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九、由生差别(分三科)辰一、征

云何由生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是第二大科「建立补特伽罗」,这一科里面分十一大科,现在是第九科「由生差别」建立补特伽罗,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由生」的不同,建立补特伽罗呢?这里说的「补特伽罗」就是修行人,已经在佛法里边有成就的圣人了。这句话是问。下面第二科是解释。

∵∵

辰二、释

谓极七返有、家家、一间、中般涅盘、生般涅盘、无行般涅盘、有行般涅盘、及以上流补特伽罗。

这些名词在上文已经解释过了。第一种是「极七返有」,就是得初果的这个圣人,他最多在欲界、人天中来往七次,就得阿罗汉道了;这是一种补特伽罗。「家家」,就是欲界的九品烦恼,他断除去二品、三品或者四品,他须要在人间或者天上再受几番生死;或者二番生死,或者三番生死;就是从一家到一家,这一生在这家受生,下一生是另一家,所以叫做「家家」。「一间」,就是欲界的九品烦恼,前八品都断了,还有一品;他还须要在天上受一番生死,就得阿罗汉道,得涅盘了。他现在和涅盘中间还有一番生死的间隔,所以叫做「一间」;这是一种修行人。

「中般涅盘」,就是这个三果圣人他死掉了;他在欲界得三果,他死掉了呢他要生到色界天去,在中间的时候,就是在中阴身的时候就入涅盘了,所以叫「中般涅盘」。「生般涅盘」,就是生到色界天以后才入涅盘的。「无行般涅盘」,生到色界天以后,他不须要特别努地去修行,也就入涅盘了,得阿罗汉道入涅盘了。「有行般涅盘」,就是要特别努力地修行,才能入涅盘。「及以上流补特伽罗」,这个「上流」就是由初禅要生到二禅、二禅生到三禅、生到四禅、或者生到无色界天、空无边处天生到识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生到无所有处天、由无所有处天再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就是向上流,才能得涅盘;那么这是一种圣人。

∵∵

辰三、结

如是名为由生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是第三科,这结束这段文。

前面这么多的差别,这就叫做「生差别」,生的不同建立的一种圣人。

∵∵

卯十、由退不退差别(分三科)辰一、征

云何由退不退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现在第十科,退不退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征」。

怎么叫做「退」?怎么叫做「不退」?因此的不同建立的圣人?这是问。

下面第二科解释,先解释「退」。

∵∵

辰二、释(分二科)巳一、退

谓由退故建立时解脱阿罗汉;彼于现法乐住容有退失。

「谓由退故」,就是说这个圣人他成就了一种功德,这个功德不是那么牢固,又失掉了,所以叫做「退」;由这样情形「建立」的,叫做「时解脱阿罗汉」。就是这个人是钝根,就是这个时候众因缘都具足了,他修学圣道才能得解脱,这就是钝根的人;这利根的人、他不在乎,有些因缘不具足、他不在乎,他也一样能得圣道,那就是利根的,那叫「不时解脱」。

「谓由退故建立时解脱」的阿罗汉,究竟他什么「退」呢?「彼于现法乐住容有退失」。这个修学圣道有成就的人,其中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得到这个无我的智慧,要成就了无我的智慧你才是圣人。你得不得禅定那另一回事,就算是你没得禅定但是你得到无我的智慧,无漏的无我的智慧;虽然没得禅定还是圣人。但是这个人他得到无我的智慧了,同时他也修学禅定有成就,得到了色界四禅。得到的这个四禅就叫做「现法乐住」;这个「现法」,就是指现在的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说的,在这五蕴里边有「乐住」有一种安乐住,就是住在安乐中,就是轻安乐有三昧乐,住在三昧乐中。

这件事,这个「现法乐住」、就是这个三昧、这个禅定「容有退失」,有可能会失掉了。比如说是他常常有病,这个阿罗汉常常有病,他就没能够常常入定,你若是病的时间久了没能入定,定就失掉了,这有可能。还有其它的原因,就是他背经太多,常常背经你不入定,定就是就可能失掉了。还有是走远路,走远路这个身体疲劳了,禅定也失掉了,也可能。还有和诤,这个同梵行的有诤,他去调解因此而失掉了自己的「现法乐住」,有各式各样的原因。

