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三、第三趣道

第三行者,名为俱得。奢摩他、毗钵舍那双杂转故。

这个傍辨彼义,它的第一科里面一共分十一科。现在的文是第七科,四种趣道。四种趣道,这个趣这个字当做修行讲也可以,修行有四种道,有四条道路。第一最初趣道,第二趣道都讲过了,现在是第三趣道。

「第三行者」,就是第三位修行的人,也就是第三趣道。「名为俱得」,这个人的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情况,是叫做「俱得」。怎么叫做俱得呢?

「奢摩他、毗钵舍那双杂转故」,他也有奢摩他,他也有毗钵舍那的,这二种方法,他都是成就了。他在运用的时候,在奢摩他里边有毗钵舍那,毗钵舍那里边也有奢摩他,这二个方法融合在一起来修行的,是这样的情形。这个用我们现在没得定的人最容易明白了。我们虽然是没得定,但是我们静坐的时候也会明静而住。我们不打妄想,也没有昏沈,也没有妄想,有那么一段时间是明静而住的。但是若是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呢,心就不寂静了,就不寂静。若寂静的时候呢,就不能毗钵舍那观,就不能双杂转,不可以。但是若是得到初禅以上的奢摩他了的时候呢,是双杂转。就是奢摩他的时候,有毗钵舍那;毗钵舍那的时候,还有奢摩他;这个境界是不一样的。我们也曾经说过不止一次了,你若是得了定的时候,前五识是不动的。最明显的就是耳识是不动,就是有什么声音我听不见。这个第六识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但是这个定还是在,并没有失掉,所以这个前五识还是不动的。所以这就可以知道,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心里面作种种观想的时候,还是有定;而定的时候还是有观。这个境界是要得定以后,而又是佛教徒,他又是修毗钵舍那观,才有这种境界。这种境界若是佛教徒修四念处的观的话呢,那这一定是三果圣人。三果圣人就是有禅的三果圣人才有这种境界,所以叫做「双杂转故」。

∵∵

《披寻记》四五二页:

奢摩他、毗钵舍那双杂转故者:谓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说明双运转道。声闻地中显非其相应知。(陵本三十一卷十六页)

「奢摩他、毗钵舍那双杂转故者:谓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并不偏于一方面,所以叫做「平等俱转」。「由此说明双运转道」。这个《阿毗达磨杂集论》也有说到这个双运转道,本论也是说到双运转道,这个《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也说到双运转道,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也提到双运转道,但是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上说到双运转道,只是说双运转,但是双运转究竟是怎么回事?《广论》上还没有说明白,但是本论说明白了。这个是一定要得圣道了。就是他没有得圣道,他也与得圣道不远了,是这么一个境界。是这样意思。「在声闻地中显示其相应知。(陵本三十一卷十六页)」在声闻地里面有很多事情,像我们这种人应该要多多学习的。

∵∵

卯四、第四趣道(分二科)∵∵辰一、依增上心修增上慧

第四行者,先已证得初静虑等,未听正法,未习多闻;后从大师或余尊所,闻见谛法,或复得闻断余结法;由此得入真谛现观,或复证得阿罗汉果。∵

这是第四趣道。第一是依增上心修增上慧。这样子。「先巳」这个人他原来已经成就了初禅,或者二禅,三禅,四禅等,但是这个人不是佛教徒,「未听正法」,他没能听闻佛法,这个苦集灭道的四谛,他没有听过。「未习多闻」就算是听,小小一点,没能多听,听的小小的。那这个不行,这样这个人还是不及格。

「后从大师或余尊所」后来他还是有善根,「从大师」大师就是佛。这个小师呢,有大师就是有小师,小师就是自己的和尚,和尚是小师。但是印度佛教的时候,和尚也就是给自己剃度的这个人。给自己剃度的这个人,同时他给你受沙弥戒,也给你受比丘戒,也给你受菩萨戒,所以那个小师是关系非常深厚的,不像我们今天的佛教,剃度是剃度,受戒是受戒,当然也可能是一个人,但是多数不是的,那么这个是小师。现在这里说是「从大师」,从佛那里,「或余尊所」或者是其余的,尊重的,见到无为法的那种人,那种圣人。

