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二、于修光明(分二科)∵∵地一、举光明想(分二科)∵∵玄一、加行思惟

彼瑜伽师复应教授,告言:贤首!汝先所取诸光明相,于奢摩他品加行中,及于毗钵舍那品加行中,皆应作意,如理思惟。

这是第二科,复次教诲里面有三科,第一科于修止观,已经讲过了,现在是第二科,于修光明。分二科,第一科是举光明想。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加行思惟。「彼瑜伽师」,指那位善知识,「复应教授」,前面教授了一大段,现在复应教授这位弟子,「告言:贤首!汝先所取诸光明相」,你以前你在静坐的时候,所修的光明相,现在要用,要用这件事。怎么样用法呢?「于奢摩他品加行中,及于毗钵舍那品加行中」,在修止的时候,在修观的时候。「皆应作意,如理思惟」,都应该思惟这个光明相,如理的去思惟这光明相。怎么叫作意如理思惟光明相呢?

∵∵

玄二、相应修习

若汝能以光明俱心、照了俱心、明净俱心、无暗俱心,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是乃为于奢摩他、毗钵舍那道,修光明想。

这是第二科相应修习,就是与奢摩他、毗钵舍那和合在一起,去修这个光明想。「若汝能以光明俱心」,假设你在静坐的时候,能够以光明俱心,就是心和光明在一起,这个心里面有光明相,当然这是要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你才能做到这一点,你若是没有经过锻炼,你心里面是没有光明的。「照了俱心」心里面有光明,做什么呢?照了俱心,就帮助你的心、帮助你的智慧,帮助你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照了所缘境,是有这种好处。「明净俱心」照了所缘境是什么情形呢?就是能将所缘境的相貌,很分明的显现在心里面,叫做「明净俱心」。「无暗俱心」这个明净的境就是你在修止的时候,修观的时候,里边没有暗,没有暗在心里面,这叫做「明净俱心」,也叫「照了俱心」,也就叫做「光明俱心」。

「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你心里面有光明,这样去修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如是乃为于奢摩他、毗钵舍那道,修光明想。」你若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就可以算是奢摩他道、毗钵舍那道,修光明想了。《披寻记》的解释,他另有一个意思,念它一遍。

∵∵

《披寻记》一○四九页:

若汝能以光明俱心等者:此中光明,谓法光明。缘法光明以为境界修光明想,是名光明俱心。于所观法得如实知,是名照了俱心。无有忘念,是名明净俱心。无无明疑,是名无暗俱心。

「若汝能以光明俱心等者:此中光明,谓法光明」并不是日月灯的光明,它说是法的光明。「缘法光明以为境界修光明想,是名光明俱心。」他这样解释。「于所观法得如实知,是名照了俱心。无有忘念,是名明净俱心。无无明疑,是名无暗俱心。」这个《披寻记》的作者,他认为这样解释好。

∵∵

地二、辨其失得(分二科)∵∵玄一、失

若有最初于所缘境,多不分明,数习胜解,其相暗昧。

这下面是第二科,辨其失得。前面是举光明想,这里说明:有光明想和没有光明想,是有得、有失的不同的。分两科,第一科是失。「若有最初于所缘境,多不分明」若是这位禅师,最初修止观的时候,心里面没有光明想,那么「于所缘境多不分明」,对于所缘境,不是那么样的分明,就是因为没有光明,显现出来的相貌就不是十分清楚。

「数习胜解,其相暗昧」,说初开始用功的时候,我的奢摩他、毗钵舍那都不是那么理想,那么我继续用功的修止、继续用功修观,我达到胜解的时候,应该好一点了,不行,「其相暗昧」,你的所缘境还是暗昧,就是不那么分明。

∵∵

由是因缘,后所修习所有胜解,亦不分明。

由此因缘,所以以后所修习的不管是止、是观,所成就的胜解也还是不分明。

∵∵

虽多串习,而相暗昧。

虽然说是时间也很多,我时时的用功修止观,你连续不断地这样修习止观,但是所缘境的相貌,还是不分明,「而相暗昧」,这是失,没有光明想的过失。

∵∵

玄二、得

若有最初于所缘境多分分明。

第二科是得。假设这位禅师,他修过光明想,这样子呢,最初一开始,对于所缘境的相貌,多分是分明的,很清楚。

∵∵

数习胜解,其相明了,由是因缘,后所修习,转复分明,虽少串习,而相明了。

虽然是串习的时间不是很久,但是这所缘境的相貌非常明了,所以有光明想,有这样的好处。

∵∵

天三、于修念住(分二科)∵∵地一、明趣入(分三科)∵∵玄一、标由

如是汝由善取如是厌离相故。

这下边,第三科于修念住。第一科是于修止观,第二科是于修光明,第三科于修念住,修四念住。分二科,第一科是明趣入。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由。「如是汝由」这前面这几段,是指这个学者说,「汝由善取如是厌离相故」,修这个厌离相,世间上的衰损、兴盛都是可厌离的,厌离相。

