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二、三藏所摄(分四科)∵∵申一、标
∵如是所说十二分教,三藏所摄。
∵这个第七大科「闻思正法」,在「正法」里面有「略说」、有「广辨」。「广辨」里面分二大科,第一科就是「十二分教」,已经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三藏所摄」,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所说十二分教」,「如是」就指前面这一段,所宣说的「十二分教」,就是佛的圣教分十二个部份;这个长行,和这个应颂,和这个伽陀,这是在文句上分别的,其余的都是按照文里边的义分别的,加起来就是十二个部份。这十二分教「三藏所摄」,分为经、律、论这三种不同。这个「藏」这个字,就是包藏的意思,就是文里边有义、义里边也有文,就叫做「藏」。这经藏、律藏、论藏这三个部份,都是有「藏」的意思。
∵这是标。下边列出来。
∵∵申二、列
∵谓或有素怛缆藏摄,或有毗奈耶藏摄,或有阿毗达磨藏摄。
∵前面是「标」,标出来「三藏」,「三」这个数目。下边就列出来名字。
∵「三藏」是哪三藏呢?就是「素怛缆藏」就是契经、经藏,「毗奈耶藏」就是律藏,「阿毗达磨藏」就是论藏,经律论三藏。这个「阿毗达磨」说过,就是「对法」,翻中国话叫做「对法」。这个十二分教里边,有的是属于经藏,有的属于律藏,有的属于论藏,这样说这三藏都是佛说的,是这样意思。
∵这是列出来,下边「配」,就是把三藏和十二分教配合,分三科,第一科是「素怛缆藏」。
∵∵申三、配(分三科)∵∵酉一、素怛缆藏
∵当知此中,若说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是名素怛缆藏。
∵「当知此中,若说契经」就是长行、「契经」,「应颂」就是重颂,「记别」、「讽颂」就是孤起颂,无问自说、「自说」,和「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是名素怛缆藏」,这是属于经藏。
∵∵酉二、毘奈耶藏
∵若说因缘,是名毗奈耶藏。
∵前面解释那个「因缘」的时候,是指律藏说的。因为每一条戒都是有因缘佛才制定的。
∵∵酉三、阿毗达磨藏
∵若说论议,是名阿毗达磨藏。
∵这个「论议」,深入的论辩诸法实相,那就属于论藏。那么这样说这十二分教里边,只有二分;一个是律藏,一个是论藏;其它的都是属于经藏。
∵下边第四科「结」。
∵∵申四、结
∵是故如是十二分教,三藏所摄。
∵属于这三种;这经藏里边究竟说什么呢?其实只是说二件事;一个是生死缘起,一个是涅盘的缘起,就说这二件事。这个里边也有说到律,这个经藏里边也有说到律,这是经藏。这个律藏里边就是说律,或者菩萨戒,或者是比丘、比丘尼戒,这个四众弟子的戒,这都属于律藏。这个论藏主要是说智慧的事情,就是抉择诸法实相的这一部份的,那就是论藏。
∵其实这个论有宗经论、有释经论;释经论,那还是和经是一样一回事,像《大智度论》解释《大品般若经》,那就是一回事情了。但是若解释律的也可能说是一种论,那就属于律一部份的了。这个有的地方解释,这个论是佛的弟子;不是佛说的;是佛的弟子所说的,它或者是解释佛的经,或者是解释佛说的律,那就是在十二分教之外了。现在这里的文是十二分教之内,是单独指佛说的,这有点不同。
∵∵午二、结
∵如是一切,正士正至正善丈夫共所宣说,故名正法。
∵这下面第二科是「结」,结束这一段文。
∵前面这里边这一大段,是「一切」的「正士、正至、正善丈夫」,「共所宣说」,共同的赞叹宣扬它,就是来住持佛法,普渡众生了。「故名」叫做「正法」,这是佛所说所以是「正法」,佛弟子里边又是「正士、正至、正善丈夫」也都是圣人,所以是他们所宣说的,所以叫做「正法」,这个「正」字有这个意思。
∵∵辰二、闻思(分二科)巳一、闻正法(分三科)午一、标
∵听闻此故,名闻正法。
∵这是第二科。前边第一科,解释这个「正法」解释完了,现在解释「闻思」。分二科,第一科是「闻正法」,先「标」。
∵「听闻此故,名闻正法」,我们佛教徒能听闻到佛说的十二分教,和佛弟子所宣扬的十二分教,这就叫做「闻正法」。
∵∵午二、征
∵此复云何?
∵这下边这是「征」。
∵这个「闻正法」又是什么意思呢?