「闻见谛法」他听闻了圣人所见的苦集灭道的这种圣法,听闻了佛法了。这个苦集灭道叫做见谛法,因为这是圣人才能见到,凡夫是不知道的。

「或复得闻断余结法」他听闻了见谛法,或者不只是见谛,他又能听闻「断余结法」。这个见谛的时候就是断这个见烦恼,断这个我见这种烦恼,也就是断那个五利使、五钝使。这个五利使、五钝使,那一天有一位同学回讲的时候提过这件事,其实这个地方还是有一点曲折的。五钝使是怎么回事呢?是因见使而生起的贪瞋痴慢疑,那叫做五钝使。这个前五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断了,这个五钝使也随着没有了,是这样子。但是这个余结法这个爱烦恼呢,这个十使都没有了以后,还是有爱、有憎,那就是正三毒。那个呢,是圣人所有的,初果烦恼,初果圣人还没断,那个爱烦恼那叫做思惑,也叫做爱惑。所以「或复得闻断余结法」。

「由此得入真谛现观」这位已经得了禅的这个人,就是他已经成就了增上心了。他听闻了佛法以后呢,他就依法去修止观了,他就在禅里面修观。修观的时候,得入真谛现观。这个「真谛」也就是苦集灭道都是真谛,苦真是苦,真是集,真是灭,真是道。但是若简要的说,就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是真谛。「现观」呢,就是明明了了的观察,一点疑问没有,心里面有信心,当然他要对佛法有信心。有了信心,听闻了佛法,心里面有闻思修的这种智慧,一点疑惑没有,然后作如是观,而得圣道。这个「现」字用的很厉害。所以这个我们,我这话说得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法,我们中国佛教重视疑,你要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但是这经上,若是有疑的时候,那还在闻思的时候,在闻思的时候有疑,在修慧的时候是没有疑了。当然他还是没有得圣道,得了圣道以后,他修行的时候是很肯定的,是这样子。所以假设内心里有疑,还是在闻思的时候,那个就不同了。「由此得入真谛现观」。

「或复证得阿罗汉果」他若继续用功修行呢,那当然就得阿罗汉果了。因为在禅定里面修四念处,那一定是断烦恼了,不但是见烦恼,爱烦恼也除掉了。这二种烦恼呢,在这个次第上是先断见烦恼,先断我,这个我的执着。但是爱烦恼呢,断这个见烦恼,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见烦恼一下子顿断。爱烦恼,得了禅的人,欲界的爱烦恼已经没有了,所以再断余结,那就是色界、无色界的爱,就是他的欲,那又有点不同。

∵∵

辰二、依增上慧修增上心

彼既证得出离所引大善喜悦;由能制服诸掉举心,复还宴坐,如是坐已,安心住于静虑等至。

这是第二科,依增上慧修增上心。前一段是依增上心修增上慧。那么原来这个人他成就了增上心,他没有增上慧,听闻佛法以后,再修行的时候,才是得到了增上慧。那么这底下第二科,依增上慧,又修增上心。

「彼既证得出离所引大善喜悦」说彼那个修行人,那个第四行者那个情形,既然已经成就了「出离所引」出离了见烦恼,出离了爱烦恼,见到真理了,见到第一义谛了。见到第一义谛以后呢,「所引大善喜悦」,这个不是小小的事情,这是很大的,很重大的一个非常微妙的喜悦,得到了法喜。这个喜有二种喜:一个是由禅而得到的喜,他已经得四禅了,那个是以前的事情;现在是见到真谛以后得到的法喜,这个是应该这样子的,得到这个喜悦。

「由能制伏诸掉举心,复还宴坐」说这个人,他能制伏一切的掉举,都能制伏了,这个人是阿罗汉以上的境界了,所以所有的掉举都没有了,都停下来了,「复还宴坐」那么他还干什么呢?他还是静坐。他得了阿罗汉果他做什么呢?他并不跑街,东跑西跑,不是跑的。他是干什么呢?他还是静坐。

「如是坐巳,安心住于静虑等至」他把这个心还住在静虑里面,静虑就是等至,等至也就是等持,在那里住。当然这个事情,我们从前面那个八胜处,十遍处,四无碍解,无诤三昧,这个圣人的功德是很多很多的,不是说得阿罗汉功德就完全圆满了。得阿罗汉就是他把爱烦恼、见烦恼断了,他出离三界,这个生死这件事他是解决了,只此而已。但是还有很多的圣德还没有成就,如果他愿意修行的时候,他继续要努力,还要修行,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不要说是菩萨道、佛,就是声闻道本身的很多的功德,也不是一下子就成就了,那么意思。所以他还是继续的依增上慧修增上心。修增上心,当然前面那文是依增上心修增上慧,这就说依增上慧修增上心。实在的来说,慧还有所不足,定也有所不足。所以这个目犍连***还是不如舍利佛***的境界,他入的三昧你还不知道名字。这可见小乘佛法不可以轻视大乘,不可以轻视大乘,就是你在阿罗汉的境界继续修行,还有无量无边的圣境,还有很多。所以从这一段文就可以看出来,就说是由舍利弗***和目犍连***等于是较量神通的这种境界,可以看出来,这个由阿罗汉到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像这个《维摩经》说,「不起灭定,现诸威仪」这个事情小乘佛教学者要虚心一点才好。这是第四趣道。

