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二十三、真实苾刍(分二科)∵∵辰一、举颂言

无工巧活轻自己,乐胜诸根尽解脱,无家无所无希望,断欲独行真苾刍。

这是第二十三科,这真实的比丘是这样的。分二科,第一科「举颂言」,第二科是「长行」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

∵∵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巳一、总标

此颂所明,谓成就五支,永断五支,当知得名真实苾刍。

「此颂所明」,这四句颂所明的大意是什么呢?「谓成就五支,永断五支,当知得名真实苾刍。」这四句颂的大意,是说这个比丘,这个出家人的比丘,成就这五种的功德,永断五种过失,「当知得名真实苾刍」,这大意就是这样子。

∵∵

巳二、别释(分二科)午一、成就五支(分三科)未一、征

何等为五?

底下解释,「别释」分二科,第一科「成就五支」。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何等为五?」成就的五支,是那五支呢?这问。下边第二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是「无工巧活」。

∵∵

未二、释(分五科)申一、无工巧活

谓不依止矫设方便邪活命法,亦不恃赖有势之家,亦不修治名称族望,亦不诈受诸佛所说圣弟子说;犹如依止工巧处所,非法希求衣服饮食,是名初支。

「谓不依止矫设方便邪活命法」,这是先解释这「无工巧活」,就是说这位出家人,他不依止,他不凭借。「矫设方便」,这个「矫」就是虚伪,就是一种诈术,就是他内心里面是欺骗人,怎么样欺骗呢?「设方便」,就安排一个计划,用这个计划来骗人,这种办法是「邪活命法」,是不合正理的一种活命方法。这个生命,要依靠生活所需的条件,才能够生活,所以叫做「活命法」;但是这个不合道理,所以叫做「邪活命法」。说出家人自己不生产,你的生活所需,不可以有欺骗的行为,这样意思。

「亦不恃赖有势之家」,说是这个比丘和一个有权势的人有关系,但是你不可以仗势,也不必依赖他。「亦不修治名称族望」,说是我不认识这个有权势的人,但是愿意和这些人拉关系,彼此之间不熟悉,没有道路,没有这个管道同他拉关系,那么修治,就想办法沟通去,叫「修治」。「名称」,就是这个有名称的人,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这个「族望」,就是这个族姓里边,这个人是众人所仰望的,或者是有道德、有财富、有权利,这种人就是众望所归。「亦不修治名称族望」,就是不和这些人拉关系。

「亦不诈受诸佛所说圣弟子说」,这个诸佛所说的法,圣弟子所说的法,佛和佛弟子所说的这个佛法,「不诈受」。这个「诈受」也就是虚伪,也就是有欺骗人的意思,不是为了修学圣道而学习佛法,另有所图,那么就叫做「诈受」。现在这个比丘,他不这样,老老实实的,为修学圣道而学习佛法。

「犹如依止工巧处所」,这个出家人不老实、不诚实、虚伪,就是假藉学习佛法来维持生活。就像是社会上的人,依止一种工巧,一种专业知识,来维持生活似的。这出家人就是依靠学习佛法来维持生活,他没有这个圣道的愿望,不想成就圣道,而学习佛法只是赖以生存的意思,是叫做「诈受」。现在这位比丘,「亦不诈受诸佛所说圣弟子说;犹如依止工巧处所」。

「非法希求衣服饮食,是名初支。」前面说出这么几样,就是总而言之,是说这个比丘,他是不非法的希求饮食、衣服,他不做这种事。「是名初支」,这是叫「无工巧活」,这是第一支,出家人要有这样的功德,不可以有这种过失的。这个《披寻记》解释也很好。

∵∵

《披寻记》六九六页:

亦不诈受诸佛所说圣弟子说者:谓为引他令信于己,及为利养恭敬称誉,非求涅盘,非缘涅盘而听闻法,是名诈受诸佛所说圣弟子说。与此相违,名不诈受。

「亦不诈受诸佛所说圣弟子说者:谓为引他令信于己」,为引导他人对我生信心,「及为利养恭敬称誉」而学习佛法。「非求涅盘」,他目的不是求圣道,「非缘涅盘而听闻法」,目的并不想要得圣道,他听闻佛法是这样意思。「是名诈受诸佛所说圣弟子说。与此相违,名不诈受。」这是出家人,要具足这个,不能够如工巧活那样子。