∵∵

善取如是欣乐相故。

你持戒清净,有堪能性,能得上人法,能得上道,能得圣道,这是一个尊贵的事情,这是值得欢喜的事情,你经过一番的修习,你对于这件事的印象很深刻了。

∵∵

善取如是奢摩他相故。

你也经过长时期的修奢摩他,你已经得到了九心住,奢摩他相。

∵∵

善取如是毗钵舍那相故。

四种慧行的毗钵舍那相。

∵∵

善取如是光明相故。

去取得这日、月、灯的光明,睁开眼睛看见太阳的光明,或者是月的光明,或者是灯的光明。就是黑天了,没有太阳、月亮、灯的光明,你心里面有光明,你成功的取得了光明相。这样呢,这是几种相,一共是五种相:一个是厌离相、一个欣乐相、一个奢摩他相、毗钵舍那相、光明相,取得这五种相了。

∵∵

于时时中,内心寂静,于时时中,由随相行毗钵舍那思择诸法。

你成就了这五种相,你随时,从时至时,你心里面这个正念,念这个奢摩他的时候,奢摩他就出现了,那么你内心就是寂静,而不动乱。这是无论是贪烦恼、是瞋烦恼,那个十种相,八种寻思,和那五随烦恼,五盖的烦恼,不能够影响你,你心里面能够寂静住。「于时时中,由随相行毗钵舍那思择诸法」,「时时」就是一切时中,你愿意由正念把提起来这毗钵舍那,把毗钵舍那建立起来,就是由随相行的毗钵舍那,三种毗钵舍那之一。「思择诸法」,要思惟诸法无常、无我、毕竟空的道理。

∵∵

即于不净正修加行增上力故。

你这几种相,你修成功了,你随时都可以做得到这件事,但是这个时候呢,正是修这个四念住,修这个身念住,观身不净。观身不净这里面也有厌离相,也有欣乐相,也有奢摩他相,也有毗钵舍那相,也有光明相。「即于不净正修加行增上力故」,也就是你对以不净为所缘境的时候,你内心里面正是这样修行的时候,是有强大的力量的。

∵∵

于诸念住,渐次趣入。

于这个诸念住,身受心法这个念住,「渐次趣入」就是按照次第,就是向前进步了,向前进步。

∵∵

玄二、释相(分二科)∵∵黄一、于身念住(分三科)∵∵宇一、内身(分二科)∵∵

宙一、辨修相

将趣入时,汝应先于内身所有三十六物,始从毛发,乃至小便,善取其相。汝应于是自内身中诸不净物,先当发起不净胜解,数数发起此胜解已;复令其心于内寂静。

「将趣入时,汝应先于内身所有三十六物」这是释相,前面是标由。标由这五种相的增上力;由,现在解释这个相貌,解释趣入四念住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于身念住。分三科,第一科是内身。分两科,第一科是辨修相,修这个身念住的相貌,怎么样修呢?

「将趣入时」还没有趣入,但是开始趣入,「趣入」,入于四念住这个法门的时候。「汝应先于内身所有三十六物」,三十六物都是什么呢?「始从毛发,乃至小便,善取其相」你在奢摩他里边,毗钵舍那里边,在光明里边,要能取到这三十六物的相,这心、肝、脾、肺、肾这些事情。「汝应于是自内身中诸不净物」你应该在自己内身里面的,这么多的臭秽的东西,「先当发起不净胜解」你修这身念住的不净观,你先应该在心里面,发动你的内心,现起来不净的胜解,就是三十六物都是不净的,一样一样都在心里面现出来,现出来这样的胜解。这胜解也是经过修习而后成就的,一开始人是没有胜解的。

「数数发起此胜解已」你一次又一次地发起这个胜解的观想,观想这个身体里面的不净,这样子,这就是修毗钵舍那观了。「复令其心于内寂静」你不应该一直地修毗钵舍那观。「复令其心」还要,你自己要下命令,叫你这个心「于内寂静住」,不修毗钵舍那观了,修这奢摩他寂静住。

