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三、第三善友具足
∵又诸菩萨所遇善友,终不教人行于恶行,亦不授与诸恶行具,是名第三善友具足。
∵这一科是名初发心,分三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释」。「别释」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四缘」,这一科讲完了。第二科是「四因」。「四因」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释」;解释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第二科是「别辨」;「别辨」里面分四科,第一科「种性具足」,第二科「善友摄受」。这个善友摄受,善友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摄受。这摄受这句话呢,应该说是这位好朋友慈悲的、不断地教导他,就叫做摄受。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是「别释」;「别释」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第一善友具足」,「第二善友具足」,现在刚才读的这一段文呢,是第三科「第三善友具足」,就是第三种好朋友。你若具足了这个第三种的好朋友,也是对于你发菩提心有帮助的。
∵「又诸菩萨所遇善友」:这个在佛法里边学习佛法的菩萨,他长时期的在佛法里面学习佛法,他会遇到很多的人,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好朋友,什么叫做好朋友呢?「终不教人行于恶行」,这个「终」,终者久也,就是永久的不会叫你做恶事,终不教人行于恶行,他不叫你做恶事。「亦不授与诸恶行具」,也不送给你做恶事的这些资具,不会给你个刀、给你个毒药,叫你去害人,都不会做这种事。「是名第三善友具足」,你若有这样的人做朋友,那就是有了好朋友了。
∵∵《披寻记》一一四二页:
∵终不教人行于恶行等者:堕恶趣行,名为恶行。毒、火、刀、酒等物名恶行具。
∵「终不教人行于恶行等者:堕恶趣行,名为恶行」,就是堕落三恶道的业力、行为,你做这种恶事,就会叫你堕落到畜生的世界、恶鬼的世界,到地狱去受苦了,「名为恶行」这就是有罪过的行为。「毒、火、刀、酒等物名恶行具」,这恶行具怎么讲呢?就是毒,有毒的这种药。火,能燃烧的这个火,或者是刀、或者是酒,这一类的东西就是恶行具,做恶事的器具。
∵∵戌四、第四善友具足
∵又诸菩萨所遇善友,终不劝舍增上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而复劝修下劣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所谓终不劝舍大乘,劝修二乘;劝舍修慧,劝修思慧;劝舍思慧,劝修闻慧;劝舍闻慧,劝修福业;劝舍尸罗,劝修惠施。终不劝舍如是等类增上功德,而复劝修如是等类下劣功德,是名第四善友具足。
∵这是第四个,「第四善友具足」,又一种好朋友,应该要具足的。「又诸菩萨所遇善友」所遇到的好朋友,是怎么样的情形呢?「终不劝舍增上信欲」。前边是不叫你做恶事,这下面呢,是叫你做善事。是终不劝舍,永久也不会劝导你弃舍增上信欲,就是对于佛法,这个「增上」就是强烈的意思,很大的力量,你对于佛法的信心非常的强大,他不会劝你不要信佛,他不这么;劝你要相信佛法。这个信,这里边主要是说涅盘。相信佛法,有很多的法,这个听闻学习的佛法、思惟修行的佛法,乃至到最后在佛法里面有广大的成就,就是涅盘、无上菩提这些佛法。你对于这些佛法你有了信心的时候,你就会生欢喜心,你就会想要成就这样的功德,那就叫做欲。欲者愿也,欲者求也。就像我看别人做生意会赚钱,我一看见这件事,我有信心,我也想做生意,这叫做欲;现在是指佛法的事情。
∵「受学精进」,你对于这个涅盘,你有了信心,你有了愿。想要得涅盘,于是乎你就采取了行动了,就是「受」,就是接受这样的教导。你的好朋友叫你怎么怎么样的学习,你就开始行动了。「精进」,就是行动的时候一点不懈怠,是努力的在学习修行。
