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二十六、依诸欲(分二科)∵∵辰一、举颂言(分五科)巳一、诸欲爱味

于诸欲希求,或所期果遂,得已心定喜,至死而保爱。

巳二、诸欲过患

诸乐欲众生,若退失诸欲,其色便变坏,如毒箭所中。

巳三、诸欲出离

若远离诸欲,犹如毒蛇首,彼于爱世间,正念能超度。

巳四、诸欲自性(分二科)∵∵午一、事欲

田事与金银,牛马珠环钏,女仆增诸欲,是人所耽乐。

午二、烦恼欲

攀缘沈下劣,变坏生诸漏,从此集众苦,如船破水溢。

巳五、离欲功德

若永绝诸欲,如断多罗顶,弃舍诸愁忧,犹莲华水滴。

这是第二十六科「依诸欲」,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分五科,第一科是「诸欲爱味」。这一共是六个颂,分五科,第一科是「诸欲爱味」,第二科是「诸欲过患」,第三科是「诸欲出离」,这爱味、过患、出离,这是前三个颂。第四个颂是「诸欲自性」,分两科,第一科是「事欲」,第二科是「烦恼欲」,这是第四,第五个颂是「离欲功德」。这六个颂分五科,下边第二科「长行」解「释」,分三科,第一科「举依处」。

辰二、长行释(分三科)∵∵巳一、举依处

此是义品中依诸欲颂。

「义品」也叫做《义足经》,在我们汉文的藏经里边,有一部经叫《义足经》,就是旧的翻译叫《义足经》,玄奘法师的翻译叫「义品」。这一品里边「依诸欲颂」,「依诸欲」说出来这六个颂。这是「举依处」,就是这六个颂的出处,出在「义品」里边,这是第一科「依处」。第二科「别释颂」,分五科,第一科解释「第一颂」,分两科,第一科「释希求等」,「于诸欲希求」,解释这一句。

巳二、别释颂(分五科)∵∵午一、第一颂(分二科)∵∵未一、释希求等

谓如有一,希求未来所有诸欲,为获得故发勤方便,得巳现前耽着受用;如是希求及正受用所得诸欲,由此因缘生喜生乐。

「谓如有一,希求未来所有诸欲」,假设有一个人,他希求未来所有诸欲,就是希望我将来有很多很多令我满意的欲,这是一个愿望,叫做「希求」。「为获得故发勤方便」,为了希望能够得到所希望的欲,就是「发勤方便」,发起很多的行动,叫做「发勤方便」,「勤」就当行字讲,勤者行也,就是「发勤方便」。「得已现前」,采取了行动以后,这个人成功了,得到了很多的欲,很多的欲现在前。「耽着受用」,于是乎他就爱着所得到的这些欲,受用这些欲。

「如是希求及正受用所得诸欲,由此因缘生喜生乐」,这样「希求」是愿,「得已现前」是成功了,「耽着受用」;成功了以后分三个阶段,一个是愿,一个是得果,一个是受用。「如是希求及正受用」,像前面这样子他有希求的愿,而后成功了以后,又受用所得的诸欲。「由此因缘生喜生乐」,他心里面非常的喜悦快乐,发了这样的愿而后采取行动,就很顺利的成功了,心里非常快乐,这是解释「希求」。「于诸欲希求或所期果遂」,这个「所期」就是所希望的,「果遂」就是成功了。「得已心定喜至死而保爱」,到了死的时候,心里面还是保护爱着,都不会说不爱了,都不会的,这是解释「诸欲爱味」。

未二、结名爱味

如是总名诸欲爱味。

这是「结名爱味」,就是这样子最初立愿,而后采取行动,一直到得到诸欲而后又受用,总起来名字叫「诸欲爱味」。「诸欲」是所欲的境界,「爱味」是受用这个欲,心里面有爱着心。

午二、第二颂(分二科)∵∵未一、释退失等

又彼希求及正受用所有诸欲,于其所得所受用事,若退失时,随彼诸欲恋着爱味,爱箭入心如中毒箭,受大忧苦或致殒殁。

这是第二科解释第二个颂,第二个颂是「诸乐欲众生若退失诸欲其色便变坏如毒箭所中」,解释这第二个颂。第二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释退失等」。

「又彼希求」,又彼人,那一个人希求诸欲,「及正受用」诸欲,「所有诸欲,于其所得所受用事」,他希求诸欲,受用诸欲,于其所得所受用的诸欲事,「若退失」时,若是失坏了,不属于他所有了,变坏了。这个时候,「随彼诸欲恋着爱味」,随顺他以前在诸欲上的爱着,生起种种的爱着、乐着心。「爱箭入心」,现在这个时候,他以前的爱,现在就变成箭了,这个爱着心,爱就是成了箭了,「入心」,射入他的心里面去,这个时候就苦恼了。说一个譬如,「如中毒箭」,像有毒的箭射到他身体里边去了,「受大忧苦」,心里面非常的苦恼,「或致殒殁」,或者因此而死掉了。这是「释退失等」。