∵下边解释,先「约三藏辨」,先列出来。
∵∵午三、释(分二科)未一、约三藏辨(分二科)∵申一、列
∵谓如有一,或受持素怛缆,或受持毗奈耶,或受持阿毗达磨,或受持素怛缆及毗奈耶,或受持素怛缆及阿毗达磨,或受持毗奈耶及阿毗达磨,或具受持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
∵「谓如有一,或受持素怛缆」,就是在佛教徒里边,这个闻正法的佛教徒,每一个人的根性不同,好乐不一样。有一位佛教徒,有这一类的佛教徒,他欢喜受持素怛缆藏,受持那一部经,他欢喜这样。「或受持毗奈耶」,这个律,有人这样子。「或受持阿毗达磨」,或者这位佛教徒,他单独的受持阿毗达磨这一部份,这是一类一类的。「或受持素怛缆及毗奈耶」,或这个佛教徒呢,他对这二部份都有欢喜心,他又受持素怛缆,又受持律,这样子。「或受持素怛缆及阿毗达磨」,这位佛教徒只是欢喜学习经和论。「或受持毗奈耶及阿毗达磨」,或者欢喜律和论这二种。「或具受持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这三藏他都受持,这是这个情形不一样。
∵∵申二、结
∵如是一切,名闻正法。
∵这叫作「闻正法」。
∵∵未一、约文义辨
∵此闻正法复有二种。一闻其文、二闻其义。
∵又有二种不同,就是听闻正法的文句,这是一种。第二是听闻正法里边的义理,所以这又是这样子。
∵∵巳二、思正法(分二科)午一、征
∵云何思正法?
∵前面这个「闻正法」有这样的差别相,解释完了。下面说思惟正法,分二科,第一科「征」。
∵怎么叫做思惟正法呢?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释,先「略标」。
∵∵午二、释(分二科)∵∵未一、略标
∵谓如有一,即如所闻所信正法,独处空闲,远离六种不应思处:谓思议我、思议有情、思议世间、思议有情业、思议果异熟、思议静虑者静虑境界、思议诸佛诸佛境界。
∵「谓如有一」,有这么一类的佛教徒。「即如所闻所信正法,独处空闲,远离六种不应思处」,这一位佛教徒,这个人「即如」他所听闻的正法、所相信的正法,「独处空闲」,单独一个人在空闲处,在那里来专精思惟。但是思惟是思惟,可也有一个范围的。他「远离六种不应思处」,有六个部份他不应该思惟的他就不思惟,叫做「远离」。
∵那六种呢?「谓思议我、思议有情、思议世间、思议有情业、思议果异熟、思议静虑者静虑境界、思议诸佛诸佛境界」,这六种他不思惟,他不去思惟这件事。
∵∵《披寻记》八六六页:
∵远离六种不应思处等者:《显扬论》说,有九种事不可思议,此说六种不应思处,即彼前六种。云何名为不应思处?由思议我若有若无成二过失故。由思议有情思议世间三过所随故。由有情业处事等难思故。由果异熟二作者非定故。由静虑者及诸佛境界无譬自在故。如《显扬论》释应知。(《显扬论》十七卷八页)
∵「远离六种不应思处等者」,《显扬论》、《显扬圣教论》上说「有九种事不可思议,此说六种不应思处,即彼前六种」,后边那个三种没有说,后边那个三种就是「十四不可记」,有十四件事不可记别,不可说的。那么第二个就是「非正法」,第九个就是「一切烦恼之所引摄」的这些事情,这三样不在这里,这没有引来。这是「即彼前六种」。
∵「云何名为不应思处」呢?这是问。「由思议我若有若无成二过失故」,你若思惟这个「我是有」也有过失。有什么过失呢?有二种过失;你若思惟他是有,是真实有的话就是有增益的过失。原来经论上是说有假名我,佛法是承认有假名我的,这个「我」是假名字不是真实的,如果你认为是真实有「我」,这个假名字就不是假名字,便是真实的有了,这有增益的过失。如果你认为「没有我」,你这样子思惟,那就违反了佛说有「假名我」的道理,就把「假名我」取消了,那也有减损的过失。有这二种过失,所以也不应该思惟。
∵「由思议有情,思议世间三过所随故」,你若思惟这个就有三种过失随逐。那个三种过失下边有列出来,有如是、亦如是、非如是,这三种过失下边有提到。有这样的过失,「三过」失「所随故」。「由有情业处事等难思故」,这上面说是「有情」、有情的「业、处、事」,这个是不容易思惟的,不容易思惟它,你不容易明白这件事,「难思故」。
∵「由果异熟二作者非定故」,这一段文是引这个《显扬圣教论》的文,但是和《显扬圣教论》,有的是和它一样,有的有点出入,不完全符合《显扬圣教论》的正文的。「由果异熟二作者非定故」,这《显扬圣教论》上的文,这地方是什么意思呢?「果」就是「异熟」、「异熟」就是「果」,就是果报。「二作者非定故」,就是善的果报和恶的果报,这二类众生,作善或者是作恶,然后就得恶报、得善报,这件事「不决定」。所以你不能这么样去思惟,不能说「决定」,你若说决定就与事实有点违反。就是作了善业,他临终的时候,他心里面若是颠倒,那就不能得善报,若有恶念现前的时候,就不能得善报。你做了很多的恶事,临终有如理作意,那还不一定得恶报,就是有变化,所以叫「作者非定故」。这样说,这个有情的业、善恶业,有情的处所,有情的事,你若执着去思惟去,那个事情就容易有错误。这是这个「非定故」这一句。