∵∵

寅二、结略义

最初趣道,引见道故;第二、第三引修道故;第四趣道,为俱引故。

这个四种趣道里面,第一科是举经问,第二科依义答。依义答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相,这一科讲完了。这第二科结略义,就把前面所说的别辨相,再重新的说明它的要义,略者要也,可以这么说。

「最初趣道」头一个那个人,那段文的要义是说什么呢?「引见道故」,是说从增上心引出来这个见道,见到圣谛了,主要是这个意思。这个第二和第三呢,是引修道的,这个要义是这样的意思。第四趣道就是「为俱引故」。又有见道,又有修道,还有无学道。是这样的差别。这是底下。

∵∵

子八、四净胜(分二科)∵∵丑一、举经问

复次如经中说有四净胜。为求清净,此最为胜;故名净胜。云何为净?云何为胜?

这是第八科。一共是十一科,现在是第八段,这一段叫做四净胜。分二科,第一科是举经问。

「复次如经中说」,又像经里面说有四种净胜。这四种净胜是做什么的呢?「为求清净,此最为胜」就是为了希求,为了希望成就最清净的圣道,清净的圣道,就是得涅盘,得菩提,那么这四种方法是最殊胜的。就是这么意思。这是说这四种净胜的一个作用。「故名净胜」所以赞叹它是叫做净胜。

「云何为净?云何为胜?」前面是举经,这底下就是问。这经上说是四种净胜,怎么叫做净,怎么叫做胜呢?这是问。

∵∵

丑二、依义答(分二科)∵∵寅一、释净胜(分二科)∵∵卯一、净

谓所得所证所引戒等,若圆满、若摄受是名为净。

∵∵∵∵卯二、胜

发勤精进,未满令满;是名为胜。

解释这二个字,解释这个名字。这底下依义答,前面有问,这底下回答。分二科,第一科解释这个净、胜,先解释净。

「谓所得所证所引戒等」所得的和所证的。什么是所得?什么是所证呢?下边的文不看见有明显的解释,下面只是解释圆满,解释摄受,或者说「所得」就是菩提,「所证」就是涅盘,或者这样说也可以。就是无学道的这个般若的智慧,「所得」。「所证」就是涅盘。一个智,一个断。「所引戒等」,这个得、证是能引,底下这个四净胜是所引。四净胜第一个就是戒。一个戒、一个定,见和解脱,这四个。这四个法是所引,得证是能引,这什么意思呢?望果修因,慕果修因。说是佛菩萨、阿罗汉他们得涅盘,得了菩提了,那么样的殊胜、庄严,我也想得到。那么怎么才能得到呢?要持戒,修戒定慧。所以叫做所引,因此而就发心学习戒定慧,所以这个戒定慧是所引,那个得证是能引。这样说。

「谓所得」的菩提,「所证」的涅盘,这个是圣人所得的菩提,所证的涅盘,我也想得,所以就引出来、引发了,我就发了菩提心,学习戒定慧。这个戒定慧呢,「若圆满,若摄受是名为净」是这样意思。

「发勤精进,未满令满,是名为胜」。这个这么样说。

《披寻记》它这么解释,它解释不一样。

∵∵

《披寻记》四五三页:

谓所得所证所引等者:此中所得,谓于尸罗。所证,谓于三摩地见及与解脱。于此得证,说明圆满,于此所引,说明摄受。如是差别,其义应知。

「谓所得所证所引等者:此中所得,谓于尸罗。所证,谓于三摩地见及与解脱」。这么讲。「于此得证,说明圆满,于此所引,说明摄受。如是差别,其义应知。」

∵∵

寅二、辨四种(分四科)∵∵卯一、尸罗圆满(分二科)∵∵辰一、征

云何尸罗圆满摄受?

