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分中无余依地第十七
∵∵丙十四、无余依地(分二科)∵∵丁一、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有余依地。云何无余依地?
∵本地分共有十七地,这是最后一地。十七地共分十四科,这个第十四就是「无余依地」。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有余依地」,这是结束前面这一段;「云何无余依地」这一句就是生后,生起后面的文。第二科是「正辨地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丁二、正辨地相(分三科)∵∵戊一、标∵∵
∵当知此地,亦有三相。
∵有余依地有三相,此无余依地也有三相。这是标出来数目,下面第二科列出名字来。
∵∵戊二、列∵∵
∵一者、地施设安立。二者、寂灭施设安立。三者、寂灭异门安立。
∵这是列出来三项的名称,下边第三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地施设安立」。分两科,第一科「征」。
∵∵戊三、释(分三科)∵∵己一、地施设安立(分二科)∵∵庚一、征
∵云何地施设安立?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释。
∵∵庚二、释∵∵
∵谓先所除五地一分,当知即此无余依地所摄。谓无心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
∵「谓先所除五地一分」,就是前面那有余依地。「所除」,所免除的五地一分。「当知即此无余依地所摄」,就应该明白所除的五地一分即此无余依地所摄。哪五地呢?「谓无心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就是这五地。这是第二科「释」。下面第二科是「寂灭施设安立」,前面是解释「地施设安立」,这是第二科「寂灭施设安立」。分五科,第一科是「征」。
∵∵己二、寂灭施设安立(分五科)∵∵庚一、征∵∵
∵云何寂灭施设安立?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庚二、标∵∵
∵谓由二种寂灭施设安立,如是无余依地。
∵两种寂灭施设安立此无余依地的。这是「标」,下面第三科是「列」,列出来两种寂灭施设。
∵∵庚三、列
∵一、由寂静寂灭故。二、由无损恼寂灭故。
∵「一、由寂静寂灭故」,这是一种,「二、由无损恼寂灭故」;这是两种寂灭。下面第四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解释「寂静寂灭」。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庚四、释(分二科)∵∵辛一、寂静寂灭(分四科)∵∵壬一、征∵∵
∵云何寂静寂灭?
∵怎么叫做「寂静寂灭」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壬二、标∵∵
∵谓先于有余依地,获得触证四种寂静;今无余依涅盘界中,亦有最胜四种寂静。
∵「谓先于有余依地,获得触证四种寂静」,这是「标」。「谓先于」,就是这位禅师,他以前在有余依地,就是有余涅盘的时候。「获得触证」,他成就了,也就是触证了,就是他那个清净的无分别的智慧,「触证」,接触了四种寂静。「今无余依涅盘界中」,现在这里是无余依涅盘的世界,这里也有最殊胜的四种寂静。这是「标」,下面第三科是「列」,列出来这四种寂静。
∵∵壬三、列∵∵
∵一、数教寂静。
∵∵《披寻记》一六七七页:
∵数教寂静者:谓数不能数故,一切言教不可说故。
∵「数」这个字有两个解释:一个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个数目;这个数目不能去计算,这是一个解释。第二科解释「数」这个字就当个分别讲;不能用分别心去分别它。为什么「数不能数」呢?「一切言教不可说故」,就是一切的语言文句,就是佛说的这些教法,都不能用这样的教法去说这个无余依的境界,不能。所以叫做「数教寂静」,这是第一个寂静。
∵∵∵二、一切依寂静。
∵∵《披寻记》一六七七页:
∵一切依寂静者:谓八种依,名一切依。有余依中或与相应或不相应,今此一切都不相应,故名寂静。
∵「一切依寂静者:谓八种依」,就是前面有余依涅盘说有八种依,就是:施设依、摄受依、任持依、流转依、障碍依、苦恼依、适悦依、后边依,这八种依叫做一切依。「有余依中或与相应或不相应」,这位圣者在有余依涅盘的时候,或者在八种依里面,有的是相应的,譬如说后边依,这就是相应的。其余的,障碍依、流转依,那就不相应;「或与相应或不相应」。「今此一切都不相应」,今此无余依涅盘呢,对于那八种依完全都是不相应的,所以叫做「寂静」,就是一切依都寂静了,都不能来形容它了。
∵∵三、依依苦寂静。
∵这个「依依苦寂静」怎么讲呢?看《披寻记》。
∵∵《披寻记》一六七八页:
∵依依苦寂静者:有余依中由有所依身故,与苦恼依非不相应。今此不尔,是名依及依苦寂静。
