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二请证
∵唯愿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第一真圣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现觉者
∵这是第二科「启白请证」,就是受戒的时候的羯磨文,「启白请证」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结前」,第二科是「正显」,正式显示「启白请证」的事情,分二科,第一科是「礼佛启请」,又分二科,第一科是「举初说」,「举初说」就是第一遍,分二科,第一科是「启白」,现在是第二科「请证」。「唯愿十方无边无际」,前边是这个传戒的菩萨向佛报告这件事,这下边第二科是「请证」,请佛来证明这件事,「唯愿十方无边无际」,希望「十方无边无际」的「诸世界」中的「诸佛菩萨」,「第一真圣」这是所请的,「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现觉者」,这是说诸佛菩萨是「现觉者」,「于现不现」,一切有情里边有二类,一类是「现」、一类是「不现」,求受菩萨戒的这位菩萨,由于他的内心的诚恳,他能够显现在十方佛菩萨面前,所以叫「现」,其他的没有受菩萨戒,这二类叫做「现不现」,佛菩萨对于现不现,一切时、一切处的一切的有情,「皆现觉者」,都能现前的觉知道的,你受菩萨戒、你不受菩萨戒,佛菩萨都是知道的。
∵∵看《披寻记》:
∵「诸世界中诸佛菩萨至皆现觉者者」这一段文,「此中第一所谓诸佛」,这个「第一真圣」,这个「第一」指什么说的?就是指「诸佛」说的,「于一切有情皆为第一故」,在一切有情里边,不管是一般的凡夫、或者是阿罗汉、辟支佛、或者是菩萨,在「一切有情」中,佛都是最尊胜的,所以叫做「第一」,「复有差别,繁不更述」,这个「第一」这个地方,还有不同的称呼,不同的称呼「繁不更述」,太多了,这里就不讲了,是什么地方讲的呢?「如摄异门分释」,就是本论有一分叫做「摄异门分」,那里面有解释,是「(陵本八十三卷四页)」那里有解释,这就不说了,「言真圣者:谓诸菩萨」,「第一」是指佛说的,「真圣」指谁说的呢?「谓诸菩萨」,指菩萨说的,但是菩萨有凡夫的菩萨、有圣位的菩萨,这个指什么菩萨说的呢?「简取已入大地诸菩萨众」,就是简别,这个「简」实在就是挑拣的意思,就是没有入圣位的菩萨不算数,只是已入圣位的数在这里说的,这里说的菩萨唯取已入大地菩萨,这个证入法性的菩萨众,「故作是说」,所以这样叫做「真圣」,这个「真圣」就是断惑证真的人,见到法性理的人是「真圣」,你没有见到法性理,说是我有什么禅定,那都不是真的。
∵「如是诸佛菩萨,由正智见,于诸现前或不现前,一切时分,一切处所,所有」的「一切有情,皆能现知现见,如实无倒」,这个诸佛菩萨「皆现觉者」,这个怎么讲呢?「如是诸佛菩萨,由正智见」,诸佛和菩萨都有「正智」、都有正见,有「正智见」的力量,于诸现前的、或不现前的,「一切时分、一切处所」,不管什么时间、也不管什么地方,所有的有情,诸佛菩萨「皆能现知现见,如实无倒」,不会搞错了的,「由是说名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现觉者」,是这样意思,这个「智见」下边有解释,到下面再说。
∵∵于此某名受戒菩萨亦为作证
∵这和前面的文连结起来,这是「第一真圣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现觉者,于此某名受戒菩萨」,对于这在这里叫某甲菩萨,「受戒菩萨亦为作证」,也大慈大悲为他作证明,这前面是这个传戒的菩萨,为受戒的菩萨作证,现在要请诸佛菩萨作证,「亦为作证」,这是第一遍,下边是第二科「例中后」。
∵∵∵∵寒二列中后∵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还要说第二遍,再说第三遍,还是这样子。
∵∵∵∵张一为佛眷念(分二科)∵寒一举因
∵如是受戒羯磨毕竟,从此无间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现住诸佛,已入大地诸菩萨前,法尔相现
