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二、住摄善法戒(分二科)

月一、别辨相(分六科)

盈六、五种慧(分三科)

昃一、标

昃二、列

昃三、释

是诸菩萨能于善果见大胜利,寻求善因;为摄善故,如实了知倒与无倒;由此菩萨获得善果,不于无常妄见为常,不于其苦妄见为乐,不于不净妄见为净,不于无我妄见我。如实了知摄善法障。为摄善故速疾远离。

这是第六科五种慧,分三科。第一科:标,第∵二科:列,现在是第三科。解释。

「是诸菩萨能于善果见大胜利」,这么多的发菩提心的菩萨,这个已经入圣位的菩萨,因为他经证悟了第一义谛,他只是希求一切种智,这一切智他已经成就了,没有凡夫的这一切的问题。这个凡位的菩萨有很多的问题,这个这里面提出来一件事,能于善果见大胜利,这个菩萨他虽然没证悟第一义谛,但是他已经深刻的认识到善法所成就的无上菩提果,无上菩提果有大胜利。

前面的《披寻记》说了,就是能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能作这件事,凡位的菩萨是不可能的。这个能作一切有情的义利,这个「义利」这两个字,就是我们念供的时候,「所谓布施者,必获其义利」。但是我听各位念供的时候,有人念「利益」,「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我不知道这是原来的文句就是「利益」?是原来的文句是「义利」,后来有的人就把它改为「利益」?不过我们读律上的文,读这《瑜伽师地论》的文,这个「义利」,这两个字,好过这个「利益」两个字,所以不要改,还是「义利」。「所谓布施者,必获其义利」,这样念好。

「能于善果见大胜利」,这深一层的说,得无上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见大胜利」,如果若是浅一点说,就是得无生法忍就是善果,得无生法忍以后能作有情一切义利。初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他要有这种堪能性,能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了,见大胜利。因此,他就努力的修学圣道,他虽然没有得无生法忍,但是见到这件事很重要,所以肯努力的修行,肯努力修行这问题,若是很顺利用功,那谁都感觉不是难事。就是有困难的时候,那就容易有问题。

我们通常说,若是我们完全不静坐,就是比较好,有一点道心的人,就是闻思两种智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在这个范围内用功,而没有修慧。这个闻思的智慧,也是很重要。但是还没能达到不退转的程度。你很精勤的在闻思在用功,不知道遇见什么因缘,或者外边有什么因缘的引诱,或者内里面诸恶寻思,你忍不住了,你就会退道,会退失的。若是达到修所慧的时候,譬如说是,你得到了未到地定,这个时候就比较容易。虽然是没得无生法忍,但是也比较容易继续向前进,也比较容易。就是在闻思的这个时候是比较困难,但是你若能够,「能于善果见大胜利」的时候,你的精进就能够提起来。

就像社会上作生意的人,他认为有利可图,不怕辛苦,披星戴月也受得了这些事。若是我们出家人学习佛法的时候,有一点杂乱境界影响的时候,就忘掉了「见大胜利」这件事,忘了这件事,那就不容易,就可能有问题。说这位菩萨也不是指圣位的菩萨,指凡位的菩萨,「能于善果见大胜利,寻求善因」,他就会去求,去寻求去。再注意或者各方面去探寻,去采访这个得善果的因,我要努力的成办这件事,就会作这件事。

「为摄善故,如实了知倒与无倒」,这是五处,就是五种慧,五种智慧。那么「能于善果见大胜利」,这是第一;「寻求善因」,这是第二。「为摄善故,如实了知倒与无倒」,就是为了成就一切善法,而后才能得到善果的大胜利,那怎样办法呢?要「如实了知倒与无倒」,要真实的理解我修的善法是对是不对,要真实的了知件事。前面说到前五波罗蜜,「了知倒与无倒」,你修六波罗蜜的时候,怎么叫做「颠倒」?怎么叫做「不颠倒」?你要知道这件事。那我们要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会知道这件事,「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那么这就是「无倒」,就是「无倒」,没有颠倒。如果你有所执着的话,那么就是颠倒了。那个善法是不能得圣道的。这是由此菩萨获得善果。由于你若能够注意,你所学习的这个善法,什么叫做「颠倒」?什么叫做「不颠倒」?那当然是弃舍颠倒学习无颠倒。由此菩萨获得善果,这样子。

你无所得的智慧,修学六波罗蜜,你就能得无生法忍,乃至到得无上菩提。由此菩萨获得善果,「不于无常妄见为常,不于其苦妄见为乐,不于不净妄见为净,不于无我妄见为我,如实了知摄善法障」,那么,什么叫做「摄善法障」?这一段文正好是解释这个意思。我们先顺这个文。《披寻记》对于这个文他有解释。