「被于现法乐住容有退失」所以叫做「退」,「谓由退故建立时解脱阿罗汉」。至于他成就无我的智慧是不退的,无论如何是不退的,只是他这「现法乐住」有退,就叫做「退」。

∵∵

巳二、不退

由不退故建立不动法阿罗汉;彼于现法乐住定无退失。

前面说「退」,现在说「不退」。由于这位阿罗汉他成就的功德不失掉,那么这个阿罗汉,就再给他一个不同的名字叫做「不动法阿罗汉」,他成就的这个功德不可以动摇,就是不失掉,就叫做「不动法阿罗汉」。

他那个「不退」究竟什么不退呢?「彼于现法乐住定无退失」,这个人他成就的禅定,不管怎么样他「不退」;就是有病他也不退,他背诵经典他也不退,他去和诤也不退,有什么因缘都不能退,他的功德特别牢固,所以叫做「不动法阿罗汉」。

∵∵

辰三、结

如是名为由退不退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个凡夫修行的时候、各式各样不同的情形,得了阿罗汉果的时候彼此也不完全一样、也是各式各样的情形的。所以现在知道,这目犍连***了不起;被外道把他的身体都打扁了,他的禅定不退,他还能入定还能现神通,所以佛说他神通第一,的确是不得了。

∵∵

卯十一、由障差别(分四科)∵∵辰一、征

云何由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是第十一科,由障碍也是不一样,先是「征」。

怎么叫做由不同的障碍来建立这个圣人的差别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标」

∵∵

辰二、标

谓慧解脱、及俱解脱阿罗汉。

这就是「障差别」所以阿罗汉有差别。这是标。下面第三科解释。

∵∵

辰三、释(分二科)巳一、慧解脱

慧解脱阿罗汉者:谓已解脱烦恼障,未解脱定障。

这个「慧解脱阿罗汉」他就是修四念处,在未到地定里边修四念处,就成就了无我、无我所的智慧了;由于成就了这个智慧,就把这个爱烦恼和见烦恼都断灭了,所以「解脱」了「烦恼障」。这个「烦恼」,你修四念处没成功的时候,这个「烦恼」系缚你,这个我、我所系缚你,这个贪瞋痴的烦恼系缚住你。现在由于修四念处,把这个烦恼断掉了,烦恼不系缚你了,所以你得阿罗汉道。

「未解脱定障」,但是色界四禅乃至到灭尽定,他没有成就;没有成就这个时候就有「定」的障碍,有定的障碍所以「定」没得解脱;只是解脱了「烦恼障」,「定」的障碍没解脱,这是一种阿罗汉。

∵∵

巳二、俱分解脱

俱分解脱阿罗汉者:谓已解脱烦恼障及已解脱定障。是故说名俱分解脱。

这是第二种阿罗汉。怎么叫做「俱分解脱阿罗汉」呢?「谓已解脱烦恼障及已解脱定障」,这个「烦恼障」和「定障」这二种障碍,全部地解除了、都断掉了,所以叫做「俱」,都全面的解脱了。就是这个阿罗汉他断了爱见的烦恼,同时也得了八解脱、得到灭尽定了,那么这个就是解脱了「定障」。

这个「定障」在《俱舍论》上解释,究竟什么是「定障」呢?叫做「不染污无知」。这个「烦恼障」是染污的无知;这个「定障」是不染污的无知,虽然有这个障,他心还是清净的;虽然不能入四禅八定,但是他心还是清净的。「定障」;这一种力量使令他没能得定。这位阿罗汉这二种障都解脱了,「是故说名俱分解脱」。

∵∵

辰四、结

如是名为由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

丑三、结

由此所举及所开示差别道理,如其次第,应知建立补特伽罗。

这个「建立补特伽罗」一共是分十一科,这十一科都讲完了。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分十一科。现在第三科是「结」,结束这段文。