∵「方便功德」,修行的时候,不是那么单纯的,还要有种种的方便。就是要持戒,你要持戒清净,你要常常的观照自己的心,叫它常常的保持清净,要做这件事。要不放逸,有错误的事情不敢做,那么你就修学这些戒定慧的功德;那么一方面也可以,也可以修禅、静坐,修奢摩陀的止,修毗舍奢那的观,慢慢就得涅盘了,这叫做方便功德,是这样意思。你这位好朋友呢?永久也不会劝你弃舍了增上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的。
∵这底下说:「而复劝修下劣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也不会做这种事,就是劝你,你那个朋友不是好朋友,他劝你弃舍了增上的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那么再劝你去修下劣的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就是那个朋友是这样子。现在你遇见这个朋友不是这样子:劝你不要弃舍增上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他不劝你修学下劣的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这样人就是你的好朋友。说我们初来到佛法里边来,我们没有眼睛,谁是好朋友?谁是恶知识?你不知道!但是现在《瑜伽师地论》告诉你了,这就是好朋友,这叫做好朋友。
∵「所谓终不劝舍大乘,劝修二乘」,前面这一节是总说的,下面又有各别的不同的相貌,解释什么叫做好朋友。「所谓终不劝舍大乘」,现在你在佛法里面,是在大乘佛法里面学习的,那么你这个好朋友呢,「终不劝舍」不会劝你弃舍大乘,不要学习大乘佛法;「劝修二乘」劝你去学习小乘佛教,学习声闻缘觉的佛法。若这样做,劝你弃舍大乘,劝你修学二乘的法,这样子,那不算是一个很好的朋友。
∵「劝舍修慧,劝修思慧」,这个这也不是好朋友,「终不劝舍」这句话要贯下来:「终不劝舍修慧,劝修思慧」,「终不劝舍思慧,劝修闻慧」,把这句话贯下来。这个「修慧」呢?就是在禅定里边修四念处观,叫做修慧。这样的修行呢?就是接近得圣道的阶段了!你若这样子不断的努力,不会很久你就可以转凡成圣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修行的阶段!「劝修思慧」劝你弃舍这个修慧,劝你去修思慧。你现在正在修慧的阶段,他劝你弃舍,劝什么呢?劝修「思慧」,你不要静坐、修止观,不要!只是在一个地方思惟,思惟佛法的道理就好了,这样就好了。这个思慧也是很重要,但是它还不如修慧那么样的微妙圆满,那么这样意思就是你这个人、这个朋友,劝你弃舍殊胜的功德去修学下劣的功德,就是这个意思。
∵「劝舍思慧,劝修闻慧」,等到你听到你遵从他的话了,不修修慧,修思慧的时候。他又劝你弃舍思慧,劝修闻慧;那你就是读读经就好了,不必再去思惟了,那就这样子。
∵「劝舍闻慧,劝修福业」,等你听信了他的话了,不修思慧而去修闻慧了,我去学习经律论的文字的佛法;他又变了,他又劝你弃舍闻慧,劝修福业,他劝你去造造安老院!修个医院!社会上救济贫穷!有什么灾难,你发心去救护。这个是属于福业,这也是令人得到安乐果报的;但是这个果报呢,不如闻慧、不如思慧、修慧的功德殊胜。因为这闻思修这三种智慧,是能令你得圣道,转凡成圣的;转凡成圣了以后,就是永久也不会在生死里流转了,就是保证了不到三恶道去,不在生死里受苦了。
∵这个修福业这件事呢?不保证你不到三恶道去,你这个福报尽了,你又到三恶道去受苦了,或者没到三恶道去,你在人间也不是那么安乐自在的!这个福业是不究竟的。这是佛法与世间善法不同的地方。所以有的人说佛法和其他的宗教一样,就是劝人为善而已,那都一样!那就可以知道这个人他还没有明白什么是佛法。而我们今天的佛教呢?我们今天的佛教徒我看多数都是勤修福业,而不愿意修学闻思修三慧的圣道,不愿意做这件事,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的中国佛教就是这样子。
∵「劝舍尸罗,劝修惠施」,这是又一个态度。譬如说是:我们佛教徒,不管是在家佛教徒、出家佛教徒,都有戒;要三归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乃至比丘、比丘尼戒,沙弥、沙弥尼戒,还有式叉摩那戒、菩萨戒。但是这个人呢,劝你不要去持戒,持戒很不自由,这个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我不要持戒」!「劝修惠施」,你就在世间上做一点布施的功德就好了,这就是不错了!就好。那么这样做,实在就是我们的恶知识,不是好朋友!