∵在下边是「为佛眷念」,第二科,这个「为佛眷念」,前面第一科是「礼佛启请」,这一科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为佛眷念」,就是为佛所关注了,这个「眷念」,这个「眷」这个字,当做「爱」字讲,为佛所爱念,是这样意思,分二科,第一科是「举因」。「如是受戒羯磨毕竟」,这个传戒的菩萨,为受戒的菩萨作羯磨圆满了,「毕竟」就是完了,「从此无间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现住诸佛」,就从这里开始,没有时间上的间隔,普遍的于十方,「无边」,没有边际的「诸世界中」,现在住持世间的诸佛,现在还住在那里教化众生的「诸佛」,另外还有「已入大地」的诸菩萨前面,「法尔相现」,就是自然的这个菩萨,他就现出来这个身相,在诸佛、诸大菩萨面前。
∵∵由此表示如是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
∵由于他能够「法尔相现」,所以就表示这位菩萨,已经纳受了一切菩萨所受的清净戒法,就是受戒了,这件事做好了。现在看这个下文。
∵看《披寻记》:
∵「从此无间至已受菩萨所受净戒者」,说这一段文,《二十唯识论》,这是一本书,有《三十唯识》、还有《二十唯识论》,这一部论上有一句话,「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这个「展转增上」这句话,说个白话,就是我帮助你,你也帮助我,就是「展转增上力」,现在这里指什么说呢?指「二识」说的,这两种识说的,这两种识来决定他内心的转变的情况,所以叫做「二识成决定」,下边有解释,看这个文,「由此道理,当知能受净戒菩萨,净心为缘」,就是由「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由于这个道理,「当知」,应该知道,知道什么呢?「能受净戒菩萨,净心为缘」,请求传戒菩萨为他传授戒法,他能够领受净戒的这个菩萨,这位菩萨他心里面清净,「二识成决定」,这是一个识,这个是一个条件,「能为增上,于诸世界现住诸佛,已入大地诸菩萨,清净识中,法尔而有如是菩萨受戒相现」,由于受戒的菩萨,他内心清净的关系,就有一种力量,里面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叫做「增上」,什么力量呢?「于诸世界」,于十方世界,现在住世的诸佛,又有已入大地的诸菩萨,「清净识中」,就由于这个受戒菩萨的清净心的力量,在十方诸佛、及大菩萨的「清净识中」,这两个识,「清净识中」,「法尔而有如是菩萨受戒相现」,「法尔」就是自然的,自然的「而有如是菩萨」,就有这位菩萨在传戒菩萨这里受戒的相貌,就显现在十方诸佛,和大菩萨的面前,就是这叫做「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
∵「如依善莹清净镜面,以质为缘」,这里说个譬喻,譬如有「善莹清净镜面」,这个镜面上有灰尘,你能够把它「莹」,「莹」者「磨」也,或者「拂拭」,把这个镜面上的尘土,把它拂拭去,那么这个镜面就清净了,镜面清净了又怎么样呢?「以质为缘」,然后你再拿一个「质」,有一个体质的东西为条件,面向这个清净的镜面,「即有如是所行影像显现」,那个镜子里边,就有这样的影像活动,显现出来,在那清净的镜面上现出来一个影像,「此中道理当知亦尔」,这里这个受戒的菩萨,他能在十方诸佛、诸大菩萨那里现出来受戒的相貌,也是这样的道理,也就是这样子,「此中道理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是名于佛及菩萨前法尔相现」,这句话就是这么讲。这样子说,十方诸佛、菩萨,他们的那个心是清净的,而受戒的菩萨,心里面也非常的诚恳,所以就在佛菩萨那里现相了,是这样意思。
