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三忍渐次摄(分五科)∵

宿五于贪供事(分二科)

列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着供事增上力故,以爱染心管御徒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这是「摄善法戒」里边,「忍渐次摄」,忍波罗蜜里边的第五科,「忍渐次摄」里边,一共就是五科,现在是最后一科,「于贪供事」,就是佛陀对于菩萨贪供事,而管御徒众的这条戒,分二科,第一科是「有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这是说这个人的身份,是已经发无上菩提心,已经禀受了菩萨的净戒,「贪着供事增上力故」,有了这样的身份的人,就会有人拜他做师父,随他出家修学圣道,但是他收徒弟的动机何在?「贪着供事」,他内心里面不是摄受徒众修学圣道,不是这样的动机,他是贪着徒弟的供事,给他做事情,就是这样的贪着心的「增上力」,这个贪着心有很大的力量,这个力量是什么呢?就是「爱染心」,就是爱染徒弟的供事,用这样的心「管御徒众」,来教导他的弟子,「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污的违犯。从前边的菩萨戒的文,菩萨是为了摄受众生,能够修学圣道或者能住持佛法、广度众生,而摄受徒众的,现在违背了这个原则,是自己的爱染心,贪着供事而收徒弟,这是犯了这条菩萨戒的。

看《披寻记》:

「贪着供事至是染违犯者:谓诸菩萨或是出家」,前面说「若诸菩萨」,这个「诸菩萨」,或者是出家的菩萨,「便有营为衣钵等业」,他就会要做这件事,或是在家菩萨,「俱有无倒商买营农事王等业」,要在家菩萨,他就有这些事情,「由此发生种种勤苦」,有这些的事业就会有种种的勤苦的事情的发生,「菩萨一切皆应忍受」,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做,那他要忍受这些事情的勤苦,要忍受这件事,「若贪供事管御徒众,由此不能忍受自所作处种种勤苦,成染违犯」,要是这位菩萨,他「贪供事管御徒众」,由此不能够自己忍受,自己所做的事情的种种的勤苦,他忍受不了,一定要收徒弟代劳,那么你这样的心情,就是犯戒了,从前面的文看这一段文,的确是有这种事情,收了徒弟应该是栽培他,栽培他修学圣道,将来能成为一个佛法的有用的人,应该是这样子,如果说是你不要去到佛学院去学习,就在这里为我服务,那我看就是有点事情了。

列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不贪供侍,无爱染心管御徒众。

这下面第二科「无违犯」,「不贪供侍」,没有这种心情,他对于徒众也没有爱染心,若这样子来「管御徒众」,那就没有违犯,没有犯戒。

辰四精进渐次摄(分二科)

宿一于乐眠等(分二科)

列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懒惰懈怠,耽睡眠乐卧乐倚乐,非时非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前边是「忍渐次摄」,忍波罗蜜,这下边是第四科「精进渐次摄」,分二科,第一科是「于乐眠等」,分二科,第一科「有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懒惰懈怠」,「懒惰懈怠」,人家打板了到禅堂坐禅,他不来,那有可能就是「懒惰懈怠」,「耽睡眠乐」,就是爱着这个睡眠的快乐,睡眠有两种,一个是「卧乐」,一个是「倚乐」,「非时非量」,这个「非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白天,昼三时、夜三时,这个白天的时候也睡眠,就是「非时」,不是睡眠的时候,「非量」就是是睡眠的时候,但是你过量了,初、中、后夜,中夜应该休息,但是初夜、后夜也在睡觉,就是过量了,这样子「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看这个《披寻记》:

「懒惰懈怠至非时非量者:谓寝卧时执取睡眠为乐」,这个「寝卧」,就睡觉的时候,感觉睡眠很快乐,很执着这件事,「由是便为上品」的「惛沈睡眠缠所制伏」,「上品」就是很殊胜的「惛沈睡眠」,惛沈睡眠也算是一个烦恼,所以叫做「缠」,为这样的烦恼所制伏了,那么他本来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愿意睡眠,但是那一念的正念为烦恼所制伏,「令于起时身无堪能」,使令他从床上起来的时候,没有堪能性,就愿意继续的在那里睡,就是「令于起时身无堪能应时而起」,不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起来,「是名耽睡眠乐」,「偃卧为乐」是名叫做「卧乐」,「胁卧为乐」,是名叫做「倚乐」,「不能以时修习悎寤瑜伽,是名非时」,「放纵其心,不知其量」,是名叫做「非量」。前面说是「有违犯」,这下边说「无违犯」。

