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八、能有堪忍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虽复遭他手足块石刀杖等触之所加害,于彼尚无少恚恨心,况当于彼欲出恶言,欲行加害。

这个安住律仪戒,分十大科,现在是第八科,能有堪忍。是「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前边的七条,不只于此,说又有诸菩萨安住在律仪戒里面,「虽复遭他」虽然是一再的遇到他人手、或者是足、或者是块、或石、或刀、或杖等的触打「之所加害」,「于彼尚无少恚恨心」这位安住律仪戒的菩萨,对于这样的事情,他心里面尚且没有少少的瞋恨心,「况当于彼欲出恶言呢?」

这个看这个《披寻记》:

「手足块石刀杖等触者:此中触言,但谓所触。」是指所触说的。「触处摄故」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个触处,就是这样意思,属于这一类的。「手足块石刀杖,谓能作具。」就是以此作能攻击的一个工具。「若触对的时候令变坏故」若是手足块石等,若触打你的身体了,能令你的身体有起变化,「等言等取所余的冷暖饥渴应知」。「况当于彼欲出恶言」内心里面小小的瞋恨心都没有,何况对于对方欲出恶言、欲行加害呢?欲出恶言是口业,加害属于身业,前面无少恚恨是指意业。

况复发言毁辱诃责,以少苦触作不饶益。

那么这位菩萨他能这样的堪忍,心里面不动。

看这个《披寻记》:

「况当于彼欲出恶言欲行加害等者:恶言,谓如骂詈」这个詈,这个字也就是骂,在广东话里面有这个字,平常说话就说到这个字。还有「诤讼」还有「轻调」轻调就是戏弄了,「诃责等事,语业所摄」这是属于语业的。「加害,谓如前说手足块石刀杖等触。是身业所摄。菩萨于彼怨害有情都无少分损害意乐」,一点损害心没有。「定当于彼无如是事」,说这位菩萨决定没有这些事情。

这个心也不动,更不会发于身业、口业,这件事如果你不修止观,我认为是作不到,那么心里面忿恨,口出恶言这些事情,这是凡夫的家常便饭,很容易就是这样子发作的。那么发了无上菩提心以后,就是从根本上欲饶益一切众生;那么如果他不修止观的话,这件事做不到。

盈九、行不放逸(分二科)

∵昃一、总标列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具足成就五支所摄不放逸行。

这是第九科行不放逸,分两科第一科总标列,这个总标和列。「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具足五支所摄不放逸行」这就是总标,就是标数。下边「一、前际俱行不放逸行」这以下就是列出来,这两科合为一科。

说「又诸菩萨住律仪戒」他「具足成就」了「五支所摄」的「不放逸」的德「行」。那五种呢?

前际俱行不放逸行。

这个前际是在时间上说的,就是指过去。这个「俱行」就是彼此在一起不分离,那么叫做「俱行」。这个彼此是什么呢?就是菩萨的那个清净心,和这个不放逸行在一起。我们的这个了别性的心,和贪瞋痴在一起活动,也叫做「俱行」。现在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安住在律仪戒的时候,他的心和不放逸德行在一起,所以叫作「俱行」。是「前俱际行不放逸行」。第二种是「后际俱行不放逸行」

二、后际俱行不放逸行。三、中际俱行不放逸行。四、先时所作不放逸行。五、俱时随行不放逸行。

这把这五种不放逸行列出来。看这个批寻记:「具足成就五支所摄不放逸行者:于此五支随一无缺阙」这五个随那一个都不缺少,「是名」叫作「具足」。「恒善安住」叫做「成就」。长时期的清净自己的身语意,安住在不放逸行,叫做「成就」。若是短时期,这个成就就是不圆满了。

昃二、随别释(分五科)

辰一、前俱际行不放逸行

谓诸菩萨于菩萨学正修学时。

前面是总标列,这是第二科随别释,分五科第一科,前俱际行不放逸行,解释这一个。「谓诸菩萨于菩萨学正修学时」我们昨天说了那么多的学。

若于过去已所违犯如法悔除,是名菩萨前际俱行不放逸行。

「若于过去」就是在时间上说,不是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已所违犯」自己反省自己,我以前已经违犯了这样的菩萨行,应该修学的我没有做,我有做错误的事情,「如法悔除」要依法去忏悔,除灭这个过失,「是名菩萨前俱际行不放逸行」,这是过去。

辰二、后际俱行不放逸行

若于未来当所违犯如法悔除,是名菩萨后际俱行不放逸行。

「若于未来当所违犯」这是第二科,后际俱行不放逸行。「若于未来」这时间没有出现是将来,那么这就叫做后际。「如法悔除」若是我将来我没能够符合菩萨行,有所违犯,我也是如法的忏悔除灭这个过失,「是名菩萨后际俱行不放逸行」。这可以说是菩萨心里面有这样的意愿,我将来若有违犯我也要忏悔。