「不于无常妄见为常」,我们不要在这无常、生灭的境界上,错误的认为是常的,这件事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当然我们佛法里面,众生的根性不同,佛菩萨的方便也就不一样。其中一个明显的事情,就是若是我们学习唯识的话,学习这个学派的理论,我们就会知道一件事,就知道我们这个明了性的心是无常的,观心无常,我们就会知道。若是我们不学习唯识的理论,那不一定,你就不一定知道这心是无常你不容易明白其中,当然不管学习那学派的佛法。我们都会接触到四念住的这个法门,观心无常,尽管说这句话,但是照样还是认为这一念心是常住的,还是有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是怎么回事呢?那么很明显的就是矛盾了嘛。但不管了,这个矛盾不管,就不去研究这个问题。但是在唯识学派这个理论,我个人的感觉,它非常的认真,有问题要解决,不能放在那里,我不管,我没看见,我不知道,不这样推卸责任的。

这里面很明显的一件事,我曾经说过,就是它那个等无间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这是《中观论》上的话。但是这个唯识说得更清楚,这是等无间,等无间缘说什么?他就说这一念心是刹那生灭,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灭刹那生,那么这心不常住。

我们读这《胜鬘经》上也说到这个问题,就是它是刹那生灭的。但是我们凡夫的肉眼不能明白这件事,那就是学什么你就是那样的思想,你学那一个思想,那一个学派你就是那个思想。你如果没有学,你什么都没有。我们众生是这样,「不于无常妄见为常,不于其苦妄见为乐」,这句话也不是容易。譬如说这个人生活很优裕,很自在,忽然间把他放在牢狱里面,失掉自由了,这时候感觉苦,那谁会说在牢狱里边是快乐?不是指这件事情说的,指那个什么呢?就是我们一般人的心情,就是我们也不感觉到苦,也不感觉到乐,我们感觉到很自在,我们的衣食住没有问题,一点压力没有。但是你这个时候,你若没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你有什么快乐吗?我看也没有什么快乐,不过也不感觉到苦就是。

这个时候我们心里面怎么想?但是这个地方,是通义,不管是那个学派,它是通义,就是有苦苦,有坏苦,有行苦,就是这个行苦,你能感觉到行苦是苦,这个不容易。你能知道行是苦这个不容易。那么当然我们有可能,我们不深入的去静坐,修止观的话,也不会感觉到行是苦,不感觉到这样。从行苦的定义来看,乃至到色界天的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都是行苦,那都是行苦。这就是要有佛教徒的深入三昧,修四念住才能觉知到这里,说「不于其苦妄见为乐」。

「不于不净妄见为净」,不于这个不清净而妄见为净,这个事情也还是世出世间的不同,这个譬如说是外道他修学禅定达到无色界的四空定,就是这个非非想定是最高的地方。那么若在佛法的理论来说呢,他是世间生死凡夫的境界。为什么说他是生死凡夫境界?因为他的我见没有去掉,他那个非非想定的人他就执着那个是我,一切法都空了,唯我独存。你看那个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非非想定那个地方解释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我」是染污法,你若执着有我是个染污,那就是不净。但是他若没有佛法的智慧的时候,那他就是这就清净到极点,最高深的境界了,所以是不于「不净妄见为净」,这是佛教徒才有这个智慧。

说「不于无我妄见为我」,这个佛法的理论,譬如说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个字,那个最初翻译的人,他用这个字是有事情的。「诸行无常,」,「行」是有为法,有为法有刹那灭,这是无常。看诸法无我那个地方,他不说诸行无我,他不用那个字,他用法,那个地方有点事情,有为法是法,无为法也是法,都是无我的。这个地方不同了,和无常不同,就不同了。所以是我们若是我们不深入的学习佛法,这个事你就搞不清楚,你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是「不于无我妄见为我」,那就是没有智慧,那也叫做「颠倒」。这个「如实了知摄善法障」,前面这是四种颠倒,你有这个四种颠倒,是摄善法障,成就一切善法的障碍。你要弃舍这个颠倒,你才能够得无上菩提,才能得圣道的。但这个地方也就和前面的「如实了知倒与无倒」,「为摄善故,如实了知倒与无倒」。

这地方也有点问题,到下文《披寻记》它也有解释。「如实了知摄善法障」,那么就是第五;那么「能于善果见大胜利」,这是第一义;「寻求善因」是第二;「如实了知倒」是第三;「如实了知无倒」是第四。这下面这一段文是摄法障,「了知摄善法障」是第五,这都是智慧境界。你没有这个智慧,你就不能破除这个颠倒。

「为摄善故速疾远离」,你为了成就无上菩提,成就圣道,你要速疾远离,人命无常,你要赶快努,你要远离这个摄善法障,远离一切颠倒。∵

看这《披寻记》:

「不于无常妄见为常等者」,那么前面那一段他不解释了,他就解释「摄善法障」。「此中应以大乘道理显示其义」,这上面说:常乐我净,这个摄善法障,应该用大乘的道理来显示它的含义,那么这句话的意思,他就是贬斥了《遁伦记》,把《遁伦记》窥基大师的《略纂》,他贬斥他,这话就是这个意思。因为他们上面都是用小乘的意思解释,没有用大乘义解释。但是我看这个前后文,韩清净居士说的有道理,是有道理的,不这么解释,用大乘道理解释是对的,那么是有差别了。

前面说倒与无倒,后边这个也是倒与无倒,这个常乐我净也是倒与无倒。但是前后文差别。这个遁伦大师、窥基大师,那个大智慧是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个地方教韩清净居士抓住了,叫他挑了毛病,就是顺这个文意不容易。就是当时我认为就是事情忙,没有再去想一想,把这文顺过去就好了,这是这个意思。而这个韩清净居士,他是先学《俱舍论》,尔后是不是学了《成唯识论》,后来专心学《瑜伽师地论》,学了很多年,当然是很有成就,这个辛苦还是有价值的。

「应以大乘道理显示其义,谓非有义是无常义」,这个无常,那么小乘佛法的意思,是生灭、是败坏法,那么有刹那刹那的变坏,那么是无常义。但是在唯识上讲这个无常义,怎么讲?这就把这个字掉过来,无字在前,常字在后,现在把「常」字掉过来,「常无」,叫做「无常」,是这个意思,就是「谓非有义是无常义」。这个「非有义」,怎么讲呢?这个我们学习《中观论》:一切法自性空,就是非有,自性空里面一切法不可得。那么这叫做「非有义」。现在这唯识不这么讲,唯识说什么呢?就是遍计所执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这叫做非有义,这个遍计执这句话也是费解,但是我们若是学习了「真实义品」,也是菩萨地,前面的真实义品,第三十六卷的下半卷,那上面说的就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非如言说有自性故」,就是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是这样意思。所以叫做「非有义」。他不和《中观论》的说法不一样,他观察一切名言安立的一切法,这句话就是和「一切法是唯心所现」,这句话是一句话。「一切法都是心的变现」,这句话和「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这两句话是一句话。再想一想,你会知道那么从这里来观察一切法是毕竟空的。这就是唯识和《中论》不同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其实说起来也还是通,彼此还是有关系的。

这无常怎么讲?要这么讲,用大乘义来解释,「谓非有义是无常义」,这个我们学习《维摩诘所说经》:「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当然这句话也和小乘是不同了,不同。但是这句话你若一定用《中观论》解释也是可以。但是用唯识讲也是可以,所以他还是通的。

「非有执习气粗重义是为苦义」,这句话呢,这个「非」字,我认为是多余的了,应该没有这个字。我另外有一本《披寻记》,我对看一下,它也是这么写的,也是「非有执习气粗重义是为苦义」,我认为「非」字是多余的,就是「有执习气粗重义是为苦义」。这个「有执」,是什么?就是我不知道名言安立一切法是空的,我认为是有的,是有,是有执。这个「有」的执着,执着一切法是有的。这里有两件事:一个就是你日常生活这个心,我们的思想接触一切法的时候,认为是有,这是指现行说的。这个习气指它的种子。或者是那样说,这句话有三个意思:「有执」是一个意思;「习气」是一个意思;「粗重」是一个意思,那么粗重就是有执的种子。

我们学习《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的地方:「明、无明为二」那个地方,我就是用这个意思来解释。我们这个无明,日常生活里时时在活动,不管我们有善恶无记,或者我们学习佛法,我们拜佛念经,都有这个无明在活动。这个你在活动的时候就熏成了种子,这个种子叫做「粗重义」。「粗重」是什么?就是无堪能性的意思。你有这个种子,你就没有堪能与第一义谛相应,叫做「粗重义」。这个习气,你常常的执着,这个有所得的习气,就算是你像阿罗汉断除去我见了。但是习气还是有的,这个习气也是属于现行。但是它和那个执有一点分别不同的。这个「有执习气粗重义是为苦义」,你就这个变易生死苦,你不能断,这个分段生死可以。这个阿罗汉可以把分段生死消除了,但是这个变易生死还在的,还是苦。你不能和佛的境界相比,「是为苦义」,那么这个苦义,我们刚才说行苦,比那还要深一层的,那个行苦是凡夫境界,这实在是阿罗汉还有这个事情的。