∵「终不劝舍如是等类增上功德,而复劝修如是等类下劣功德」,你这个好朋友,就是永久也不劝你弃舍前面所说的这个增上的、殊胜的功德,不劝你弃舍,「而复劝修如是等类下劣」的「功德」。譬如说:这个思慧,他按照这个闻慧来说,这个思慧就是殊胜了;但是若对照修慧来说呢,思慧就下劣了。这展转的彼此相对就有殊胜、有不殊胜的差别。现在你这个好朋友,他不劝你弃舍殊胜的功德,而劝你去修下劣的功德的,他不这么做。但是你最初劝你修、劝你持戒,然后你要修学闻慧,修完闻慧,修思慧,然后就修慧,然后得圣道;他不会劝你由上而下,他劝你由下而上,是这样子的。是名「第四善友具足」,若是你遇见了这样的人呢,就是你有了好朋友了。
∵∵《披寻记》一一四二页:
∵终不劝舍增上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等者:此中信、欲、精进、方便,即四瑜伽」,如声闻地释。(陵本的二十八卷九页)受学,谓于一切所应学处。望义差别,或说增上,或说下劣,随应当知。
∵「终不劝舍增上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等者:此中信、欲、精进、方便,即四瑜伽」,就是四种瑜伽。就是修禅定,有这四种的次第,「如声闻地」有解「释」,声闻地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在(陵本的二十八卷九页),那里有解释到这四种瑜伽次第。
∵「受学,谓于一切所应学处」,这「受学」这个字,是信欲受学。「受学」这句话怎么讲呢?「谓于一切所应学处」,就是在佛法里面所应该学习的这一切的境界。这境界当然就是戒定慧了,就是六波罗蜜、三十七道品,这都是应该学习的地方。
∵「望义差别,或说增上,或说下劣,随应当知」:「望义差别」,就是刚才解释的。譬如说这个,劝修福业这件事:若对那个不修福业来说;这修福业是好是对的。最低限度人家称你是一个善人,***也可能给你一个奖。但是若对这个闻思修慧来说呢;这个福业就不殊胜了,就不是殊胜了!但是问题是这样说,譬如说:我们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们的烦恼随时活动的、没有什么大智慧的人,那么我们去修一点福业也是对的!当然这种福业也可以是赞叹的、也应该赞叹。但是若是你已经有了闻慧、思慧、修慧,乃至到你得无生法忍了,你也应该做这个福业,也是应该做。但是他做那个福业,那你不能和他比!我们平常的人,我们没有闻思修慧,我们这个戒都不是太具足,我们去做福业,也应该赞叹;但是你不能和得无生法忍的那人做福业相比的!他是菩萨道!那个人所修的这个福业,那是菩萨道!那就是圣道!我们普通人,我们去做点福业,就是在人天里面得一点安乐而已,那不能说是菩萨道,也都不能说是圣道,都不能说的。所以大家同样是修福业,有差别,不一样的。刚才这一大段,就照我们一般人来说,就是你能持戒,又能修福业,然后又就能修闻慧、思慧、修慧,展转的增上,那这就是好了。「或说增上,或说下劣,随应当知」。
∵∵申三、多起悲心(分二科)∵∵酉一、总标
∵由是因缘,当知菩萨于诸众生多起悲心。
∵这个是前边这是四种善友,这个四个善友具足,这一科解释完了,这个第二科「善友摄受」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三科「多起悲心」。因为现在是〈菩萨地〉,这大悲心还是很重要的!这个「多起悲心」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总标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把多起悲心这一大段文的大意把他先立出来,这样意思。
∵「由是因缘,当知菩萨于诸众生多起悲心」,下面这一大段文,就是指这一句话说出来了。下面要说什么话呢?就是有四个因缘,那四个原因呢?那四个原因的大意是什么呢?你应该知道就是菩萨于诸众生多起悲心。就是发慈悲心,发慈悲心,大概的说有两种情形:就是不管是任何人,我们同他见面的时候,我们心里面就对他发慈悲心、发悲愍心,这是初开始的一般情形是这样。第二个情形就是这个人有种种的烦恼现前,有种种烦恼现前的时候,会引起我们弃舍他的心情,『这个人很难教化,好了好了,你走吧!』我们就容易弃舍他。现在说:你是发菩提心的人不能弃舍一切众生!他是怎么样不堪教导,你不可以弃舍他,你要对他发悲愍心。这才是菩萨嘛!而说这个人有点问题的时候,就驱逐他了,这不是菩萨了!是这样意思。
∵我想我们今天的佛教徒,不管你受菩萨戒?没有受菩萨戒?我们已经是佛教徒了,我们应该明白这件事:什么叫做菩萨?你应该知道。菩萨就在这个地方就看出来,这是菩萨!这个菩萨是起发悲心。如果你出了家,你又受了菩萨戒,那你更应该明白什么是菩萨?你更应该明白这件事!我们有的时候说话,我们会很自然的、随时怎么样分别就怎么说话,我们不想这句话说了以后的后果是怎么回事?不想这件事。但是我们已经出家做比丘,做了比丘尼了;或者你发了无上菩提心,你是菩萨比丘,菩萨比丘尼了,你是不可以随便说话的!你要想这句话若是说出来以后,它的后果有问题?你要再想一想是不是应该说?因为说得不对了,就有违犯了你的慈悲心,违犯了你的菩提心!这回事情。