列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遭疾病,若无气力,行路疲极,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广说一切如前应知。

这个地方,只有染违犯,没有说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遭疾病」,就是有了病的时候,那可以例外,就没有「非时非量」的规定了,若没有「气力」,这也可以算是有病吧!「行路」疲倦到极点了,那么你多休息一会儿也好,「若为断彼生起乐欲」,自己知道自己「耽睡眠乐」是不对的啊!要断掉这个睡眠的烦恼,「生起乐欲」,生起要断睡眠乐的这种放逸,你有这样的心情,你一直的在对治这件事,但是还没有成功,那就不算犯,「广说一切如前应知」。

宿二于说世事(分二科)

列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爱染心谈说世事,虚度时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这是前边第一科「于乐眠等」,现在第二科「于说世事」,分二科,第一科是「有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的时候,「怀爱染心谈说世事」,「爱染」什么呢?爱染「世事」,对于世间的事情,心里面很有兴趣、欢喜,就是爱着这件事,由这样的爱染心发出来的语言,就是谈说世间的事,「虚度时日」,这个时间就空过了,没有栽培善根,是名叫做「有犯,有所违越」,这是「染违犯」。

看这《披寻记》:

「怀爱染心谈说世事者:谓诸王论」,谈论***的事情,「贼论」,谈论盗贼的事情,「食论」,谈论这个饮食的事情,「饮论」,这个「食」应该或者饭、菜,「饮」是饮汤、饮水,「乃至一切」无意义的议论,是名叫做「谈说世事」,「由是世间乐相杂住谈说事故」,由于这件事,世间上的人多数欢喜在一起住,能方便大家随便谈话,因此而「虚度时日」,那么这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由忘念虚时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下边是「无违犯」,「若由忘念」,若是这个人不是有意的,他只是一时的忘掉了正念,那么「谈说世事,虚度时日」了,这也是犯,「有所违越」,但是不是染污的违犯。

列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见他谈说护彼意故,安住正念须臾而听,若事希奇,或暂问他,或答他问,无所违犯。

看见他人在那里「谈说世事」,「护彼意故安住正念须臾而听」,就是护念,就是爱护那个人的心意,所以「安住正念」,「须臾」,短时间听听他说世间的事,这意思是说完全不听他谈论世事,怕引起他的虚妄分别、引起烦恼,所以「护彼」,爱护那个人的心意不生起烦恼,所以安住在正念里来听那个人说话,这样嘛也不算犯,「若事希奇」,要是他们谈论那件事是很稀奇的事情,那你听一听也不算犯,「或暂问他或答他问」,或者有稀奇的事情去问他人,或者是别人来问你,那么这些稀奇的事情,你谈论这个事情不算犯。

辰五静虑渐次摄(分三科)

宿一不请教授(分二科)

列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怀嫌恨憍慢所持,不诣师所求请教授,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这下边是第五科,前面第四科是「精进渐次摄」说完了,现在是第五科「静虑渐次摄」,分三科,第一科是「不请教授」,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有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令心住,欲定其心」,这位菩萨他为求自己的心,叫它安住不动,想要修禅定,修奢摩他定,为求令心住,想要叫我的心不要散乱、动乱,叫它能安定下来,那么就是想要修学禅定,「心怀嫌恨憍慢所持,不诣师所求请教授」,「为令心住欲定其心」,当然要学习修学禅定的方法,那么应该到师长那里去「求请教授」,但是他心里面对于师长有嫌恨心,这是一个问题,第二是「憍慢所持」,瞧不起师长,他的心为嫌恨所持,为憍慢所持,就「不诣师所求请教授」,不到师父那里去,请求教授修禅的方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那这就是染污的违犯。

当然这里边有小乘佛法、有大乘佛法的差别,但是我看《瑜伽师地论》,本论的声闻地所说的奢摩他、毗婆舍那,毗婆舍那和大乘佛法有差别,奢摩他无差别,小乘也是这样修禅,大乘也是这样修禅,是没有差别的。