「所知障无明于诸菩萨能染污义,是不净义」,这个所知障也就是无明,无明就是所知障,这个无明就是法执、我执法执也就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但是你不知道,这个不知道也就是前面说有执习气粗重义是为苦义,这个就是无明,这无明这个所知障,于一切所应知事能够障碍不颠倒行令不显现,不颠倒行诸法如幻如化。这个胜义谛的境界不能显现,被所知障遮住了。那么这无明。于诸菩萨能染污义,他对一切菩萨的那个心,他能染污他的心。教他心不清净这个无明,这就是有所得的这种执着一直到佛的境界才能究竟的清净,那么你要能够通达一切法无我义,无我性那么∵到那境界才能解脱无明的这种染污是不净义。这个不净义是这样讲,这个不是指烦恼障叫不净,指这个所知障的无明叫做不净。

「诸法自性无我相义,是无我义」,「诸法自性就是我们蕴界处,乃至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凡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那叫做「诸法自性无我义」,这叫做「无我义」。这个就是所谓法执,那阿罗汉还没能够清净,「是无我义」。「由此能障菩萨摄受善法」,这里边无常义、苦义、无我义、不净义,这一共四法,「由此能障菩萨摄受善法」。如果这四种障碍,你没能够消除,就能障碍你菩萨成就的一切善法,你的善法被它染污,你不能成就的。当然这是深一层的意思,深一层我们读那个〈真实义品〉的确是这样意思。〈真实义品〉,你不妨自己规定一百天内用它作课本,每天念一遍。这〈真实义品〉每天念一遍,这个〈真实义品〉有很多注解。太虚大师也有真实义品的讲义,还有谁?这个《披寻记》,我读这个前后文,我感觉韩清净居士很努力的把这个〈真实义品〉作注解,他很努力的解释,我感觉他也真实是用了很多年的精神,努力的作解释,应该是可以参考的。

这个能障菩萨摄受善法那里面,也是说这个法无我的智慧,是菩萨非常重要的,菩萨道你要学习这个智慧,你才能够超越过阿罗汉,能行菩萨道,能得无上菩提的。说阿罗汉感觉到他是因为没有学大乘的空观,所以对世间上苦、空、无常、无我的境界有厌离心,所以他就想要入涅盘,而不愿意去继续的再生死流转,度化众生他不高兴作这个事,厌离心。

菩萨因为有法无我的智慧,对世间上苦恼的境界,心里面不那么厌离,厌离的没有那么像阿罗汉那么强。但是他也不感觉有这件事,用这法无我的智慧,一切法是空无所有了。空掉遍计执的时候,他没有这个厌离心,他有慈悲心,所以是「由此能障菩萨摄受善法,是故名为摄善法障」。

「如实知故,能速远离」,因为你能如实的能够破这个遍计执,通达一切言说法性都是毕竟空的,你就能很迅速远离这个障碍。这个我们谁也不要耻笑谁,对世间上这些杂乱的境界放不下,固然是无量劫来的习气,你无可奈何。这样说我们可以分三个部份:你若是学习小乘佛法,他就是训练你生起强大的厌离心,就放下了,放下了,那么就是修四念住,得涅盘;若是学习《中观论》,观一切法自性空,这里面无有少法可得,那么也就是放下了;现在唯识这个学派的理论,它不用那个方法,它用唯心变现的一切法,都是你的内心的分别,你认为那个东西很可恶,实在是你内心的分别,你认为很可爱,也是你内心的分别,并不是离开你的心分别,有一个可憎的东西,有个可爱的,不是的。如果我们学习佛法,你深入地思惟这个道理,如果你通了的话,就放下了,很容易就放下,就没事情。如果你没有深入的掌握到这个真理,内心里面老是有那么一点就是不容易都放下。所以「由此能障菩萨摄受善法,是故名为摄善法障」。「如实知故,能速远离」,就是你真实的知道这个「如实知」这个地方,有两件事:一个是你深入认真的去学习,就可以如实知,当然这是说解;还有你如实的修止观,也能达到,这是一个行,一个证。当然我们先应该学习在解的这地方努力,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也就放下了。但是还有习气你要解决,那就是要修止观了。但是我们现在看《瑜伽师地论》的态度,就是一方面学,一方面行,不是说等我完全通了,我再修行,,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学和修行是同时的,是这样。学和修行是同时的,修止和修观也是同时的。修止的时候也可以修观,修观的时候修止,那么这是两个意思了。

「如实知故,能速远离,不于非有无常,不于非有无常妄见为常」,「不于有粗重苦妄见为乐」,从这句话看出来,前面那个非有执着习气,那个「非」字是个错误的,可以看出来。「不于有粗重苦妄见为乐,不于所知障无明不净妄见为净,不于诸法自性无我妄见为我」,就不会有这个错误了,你不犯这个错误,你就远离了这个摄善法障。

∵月二、结略义

菩萨由此十种相故,名住摄善法戒。速能摄善一切种相,谓施渐次、若戒渐次、若忍渐次、若精进渐次、若静虑渐次、及五种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