∵说是下面这四段文,就是劝菩萨时时的「多」这个多字,就是不是少,是多就是了。当然这是指凡夫菩萨说的,就是要发悲心、发慈愍心,这样意思。这是「总标」,下面第二科是「别释」,一样一样的解释。分二科,第一科「由见众苦」,怎么发悲心呢?是有个原因的。
∵∵酉二、别释(分二科)∵∵戌一、由见众苦
∵谓诸菩萨虽有十方无量无边无苦世界,而生有苦诸世界中。
∵「谓诸菩萨」就是发菩提心的菩萨,他听闻了佛法,或者他自己有道力、有神通道力;或者没有神通道力。但是他知道这虚空里面,这个虚空是无尽的,没有穷尽的时候。从这里到那里是虚空的,从那里到那里还是虚空,一直是没有穷尽的这个虚空。虚空里面的世界也是没有穷尽的,一个世界一个世界,无量无边的。所以「十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这个十方,十方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无苦世界」,有很多的没有苦恼的地方,那些人都是大福德、有道德的人,所以他那个世界没有苦。「而生有苦诸世界中」,但是这位菩萨,他若是为自己的幸福,『那好,我到那个无苦的世界去』;但这菩萨不是,「而生有苦诸世界中」,偏要投生到有苦痛的世界里面去,他偏要这样子,这就是有悲心的关系。
∵∵《披寻记》一一四三页:
∵于诸众生多起悲心者:此说菩萨于诸有苦众生,多分能起拔苦增上意乐故。
∵就是这样子。这个有苦恼的众生,太值得同情了,所以菩萨对这个有苦的众生,「多分」是「能」生「起拔苦增上意乐」,就是要消除他的痛苦。而这种心情,非常有力量,叫做增上意乐。意乐就是愿的意思,有强烈的这种愿望。会有这个愿望:『我要除他的痛苦,消除他的痛苦,救苦救难!』这样子。
∵∵于中恒有众苦可得,非无众苦。
∵这个有苦的世界。什么叫做有苦的世界呢?是「于中恒有众苦可得」,是在那个世界上时时的有很多的苦恼,你可以看得见、可以知道,不是没有众苦的,是有苦的。∵
∵∵《披寻记》一一四三页:
∵于中恒有众苦可得者:谓有八苦,名为众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如抉择分释。(陵本六十一卷十四页)
∵「于中恒有众苦可得者:谓有八苦」,很多的苦,什么苦呢?有八苦叫做「众苦」。什么八苦呢?一是生苦:我们这个身体一出现,这很多的苦就跟着来了,所以就叫做生苦。还有老苦:人要是老了的时候,这个眼耳鼻舌身意的机能衰退了,不像年轻人那么强壮,不管是什么都是不及格了,这有很多的苦,老苦。病苦:有病的时候,也很苦。或者死亡的时候也很苦。还有怨憎会苦:这个怨家,彼此相憎恨,偏要在一起不可!这就是苦,很苦的事情。爱别离苦:彼此相爱,不能在一起非要分开不可!也是苦。求不得苦:还有很多如意的事情,我希望成就,但是就是不能成就!这是求不得苦。五取蕴苦:五取蕴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这五样,这五样组合起来是我们的身体,这个「取」就是烦恼,就是我们的这个,五取蕴里面主要就是心,这个心呢遇见什么样的境界都执着,这个执着就是苦,众苦之本,五取蕴苦。「如抉择分」有解「释」这八种苦的相貌(陵本六十一卷十四页)。
∵∵或时见他,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时见自,随遭一苦触对逼切。
∵这是详细的、再详细的说出苦的相貌。或者有时候看见那个众生,「随遭一苦」,他遇见什么因缘,就有了苦恼了。「触对逼切」,这苦恼的事情来触动他,触动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他感觉到逼迫,像刀切似的,很苦!这是一种苦,「随遭一苦」。譬如说前面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这些苦呢,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比如说这老苦,我现在没有老,那么就没有老苦;病苦,我现在没有病,就没有病苦。这些苦:有时有,有时没有。但是这个五取蕴苦,你时时是有的,真实是有。
∵∵《披寻记》一一四三页:
∵随遭一苦者:谓于八苦中除生、死苦、五取蕴苦,所余随一故。
∵就是这个八苦里面去掉这三个苦:一个生苦、死苦、和五取蕴苦,这三个不在内,遇到其他的苦。因为生苦这个时候它已经过去了;这个死苦,那就结束了;那个五取蕴苦时时有,这不算在内。其他的苦:有时有、有时没有,所以叫做「或时见他,随遭一苦,触对逼切」。这个「触对」,这个「触」,这苦和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了,这叫触对。接触了以后,你心里面感觉到逼迫、感觉到苦恼,所以叫做触对逼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