珍宝等所显。二者:弃舍歌舞倡妓笑戏欢娱游纵掉逸、亲爱聚会种种世会之所显现。

「一者:弃舍父母、妻子、奴婢、仆使、朋友、眷属、财谷、珍宝等所显」。你想要成就一件大事,就是要「父母、妻子、奴婢、仆使、朋友、眷属、财谷、珍宝」都要弃舍,你若去管理这一件事你去照顾这一件事,你就不能修行。这的确是不容易,这件事很难,很难很难。说我一定要照顾我的父母,要孝顺我的父母,我要照顾我的妻子、奴婢、仆使、朋友、眷属,我还要照顾我的财谷珍宝等,你要去忙这些事那修行的事不要谈,那就是不能做这件事。所以明白一点说,你若想修行就不能讲人情;说是这个,你讲人情,这个事情做不到,不能修行了。那么这可以看见,这个修行这件事的价值有多高?要把父母、妻子都不要了去做这件事。做了这件事了,有大成就的时候,来报父母恩来照顾这一切事情,那么这件事就平衡了。

「二者:弃舍歌舞倡妓」,第二件事,这个戒律,佛法这个戒律上,要「弃舍歌舞」,你还要想要唱歌还要跳舞,你还想要演电影,这「倡妓」就是唱戏的这一类的事情,你要「笑戏」,唱戏里面就是编排一些事情令人笑,这些游戏的事情。还有「欢娱」,人与人之间,男女之间的欢娱。「游纵」,就是到各地方去有风景的地方去看看。「掉逸」,那就是掉动或者是这些放逸的事情。或者「亲爱聚会」这些事情,种种的世间的事,把这些事都弃舍了,这就表示是佛教的戒律。

这两件事都弃舍了,你就可以修行可以修禅定了。这是第一个相,「初一相」。

∵∵

未二、次二相

又彼安住尸罗律仪,不由犯戒私自恳责;亦不为彼同梵行者,以法诃摈;有犯尸罗,而不轻举。

这下面又有两种相。「又彼安住尸罗律仪」,又那个人在佛法里面出家了,他能够「安住」在戒律上表现出来的「律仪」有两个相貌;「不由犯戒私自恳责」,这个「犯戒私自恳责」,我犯了戒了我自己知道,我私自地「恳」,就是诚「恳」地要诃「责」自己要发露忏悔,叫「私自恳责」。我若犯戒了呢,我自己就要这样做。现在我没有犯戒,没有犯戒就「不由」,就没有这件事了;没有犯戒这件事当然不需要「私自恳责」。

「亦不为彼同梵行者,以法诃摈」,我没有犯戒所以我「同梵行者」,与我同住的修圣道的人,他们也就不会「以法」,如法地来诃斥我,不会。这轻微的是「诃」斥我,「摈」就是严重地驱逐了。因为我没有犯戒,和我同住的修行人也就不会诃斥我,也不会驱逐我。那么这是表示自己持戒没有违犯,这是第一个相貌。

「有犯尸罗,而不轻举」,说别的人,和我同住的人他们有人犯戒了,「而不轻举」,我不轻易地去举发他,我不轻易地举发说:「你犯什么戒了,犯什么戒」,我不随便地就举发他。因为什么呢?怕举错了,你冤枉他是不对的呀!所以这就是,自己不犯戒,别人犯戒的时候不随便地举发人。

这是两个相貌,加前面那一个相貌,就是三个了。

∵∵

未三、后二个

若于尸罗有所缺犯,由此因缘,便自恳责。若同梵行以法诃摈;即便如法而自悔除。于能举罪同梵行者,心无恚恨,无损无恼,而自修治。

这是后两相。一共五相,前面有三个,还有二个。这两个是什么呢?