未二、结名过患

如是名为诸欲过患。

这是第二科「结名」叫做「过患」,这是第二科,受到这个爱着诸欲,就有这种过患,有这种过失,有这种灾患。

《披寻记》七○四页:

爱箭入心等者:此中毒箭,喻彼苦受,乐受变坏所生苦故。《集论》中说:变坏故,是有色义。是故颂言:其色便变坏,心心所法,假名色故。

「爱箭入心等者:此中毒箭,喻彼苦受」,为毒箭所中,就譬喻他这苦的觉受,「乐受变坏」了,「所生」的「苦」恼就像这样子。「《集论》中说:变坏故,是有色义」,这个色有变坏的境界,叫做「有色义」。「是故颂言:其色便变坏」,这个颂上说,「其色便变坏」,实在就是他退失诸欲的时候,这个色就是他这个生命体的四大,也随着有转变,也就是中间败坏了。而这上面说,「心心所法,假名色故」,这上面说色变坏,实在不是色,是他的心,他这个心为苦恼所破坏了,心变坏了,色也就变坏了,不是两回事,所以叫做「其色便变坏」。如毒箭所中,这件事是你爱着诸欲,诸欲若变坏的时候,你就苦恼。如果说你虽然有诸欲而不爱着,诸欲变坏的时候,心里不苦恼,心就没有事;所以现在说有这样的过患,就是因为你爱着的关系,你爱着,你就有这个问题。

午三、第三颂(分二科)∵∵未一、释远离相(分二科)申一、举毒蛇喻

又复毒蛇,譬诸欲境;毒蛇首者,譬诸欲中所有爱味。若诸愚夫爱味诸欲,贪着受用,如蛇所螫。

这是第三科解释「第三颂」,第三个颂就是「若远离诸欲犹如毒蛇首彼于爱世间正念能超度」,解释第三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远离」的「相」貌,「若远离诸欲」这几句话。分两科,第一科「举毒蛇」的譬「喻」。

「又复毒蛇,譬诸欲境」,这个有毒的蛇,这是一个譬喻,譬喻什么呢?譬喻你所爱着这一切欲的境界,欲的境界就像毒蛇似的。「毒蛇首者,譬诸欲中所有爱味」,这就是譬喻诸多的欲中,你所有的爱味,你在享受诸欲的时候,心里面有爱着心,这就叫做「毒蛇首」。「若诸愚夫爱味诸欲,贪着受用」,若是这些糊涂人,他爱着这个诸欲的境界,贪着受用诸欲,「如蛇所螫」,就像被蛇咬住了,被蛇的毒所伤害了,这是举毒蛇的譬喻。第二科是「不生爱着」。

申二、不生爱着

若有多闻诸圣弟子,远离诸欲所有爱味,如毒蛇首,终不爱染而受用之,广说乃至不生耽着;彼于诸色所有贪爱,乃至于触所有贪爱,皆能调伏断灭超度。

「若有多闻诸圣弟子」,假设有一个人是佛教徒,他能多闻佛法,听闻佛法讲到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这样的圣人的弟子。「远离诸欲所有爱味,如毒蛇首」,学习佛法都是圣弟子,都是佛弟子,他能够远离这一切欲,对于这一切的欲没有爱味,远离诸欲的爱味,他不爱着诸欲。为什么不爱着诸欲呢?「如毒蛇首」,他能观察诸欲就像毒蛇的头,毒蛇的口要咬人,有毒。「终不爱染而受用之」,他就不会爱着这些诸欲,就不会去受用诸欲了。

「广说乃至不生耽着」,「广说乃至」,这里边有一点差别,譬如说原来佛教徒也是一般凡夫,他也是爱着诸欲,但是听闻佛法以后,得到了理智,有了闻思修的智慧了,他就改变自己修不净观,观察这个欲是毒蛇,他慢慢地就调伏了自己的爱着心,所以「广说乃至不生耽着」,他就不生爱着心。虽然有很多的欲,但是心里面不执着。

「彼于诸色所有贪爱,乃至于触所有贪爱,皆能调伏断灭超度」,那一位佛教徒,对于色的贪爱心,对于声、香、味、触,「乃至于触」,身所接触的一切境界,这些爱、贪着心皆能调伏,全部能够用止观来调伏,能调伏自己的爱着心。当然这不是说一句话,这是长时的用止观来调,今天也作如是观,明天也作如是观,修奢摩他,又修毗钵舍那,长时期这样子。「皆能调伏」,虽然有很重的爱,但是也能够消灭这种爱着心,能断除这爱着心,能超越这个爱着心,不为爱着所苦。

未二、结名出离

如是名为诸欲出离。

这是「结名出离」。这样子,这位佛教徒,就能从这个诸欲中解脱出来,不为毒蛇首所伤害了,第三个颂是这样意思。「若远离诸欲,犹如毒蛇首」,若是一个佛教徒,你心里面有了智慧,愿意弃舍这一切欲,怎么弃舍呢?就观察这些诸欲像毒蛇的首似的,你这样观察的话,你就能解脱了。「彼于爱世间,正念能超度」,对于贪着爱的这种世间,你有了闻思修智慧的正念,能解脱一切欲的,这第三个颂解释完了。