∵∵辰三、中际俱行不放逸行

若于现在正所违犯如法悔除。

「若是现在」也不是未来,也不是过去,我正是违犯了菩萨所学处,那么也是如法的要悔除。

是名菩萨中际俱行不放逸行。

看这个《批寻记》:

「于菩萨学正修学时至中际俱行不放逸行者:」这一段文「清净身语正命现行,是学自性。」菩萨所学处其中主要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清净自己的身业,清净自己的语业,第三种就是正命。这个正命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看这下边解释这个正命,当然是通于身语,主要是指意业说的,就是内心里面要诚实不要欺诳,叫做「正命现行」。这样子说呢,清净身业现行,清净语业现行,清净的正命现行「是学自性」,这是菩萨所应学的体性就是这样子。

「若勤精进如圣教行若习若修,名正修学。」这个解释正修学,「若勤精进」勤就是精进不懈怠。是「如圣教行」就是这个如当做随顺讲也可以,随顺佛陀的教导去做,这样做。「若习若修」这个习和修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呢?这个修是开始修行,叫做修。习是继续不断的修行,叫做习。是「若习若修,名正修学」就是「勤精进的如圣教行」那就叫做「正修学」。

「果已灭相,是谓过去。」前面文里面说是有过去、有未来、有现在。怎么叫做过去呢?这句话怎么讲呢?「果已灭相」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已经灭了不存在了,那么那就叫做过去。这个「因未生相,是谓未来。」这个「果已灭相」这个「果」是现在,现在这个果一刹那间过去了,就是灭了叫做过去。

「因未生相,是谓未来」这句话,这个因,应该说有两种因,就是一种是已经栽培了,一种是没栽培。这个没有栽培的因,当然这件事还在未来,还不知道那一天能发心栽培。这个已经栽培的因呢,那么或者是你现在栽培,或者是过去已经栽培了,这个过去栽培那也可能是,也可能是昨天,也可能是几十年几百年,几千万年以前栽培了。这个栽培这件事,一刹那间就过去了,栽培应该是,应该指现在说,但是一刹那间就过去了,也可能是几千万年以前。这个栽培的因,它没有随着刹那灭,它现在还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所以应该说它是现在。但是若观察它,由因而得果这件事呢,那还不是现在,那应该是在未来,在未来也可能是一年以后,也可能是几千万年以后,它不是现在。所以这个地方说是「因未生相」这因虽然是栽培了,但是它还没有出现果报,果报还没出现。那么什么时候它才能出现呢?那是在未来,说是「因未生相,是谓未来。」

那么这样解释应该是可以理解了,因为因能得果,一定要栽培了因,然后才能得果的。在没得果的时候呢,因是有了,而且就是现在,就在你的内心里面。可是在栽培的时候,一刹那间就是过去了,那是属于过去。在这个地方说它是未生相,就是它的果报还没有生,没有生什么时候生?当然是还是未来,所以说「因未生相,是谓未来」。

那么「已生未灭,是谓现在」这个因已经生果了,那就是现在了。那么这个地方当然也有事情,就是造因的时候,你栽培因的时候,多数是在人的果报的时候栽培的因。去得果报也可能是人身得果报,也可能是在天上得果报,这个就是不决定了。说「已生未灭」果报已经出现了,但是它还没有灭「是谓现在」这叫做现在,如果一刹那间灭了那就是过去了。这样子解释过去、未来、现在。

「如是诸相,刹那不住相续变异;依此建立刹那流转。」这个「如是」有过去的相,有现在的相,有未来的相,这是在时间上分那么三个阶段。这样的诸相刹那不住,在微细的变化上观察呢,都是刹那刹那的变动的。这个刹那不住的相续的变化,过去、现在、未来都是这样。「依此建立刹那流转」依着过去、未来、现在,来安立刹那的流转,刹那的生灭。这个流转两个字呢,这个流是相续的意思,相续不断叫做流,这个转是现起的意思,相续的现起,相续的变化叫做流转。

「言前际者:过去异名」这个「前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过去这句话的异名,就是不同的名字,它的含意是一样的。「言后际者:未来异名」这个后际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未来的异名。「言中际者:是现在异名」。「前际后际中间摄故」这个中际,是前际后际的中间这一部份,属于这一部份,所以叫做中际。「又复名此为前后际」这作第二个解释,这个中际又名为前后际,这个什么原因这样称呼呢?是「待过去世是后际」这个中际若对过去来说呢,中际就是后际,在过去的以后所以称为后际。「待未来世是前际」这个中际若对未来世来说呢,它是未来世的以前,所以也可以说是前际。这样说呢,所以这个中际也可以名为前后际。