有叶均居士,你们各位可能知道吧!他原来是一个出家人,叫了参法师,太虚大师派他到锡兰去留学,经过多少年,也不是很久,他回到中国来,就是把《清净道论》翻成了汉文,翻成汉文出版的时候,我请了恐怕四部、五部这么多,我曾经没有完全读,但是读了一部份,读了一部份,我们北传佛教说四种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但是初禅和二禅之间有个中间禅,这个《清净道论》它就说有五种禅,五种禅就是把这个中间禅算一个数,那么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五禅,五种禅,但是内容和北传说的四种禅是一致的,那么现在我们学习这《瑜伽师地论》,就是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地加三摩呬多地那个地方,一直到声闻地,都有说到四禅,那么这可以看出来,这个大意,南北传关于禅这方面是一样的,是没有差别,所以说南传有禅、北传也有禅,说南传有禅而北传没有禅,要这样说的话,那也等于说南传也没有禅,因为是一样的嘛!那么这是一件事。

大乘佛教也重视这个禅,也重视色界四禅,因为你非要从这里去修毗婆舍那,才能够成就的,没有禅,毗婆舍那不能成就,所以这个禅不管是南传、北传、小乘、大乘,都是重视的,但是我也有一个心情,不须要讲人情,不要讲,应该讲智慧,要认真的学习佛法,应该这样子,不是说你是我师父,我就一定听你的,不是这个意思,你要用你的智慧,深入的学习佛法,应该是这样,我赞成深入的学习小乘佛法,我赞成这件事,但是对于大乘佛法,我也是主张深入的学习,不要一知半解,不要这样子,深入的学习,然后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只是一知半解的,我会讲了,我就可以做大法师了,这样不行,这样不但是你讲的未必能够契合原意,而你的信心也建立不起来的,你的信心建立不起来,你不容易建立,很容易就垮了,这是很容易的事情。

所以这里边说「心怀嫌恨憍慢所持」,「心怀嫌恨」,那是他们这个师徒可能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现在是说这个弟子,他是修行不够,内心有烦恼不能调伏,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心里还在那恨,足见这个人没有修行,他的师长有没有修行,这里没有提,这个「憍慢所持」,他瞧不起他的师长,那这又是个问题,就是那个师长必是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所以这个徒弟瞧不起他,但是这个问题应该另外去请求,到别的地方去请求教授,应该是这样,因为你要学习禅这件事,非学不可嘛!不能因为我的师父不懂得禅,我就不修禅,也不应该是这样。

这下看这个《披寻记》:

「为令心住欲定其心至求请教授者」这一段文,「谓于九种心住中,从初内住乃至最后等持」,这是九种心住,九种心住,我们在声闻地已经学过了,我不知道各位还记住吗?在「九种心住中,从初内住」,「内住」,就是九种心住的第一个住,最后的「等持」,就是第九个住,「渐次修习证根本定」,按照这个次第,你能努力的去修习,就可以达到色界的四禅,叫「根本定」,这九心住是属于欲界定,那中间有个未到地定,「渐次修习证根本定,九种心住如声闻地释(陵本三十卷九页),此说心住,通彼九种」,这里说「为令心住」,应该包括九种都在内的。唯识的经论,它就是说的详细,说这个欲界定,它说内住、等住、安住、静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就是把这欲界定说得这么详细,其它的阿毗达磨论,也大概的表示了这个意思,但是不够这么详细,「从初内住乃至最后等持,渐次」的「修习证根本定,九种心住如声闻地释」,「此说心住通彼九种,此说定心,即彼等持」,「欲定其心」就指最后一个住「等持」,「总摄一切,是故说言为令心住欲定其心」,这一句话包括了那九种都在内的。

「若随信行补特伽罗,要依止他教诫教授,方于其义得奢摩他毗婆舍那,乃至广说」,现在这个文上的确是有点事情,就是你「心怀嫌恨憍慢所持,不诣师所求请教授」,那这才是犯了这条戒,但这个地方还有一点曲折的,「若随信行」,要是这个人他的根性属于「随信行」,就是随顺他人的教诫教授而建立信心,譬如说是我们学习大乘佛法,你要听别人讲解,你能够认真的学习,而后对于佛法有信心,大乘佛法这样,小乘也是一样,你能深入的学习小乘佛教,把这阿含经的道理深入的学习,小乘《阿毗达磨论》也都深入的学习,我不须要听你讲,我自己深入学习,你学习得很圆满,这个人就是法行,这是随法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