「若于尸罗有所缺犯」,前面是说我自己没有犯戒,假设自己犯了戒,这条戒我没有守护清净就缺了,缺少了,我犯戒了。「由此因缘,便自恳责」,由于我犯戒那我马上地要发露,我要发露忏悔,要诚恳地诃责自己「再不可以犯了」,要这样子。

「若同梵行以法诃摈;即便如法而自悔除」。「若同梵行」,说我犯戒了我自己还覆藏,还隐藏着好像没有犯戒似的,那么我同梵行的人知道了,他很合法地有慈悲心,他举发我的罪的时候是用慈悲心用柔软语,而在私下里边同我说,这叫作合法的「诃摈」。「即便如法而自悔除」,我立刻地依「法」不能随便地,违法不可以。律里边有规定:「犯什么戒,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而自悔除」,自己马上地要忏悔,要除灭自己犯戒的罪过,恢复清净。

「于能举罪同梵行者,心无恚恨」,那个人举发我犯戒的这件事,「举」出我的「罪」那个「同梵行」的人「心无恚恨」,我对于那个举我罪的那个同梵行者「心无恚恨」,我心里面不愤怒;当时不愤怒叫做「恚」,以后也不愤怒叫做「恨」,叫「无恨」。「无损无恼」,我不会去……,你举我的罪,我将来就找你麻烦要伤害你,叫「损」。或者我触「恼」你,不这样子。「无恚无恨,无损无恼,而自修治」,而自己修治自己的不清净心,令心清净。「而自修治」,令自己的心清净,不要有愤恨的事情。

那么这就是两相:一个是自己若是犯了戒马上发露忏悔私自恳责,便自恳责。同梵行的来诃摈我,我能如法忏悔,对于举罪的人我没有恚恨,无损无恼。这两相,加前面的三相,就是五相。

∵∵

午二、结

由此五相,是名于第二处观察。

这是第二处的观察有这五相,这五相主要就是持戒清净。持戒清净,犯戒马上能还净,是这样意思。

∵∵

巳三、第三处观察(分二科)午一、释(分二科)未一、标

如是尸罗善圆满已;应以五相精勤方便修诸善品。

这是第三科「第三处」的「观察」。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尸罗善圆满已」,这位修行人他能受戒而能这样子不犯戒,犯戒而能够忏悔清净,这也是很圆满这是圆满了。但是修行人不能到此为止的还有事情要做,「应以五相精勤方便修诸善品」,应以「五」个「相」貌,有五种情形你要「精勤」地不懈怠,善巧「方便」地要做这五种事情,这五种「善」法。

这是「标」,下面「列」出来。

∵∵

未二、列

谓时时间谘受读诵论量抉择,勤修善品;如是乃应受他信施;又乐远离以正方便修诸作意;又复昼夜,于退分胜分二法,知断修习;又于生死见大过失,又于涅盘见胜功德。

「谓时时间谘受读诵论量抉择,勤修善品」这是第一个事情。要时时地「谘受读诵」,因为佛法不是容易,不是你自己就能懂,你要「谘」,就是向人请问,人家教授你你要接受,什么呢?「读诵」,或者是读那个文,照文读,而后又能背着能读这个文,叫做「诵」。「论量」,「读诵」是指文说的,「论量」指那个义,那里边的义你若不懂的要请问他,你自己要思惟「论量」。「抉择」,你和「谘问」的同时你要这样子「读诵论量」,你以后还要继续地观察思惟叫作「抉择」。「勤修善品」,这个「勤修善品」呢,《披寻记》解释为定资粮,就是要持戒清净、守护根律仪、于食知量、初夜后夜修悎寤瑜伽、要正知而住,那叫做「勤修善品」。

「如是乃应受他信施」,你持戒清净之后,你又能学习佛法,「时时谘受读诵论量抉择,勤修善品」,又能这样作呢,这时候你有资格接受别人的信施了。别人,那有信心的人对你的供养,你有资格接受了。这是第一个相貌。

「又乐远离以正方便修诸作意」这是第二个相貌。「又乐远离」,又欢喜远离愦闹的地方到寂静处「以正方便修诸作意」。前面那个「勤修善品」那是前方便,修定的前方便。现在是「正方便」,就是正式采取行动了要修止观了。前面讲过那个七种作意,也可以说这就是正方便。「修诸作意」,修那个七种作意,就是修止观了。这是第二个相貌。