「由此所举」,由上面这十一段文所标举出来的,就是每段文的第一句话;比如说是「云何由退不退差别建立补特罗?」、「云何由生差别建立补特伽罗?」、「云何由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这一句话叫做「举」,就是标举出来。「及所开示」,「开示」就是标举完了加以解释,就是「开示」,开示一共有十一种「差别」的道理。「如其次第应知建立补特伽罗」,由前面这十一段文的「次第」、前后的次第,就是「建立」了这么多的圣人的差别。

∵∵

子三、所缘(分二科)丑一、征

云何所缘?

这个〈声闻地〉里面,第一是「种性地」,第二是「趣入地」,第三是「出离地」。「出离地」分二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略广宣说」这一科分四科,第一科「离欲的资粮」,这已经讲完了。这个第二科就是「品类的建立」,这个品类的建立里边分十七科,十七科这第一科「补特伽罗品类的差别」,第二科「建立补特伽罗」这二科讲完了。

现在第三科是「所缘」。前面是「补特伽罗品类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这是约人说的;现在「所缘」就是修行。这个人怎么样修行才能得圣道?说修行的事情。修行的事情一定要有一个「所缘境」。这修行的事情就是调心,我们的心不调顺,这个贪瞋痴的烦恼太厉害不调和;现在想要得圣道,就把这不调和的心改变一下,那么怎么样改变呢?第一个方法就是要有「所缘境」,要有一个「所缘境」。这是先解释这件事,解释这修行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所缘」?这个修行人要有「所缘境」,究竟什么叫做「所缘境」呢?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

丑二、释(分四科)∵寅一、标

谓有四种缘境事。

这个「所缘境」一共有四种不同。「所缘境」的事,就是因缘事。

这是「标」,下面是「征」。

∵∵

寅二、征∵

何等为四?

怎么叫做四种不同呢?

∵∵

寅三、列

一者遍满所缘境事,二者净行所缘境事,三者善巧所缘境事,四者净惑所缘境事。

下面列出来这四科。第一个是「遍满所缘境事」,第二个是「净行所缘境事」,第三科,第三种所缘境事是「善巧所缘境事」,第四科「净惑所缘境事」;分这四种不同。这是列出来四种所缘境事的名字。

下边再加以解释,分四科,先解释「遍满所缘境事」分五科,第一科是「征」。

∵∵

寅四、释(分四科)卯一、遍满所缘境事(分五科)辰一、征

云何遍满所缘境事?

普遍的圆满了,这个「所缘境事」。你以此为「所缘境」加以修行,一切功德都圆满了,是这样意思。下边有解释这句话。

第一科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标」。

∵∵

辰二、标

谓复四种。

这个「遍满所缘境」的事,这个因缘事,还有「四种」不同。

这下面第三科这是「列」。

∵∵

辰三、列

一有分别影像,二无分别影像,三事边际性,四所作成办。

有这么四种不同。这是列出来这四种。

下边第四科就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相」,辨这个四种所缘境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四种」又分三科,第一科先说「前二种」;这个「有分别」、「无分别」这两种,这分二科,第一科是「辨异相」辨它们的不同,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有分别影像」,先是「征」。

∵∵

辰四、释(分二科)∵∵巳一、辨相(分二科)∵∵午一、别辨四种(分三科)

未一、前二种(分二科)申一、辨异相(分二科)

酉一、有分别影像(分三科)戌一、征

云何有分别影像?

