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三、结应观
∵如是于修勤修习者,于时时间,应正观察所有烦恼已断未断。
∵得了未到地定以后,有二条道路可走,第一个是世间道,就是修四禅八定。第二个是出世间的圣道。出世间的圣道分三科,第一科是标七作意。第二科辨四谛境,辨四谛境里边分四科,第一科是观察,观察里面说了相作意和胜解作意。第二科是通达,通达里面就是分两科,第一科名现观,第二科是辨作意。这个通达这一科有两个作意,第一科简胜解作意,第二科是出离作意,出离就是远离作意。这是第二科通达。第三科是修习,修习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明得果。第二科是辨作意,辨作意里面有两个作意,第一个观察作意,第二个是摄乐作意。这观察作意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略标举,第二科是广分别。这两大科都讲完了,现在是第三科「结应观」。
∵「如是于修勤修习者」,就是这位修观察作意的这位禅师,他修这个观察作意。「勤修习者」,不是懈怠,精进修行的时候。「勤修习者」,就是这位禅师。「于时时间,应正观察」,随时修奢摩他又修毗婆奢那的时候,随时还应该加一个正观察。什么叫做「正观察」呢?「所有烦恼已断未断」,就是我经过这样子精进的用功修行,很早就起来静坐,很晚才休息。我的烦恼,什么烦恼是断了,什么烦恼是没有断呢?常常的这样反省自己,这就叫做「观察作意」。
∵∵辰二、摄乐作意摄
∵于时时间,于可厌法,深心厌离,于时时间,于可欣法,深心欣慕,如是名为摄乐作意。
∵前面这个观察作意讲完了,现在讲第二个摄乐作意,摄乐作意它的含意是什么呢?「于时时间,于可厌法,深心厌离」,不是一时的,时时都是这样子,对于可厌法,深心厌离。「可厌法」是什么?就是苦谛和集谛。世间上这些荣华富贵是可厌法,贫苦的境界当然也是可厌法,按佛法的话来说呢,就是苦谛和集谛,这是可厌恶的事情。这个厌恶是「深心厌恶」,不是敷浅的,是深深的厌恶它,不要说我要出家修行,有人要选我做总统,我就不出家了。这可见对世间上的厌离心不够,当然也可能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那还是好。「于时时间,于可欣法,深心欣慕」,还要时时对于可欢喜的事情,可欢喜的事情就是戒定慧,在四谛上说,就是灭道。这是出世间的圣道是值得欢喜的、值得好乐的,而这个欢喜心是「深心欣慕」,不是敷浅的,就是非常深刻的,仰慕圣人的道德。这样子呢,这叫做摄乐作意。因为这位禅师已经多少有成就了,所以想到这里心里就欢喜,这叫做「乐」。「如是名为摄乐作意」,摄乐作意就是这样的意思。
∵∵寅四、究竟(分二科)∵∵卯一、明道果(分二科)
∵辰一、阿罗汉道(分二科)∵∵巳一、标相
∵彼即于此摄乐作意,亲近修习多修习故,有能无余永断修道所断烦恼,最后学位,喻如金刚三摩地生。由此生故,便能永断修道所断一切烦恼。
∵这是第三科修习。第一科是观察,第二科通达,第三科是修习,第四是究竟,第四科是「究竟」,这是说得阿罗汉道了。分两科,第一科「明道果」。又分两科,第一科是「阿罗汉道」。分两科,第一科「标相」。
∵「彼即于此摄乐作意」,彼那个禅师「于此摄乐作意」,对这个摄乐作意「亲近修习多修习故」,他时时地与它在一起叫做「亲近」,时常的修止又修观,修观又修止。这个四谛有十六种观行。十六种观行主要是前二种,四谛都是要修的,但是主要是前二种,苦谛和集谛,最重要的还是苦谛,观察它是无常、苦、空、无我乃至不净,开就是四念处。是「多修习故」,就是不断地重复,在奢摩他里作如是观。