∵「又复诸佛菩萨所发正愿,摄受一切诸有情界皆为眷属」,这边又说出来一件事,这个「诸佛菩萨所发正愿」,这个「所发正愿」,没得圣道之前,初发菩提心的时候,那么他也发无上菩提的正愿,「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是外凡的时候,到内凡的时候,就是有了禅定,又修毗婆舍那观,这个时候也会发正愿,虽然发正愿也都是属于凡夫的境界,但是若是得无生法忍以后,他也是发愿,但是那是胜义菩提心了,应该这一个时候是最殊胜的,所以「诸佛菩萨所发正愿,摄受一切诸有情界皆为眷属」,他这个「摄受」,就是饶益吧!当饶益讲,饶益「一切诸有情界」,这「一切有情界皆为眷属」,都是佛、是菩萨的眷属,他们最关心的境界,「若于是处是时,有诸有情已发大愿受净戒者」,因为佛菩萨有这样的愿,也可以这样说,就是发愿,愿为一切众生做善知识,也可以这么说,「若于是处」,假设在这个地方,在这个时间,有多少有情「已发大愿」,也是发无上菩提心了,发无上菩提心而又能够禀受菩萨净戒的话,「即于是处是时,彼诸有情为所现见」,那些受菩萨戒的有情,为诸佛菩萨「所现见」,「由是而说法尔相现」,这个意思,「由此相现,能正表示如是菩萨已受净戒」,这就表示这个菩萨已经受了菩萨净戒了。
∵∵尔时十方诸佛菩萨,于是菩萨法尔之相,生起忆念;由忆念故,正智见转,由正智见如实觉知,某世界中,某名菩萨,某菩萨所,正受菩萨所受净戒
∵这个时候,十方诸佛、十方的诸菩萨,「于是菩萨」,对于这位受菩萨戒的菩萨,这个「法尔」所现「之相」,「生起忆念」,那么就是他那无分别智,现出来后得智来忆念这位菩萨。「由忆念故,正智见转」,由于佛菩萨对于这位受戒的菩萨,心里面忆念他了,或者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想念这位菩萨了,想念的时候,和我们凡夫的心不同,佛菩萨是正智、正见,那个正智、正见在忆念这位菩萨。「由正智见如实觉知,某世界中某名菩萨,某菩萨所,正受菩萨所受净戒」,「由正智见」,佛、十方诸佛、十方的菩萨,他是由正智、正见「如实」的,就是符合事实的,就知道了,知道什么呢?说某某世界里面,某名菩萨,那个菩萨什么名字,「某菩萨所」,在那个传戒菩萨的地方,「正受菩萨所受净戒」了,在十方诸佛、十方诸菩萨的后得智那个地方,就是念那个某世界、某菩萨在某菩萨所,在那里受戒了,诸佛菩萨有这样的念,这是第一科是「举因」,下边第二科是「显果」
∵∵∵∵寒二显果∵一切于此受戒菩萨,如子如弟,生亲善意,眷念怜愍,由佛菩萨眷念怜愍,令是菩萨希求善法倍复增长,无有退减
∵十方一切佛对此受戒菩萨「如子」,十方诸佛、十方诸菩萨对于这受戒菩萨「如弟」,就这样,佛对于这个受戒菩萨如父子的样子,十方诸菩萨对于这个受戒菩萨如兄弟的样子。「生亲善意」,这些佛菩萨对于这个菩萨,对于这个初受戒的菩萨,生亲善的忆念。「眷念怜愍」,也就是爱念这个菩萨,还是怜愍这位菩萨,因为他还没得无生法忍。「由佛菩萨眷念怜愍,令是菩萨希求善法」,由于十方佛、十方菩萨爱念、怜愍这位菩萨,就是「令是菩萨希求善法」,十方佛、十方菩萨,那个大悲心里面也会来教导这位菩萨,教他能「希求善法」,时时的作种种功德。「倍复增长」,这功德是愈来愈多,功德不嫌多,所以「倍复增长」。「无有退减」,一直的向前进,而不会向后退,也不会减少功德的,功德一直的增多。
∵∵看下面的《披寻记》的文:
∵「正智见转者:圣智圣见,名正智见」,这个「正智」、「正见」是什么意思?就是「圣智圣见」,是这个意思,「此二差别,有其多种」,这个「智」和「见」,它们两个的含义有很多的差别,「有其多种」,「如摄事分释」,本论有个摄事分那里有解释,(陵本八十六卷九页),那边说的,这个「智」「见」,常常会提到这两个名词,常常提到这两个名词,就是应该要会解释才好,而这上面说的「如摄事分释(陵本八十六卷九页)」,那个地方有解释,那个地方解释的,就是无分别智影像,你的心去缘念无分别智的影像叫做「智」,有分别智影像,有分别影像,你缘念有分别的影像那叫做「见」,在前面,在声闻地也有说到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就是止,有分别影像就是观,金刚经上「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也是这样意思,这个摄事分释这个地方,对这个「智见」解释得很多,其中还有一个解释,就是你去观察过去的事情,观察未来的事情,叫做「智」,观察现见的、现在的事情叫做「见」,用三世来分别,这是「(陵本八十六卷九页)」的解释。