∵∵

申二、轻自己

又复减省器物众具,善弃珍财,衣仅蔽身,食才充腹,知足欢喜;凡所游行,必持衣钵。是第二支。

这是第二科叫做「轻自己」,看怎么样来轻视自己。

「又复减省器物」,说是出家人要如法的生活,不可以邪命,那么他怎么样生活呢?就是「又复减少器物」,所用的器物要减省、要减少,所用的「众」资「具」也要减少。「善弃珍财」,就算是有多少珍财,而不贪着,「善弃」就是不贪着,这是说不可以浪费。「衣仅蔽身」,他穿的衣服仅仅能遮蔽身体而已,「食才充腹」而已,不是那么样的执着这件事。「知足欢喜」,所有的衣服、卧具,这些生活所需的事情知足,虽然很少,但是很满足了,心情欢喜。「凡所游行,必持衣钵」,不管到什么地方去,总是带着衣、带着钵,有出家人的一个相貌,是这样意思。这「是第二支」,第二支是这样子。

∵∵

申三、乐胜

又希慕沙门,爱乐沙门,希慕学处,爱乐学处;命难因缘,尚不违越所学禁戒,何况少小利养因缘。是第三支。

这是第三科「乐胜」,看这「乐胜」是什么意思。

「又希慕沙门」,就是他没有出家的时候,做在家居士的时候,他心里面仰慕出家人修学圣道的境界,心里面仰慕这件事,恭敬尊重这件事。「爱乐沙门」,喜做出家人修学圣道的生活。「希慕学处,爱乐学处」,就是仰慕所学的这个戒法,是爱乐所学的尸罗波罗密,这个戒法欢喜恭敬。「命难因缘,尚不违越所学禁戒」,怎么叫做爱乐呢?怎么叫做恭敬呢?就是有生命的危险,有这样的情景,「尚不违越所学禁戒」,都不违犯所受的清净戒法,「何况少小利养因缘」而犯戒呢?这「是第三支」,第三支功德是这样子。这叫做「乐胜」,就是有圣道的、高尚的意愿,而愿意持清净戒,这样意思。

∵∵

申四、诸根尽

又彼如是正修方便,净命喜足,爱乐学处,于诸圣谛未现观者,能入现观,得清净见;或时失念,暂尔发生恶不善寻,引起贪欲、瞋恚、愚痴,迟缓忘念,速复除遣。是第四支。

这是第四科「诸根尽」。「诸根尽」这个「根」,就是贪瞋痴的烦恼,烦恼是众苦的根本,能够灭掉了,叫「诸根尽」。

「又彼如是正修方便」,又彼比丘这样子,就是前面文说的「正修方便」,是正修的前方便,他能够做到。什么是正修的前方便呢?是「净命喜足」,就是第一支,就是生活所需是如法的取得,那么这叫做清「净」的生「命」。这个「喜足」就是第二支,「衣仅蔽身,食才充腹」这些事情,知足欢喜,喜足欢喜,知足。「爱乐学处」就是第三支,爱乐这个清净的戒法,这都属于正修的前方便。什么是「正修」呢?

「于诸圣谛未现观者,能入现观」,这就是出了家以后,持戒清净,净命喜足,而能够修学止观了。于苦、集、灭、道的圣谛,「未现观者」,没能够成就现观,「能入现观」,他能够努力的学习,什么是止,什么是观,什么是正知正见,努力地学习好了,他就能够如法的奉行。「能入现观」,能在奢摩他里边修毗钵舍那,观苦、集、灭、道四谛的真理,在心里面很分明地,很肯定地,毫无犹豫,叫做「现观」。那么这样修行,「得清净见」,就得入圣道了,得无生法忍了,就是他的知见,得到清净,没有烦恼的污染了,「得清净见」。

「或时失念,暂尔发生恶不善寻」,初得圣道的人,只是断除去一少部分的烦恼,还有很多烦恼没有断,所以有的时候,也还有问题。说或时失掉了正念,「暂尔」暂时地,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恶不善寻」,有罪过的、不清净的思想,引起了贪欲心,引起了瞋恚心、愚痴心。「迟缓忘念」,这个时候,他的色受想行识也迟缓,就是忘失了正念。「速复除遣」,他的那个觉悟力还是很高的,很快地就觉悟了,他就立刻的把这个染污恶不善寻,就把它消灭出去了。「是第四支」,第四支是这样。

∵∵

申五、解脱

又彼修习如先得道,于诸结缚,一切随眠,随烦恼缠,心得解脱。是第五支。

这是第五支「解脱」。「又彼修习」,又这位出家的比丘,他修习这个四念处,修习止观,「如先得道」,如他以前得清净见修止观,他还继续的努力修行,因为还有很多的功德没有成就,还有些过失没有消除,所以要继续努力地修行。

