昃二、他所引(分六科)
辰一、敬尊长
如是时时于诸尊长,精勤修习合掌起迎问讯礼拜恭敬之业,即于尊长勤修敬事。
现在的文是解释摄善法戒。摄善法戒里分三科,第一科是引摄。引摄这句话就是自己努力地创造,叫引摄。分三科,第一科是自所引,就是自己靠自己努力成就的善法,这一段已经说过了,就是「谓诸菩萨依戒住戒,于闻、于思、于修止观、于乐独处,精勤修学」,这是自所引。现在第二段是他所引,分六科,第一科是敬尊长。
「如是时时」,这位受菩萨戒的人,他怎么样学习摄善法戒呢?就是时时地「于诸尊长」,精勤地修习合掌、起迎、问讯、礼拜、恭敬之业,对于尊长有这样恭敬的行为。「即于尊长勤修习敬事」,前面说是合掌、起迎、问讯、礼拜这件事,就是对于尊长勤修恭敬的事,这也是摄善法戒之一。
看这个《披寻记》:
「于诸尊长等者:年德俱尊,是为尊长」,他年纪也很大了,他的品德也很高尚,所以「俱尊」,「是为尊长」。「言合掌者:谓于尊长招延及奉请时」,「招延」就是有所请,请他,叫作招延。「及奉请时」,以及奉请的时候。「奉请」也就是「招延」,就是恭敬地请他到什么地方,这些事情。「言起迎者:谓彼来时」,就是尊长来的时候要起迎。「问讯者:谓问病苦及安乐时」,问他的身体健康的情况。「礼拜者:谓有求请顶礼足」的时候,这是对于尊长恭敬的事情。
辰二、侍疾病
于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给。
这也是摄善法戒之一。前面对于尊长这是恭敬,下面这个就是悲愍的意思。
看这个《披寻记》:
「于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给者:欲拔彼苦,是名悲愍」,就是对于这个有病的人要有这样的动机,就是想要除掉他的苦恼,你有这样的心情那就叫作「悲愍」。「作意视察,名之为瞻」,瞻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作意视察」,就是自己的心里面发动起来去看护他,去看他病的情况,那叫作「瞻」。「为作供事;是名为侍」,为他作这些供给他的事情,那么叫作「侍」。「于此二种无有慢缓」,对于作意视察也好、为作供事也好,这两件事为他服务的时候,心里面没有慢缓。这个「慢」,或者是轻慢,轻视、缓慢;他不是这样子,所以叫作「殷重」。奉施医药,名之为叫做「供给」。那么这是看护病人。下面第三科称妙说。
辰三、称妙说
于诸妙说,施以善哉。
这也是摄善法戒之一。
看《披寻记》:
「于诸妙说施以善哉者:谓于世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或出世间、苦论、集论、灭论、道论、无倒宣说,是名妙说」,先解释这个妙说。「于诸妙说施以善哉者:谓于世间施论」,这个善法分二种:一个是世间的善法,一个是出世间的善法。世间的善法就是「施论」,有同情心能够布施能作这种善事,这样的法语叫「施论」。「戒论」,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作这些恶事,那么叫作戒论。「生天之论」,你这样子做,你不作恶事而能作善事,你能够施、戒。施、戒也可能再来人间,也可能生到天上去,那么这叫生天之论。「或出世间」,前面这个施、戒属于世间,下面是出世间,就是超越了世间的事。是什么论呢?「苦论」,说世间是苦;「集论」,苦的原因就是由集来的;「灭论」,灭除苦集之论;「道论」,就是能从苦集中解脱出来的方法就是道论、戒定慧。「无倒宣说,是名妙说」,你对于世间的善法、出世间的善法宣说的没有错误,那就叫作妙说。「圣所称赞,故名善哉」,你说的很正确,没有错误,是圣人所赞叹的,所以叫作善哉。这是「于诸妙说施以善哉」,这也是摄善法戒之一。下面第四科赞有德。
辰四、赞有德
于有功德补特伽罗,真诚赞美。
就是在佛法里不断地栽培善根,他有了成就的人,这样的人你能够诚心地赞叹他好,那么叫作真诚的赞美。这个「补特伽罗」翻作中国话是数取趣,数数地得果报;得到了果报以后又弃舍了,弃舍以后又得果报,这叫作数取趣。就是众生在生死里轮回的这种人,叫补特伽罗。
《披寻记》:
「于有功德补特伽罗真诚赞美者:功德有五」,有五种功德。「谓信、戒、闻、舍、慧」,就是这五种。对于佛法有信心,这是一种功德。这个对佛法有信心,这个信的确还是有深浅的不同。比如说我相信坐禅将来会有大的成就,那么我就欢喜坐禅,那么这就是信心。如果你有懈怠,不愿意坐禅,这表示你的信心不足,这是信。主要的意思就是世间的因果、出世间的因果:你相信世间的因果,你不敢作恶事;相信出世间的因果,就是精进地修学圣道,就表示你是有信心。这个戒,前面信是内心的事情,戒就是有了行动,就是不敢做恶事,那就是戒。闻,就是学习佛法。当然这个信它应该是有闻,由闻而有信;你学习了佛法,你对于佛法经过长时期的学习在思想里面酝酿,最后肯定了佛法是真理,那么才有信心的。所以信这个地方一定也是具足闻,信这个地方也是具足戒的。这个舍,舍这里边当然是你自己的财富,你肯布施救济苦难的人,这也是舍。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能去掉自己的懈怠、去掉自己的烦恼,也叫作舍。那么这是由闻思而来的善法。这个慧,就是修止观了,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慧就是属于修慧了。前面的文里边应该有思,这个地方就是要修止观。那么加起来这是五种功德,这五种功德这个在家居士,或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常反省自己我在佛法里边有什么成就,你不妨就用这五条来观察自己,我的信心怎么样?我的戒怎么样?我的闻,就是学习佛法,一个是舍、一个是慧。这五种功德我具足了多少?当然也有深浅的不同。
「于此随一功德具足者前」,对于此信戒闻舍慧,随那一种功德你具足了。「前」,在这个具足了功德的这一个人的前面。「称实赞扬」,那与事实相合,不是说谎话。他真实有这样的功德,你就这样的赞叹,叫作称实赞扬。「令生欢喜」,使令他生欢喜心,那么这就是一个功德,这也是摄善法戒之一。这个众生贪瞋痴都是很多的,他能在佛法里边,有小小的信戒闻舍慧就值得赞叹。当然这个凡夫未得圣道,他还有其他的污点,但那个不管。就是有这样的功德你就赞叹,不要贬斥他,要赞叹他,使令他生欢喜心,那么他就会逐渐逐渐地进步了。「心无谄诳」,你赞叹他的时候,是用真诚的心赞叹的,不是有谄曲、说谎话,不要说谎话。「是名真诚赞美」,这是第四科赞有德。下面是第五科乐福业,好乐福业。
辰五、乐福业
于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业,以胜意乐起净信心发言随喜。
这个福业是谁作的呢?就是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一切的福业」,这个业是因、福是果。就是能得到可爱的果报的行为,这是指因说的。「以胜意乐起净信心发言随喜」,「以胜意乐」就是很强大的欢喜心,下边有解释这个胜意乐。「起净信心」,对于那个众生他作了很多的福业,你能够对这件事有清净的信心,这是你内心里面的事情。现在不只是内心里面欢喜,还要「发言随喜」,发表出来言论赞叹这件事,生欢喜心。这也是摄善法戒之一,这个是随喜。
看这个《披寻记》:
「于十方界至发言随喜者:谓于十方无量世界中无量诸有情众略有六十二种差别可得」,佛法说十方世界的虚空是无量无边的,无量无边的虚空里面有无量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众生的业力所造,所以有世界就是有众生、有众生就是有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初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众生,世界要破坏的时候也没有众生;就是世界在正常的时候,可以有人在那里生存的时候,这个世界是有众生的。十方无量的世界里有无量无边的诸有情众。「有情众略有六十二种差别」,有六十二种差别,这在本论第二卷十八页说到有这六十二种众生的名字,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众生可得,「是名一切有情」。
「若世出世施戒修三所成福,是名一切福业」,这现在解释什么叫作福业。「若世出世」,就是世间上的施戒修、出世间的施戒修,这个布施是福业,持戒也是福业,修学禅定也是福业。这个没有出离心、没有无上菩提心,只是有一个好心肠而已,那就是世间上的施戒修。若是有了出离心、有了无上菩提心,他所修的施戒修那就是出世间的福业,这就是动机。当然有这样的动机,发表出来这样的行动,也是有所不同。你若是读《阿含经》、你若读《般若经》,那么这两类人所修的施戒修也是不一样。「是名一切福业」,这包括世、出世间的福业。
「增上意乐,名胜意乐」,这个胜意乐怎么讲呢?就是增上意乐,就是有大力量的心愿、欢喜心。这个「意乐」是内心里面的欢喜心,欢喜心里面也包括多少意思的。现在说胜意乐,就是有力量的欢喜心,下面再详细解释。