∵「依依苦寂静者:有余依中由有所依身故」,你没有入无余依涅盘的时候,你在有余依涅盘的时候,还是有所依身,你这个色受想行识还是有的,有这个身体,所以第一个「依」是这个意思。「与苦恼依非不相应」,「依苦」,就是在这个色受想行识上,还是有苦的。你得了有余依涅盘的时候,你有的时候也有苦;有老,有病,你若不吃饭,也是饿得煞,就是这些苦恼,叫做「依依苦」,就这么讲。是名「与苦恼依非不相应」,就是有依,还有依苦。「今此不尔」,现在入无余依涅盘的时候,就不是了,就和有余依涅盘不同了。「是名依及依苦寂静」,依也除灭了,依苦也没有了,所以叫「依依苦寂静」。这是第三个依。
∵∵四、依依苦生疑虑寂静。
∵这个「依依苦」和前面解释法一样。这个「生疑虑」,就是在有余依涅盘的时候,或者是你在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或者说是第四果阿罗汉这个时候,有四个果,这个时候。因为在这个时候还有苦,那么他就疑虑:我将来入无余依涅盘还有没有苦呢?「疑虑」是这个意思。现在说是「寂静」,没有这回事了,没有这个疑虑的。
∵∵∵《披寻记》一六七八页:
∵依依苦生疑虑寂静者:依、谓所依。依所生苦,是名依苦。此二寂静,义如前说。般涅盘时,已得转依诸净行者,转舍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转得内缘自在。义如意地中说。(陵本二卷二页)是名依依苦生疑虑寂静。于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
∵「依依苦生疑虑寂静者:依、谓所依」,就是色受想行识。「依所生苦,是名依苦」,这和前面一样解释。「此二寂静」,这个依也寂静了,无色受想行识了;依苦也寂静了,也就是灭了。「此二寂静,义如前说」,这个道理和前面有余依涅盘曾经说了,或者前面第三个寂静也说了,「义如前说」。
∵「般涅盘时,已得转依」,就是入涅盘的时候,这个「般」中国话就是入,入涅盘的时候。「已得转依」,他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依已经转变了。「诸净行者,转舍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这个「般涅盘时,已得转依」,怎么叫做转依呢?这里解释。「诸净行者」,这一切灭除了见烦恼、爱烦恼的阿罗汉的净行者。
∵「转舍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他入有余依涅盘的时候,他已经弃舍了一切染污法的种子,染污法种子都是消灭了;这个染污法种子是染污法的所依,就叫做「转舍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这个地方可是有点儿事情,如果说入无余依涅盘了的时候,这在前面有提过,就是阿赖耶识也灭了。阿赖耶识也灭呢,阿赖耶识是一切染污种子的依止处,这就是「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转舍」,转就是舍,弃舍了染污法的种子所依,那就连阿赖耶识也舍了。
∵「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这个阿赖耶识的种子就是有染污法种子,还有善法种子,还有无记法的种子。这个染污法种子的弃舍呢,是要你修四念处观,修无我观。修无我观的时候,虽然不是修法空观,但是也是色受想行识都不见了,就是见到诸法毕竟空性。这个地方我曾经说过,天台智者大师说:这个藏教和通教,这两教的阿罗汉都是见到同样的第一义谛,但是通教是修法空观的,藏教不修法空观,但修无常观、无我观,但是最后所见的第一义谛无差别。现在这个「转舍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就是修观成就的时候,就把这一切染污法种子消灭了。但是这时候是有余依涅盘,阿赖耶识还在,这时候当然不名为阿赖耶识,名为异熟识。
∵「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你修法空观、我空观,修这个止观的时候,这个善法种子不灭,善法种子不灭的。譬如这个大菩萨他是修胜义空,大乘佛法的止观,灭除一切染污法种子,而他继续栽培的清净无漏的种子继续增长殊胜,这种子不灭,是那样子。现在不是说大菩萨,是说这些阿罗汉,是「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就是它现起的因缘不足了,不具足了。就是入无余涅盘的时候,阿赖耶识也是不见了,这个善法种子它想要现前不行了,不能现前了。「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阙」,生起的因缘不具足了。