∵∵

宙二、结内名

如是名为于内身中修循身观,依自身内而发起故。

这是结内名,结束这一段,它名为「于内身中修循身观」。前面这一段文的要义,就是你在内身中修循身观,就是按照次第,一样一样去观察这不净的相貌。

为什么叫「内身中」呢?「依自身内而发起故」你这个毗钵舍那观是凭借你的内身;你自己的身体里边的这些不净,而发起毗钵舍那观的,所以叫做「内身中修循身观」。

∵∵

宇二、外身(分二科)∵∵宙一、辨修相

次应于外诸不净物,善取其相。汝当发起青瘀胜解,广说乃至骨锁胜解;或狭小胜解、或广大胜解、或无量胜解。数数发起此胜解已;复令其心于内寂静。

「次应于外诸不净物,善取其相。」前面是内身,现在第二科是外身。分两科,第一科辨修相。「次应于外诸不净物」,你寂静住修奢摩他之后,你不应该一直地修奢摩他,所以,其「次应于外诸不净物」,就是不是你自己的内身了,是他人的,他人的而是属于死亡的死尸,叫做「外」,因为这个死尸这时候不是有情了。「诸不净物」那个身体的变坏了,各式各样的不净物,「善取其相」,你要善巧地观想那个不净的相貌。

「汝当发起青瘀胜解,广说乃至骨锁胜解」你在内心里面,于不净物,诸不净物善取其相。怎么叫「于外诸不净物,善取其相」呢?「汝当发起」你应该在内心里面发动,用这毗钵舍那观,加上念心所,要把这青瘀的相貌现起来。但是用这胜解、用这毗钵舍那观,要注意地观察这个青瘀的相貌,但是这个观察是有力量的,所以叫做胜解。「广说乃至骨锁胜解」前面的文说过。

「或狭小的胜解、或广大的胜解、或者无量的胜解」你最初是观一个人,一个死尸的不净,一个死尸的不净你观成功了观第二个。观一个不净,然后还是应该寂静住;寂静住以后再观。这修奢摩他的止是增长定力的,但是也同时能加强你毗钵舍那观的力量,修奢摩他的时候,是有这两个意思的。这样子,观一个尸体的不净,再观第二个、再观第三个、第四个,乃至到大海边,都是尸体,乃至全世界都是尸体。

「数数发起」你这样观,不能就观一次、两次;要一次又一次不断地现起来这不净观。「此胜解已」,这样子强有力的观想以后,「复令其心于内寂静」,你再令你的心修奢摩他,修奢摩他就是选一个所缘境在那里安住不动,这样修。

∵∵

宙二、结外名

如是名为于外身中修循身观,依他外身而发起故。

「如是名为于外身中修循身观」,这就是于外身中修循身观,就是这样修。「依他外身而发起故」,因为什么叫作外身修循身观呢?因为这个不是观察自身,是观察外边的死尸而发起的毗钵舍那,所以这个名之为外身。

∵∵

宇三、内外身(分二科)∵∵宙一、辨其修相(分二科)∵∵洪一、修胜解(分二科)∵∵

荒一、于现在位

后复应于自身内外诸不净物,善取其相,令心明了。

这是第三科内外身。内身也讲完了,外身也讲完了,现在是第三科讲内外身。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其修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修胜解。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于现在位。

「后复应于」,这个修外身的循身观以后,「复应于自身内外诸不净物,善取其相,令心明了」。这个《披寻记》的分科,是说现在位。后复应于自身的内,自身的外。自身的内呢,也可以变动着讲,不必一定要按照《披寻记》的意思讲。自身的内,就是现在在生存的时候。生存的时候,这一层表面的皮,这一层皮,是相似的清净,但是里面的三十六物,完全都是不清净的。但是这是活人,这是身体。这外诸不净物就是死掉了,死掉了,自家这个身体死掉了,变成了什么什么样的不净物了。外是死掉了叫做「外」。这样说呢,就不全是现在位,那么这个《披寻记》,它那段文呢,因为你加上了现在,那就不能说是死亡,因为现在还生存嘛,那就讲的不同了。