∵「今唯取其由假施设世俗理行缘所知境,此慧名智」,这也是那上解释的,那个地方,那个摄事分释,八十六卷九页那个地方,解释很多,现在这里的说到这个「智见」,怎么解释呢?「今唯取其」,这一段文只是取那里的,摄事分的释里头有一种解释,那上解释,「由假施设世俗理行」,这个「世俗理行」,就是没有学习过佛法的那种分别心,他没有学习过佛法,他的内心的思想所明白的道理,这件事是这样道理,这件事应该怎么做?那叫做「理行」,这个世俗的理行是「假施设」的,原来都没有这件事,后来就是安排有这么一件事,譬如说一个人原来没有名字,没有名字给他安一个名字,叫做「假施设」,有一个因缘,就会安立出来一个名字,这就叫做「假施设」,「缘所知境」,就是以世俗的理行为「所知境」,缘这个「所知境」,缘这个「所知境」,这也就是智慧,「此慧名智」,就叫做「智」,这么讲。
∵「若能取于自相共相,此慧名见」,那么这个「见」是怎么讲?这个「见」怎么讲呢?「若能取于自相」,若是你能够观察它的「自相」,和它的「共相」,这个「自相」也是讲过,就是那件事本身不同于其它事情的相貌,那就叫做「自相」,「共相」呢,不是它特有的,是共于其它众生,共同有的相貌,譬如说是无常、无我,一切法都有这个道理,是这样子,若说「自相」,那么就是那个受戒的菩萨,他所特有的功德,说这个菩萨慈悲心重,那就是他的「自相」,说这个菩萨有悲心,但是还是智慧高、智慧强,那么这就是他的「自相」,「若能取于自相共相,此慧名见」,若是观察这位菩萨的「自相」、「共相」,那就是佛菩萨的「见」,「正释此义」,就是取摄事分的这个解释,来解释这一段文,这么解释,「若能取于自相共相此慧名见,正释此义,由缘某名菩萨假设有情,及彼所受净戒为所知境故」,用那一段文来解释这里,应该这么说,「由缘某名菩萨假设有情」,十方诸佛和菩萨,你的相,你受戒的时候,由于诚恳心的力量,你的受戒的相貌显现在佛菩萨面前,佛菩萨的大悲心和他那个智慧去观察,「由缘某名菩萨」,由于佛菩萨就观察这位菩萨,「假设有情」,这个菩萨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受、想、行、识,那就是个有情,不是无情,是有情,佛菩萨那个大悲心观察他,那么这样讲,那么这就是「见」了,「及彼所受净戒为所知境故」,他在这里,在那个菩萨面前在受戒,观察这件事,那就是「见」,就是一个「见」、一个「智」,这么解释。
∵∵∵∵列三总结∵当知是名受菩萨戒启白请证
∵这是第三科,是结束这一段文「启白请证」,第一科是「结前」,第二「正显」,第三是「总结」,前面这一大段文,你要知道这就是受菩萨戒「启白」,向十方诸佛「启白」,又向十方诸佛「请证」,这一科说完了。
∵∵昃三受已所作
∵如是已作受菩萨戒羯磨等事,授受菩萨俱起供养,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顶礼双足恭敬而退
∵这第三科「受已所作」,受戒的羯磨分成三科,第一科是「受先所作」,受戒之前所作的事情,第二是「受时所作」,受戒的时候作的事情,现在是第三科「受已所作」,戒受完了以后作什么事情?是这样子,「如是已作受菩萨戒羯磨等事」,前面这一大段文,就是这个传戒菩萨已经做圆满了,受菩萨戒羯磨的这些事情,做完了。「授受菩萨俱起供养」,传戒的菩萨和这个受戒的菩萨,这两位菩萨「俱起供养」,都站立起来,然后供养十方佛菩萨。「普于十方无边无际」的「诸世界」中的「诸佛菩萨」,「顶礼双足恭敬而退」,那么礼拜就是供养。
∵∵∵∵盈二得戒胜利∵如是菩萨所受律仪戒,于余一切所受律仪戒最胜无上
∵那么这是第二科,「得戒的胜利」,就是受戒的殊胜的功德,说这件事,这是这个「正受净戒」,一共分两科,第一科是「受戒羯磨」,这一科完了,现在第二科「得戒的胜利」,如是菩萨所受的律仪戒,「于余一切所受律仪戒」,就是对于其他的佛教徒所受的律仪戒,「最胜无上」,这个菩萨戒,这个菩萨所受的律仪戒是最殊胜、最高尚的。
∵∵无量无边大功德藏之所随逐,第一最上善心意乐之所发起,普能对治于一切有情一切种恶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