∵「转得内缘自在」,这个地方应该是大菩萨,不是阿罗汉。这些大菩萨他是……,就是这个异熟识,阿赖耶识不名为阿赖耶识了,叫做异熟识,到佛的时候叫无垢识,这个识还在。他「内缘自在」,就是他的心,内者心也,他心的活动是大自在的境界,因为他有清净无漏的种子;这个识的现行,心意识的现行依靠这个清净的种子。我们凡夫这个识的现行是依靠那些染污的,或者是善法,或者是无记法,或者是染污法的种子才能现行的,就这是种子现行自在。「义如意地中说」,就是前面这个〈意地〉,「(陵本二卷二页)。是名依依苦生疑虑寂静」,若是大菩萨的话呢,他不灭这个识,但是这个有漏的种子灭了,而他这个有漏的身体也灭了,那就是他的清净的法身;或者说是意生身,或者叫化身,就是那个身体是化现的,那不可思议境界。「内缘自在」,其实也就是身自在。「义如意地中说(陵本二卷二页)。是名依依苦生疑虑寂静」,这句话就是这么个意思,就是「我入无余涅盘还有没有苦呢?」有这个顾虑,现在这件事,没有这个顾虑的。
∵「于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这句话又一个意思,说是在有余涅盘的时候还有苦,这句话还要解释一下。就是现法中,就是现在有色受想行识这个时候叫「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这个果,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果报,这个果报。果报里面前五识和前五根是一致的,那么第六识那就是心,心的苦「永不行故」,这阿罗汉他第六意识是不苦的,就是他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到苦的时候,第一刹那前五识是有苦,他不能够拒绝的。但是第二刹那入了定的时候,入了三三昧,入了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这时候是第六识的境界。这个时候这个第六识在三昧里面的时候,那时候那个苦是没有的。「彼果心苦永不行故」,他那个第六识的心那里没有苦的。「永不行故」,永远不活动。那么这地方说出了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大菩萨,那么他这个异熟识是不灭,他那个清净识和无分别智的作用是大自在的,这是得内缘自在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有余依涅盘的阿罗汉他前五识有一点苦,但是第六识的时候也是没有苦的。这是第三科「列」,下面第四科是「证」。
∵∵壬四、证∵∵
∵如说:由无下劣心、能忍受勤苦,彼所趣解脱、譬如灯尽灭。
∵由于证得阿罗汉了,那他有六恒住的境界,他心里面不忧亦不喜,所以那个下劣心,忧喜的执着心是没有的。「能忍受勤苦」,无论什么苦,他能忍受,他的烦恼是不动的。「彼所趣解脱」,因为他的心就是到了三三昧那种圣人的无分别境界去,解脱了一切苦了。「譬如灯尽灭」,这若入无余涅盘呢,那就像那个灯都灭了。无余涅盘的时候,阿罗汉入无余涅盘,心意识都不现了,所以当然是没有苦的问题。
∵∵《披寻记》一六七八页:
∵如说由无下劣心等者:今引此颂,意取后二句证寂静寂灭应知。
∵「如说由无下劣心等者:今引此颂,意取后二句」,后面这两句。「证寂静寂灭应知」,证明入无余涅盘的时候,他的一切依、苦都寂静了,也都寂灭了,没有这回事情了。这是第一科「寂静寂灭」,这一科解释完了,下面第二科「无损恼寂灭」。分三科,第一科「征」。
∵∵辛二、无损恼寂灭(分三科)∵∵壬一、征∵
∵云何无损恼寂灭?∵
∵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标义」。
∵∵壬二、释(分三科)∵∵癸一、标义
∵谓与一切依不相应,违背一切烦恼诸苦流转生起,转依所显真无漏界。
∵什么叫做无损恼寂静?「谓与一切依不相应」,这入了无余涅盘以后,与那八种依都是不相应的,没有那回事了。「违背一切烦恼诸苦流转生起」,入无余涅盘的时候,他一切烦恼的生起和一切苦的流转的生起,是相违背的;也没有烦恼的生起,也没有诸苦的流转的生起,这两种都没有。「转依所显」,就是弃舍了色受想行识,这时候显现出来的是「真无漏界」,是真实的,没有一切漏的世界,就是真如了;照见五蕴皆空,那个真如的境界。这就叫做无损恼寂灭,无损恼寂灭就是这样意思。
∵∵癸二、教证(分二科)∵∵子一、证离苦∵∵
∵如说苾刍永寂灭,名真安乐住。
∵这下面第二科,第一科是「标义」,标这个无损恼寂灭的义。现在第二科「教证」,就是在佛陀的法语里面来证明这件事,证明这个无损恼寂灭的境界。分两科,第一科「证离苦」。
∵「如说」,如佛所说。「苾刍永寂灭」,他永久地没有这个有漏的色受想行识了,完全入于不生不灭了。若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名真安乐住」,这是真实的大自在的境界,没有苦恼了。其实这个没有入无余涅盘,在有余涅盘的时候,他若入三三昧的时候,也就是「烦恼诸苦流转生起」,也是没有这回事,也是「永寂灭」。他入于三三昧,入于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也是这样意思,就是永寂灭的境界,所以那个时候叫做真安乐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