∵∵

又于他身内外不净,善取其相,令心明了。

又于他人的身体,「内」,那就是生存的时候。「外」就是死亡的时候。这两种不净,是不一样的。「善取其相令心明了」。

∵∵

于自所爱,汝当发起如是胜解。

这里加上这么一句,就是你应该对于自己所爱的这个臭皮囊,你要发动这样不净的胜解,这样观察,那么就破除这个爱了。现在第二科于当来位。

∵∵

荒二、于当来位

复于死已,出送冢间;至冢间已,弃之在地。

「复于」,也还是属于这一科。「复于死已」,说这个人死亡了以后,把他送到埋葬的地方去。「至冢间已,弃之在地」,丢弃在地面上。

∵∵

弃在地已,至青瘀位,至脓烂位,广说乃至至骨锁位,发起胜解。

∵∵

洪二、住寂静

数数发起此胜解已,复令其心于内寂静。

「数数发起此胜解已」,这是第二科住寂静。「数数发起此胜解已,复令其心于内寂静」,还是令心寂静住。

∵∵

宙二、结内外名

如是名为于内外身修循身观。依自他身,若内、若外,而发起故。

「如是名为于内外身修循身观」,这是第二科结内外名。这就叫做于内外身修这个循身观,观身不净。为什么呢?「依自他身,若内、若外,而发起故」,所以就名之为于内外身修循身观了。这可见,人这个欲心,是很不容易消灭的,所以修观的时候,不断的重复,不断的重复来修这个不净观,使令这个内心的欲,能消灭它。

∵∵

黄二、于受等念住(分三科)∵∵宇一、标

汝复应于四无色蕴,由闻思增上力,分别取相。

这下面是第二科,于受等念住,就是受、心、法,三念住。前面是说身念住。修这受、心、法的念住,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汝复应于」,说是你还应该「于四无色蕴」,就是受、想、行、识,这四个蕴是没有四大的,四无色蕴。「由闻思增上力」,怎么样修法呢?由「闻思力」。「闻」:听闻经论,经论上告诉你了,怎么样修这个受、心、法,这是「闻」,就是自己学习。「思」:就是思惟,从经论上学习了以后,你要内心里面去专精思惟。这两个力量,「分别取相」,去认识、去观察,去取得了受、想、行、识的相貌。

∵∵

于其三分,发起胜解。

在三个部份那里,发起观察,这个毗钵舍那观。这一段文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列。那三部份呢?

∵∵

宇二、列

一、于奢摩他品。二、于无散乱品。三、于毗钵舍那品。

分这么三类,从这个三个部份,去发起这个受、想、行、识观。这是受、心、法这三种观,三种念住。这是列,下边第三科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于奢摩他品。分两科,第一科是辨修相。

∵∵

宇三、释(分三科)∵∵宙一、于奢摩他品(分二科)∵∵洪一、辨修相

于奢摩他品者,谓若汝心于内略时,起无相无分别寂静想行。

「于奢摩他品者」,这位禅师,他从奢摩他来学习,来修行受、心、法的观察。怎么修法呢?「谓若汝心于内略时,起无相无分别寂静想行」,你这个时候,心里面修奢摩他的止。修止的时候,你心安住于内所缘境不分别,所以叫做「略」,就是不分别。虽然不分别,还是有一点分别,甚么呢?起「无相无分别寂静想行」,就现起来无相,在心里现出来没有这种十相,也没有八种寻思的分别,也没有五盖的随烦恼,所以你内心里面是寂静住的。这是什么境界呢?就是一个想、一个行。色、受、想、行、识五蕴,你这样的无相无分别寂静,这就是想、这就是行;∵你心里面取这个无相的相貌,取这个无分别,取这个寂静的相貌,那么就是「想」。而你这个「取」就是「行」,就是这样做,这样做把这个境界能现出来。

∵∵

及无作用、无思慕、无躁动,离诸烦恼寂灭乐想行。

「及无作用」,就是前面无相的想行,就是没有十种相的作用,那么这个无相的想行,就现出来了。「无思慕、无躁动」,这就是八种寻思,没有八种寻思的分别,那你心里面就不会思慕,就不会躁动。你心里面有寂静想行的时候,就能离诸烦恼,就没那个贪欲瞋恚五盖的分别。「离诸烦恼寂灭乐」,这时候心里面有个寂灭的快乐。「想行」,这些事情还是想行,就是无作用想、无作用行、无思慕、无躁动、离诸烦恼寂灭乐的想行。

∵∵

于所缘境无乱受等四无色蕴,刹那刹那展转别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