「于诸结缚一切随眠」,对于没有断除的这些烦恼,这个「结」有二个意思,就是烦恼和你的心和合,烦恼的心和你的心和合,烦恼令你与众多的苦恼和合,就叫做「结」,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这个「结」就是绳子打一个扣,打得很紧,你想要把它解开,还是很难的,就表示你内心的烦恼不容易断,这就是叫做「结」。这个「缚」也是烦恼,烦恼系缚你,不得自在。「一切随眠」,这个「结缚」是指烦恼已经活动了,「随眠」是烦恼的种子,它潜藏在你的心里面不动,叫做「随眠」。现在这位修行人,继续地修四念处观,对于结缚也好,一切随眠也好。「随烦恼缠」,是轻微的烦恼,轻微的烦恼是烦恼的一类,譬如说是昏沈、掉举,这是「随烦恼」是轻微的,散乱、不正知这一些烦恼是「随烦恼缠」。

「心得解脱」,他继续修四念处,他的清净心就解脱了这么多的结缚,这么多的随眠,没有烦恼的缠缚了,这时候就是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阿罗汉道。「是第五支」。

∵∵

未三、结

如是名为成就五支。

结束这段文。

∵∵

午二、永断五支(分三科)未一、征

云何复名永断五支?

这是第二科,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

未二、释(分二科)申一、举五支(分二科)酉一、标

谓阿罗汉苾刍,于五处所不复能犯。

这以下是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举五支」。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谓阿罗汉比丘,于五处所不复能犯」,对五种境界,得阿罗汉道的这种出家人,他不会再触犯这五种境界。这是「标」,下面解「释」,分五科,第一科是「无家」。

∵∵

酉二、释(分五科)戌一、无家

所谓不能舍所学处,而复退还。

这阿罗汉成就阿罗汉以后,他不会弃舍了所学的戒,而退还到俗家去了,还俗了,没有这回事情。

∵∵

《披寻记》六九七页:

所谓不能舍所学处而复退还者:意显不舍所受具戒退还居家故,此顺颂无家解。复有差别,〈声闻地〉说: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不能习近五种处所,一者、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陵本三十四卷二十六页)即此所说不舍学处应知。

「所谓不能舍所学处而复退还者:意显不舍所受具戒退还居家」,他不会退了戒还俗的,「故此顺颂无家解」,这个「无家」就是这种意思,说阿罗汉不会还俗叫「无家」,他没有家可回去了。「复有差别,〈声闻地〉说: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不能习近五种处所」,这个阿罗汉的比丘,他所有的烦恼都没有,都灭掉了,所以他不会去亲近五种处所。那五种呢?「一者、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他不会故意地去想要杀害生命这件事,不会有这样事情,这段文是在「三十四卷二十六页」上说。「即此所说不舍学处应知」,不能舍所学处,也就是这个意思。说五种,不能习近五种,第一种是这样,下面的四种就是了。

∵∵

戌二、无所

又复不能有所贮积,执为己有而受用之,亦不受用诸欲境界。

第二个叫「无所」,「无家」是这样意思,「无所」是什么意思呢?说这个阿罗汉,他不但是这样,「又复不能有所贮积,执为己有而受用之」,他不能。譬如说是这个财富,他不能贮藏积蓄起来,这是我的,我来受用他,阿罗汉不会这样做,阿罗汉一方面没有我我所了,所以所有的东西都能和大众共同的受用。「亦不受用诸欲境界」,他也不会去享受其他的色声香味触的境界,不会这样做了。这是「无所」,第三个是「无希望」。

∵∵

戌三、无希望

又复不能为财、为命,知而妄语。

这个阿罗汉,他不会为了求财而说谎话,不会为了保护生命而去说谎。我若说谎话,我这条命能保得住,他不这样,他照样说真实话,他不说谎话,也不会为财说谎话,阿罗汉能做到这一点。

∵∵

戌四、断欲

又复不能弃舍诸欲,行不与取。

这是第四个,阿罗汉他不会把这个色声香味触,很多很多的欲弃舍了,然后又去偷别人的东西,不会有这种事,不与欲而取,不会做这种事情。

∵∵

戌五、独行

亦不复能永离贪欲,独住独行,而更习近非梵行法两两交会。

第五科。「亦不复能永离贪欲」以后,「独住独行」,单独在一个地方住,单独去做事情。「而更习近非梵行法两两交会」,阿罗汉也不会做这种事情,这是断除五种过失,这一科也说完了。