「俱有而转,是名俱行」这个俱行怎么讲呢?「俱有而转」就是彼此都是有,相续的活动,叫「俱有而转」,叫做「俱行」。下边再详细说「谓不放逸与菩萨行于一刹那同生灭故」。「谓不放逸」就是说菩萨安住律仪戒的时候,他不放纵自己,他这个不放逸的德行「与菩萨行」菩萨行是什么?其实是菩萨心,菩萨的心行。「于一刹那同生同灭故」这正是《摄大乘论》上讲的这一段文的意思,「于一刹那同生灭故」。「由此能持菩萨加行,圆满无上菩提果故」,「由此」这个此是什么?就是菩萨的心,由菩萨这个心和不放逸在一起,共同的同时的生灭,所以菩萨这一念心,能摄持菩萨的加行。就是他的不放逸的德行所作的功德,那就成为种子了,他的一念心里面把所作的功德积聚起来了。这样子逐渐地功德圆满了,功德成就了呢,「圆满无上菩提果故」。就是因为他俱时而转的关系,俱行的关系。这是三际,前际后际中际。

辰四、先时所作不放逸行

若诸菩萨先于后时当所违犯,发起猛利自誓欲乐。

这是第四科先时所作不放逸行,是「若诸菩萨先于后时当所违犯」就是这个后时,就是将来还没到,但是他先对于后时「当所违犯」,可能我会有所违犯。「发起猛利自誓欲乐」他发动猛利的,就是很勇猛,很锐利的这个自誓的欲乐,这个誓是决定的意思,不能改变,不可以改变的。那么他自己有这样的意愿,这个意乐就是意愿。欲就是希望,而欲也就是乐,乐也就是欲,就是他有这样决定的意愿。而这个意愿非常的猛利,他发起这样的意愿。什么意愿呢?谓我定当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令无所犯。是名菩萨先时所作不放逸行。

「谓我定当」就是菩萨自己发愿,我决定当「如如所应行」。这个「如如」怎么讲?就是如是如是,如是如是所应行,这个如是呢,就指作的事情,这样事情,又一样事情,又一样事情,各式各样的所应该作的事,这个所应该作的事叫做所应行。这个「如如所应住」也就是如是如是所应安住的。这个行和住它的意思还是不一样,等等《披寻记》有解释。

「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可以隔一句相对,「如如所应行,如是如是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住」是这样意思。下边的意思呢,这个「如如所应行」就是各式各样的所应该作的事情,你这样作的时候,是你的身语表现的事情。「如如所应住」这个住是指内心说的,你内心要这样住。一个表现于外的所行的行;一个是没有表现于外的内心,这个内外两件事要相符合,这样意思。

「令无所犯」使令我对于这个律仪戒,我不要违犯,「是名菩萨先时所作不放逸行」。这是这个「先时所作不放逸行」是这样意思。这个菩萨安住律仪戒有这么一条,这是我们还很少看见的这一条。

看这个《披寻记》:

「如如所应行至如是如是住者:声闻地说:」这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了,「若往若还若睹若瞻若屈若伸持僧伽胝及以衣钵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是「若往若还」你或者是到聚落去这是往;从聚落回到寺庙去叫若还。是「若睹若瞻」你这一往一还的时候,你看见什么?或者是这个睹和瞻,这两个字应该无差别,但是他既然两个字都用了,可以用远近来分别。就是远睹近瞻所摄。「若屈若伸」或者你的身体有所屈有伸,那么这就是,这是往还的时候的差别相。「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持就是你拿着,这个「僧伽胝」是什么呢?实在是衣服的一种,穿的衣服的一种,但是它在三衣之外,即是长方形的一块布就是了。那么它就是像搭衣似的围在这个身上,但是可以袒露右肩,可以袒露出来,左肩还覆盖着。那么这个衣也叫做覆肩衣,或者是覆膊衣,肩膊,覆膊衣。是唯有阿难***他可以双肩都可以覆住,两个肩都盖住,就是用这个覆肩衣都盖住这个身体。这是「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或者是拿着衣,这是三衣的衣了。钵,钵多罗。或「若食」或者是吃饭,或者是「若饮」水,也「若啖」若吞啖,还要「尝」要尝味。这些时候你「若往若还若睹若瞻」乃至「若啖若尝」你内心里面要「正知而住」。那么这样从这个地方来看呢,「若往若还」乃至到「若啖若尝」这都叫做行。「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都是要正知而住,要保护内心的清净,不可以有污染。

「由是名为于村邑等如法行时正知而住」这些往还睹瞻的事情,也都是有轨则的,都要依法,是「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这里边也有一个住,这个住也属于四威仪里面的住,和前面那个正知而住也有点差别。那么行应该是往来都叫做「行」。「坐、卧」那么「住」就应该是立了,这是四威仪。「若习悎寤」若是学习悎寤瑜伽,就是减少睡眠。「若语若默」有的时候说话,有的时候默然。

是「若解劳睡」就是你用功修行的时候,太疲倦了呢也可以打个盹,你也可以睡一会儿也可以,这个在正式睡眠之外的,叫做解劳睡。这些事情你都要正知而住。「由是名为于其住处如法住时正知而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