「又复昼夜,于退分胜分二法,知断修习」这是第三个相貌。「又复」,「昼」是白天,「夜」是夜间,要精进地用功修行。「于退分胜分二法」,精进修行有两种情形:一个是退,一个是胜。「退」是什么呢?比如说:我读这《金刚经》,我背下来了,背了三天以后就不背了,就是「退」。我修止观,修了三天以后不修了,那就是「退」。「胜」呢,就是不退,继续精进地勇猛地向前进不怕困难,不怕一切困难,排除一切的困难向前进,继续精进地修行那叫作「胜分」。说是我又开始学习佛法,我开始修学禅定,有退有胜,有这两种情形。「知断修习」,你若是「退」,把退的事情要停下来;若是「胜」,要继续修习,令心不退转,令自己不退。这是第三个。

「又于生死见大过失,又于涅盘见胜功德」。「又于生死见大过失」,这是第四个。「又于涅盘见胜功德」,这是第五个。说是这个修行人受这下劣的形相、下劣的威仪、下劣的资具,这么苦恼的事情都肯做,而后出家修行这些事情。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原来就是这个原因;「于生死见大过失」,在生死里、在六道轮回里面有大过失,很苦恼,若是到三恶道流转很苦是有大过失,自己有烦恼会做错事,造了罪业要流转三恶道很苦;就是到了天上去、到了人间,也靠不住的也都是无常的,有这过失。所以,就是把父母都不照顾了,妻子都不要了,所有的财富都不要了,来做这件事。

「又于涅盘见胜功德」,解脱了生死,得到那个不生不灭的离一切相的那个境界,那是永久的安乐而再没有苦恼了,有大神通道力还能广度众生,所以有殊「胜」的「功德」,才能够出家受这个生活很清淡很苦,很苦都甘心这样做,原因就在这里。这是发菩提心的意思,「又于生死见大过失,又于涅盘见胜功德」,这是发菩提心,要精进地修行,要不忘菩提心。

前面是解释,后面第二是「结」。

∵∵

午二、结

由此五相,是名第三处观察。

这是第三处,就是指这样。

∵∵

巳四、第四处观察(分二科)∵午一、释(分二科)

未一、辨四苦(分二科)∵∵申一、标

如是精勤修善品者,略为四苦之所随逐。

这是「第四处」的「观察」,第四科。分两科,第一科解「释」,第二科「结」束。解释中分两科,第一科「辨四苦」。又分两科,第一科「标」。

「如是精勤修善品者」,就像前边那三种观察,说这个人过清淡的生活里面来修学圣道,还有问题你要注意,什么呢?「略为四苦之所随逐」,简箪地说还有四种苦恼随逐你,你自己要知道,要知道这件事。

这是「标」,下面「列」。

∵∵

申二、列

谓于四沙门果,未能随有所证故,犹为恶趣苦所随逐。

什么四苦之所随逐呢?先说第一种苦。「谓于四沙门果,未能随有所证故」,说我得到未到地定很好,我又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很好。但是你还没得到圣道,你还没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未能随有所证」,这个四沙门果这四果,四种道果其中那一果你都没成就的话,「犹为恶趣苦所随逐」,那你这个人还为三恶道的苦所随逐,就像一个人有三个怨贼拿着刀随着你随时要杀你,你怕不怕?这是说得到禅定的人,若没得禅定的人更是危险!「犹为恶趣苦所随逐」,因为你没得圣道,你的爱烦恼就没有调伏,这个见烦恼也没有调伏,你有见烦恼有爱烦恼,随时就会到三恶道去的,会到地狱去受苦,到饿鬼道、到畜生世界去受苦去,你要知道这件事。把这《披寻记》念一下。

∵∵

《披寻记》七三七页:

谓于四沙门果等者:谓若证谛现观,便不颠堕恶趣,及不复造诸恶趣业感彼异熟,由是不为恶趣苦所随逐。又证现观补特伽罗有多种差别:若于欲界未离欲者,初证现观得预流果,若于欲界倍离欲者,初证现观得一来果,若已离欲界欲者,初证现观得不还果。翻此,应知于沙门果未能随有所证,故为恶趣苦所随逐,是为第一所观察相。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