∵∵

申二、出断因

或计自作而招苦乐,或计他作,或自他作,或非自作亦非他作,不由因生而招苦乐。

下边「出断因」,断除五种过失,什么原因会能这样做呢?这是说出来,断五种过失的原因。

「或计自作而招苦乐,或计他作,或自他作,或非自作亦非他作,不由因生而招苦乐」,这个阿罗汉不会这样子的。「或计自作而招苦乐」,或者有的人愚痴,不明白缘起的道理,他执着有我,就是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个常恒住的我,这个我能够做善,能够做恶,而遭痛苦或者安乐的果报,阿罗汉也不会有这种事情。「或计他作」,或者执着是他做,人类所遭遇到的苦乐这种果报,是大自在天作的,是梵天王作的,他叫众生受苦,叫众生受乐,阿罗汉也不会这样想,阿罗汉不承认有这种事。

「或自他作」,或者有的人,执着也是自作,也是他作,这样才有苦乐的果报,阿罗汉也不这样做。「或非自作亦非他作」,那么是谁做呢?「不由因生而招苦乐」,这是自然而有,阿罗汉也不会有这种邪知邪见。这前三句是恶因论,这个第四句是无因论,这都是邪知邪见,阿罗汉没有这个邪知邪见,阿罗汉认为诸法是因缘生,做善有善报,做恶有恶报,所以阿罗汉不会去杀生,不会去杀害生命,不会杀、盗、淫、妄,这些恶事,他都不做,因为做这种罪过的事情,会有恶报的,所以他知道缘起的道理,不敢做恶事,不做恶事,所以能够灭除这五种过失。这个《披寻记》解释的好。

∵∵

《披寻记》六九七页:

或计自作而招苦乐等者:此显阿罗汉苾刍永断五支所由。谓不妄计苦乐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无因而生,于缘起支,如实觉了故。

「或计自作而招苦乐等者:此显阿罗汉苾刍永断五支所由」,断的因由。「谓不妄计苦乐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无因而生」,不这样子。「于缘起支,如实觉了故」,阿罗汉对于十二缘起,对于一切法都是因缘生起的道理,他是真实的觉了,而没有错误,所以不敢做恶。

∵∵

未三、结

如是名为五支永断。

这一科讲完了。

∵∵

卯二十四、心性染净(分二科)辰一、举颂言

心远行独行,无身寐于窟,能调伏难伏,我说婆罗门。

这是第二十四科「心性染净」的差别,分二科,第一科「举颂言」,第二科「长行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别释颂」分二科,第一科是「初半颂」,就是「心远行独行无身寐于窟」,这二句话是半颂,解释这个颂。又分二科,第一科「举心异门」。

∵∵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巳一、别释颂(分二科)

午一、初半颂(分二科)∵∵未一、举心异门

今此颂中所言心者:亦名为意,亦名为识。

「今此颂中所言心者」,「心远行独行无身寐于窟」,这个「心」是什么意思呢?「亦名为意,亦名为识」,∵站在不同的立场,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但是里边的含义是一致的,彼此是一致的,我们前文已经讲过这个意思了,这是举心的异门。第二科是解「释四行相」,解释四个行相,分四,第一科是先解释「远行」的相貌,「心远行」。

∵∵

未二、释四行相(分四科)申一、远行

此于过去一切愚夫,无量差别自体展转,及因展转,虽无作者而流生死,前际叵知,故名远行。

「此于过去一切愚夫」,就是这个心意识,在过去的时候,在这以前,那就是从无始劫以来了。一切的愚夫,「无量差别自体」,从无始来到现在,我们得到的自体太多了,就是得到人的自体,也是无量无边,做人也可能做了很久了;也可能是做天,也做很久了;也可能是到三恶道去,有无量差别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当然不是顿然都得的,都是前后次第「展转」的,得了人以后,又得了天,得天以后,又得人,乃至到三恶道展转的,这是得自体,这些事情都是心的事情。

「及因展转」,及无始劫来,你得到了生命体以后,你有你的思想,你的行为,你的烦恼,又会创造了很多的业力。或者是再做人,多数是在人的时候,或者是做善业,或者是做恶业,善业也有很多种,恶业也有很多种,而这些业力就随逐你,你若创造了以后,就一直随逐你而不舍离,这叫做「及因展转」。说是我们这个众生,在过去生中到现在,一直的有种情形,有果报和果报的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