∵「有能无余永断修道所断烦恼,最后学位,喻如金刚三摩地生」,你这个摄乐作意,因为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得了初果,也可能得了二果,也可能得了三果,这个是因人而异。到了摄乐作意这个时候,一方面自己有了多少成就了,心里也是欢喜,还继续努力地这么修行。「多修习故有能无余」,这个时候就使令自己又进了一大步,成就了什么功德呢?就是有这样殊胜的功能。什么呢?「无余永断」,无余永断就是断烦恼,不是断一部份,没有剩余的、完全是断了,而且是永久的灭除了烦恼,所以叫「无余永断」。而这个事情呢,断什么烦恼呢?因为他已经见道了,所以在见道的时候断的烦恼已经断了,现在就是修道所断的烦恼。这个初果已后继续修四念处的时候所断的烦恼,就是修道所断的烦恼。这个时候有欲界的爱烦恼还没断,或者是没有断清净,还有上二界的烦恼没有断清净。「最后学位」,就是你有这种功能,有这种堪能性,能断除所有的烦恼,有这种能力,这时候达到了什么程度了呢?达到最后学位。这个学位从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向都叫做学位,都还是努力地要修学止观的。但是这个时候达到学位的最后了,还是学,还是有学的,给他一个名字,「喻如金刚三摩地生」,这时候这个定地是叫做「金刚三摩地」。这个金刚是什么意思?是个譬喻,就是像金刚那么坚固,不可破坏的三摩地出现了。
∵「由此生故,便能永断修道所断一切烦恼」,由于这个金刚三摩地,这个时候现前了,所以就能够永断修道所断的一切烦恼,那就是色界、无色界的烦恼,乃至最后非非想天的烦恼完全消灭了,这是有这种功能。「有能无余永断修道所断烦恼,最后学位,喻如金刚三摩地生」,就是金刚三摩地有这种功能,就是这时候这个奢摩他达到这么个程度了。
∵∵《披寻记》一一一六页:
∵有能无余永断修道所断烦恼等者:有三摩地喻如金刚,此能无余永断修道所断烦恼,于最后边有学位生,从此无间究竟解脱成阿罗汉名无学故。
∵「有能无余永断修道所断烦恼等者:有三摩地喻如金刚」,这个三摩地的殊胜就像金刚那么样地宝贵、那么样地殊胜。「此能无余永断修道所断烦恼」,这个金刚三摩地有这种功能,能断所有的烦恼。「于最后边有学位生」,最后边的有学位现出。「从此无间究竟解脱成阿罗汉」,就从这金刚喻定从这里开始,中间没有其他的事情的间隔,相续的清净,就究竟的解脱了一切烦恼。烦恼解脱了之后,清净的智慧现前。这个清净智慧就是由毗钵舍那成就的,所以修奢摩他是得定,还要修毗钵舍那的慧,修毗钵舍那的慧,还要修奢摩他的定,这样子才是圆满的。「成阿罗汉名无学故」,到这个时候就是无学位了,那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了。
∵∵巳三、释名(分三科)午一、问
∵问何因缘故,此三摩地名金刚喻?
∵前面是标相,标阿罗汉道。阿罗汉道这个「道」这个字,在这里看出来,是在因位,与阿罗汉果,阿罗汉道,这「道」是有因的意思,这因能通到果那里去,所以叫做「道」。这是先标出来阿罗汉道的相貌。第二科解释这个名字。分二科,第一科是问。
∵「何因缘故」,什么理由「此三摩地」名字叫做「金刚喻」呢?这是问。下面回「答」,分二科,第一科「举喻」。
∵∵午二、答(分二科)未一、举喻
∵答譬如金刚,望余一切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等诸珍宝,最为坚固。能穿能坏所余宝物,非余宝物所能穿坏。
∵这金刚比这些宝,都是最坚固的。怎么叫做坚固呢?「能穿能坏所余宝物」,这个金刚,能破坏其他的宝物,能穿个洞,能破坏它们所余的宝物。「非余宝物所能穿坏」,其余的宝物想要破金刚是不可以的,所以叫「金刚」。这是金刚的譬喻是这样。第二科「合法」。
∵∵未二、合法
∵如是此三摩地,于诸有学三摩地中,最上最胜,最为坚固,能坏一切所有烦恼,非上烦恼所能蔽伏,是故此三摩地名金刚喻。