∵「由静虑者及诸佛境界无譬自在故,如显扬论释应知」,前面说这个「思议我」有二种过失,「思议有情」在《显扬圣教论》也说,这个有情和我是没有自性的,所以你不应该去思惟他,不应该思惟他决定是有、决定是无,这样意思。「思议世间、思议有情业、思议果异熟、思议静虑者静虑境界」,这个禅定的境界和佛的境界,这个不可思议,因为太深了。这个「业」,「思惟有情业」这个「业」也是甚深很难思议,所以你不要去思惟去,这个意思。
∵这上面说到「无譬自在故」,这种甚深的义,世间上事情,你不能够举一个譬喻来形容这件事的,所以不能思议。「自在故」,这个佛的大自在境界,你很难形容很难譬喻他的,所以不应该思惟。这「如《显扬论》释应知」,《显扬论》十七卷八页上这样说。
∵那么这里边就是,这个我和有情不应该思惟,这个世间就是世界,这个世界也不可思议,有情的业力也不可思议,有情的果报也不可思议,这个静虑就是修禅定的人、这件事也是不可思议,这个修禅定的人的静虑的境界不可思议,和佛的境界也不可思议,这一共是六种不可思议。
∵∵但正思惟所有诸法自相共相。
∵这六种不可思议,那么「闻正法」应该专精思惟,思惟什么呢?「但正思惟所有诸法」的「自相」,你只是按照佛所开示的去思惟叫「正思惟」,所有诸法的「自相」和「共相」这二部份。这个「自相」,就是每一法的别相,只有它这一法本身有这样的相貌,不共于其它的法的,所以叫做「自相」。譬如说这个心,心法有了别性;那物质、地水火风它就没有了别性了,所以这了别性,是心法特有的一种相貌。说地水火风坚湿暖动,地是坚、水是湿、火是暖、风是动,这是地水火风的自相。那么是每一法有每一法的相貌,这叫做「自相」。
∵「共相」就是一切法共有的相貌。譬如说「无常」,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无常就是苦,一切有为法一切无为法都是无我的,那么这就是一切法的「共相」。那么这个学习佛法的佛教徒,你就思惟这二件事;一个是自相,一个是共相,这样子。
∵∵未二、广辨(分五科)申一、标
∵如是思惟,复有二种。
∵下面是「广辨」,前面这是「略标」。下边说的就广了,分五科,第一科是「标」,第一科标就是标出数目来。
∵「如是思惟」,你思惟自相、思惟共相,这样的思惟有二种不同。
∵这是标出数。下面列名。
∵∵申二、列
∵一者、以算数行相善巧方便算计诸法,二者、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观察诸法功德过失。
∵那两种呢?「一者、以算数行相善巧方便算计诸法」,以算数的行相,这个「行相」怎么讲呢?这个「相」就是各种境界的相貌,这个「行」就是在那个境界活动。谁在那里活动呢?就是你的心、心所法,就是你的心,你的智慧。心是心王,智慧是心所法。这个心王、心所在各式各样的境界上,在色受想行识上面,在色声西香味触法上面,眼耳鼻舌身意就在这一切法上面活动。活动其中呢,就是有智慧的观察,那叫做「行」。这个「算数」就是一、二、三、四、五这个数目,一二三四五这个数目上的行相,去「善巧方便」地去观察。「算计」思惟,其实「算」即是「计」,也就是思惟观察的意思。
∵「二者、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观察诸法功德过失」,这第二个方式,第二个方法就不是用一二三四五这种事情;只是「称量」,「称量」还是观察,用你的智慧去观察。也是「行相」,在所观察的境界上活动,去观察。观察这个「依」的道理、观察「正」的道理;「依报」就是你所依止的依报,这个「正」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个道理。「观察诸法功德过失」,在这个「依正」…这个是那样…【注:此段应是有误】这个「依正道理」这么讲:这个「依」是「依止正道理」,这个「正」字向下边念,就「依止正道理」这么讲。「依」就是遵循,遵循佛所说的「正道理」,去观察诸法的「功德」、诸法的「过失」,这么讲,这「依」和「正」分开讲。【注:「依止正道理」是分开,「依正二报」是连着】。这就叫做「称量行相」的思惟观察。
∵这是标、列。下面才正式说明怎么叫做观察?
∵∵申三、释
∵谓若思惟诸蕴相应所有言教,若复思惟如前所说所余随一所有言教,皆由如是二种行相方便思惟。
∵这底下解释这个思惟的情形,当然也是略释。
∵「谓若思惟诸蕴相应所有言教」,这「言教」指佛的法语,佛这个法语和诸蕴相应的,就是属于色蕴、受想行识。佛说的诸蕴什么什么…道理,你就在这上思惟,思惟佛所说的诸蕴相应的言教。这样意思、这个「言教」…本来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我们的生命体上所具有的事情,你还用去看别人怎么说吗?你自己就思惟你自己的色受想行识就好了嘛!说:不可以这样子!你要尊循佛的言教,佛告诉你这样思惟色受想行识、你就这样思惟,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上面有个「言教」。如果你不尊循佛的言教,你怎么思惟呢?那就是妄想分别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