「此从胜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通得此名」,这个佛教徒有凡有圣的差别,在凡夫地的时候叫作胜解行地;到了初欢喜地以后乃至到第十地,那这都是圣人。那么凡夫来到佛法里边来生欢喜心,他就继续不断地学习,也继续不断地修行。所以他在佛法里面的解、在佛法里面的行,都是逐渐逐渐的增长达到有力量,有了力量叫胜解行。乃至到究竟地,就是第十地的菩萨。「通得此名」,这些人完全都会有这样的名字,叫作胜意乐。
「此复云何?」前面这一行文是简单的解释,这里边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这下面回答这个问题。
「谓由净信为先,择法为先,于诸佛法所有胜解印解决定,是名菩萨增上意乐」,前面那一行是略说,这底下详细说了。「谓由净信为先」,说是这个胜解行地在凡夫的时候没得圣道,他的大智慧没有成就,他的功德里边是以净信为先,就是对于佛法有清净的信心,这个是最重要的一个功德。当然这里面也是包括闻思修的智慧。那么这个时候在佛法里面成就了胜解,这叫作净信为先。
「择法为先」,就是从得无生法忍以后,那他也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但是这些功德里边以择法为最重要的,那就是般若的智慧,这是无漏的智慧。当然其中也还是闻思修,有殊胜的功德。
「于诸佛法所有胜解印解决定」,这个凡夫的胜解也好,圣人的胜解也好,他所胜解的是什么呢?就是「于诸佛法」,就是对于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对阿弥陀佛的佛法,乃至当来弥勒佛的佛法、十方三世一切佛的佛法。「所有胜解」,他在内心里面成就了有力量的信解。「印解决定」,印这个字就是相信的意思,比如说这个人盖上了他的图章了。表示这个人可信。这个信到什么程度呢?没有犹豫,就是决定;他的内心里面是肯定而没有犹豫。「是名菩萨增上意乐」,这是菩萨有强大力量的欢喜心。在佛法里边有信、也有慧,有种种功德的,「是名菩萨增上意乐」。
「由是此说,起净信心,菩萨于彼一切有情一切福业,净信胜解决定能感增上生果,随其所应庆慰随喜设慰意语及庆悦语。或复称扬赞述,是名发言随喜」,这前面把这个胜意乐、增上意乐作这样解释,是名菩萨的增上意乐。
「由是此说」,由于意乐的内容是这样的道理、这样的情形,所以这里面说「起净信心」、发心随喜,说这个话。这个起净信心,就是有增上意乐的意思。「菩萨于彼一切有情一切福业,净信胜解决定」,就是有清净的信心,他作的一切福业胜解决定。「能感增上生果」,将来能够招感最殊胜的果报,你现在作这样的福业,将来能得到果报,能感增上生果。「随其所应庆慰随喜」,随他所作的福业的程度,你能够庆慰、能够随喜。怎么叫作庆慰随喜呢?就是「设慰意语」,你用语言文字叫作设,用这个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慰」,庆慰,对他庆慰,你说出来对他欢喜的话,说出来令他安慰的话。「及庆悦语」,及令他内心里面喜悦的话。「或复称扬赞述」,或者是除了庆慰随喜之外,你又能够称扬赞叹他,「是名发言随喜」,这是这样意思。这个圣人因为是过来人,那个情形当然是不同;这个有问题就是在凡夫的时候,凡夫嫉妒障碍是很强的,别人作了功德的时候,总是要贬斥他,这时候心里才高兴。现在告诉我们不要这样子,要发言随喜,不要嫉妒障碍。
辰六、忍违犯
于他所作一切违犯,思择安忍。
这也是摄善法戒之一。这是第六科忍违犯。对于他人、对于众生所作的一切违犯的罪过的事情,或者是来触恼这个菩萨,菩萨「思择安忍」,用智慧去观察,对这件事不动心,要这样子作。
看这个《披寻记》:
「于他所作一切违犯,思择安忍者:于他所作身语意业若打若骂」,对于众生所作的身业的过失、语业、意业的过失,什么过失呢?或者对于菩萨若打,打菩萨、或者是骂菩萨。「若瞋若弄」,或者是愤怒。「弄」,就是轻弄、轻毁菩萨。「若诃」,诃斥菩萨。「乃至能令发愤诸所余事」,乃至能令菩萨发出愤怒,令你愤怒来触恼你,叫你愤怒。「诸所余事」,或者其他种种的这些不合道理的事情。「是名一切违犯」,这叫作违犯。
「能正思择唯行唯法,此中都无我及有情命者生者」,那么遇见这些事情的时候,这个受了菩萨戒、学习摄善法戒的菩萨,遇见了这一类的众生来触恼菩萨的时候。「能正思择」,菩萨遇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面能思惟观察。观察什么?「唯行」,就是这些境界都是刹那刹那变化的,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的。唯行,这个「行」或者说是心行,都是心的分别。众生作这样的虚妄分别,「若打若骂若瞋若弄若诃,乃至能令发愤」,众生在这里虚妄分别,只是内心的虚妄分别叫作行。「唯法」,唯是因缘生法,都是因缘生法。