∵所有的有学,在这个范围内的修行人的三摩地里面,这个他这个禅定是最殊胜,「最上」,最高尚,最殊胜。「最为坚固,能坏一切所有烦恼」,能破除一切烦恼。「非上烦恼所能蔽伏」,「非上烦恼」,就是最难断,最微细的烦恼都不能够「蔽」,不能遮蔽这个金刚喻定的,你不能够降伏它的;它能降伏你,你不能降伏它。「是故此三摩地名金刚喻」,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一一六页:
∵非上烦恼所能蔽伏者:三摩呬哆地说:此三摩地最第一故,最尊胜故,极坚牢故,上无烦恼能摧伏故摧伏一切诸烦恼故。(陵本十二卷十九页)与此义同。
∵「非上烦恼所能蔽伏者:三摩呬哆地说:此三摩地最第一故,最尊胜故,极坚牢故,上无烦恼能摧伏故」,欲界的烦恼到这个时候已经断掉了。上烦恼就是色、无色界的烦恼,是最微细的烦恼了。所以「上烦恼」,都不能摧伏它。「摧伏一切诸烦恼故」,你这个成就的定力,能摧伏一切烦恼故。「于此义同」。前面三摩呬哆地说的义和这里说的是相同的。
∵∵辰二、阿罗汉果(分二科)巳一、辨诸相(分二科)午一、辨(分三科)
∵未一、证极究竟(分二科)∵∵申一、标证得
∵从此金刚喻三摩地,无间永害一切烦恼品粗重种子;其心于彼究竟解脱,证得毕竟种性清净。
∵第二科是名「阿罗汉果」。前面第一科是解释阿罗汉道,这底下第二科是说阿罗汉果。分二科,第一科是「辨诸相」。分二科,第一科是「辨」。又分三科,第一科是「证极究竟」。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标证得」。
∵「从此金刚喻三摩地」,「从此」,从这一刹那,你成就了金刚喻定。「无间」,没有间断,得了以后,他立刻有这种功能。就是「永害一切烦恼品的粗重」,这是烦恼的种子叫做「粗重」,不是现行。因为你若调伏了现行,没有断烦恼种子,那不是断烦恼,是要烦恼种子断了,才算断烦恼。这个金刚喻定,有这样的力量。「其心于彼究竟解脱」,那个圣人,那位禅师的那一念心,「于彼烦恼究竟得解脱了」,不受烦恼的系缚了。「证得毕竟种性清净」,就是成就了究竟的、心性的清净。他的心究竟清净了,没有烦恼的污染了。这是标证得。
∵∵《披寻记》一一一六页:
∵证得毕竟种性清净者:谓证转依圆满解脱自性清净故。
∵「证得毕竟种性清净者:谓证转依圆满解脱自性清净故」,「谓证转依」这个「依」是什么呢?就是你的……就是我们现在这一念心。这个「转依」就是把心转变一下,我们先来、原来的心是染污的,现在把它转变为清净,就叫做「转依」。就是弃舍了烦恼的染污,获得了清净的圣道,叫做「转依」。这个圆满……,这个转依这件事,从初果就开始了,但是那时候还不圆满。要经过二果、三果到四果,到阿罗汉道的时候,得阿罗汉的时候,才是「圆」满。这个「转依」是圆满了。「解脱自性清净故」,你就是解脱了一切的烦恼,成就了清净的道力。这个时候,你的自性就是清净了。「自性」,是什么?就是「心」,就是你的心清净了,得阿罗汉的时候心清净了,以前还是不是究竟清净。这是第一科标证得。下面第二科「列五相」,分五科,第一科「堪作他义」。
∵∵申二、列五相(分五科)酉一、堪作他义
∵于诸烦恼究竟尽中,发起尽智。由因尽故,当来苦果,毕竟不生,即于此中起无生智。
∵「于诸烦恼究竟尽中,发起尽智」,这位阿罗汉于诸烦恼究竟的灭除了以后,这个时候,他这个时候毗钵舍那的智慧叫做「尽智」。就发起了,就出现了,出现这种智慧叫做尽智。如果只是得定,没有灭烦恼是没有这个智慧的,这叫做「尽智」。「由因尽故」,这个烦恼是因,生死是果,由于烦恼的因灭除了。「当来苦果,毕竟不生」,将来的苦果,你现在这个生命体还在,这是现在的苦果,现在的苦果,还不能死亡,你寿命还在,还不能说「尽」。但是将来的苦果,这个生命以后的那个有漏的色、受、想、行、识就是当来的苦果「毕竟不生」,究竟是不现前了。「即于此中,起无生智」,将来的苦果不现前叫做无生智。这个「尽智」是说生死的因尽了,叫「尽智」,生死的果尽了,叫做「无生智」,这两个智慧是这样的分别。而这个科文上叫做堪作他义,把这一段文叫做堪作他义,这是《瑜伽师地论》后文有这个话,所以这个本论的作者,这科句披寻记的作者,他这句话是有根据的。「堪作他义」,就是他这个时候有能力为别人作功德了。因为他本身清净了,有智德,有断德,假设他若有慈悲心的话,他就有能力去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了,他有这种能力了,这是「堪作他义」。