这底下第二科是辨四种。前面解释净和胜,但是这四种是什么还没有说,现在这底下说明。分四科,第一科是尸罗圆满摄受。分二科,第一科是问。

怎么叫做尸罗圆满摄受呢?底下解释,先解释尸罗圆满,然后解释摄受。第一科是释。分二科,第一科简非。

∵∵

辰二、释(分二科)∵∵巳一、尸罗圆满(分二科)∵∵午一、释(分二科)∵∵

未一、简非

谓若有一虽住具戒,亦能守护别解脱律仪;而于轨则及所行中,未能具足,未于小罪深见怖畏。

「谓若有一虽住具戒,亦能守护别解脱律仪」这个尸罗圆满摄受,先解释这个圆满。就是说若有一个人,若有这么一个人,虽然他受了戒,他能够安住在具足戒上面,安住在那里。「亦能守护别解脱律仪」,他受了具足戒,他能够守护他的具足戒,一样一样的,都是清净的,没有违犯,没有犯戒的垢,解脱了犯戒的垢,他成就了别解脱的律仪。这已经很好了,但是还有所不足。

「而于轨则及所行中,未能具足」。但是对于这个轨则这方面和所行中,还是不圆满,还没能具足。什么叫做轨则?什么叫做所行呢?这《披寻记》上说,就是在二十二卷二页,在那里说得很详细。说是什么叫做轨则,什么叫做所行,说得很详细的,可以去读。可以翻一翻二十二卷二页。那么他所受的戒,他持的很清净,但是对于轨则和所行就没能具足。

「未于小罪深见怖畏」。就是还有些不如法的地方,不如法的地方就是有小小的过失的。这个有了过失,他感觉没有关系,不在乎这件事,所以「未于小罪深见怖畏」他没有深深的恐怖,对那小小的过失,心里面不在意。这样子。

「此于尸罗,未名圆满。」此这个人,他不能说对于尸罗是圆满了,不能这么说。

∵∵

未二、显正

若于一切皆悉满足,乃名圆满。

这第二科是显正,前面是简非。

「若于一切皆悉满足」若是说是他受了具足戒,他对轨则的所行中,他也能够满足了,「皆悉具足」了,那就名为圆满。这个人,这个持戒的确是不容易,「乃名圆满」。

∵∵

午二、结

如是名为尸罗圆满。

这是第二科,持戒。结束这一段。

∵∵

巳二、尸罗摄受

若于长时串修习故,便于根门善守而住;广说乃至即于尸罗,摄成自体,自性安住。如是名为尸罗摄受。

「若于长时串修习故,便于根门善守而住」这是第二科,尸罗摄受。前面尸罗圆满,这是尸罗摄受。怎么叫做尸罗摄受呢?若是这个修行人长时期的「串修习」,「串」就是不间断,连续的。连续的修习这个戒,长时期不间断的修习这个所受的戒,「便于根门善守而住」,他就能够在他的根门上,很能够守护这个戒,不管是很明显的戒,或者是微细的戒,他都能受持清净。这个根门,根就是门,所以叫做根。根是什么?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是门,这门是可以出、可以入。我们内心的思想,可以由这六个门可以表达出去,也还可以从这六个门,可以取得外面的消息,可以出也可以入,这叫根门。而这位持戒的人对这根门能守护的很清净。那么这是很殊胜。

「广说乃至即于尸罗摄成自体」。再要详细的说,就是乃至到什么程度了呢?就是对于这个戒,「摄成自体」,就和它融合成一个了,他的身口意和戒融合成一体了。「自性安住」。自性者心也,他这个心很自然的就住在戒上,不须要特别的勉强,任运的就是清净了。「如是名为尸罗摄受」。这个摄受比圆满还要进一步,进一步达到这么程度。

∵∵

《披寻记》四五四页:

即于尸罗摄成自体等者:此说无漏律仪。若得阿罗汉果时,清净最胜常得成就自性净戒,戒成其性,由阿罗汉诸漏永尽,不能习近五种处所:一者、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二者、不能不与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习淫欲法,四者、不能知而妄语,五者、不能贮蓄受用诸欲资具故。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四卷二十六页)

「即于尸罗摄成自体等者:此说无漏律仪。」这是说无漏的,就是圣人了,这道共戒,这不得了。是无漏律仪。「若得阿罗汉果」的时候「清净最胜」,他持戒清净是最殊胜了,常得成就自性净戒,他那个自心,自性者自心也,自心的净戒时时都是成就的,无所缺少。「戒成其性」,成了他的性格了,「由阿罗汉诸漏永尽不能习近五种处所」,他不可以去「习近」常常的去接近这五个地方,他不能接近,不能常去接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