午四、第四颂及第五颂(分二科)∵∵未一、总标列

又诸欲自性,略有二种:一者、事欲,二者、烦恼欲。

这是第四科解释「第四颂及第五颂」,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列」。

「又诸欲自性」,又凡夫所遇诸欲的体性,「略有二种」不同,「一者,事欲,二者,烦恼欲」,有这两种不同,这是标列出来。第二科是「随别释」,别释这两种欲,分两科,第一科先解释这个「事欲」,「事欲」就是解释这第四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初半颂」,解释第四个颂的初半颂。第四个颂就是「田事与金银牛马珠环钏」,这是初半颂。「初半颂」又分三科,第一科「标列」它的「体性」。

未二、随别释(分二科)∵∵申一、事欲-第四颂(分二科)酉一、释(分二科)

戌一、初半颂(分三科)∵∵亥一、标列体性

事欲有二:一者、谷。彼所依处,谓田事。二者、财。彼所依处,谓金银等事。

「事欲有二」,这个「事欲」有两种不同,「一者,谷。彼所依处,谓田事。」这个「事欲」,这个「事」是所欲的境界,叫做事,所欲之境名之为「事」。这个「烦恼欲」是能欲之心,就是烦恼;「事欲」是已经有了所欲之境,是你所有的。事欲有两种,第一个是「谷」,谷所依止的地方就是「田」,这个谷是由田地里边生长出来的,这个「田」就是个「事」,它能生出谷来,为你所受用。「二者、财」,第二个就是财,财是什么呢?「彼所依处,谓金银等事。」这个「财」所依止处就是黄金和白银,加上钞票这一类的东西,这叫做「财」。这一个「谷」,一个「财」都是所欲,所有的欲都是从这里出来的。这是标列出来「事欲」的体性,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释彼依处」,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决定」。

亥二、释彼依处(分二科)∵∵天一、标决定

何以故?诸求谷者,必求田事;诸求财者,必求金银等事。

「何以故?」这是先问,什么原因是这样子?「诸求谷者,必求田事;诸求财者,必求金银等事」,这是「标决定」。为什么谷所依处是田事?财所依处是金银等事呢?「诸求谷者」,很多人生活所需的食品,求这个谷,「必求田事」,决定要求之于田,从这个大地生出来谷,离开这个是没有谷的。「诸求财者,必求金银等事」,从这里得到财,这是决定的。这下边第二科「随别广」,广释这件事。

天二、随别广

求金银等复有二种:一者、事王,二者、商贾。

「求金银等复有二种」,求财富的人还有两种不同,「一者、事王」,第一个是为国王做事,为国王做事叫「事王」,也就是为***做事。「二者、商贾」,行商作贾,做生意的人,有这两种不同。

亥三、明彼方便(分二科)∵∵天一、于求谷等

求谷求田,方便须牛。

这是第三科「明彼方便」,求这种种的方法。分两科,第一科「于求谷等」。「求谷」或者是要「求田」,求谷求之于田,没有田就去求田,多买一点土地;但是求田的时候,就「方便须」要「牛」来耕田,才能出来谷的,所以还须要牛。

天二、于求财(分二科)∵∵地一、事王

求财事王,方便须马。

这是第二科「求财」,分两科,第一科是「事王」。「求财」如果若是为国王作事,那个「方便」就是须要有「马」,这样子交通工具还是很重要的。下边第二科是「商贾」,分两科,第一科「举胜方便」。分两科,第一科是「列诸事」。

地二、商贾(分二科)∵∵玄一、举胜方便(分二科)∵∵黄一、列诸事

求财商贾所有方便,若金银等共相应者,谓诸宝珠;金银异类不相应者,谓环钏等。

「求财商贾所有」的「方便」,所有的手段,所有的行动。「若金银等共相应者」,这个金、银、钞票这些东西,大家都是使用它的,叫做「共相应」,都合适的。「谓诸宝珠」,就是这些宝珠,这是大家共同使用的,当然我们现在使用的就是钞票。「金银异类不相应者」,和这个金银不同类的,不是普遍合适的。「谓环钏等」,这个环钏等,这些装饰品,也是用这个金银宝物做成的,这个是「不相应」,就是普遍的不是大家共同使用,有的人用,有的人不用,所以叫做不相应。这是列出来诸事,下面「明最胜」。

黄二、明最胜

此举最胜。

这里边说到金银,说到宝物,说到环钏等,这是最殊胜的,还有其它的不只于此。

《披寻记》七○五页:

求财商贾所有方便等者:此中方便,略举二种:一者、宝珠。此与金银种类同故,众共受用,名共相应。二、环钏等。此与金银异类,非共受用,名不相应。

「求财商贾所有方便等者:此中方便,略举二种:一者、宝珠。此与金银种类同故」,这个宝珠和金银是一类,都是属于宝,都是人所重视的。「共受用」名叫「共相应」,大家都是这样使用到,叫「共相应」。「二」是「环钏等」,「此与金银异类」,不是同类的,不是共受用,那叫做「不相应」。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