∵∵酉二、自义圆满
∵彼于尔时成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辨,无复所作。证得自义,尽诸有结。已正奉行如来圣教,心善解脱。
∵这是第二科,一共分五科,这是第二科「自义圆满」。「彼于尔时」,那位禅师在这个时候成就了阿罗汉道,成就了阿罗汉果,成就阿罗汉果是什么样呢?就是「诸漏已尽」,就是一切烦恼都消除了。「所作已办」,所应该做的事情都作好了,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圣道,戒定慧的圣道已经成办了,已经圆满了、成功了。「无复所作」,再没有事情好作了,在他自己这一方面的事情,没有事情要做了。「证得自义」,就是成就了自己的这一方面,「义利」自己的义利,圆满成就了。「尽诸有结」,就是灭除了一切的生死苦,「结」这个字,与苦恼和合叫做「结」。这个「有」,欲有、色有、无色有,这些生死的果报就是苦,不和这个阿罗汉和合了,不同他的心在一起了,所有的苦都结束了。「已正奉行如来圣教」,这个阿罗汉,来到佛法里边来听闻佛法,依教奉行,他是「已」,就是这件事已经做圆满了,遵照佛陀的教导而修行这件事,他已经这样子做了。奉行如来的圣教,「心善解脱」,他的内心是很好的,清净庄严,解脱一切污染了,那么就是他自己的功德圆满了,是「自义圆满」。
∵∵《披寻记》一一一七页:
∵证得自义尽诸有结等者:谓于自身证苦边际,是名证得自义。上下分结皆已永断,是名尽诸有结。于世尊所梵行已立究竟涅盘,是名已正奉行如来圣教心善解脱。
∵「证得自义尽诸有结等者:谓于自身证苦边际,是名证得自义」,不是教化众生,是他本身修学圣道,达到了苦的边际,就是到这里为止,超过这时候再没有苦了,这是「证苦边际」。是名「证得自义」。「上下分结皆已永断,是名尽诸有结」,上五分结,下五分结,这个阿罗汉,完全把它消除了,「是名」叫「尽诸有结」。「于世尊所梵行已立究竟涅盘,是名已正奉行如来圣教心善解脱」。
∵∵已具成就十无学法,谓无学正见、正思惟,乃至无学正解脱、正智。
∵「已具成就,十无学法」,这个阿罗汉成就了,他已经具足了,成就的十种无学法的十种智慧。这个十种智慧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还有正解脱,还有一个正智,这十种智慧。「谓无学,正见、正思惟,乃至无学正解脱、正智」,这十种无学法,他完全圆满具足了。
∵∵酉三、安住圣住(分二科)戌一、明自在转(分二科)亥一、标
∵于诸住中,及作意中,能随己心,自在而转。
∵分五科,现在第三科「安住圣住」。分两科,第一科是「明自在转」。又分两科,第一科「标」。「于诸住中,及作意中」,这两种法。「能随己心,自在而转」,能随自己的心想要怎么地就怎么地,没有一件事情能障碍他。说:「你不可以这样子」,你没有人能障碍他的。「于诸住中」这个「住」,前面说的九种心住,这里和那个是有点不同。那九种心住是指奢摩他说的。这住中,我们凡夫这个住,凡夫也是,也有心住,就是在色声香味触上住,就是在这个各式各样的烦恼的虚妄分别,在这里住。现在是阿罗汉呢,他心里也有住,但是和凡夫可不同了。「及作意中」「能随己心自在而转」,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于诸住」。
∵∵亥二、释(分二科)天一、于诸住
∵随所乐住,或圣、或天、或梵住中,即能安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