怎么叫做「有分别的影像」呢?这个「影像」是所缘;这个「分别」就是能缘,就是你的心,你的心会分别。怎么叫做「有分别的影像」呢?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释,先是「标」。

∵∵

戌二、释(分二科)亥一、标

谓如有一,或听闻正法、或教授教诫、为所依止,或见或闻、或分别故于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呬多地毗钵舍那行,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

「谓如有一,或听闻正法、或教授教诫」。这是有这么一个人,他这个人与佛法有缘,他或者是「听闻正法」,就是佛教里面有正法的集会,他来学习;这个「听闻」实在就是学习,来学习佛法。这个前面有解释,「正法」就是十二分教,是由佛觉悟了真理,而后用众生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叫做「正法」。如果你没觉悟真理胡说八道,那不是正法。「或教授教诫、为所依止」;这个「听闻正法」应该是大众之中,这「教授教诫」是一对一,或者是一对二,就是少数人教授。当然「听闻正法」,讲解正法也是「教授教诫」。或者说「听闻正法」是指利根人,就是法行人;「教授教诫」就是信行人,钝根人。「教授」,教授他这是善法你应该做;「教诫」这是恶法你不可以做;或者这么说。

「为所依止」,就是以听闻正法为所依止,或者教授教诫为所依止,就是这样的原因。「或见或闻、或分别故」,这个正法和教授教诫是在师长那方面说;这个「见闻」是在弟子这方面说,弟子是「见」或者「闻」。这个「见」就是自己阅读也叫做「见」,或者听「闻」师长讲解。这个「见闻」是在眼识耳识说的;「或分别故」,「分别」就是第六意识了,去思惟、分别。这个「分别」这个地方,这句话还很有意思,就是你或者是「听闻正法」、或者是「教授教诫」,然后在你心里面再加以观察;就从事实上,从日常生活的事实这些事情上,去观察佛法的真理,那叫做「分别」。

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多数没有这件事,在书本上想一想就算了,日常生活的时候不再想佛法的事情,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不用佛法去观察。我们佛教徒少数人可能有一点观察,多数人不观察,但是他心里面也「分别」;是用原来那一套去「分别」,就是不是佛法的,你原来的那个贪瞋痴的活动去「分别」这件事,而不用佛法的真理去观察;这是一个问题,这是佛教徒不能得圣道的一个问题。而现在是说,你「见闻」去学习了,你还要去分别、去观察;说是无常的、说是苦的、空的、无我的,你要在事实上去观察一下,叫做「分别」。

「于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呬多地毗钵舍那行,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于所知事同分影像」后边有解释。「于所知事」这个「所知事」,你所知道的事情,但是这里边与前面「听闻正法、教授教诫」有关系。佛这样开示你,开示你色受想行识,开示你眼耳鼻舌身意,这些事情也是我们的「所知事」。

「于所知事同分影像」这个简单解释一下;你这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前五识和外边的色声香味触接触的时候,当然前五识去认识前五境这叫「所知事」。但是你前五识不动了第六意识在动的时候,第六意识所分别所观察的色声香味触法,是与前五识「所知事」是相同的。我昨天吃面条,我看的面条是那样的,但是今天这面条已经过去了、没有了;但是你闭上眼睛心里想:面条是那样的。那么你心里想那个面条,和你眼所见那个面条是相同的,这个「同分」是这样意思。

「影像」;你现在第六意识所观察的境界是个「影像」,就像镜中的像、镜中的「影像」似的,像那颗树太阳照上去,出来个影子。就是你第六意识所分别思惟的,就是前五识「所知事」的「影像」,与它相似;而不是那一个,只是那一个的「影像」,它们的关系是这样子。那么这就是;「影像」就是亲所缘缘,那个「所知事」是疏所缘缘,这还是有点不同的。这件事倒不是一定要得禅定,就是我们没得禅定的人,就是一般社会上的人也好、就是我们才开始学习佛法的人也好,都有这种事情,你闭上眼睛思惟前五识所知道的事情,这就叫做「所知事同分影像」。这个闻慧、思慧也有这种境界,这是闻思的慧的「同分影像」。

「由三摩呬多地毗钵舍那行,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这个不是了,这个不是散乱的境界了,这个就是有禅定的功夫了。当然应该通过欲界定,通过欲界定到未到地定,那么到了色界定。这个「三摩呬多地」翻个「等引」,这个境界、这是高深的禅定里面去观察「所知事」,那也叫做「同分影像」,也是了。这里边「由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地」就是「定」就是「止」了,「毗钵舍那行」就是「观」了;就是在止里边有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