「此中都无我及有情」,这里面没有我。这个「有情」,就是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分别;只是个有情而已,此中没有一个真实性的我可得。「命者」,众生的生命体就是色受想行识组合起来而不分离。比如说色法与心法分离,这个众生就死掉了。只是这么一个组合的生命者,其中也没有真实的我。「生者」,就是由眼耳鼻舌身意,他可能会作善,可能会作恶,这里没有真实性,说为生者。「是其能骂能瞋能打能弄能诃」,这里面没有真实的我,没有真实的有情,没有真实的命者、生者,是那个能骂的、能瞋的、能打的、能弄的、能诃责的,这样观察我不可得。「或是所骂所瞋所打所弄所诃」,就是没有真实的我是「所骂、所瞋、所打、所弄、所诃」的人。观察所骂的我也不可得,能骂的人也不可得。「是名修习随顺唯法之想」,这就是唯独是因缘生法,如幻如化的法在变动而已,修习随顺唯法之想。
「如是或复修习宿生亲善想」,前面是修无我观,这个菩萨遇见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修无我观。「如是或复修习宿生亲善想」,或者是再修另外一种法门,就是这些违犯的这些众生,前一生可能是你的兄弟姊妹、好朋友,也可能是父母,所以是作亲善想。「无常想」,这些事情都是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的。「苦想」,众生都在苦里边生存,我怎么可能再去报复令他苦恼呢?「摄受想」,虽然他来骂我、打我、毁辱我、轻视我,但是我应该和他作好朋友,来教化他,这叫摄受想。「由是五想,于诸违犯悉能堪忍」,由前面这个无我想、亲善想、无常想、苦想、摄受想,由这五种观想「于诸违犯悉能堪忍」,对这些违犯菩萨的事情,心里都能受得了、能忍得住,违犯悉能堪忍。「于堪忍时无变异意」,堪忍的时候一直能堪忍,不会忽然间不堪忍了,不会这样子。「无杂染心」,心里不动瞋心,一切贪瞋痴心都不动,故名叫做安忍,这个思择安忍是这样意思。这也是摄善法戒。
昃三、胜所引∵3
辰一、回向菩提
以身语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
这是第三科胜所引。前面是两科,一个是自所引,一个他所引。现在说是殊胜,胜所引,更殊胜的因缘能够守护这个摄善法戒,分三科,第一科是回向菩提。
「以身语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这位受了菩萨戒的菩萨,用自己的身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语已作、未作的善根,意已作、未作一切的善根。这个身语意已经造作了一切的善法,还有没造作的一切善法,也就是信戒闻舍慧这些善法。
「回向无上正等菩提」,用这个善根「回向」无上菩提。这个「回向」我是讲过了,我想现在再讲一下!这个「向」,什么是「向」呢?就是你的目的。譬如说原来我们的目的,我们没有相信佛法的时候,我们的目的就是想要荣华富贵,就是这个。都是想别人利益我,就是这个目的。现在相信了佛法的时候,我们这样的志愿要回转一下,回转就是回向,回转我们的意愿。我们原来的意愿,我们做种种功德的时候,就是希望得人天的福报、世间的荣华富贵。现在呢?世间的荣华富贵都是苦恼的事情,我回转了我以前的意愿,我现在建立了一个新的方向,我要得无上菩提,愿以此功德得无上菩提。已作未作的一切善根,我愿意以此功德得无上菩提,就是回向。我原来的意思,你们要利益我,是这样的意愿,现在我要利益他人,回己向他、回因向果,还有一个回事向理,无上正等菩提,就是愿得无上菩提。
这个阿罗汉小乘佛教学者,他所作的功德都是愿得圣道,愿得涅盘;现在大乘佛教的学者,是愿得无上菩提,想要得佛智慧,广度众生齐成佛道。这个意愿是超越了小乘佛教的学者,所以这叫做回向菩提。这是胜所引,就是创造一个殊胜的功德!
看这个《披寻记》:
「以身语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至正等菩提者:此中善根谓信等五」,已作未作的善根,是什么善根呢?就是信戒闻舍慧这些善根。因为初开始所成就的善根,应该是浅薄的。由于你不断地学习佛法,你不断地修止观,你的定力、你的信戒闻舍慧也逐渐逐渐地增上,逐渐逐渐地由浅而深、由小而大了,所以也是不同的。所以「此中善根谓信等五及三无漏」,这三无漏就是无漏地戒定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