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四、智(分二科)∵∵未一、释自性
于一切法如实安立清净妙智,当知名智波罗密多。
有四种修行的法门:第一是「波罗密多行」,这一科里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十种波罗密多,第二科是解释后四波罗密多。在这一科里面又分二科,第一科是「第一义」,第二科是「第二义」,就是有二种解释。第一种的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方便善巧」,第二科是「愿」,第三科是「力」,这三科解释完了。现在是第四科解释「智」,「智」里面又分二科,第一科是「释自性」。
「于一切法如实安立清净妙智」:「自性」,就是自的体性,唯有它有这样的体性,所以叫做自性,是不共于其他法的自性的,所以「自性」实在说也就是别性。「别」,是特别,就是此法的体性不同于其他法的体性,所以叫做「自」,也叫做「别」。它的体性是什么样子呢?「于一切法如实安立」:「一切法」,有为法、无为法都包括在内,「如实安立」:如其真实的相貌,如其真实的体性假借名言把它安立出来。假借名言把它安立出来,也就是假借名言把它表示出来。你能通达这件事,那是谁呢?谁能通达这件事呢?就是「清净妙智」。清净的妙智,能通达一切法如实安立的假名字,都是假名安立。能这样通达的妙智,「当知名智波罗密多」,智波罗密多就是这个意思。就是通达一切法都是假名安立的,那个通达者,就叫做「智波罗密多」。
念佛是谁?念佛就是你的心,其他的法能知道念佛吗?就是你的心,我说的对不对?参禅的时候参念佛是谁?念佛就是心,别的不会念佛,其他的法不会念佛。觅心了不可得,是到第一义谛了。就是你不知道这件事,你自己想,看念佛是谁?这是说智波罗密多的体性,就是如实的通达一切法都是假名安立,那就是智慧波罗密多。这是第一科,
未二、简差别
今于此中能取胜义无分别转清净妙慧,当知名慧波罗密多。能取世俗有分别转清净妙智,当知名智波罗密多。如是名为二种差别。
第二科是「简差别」,就是智波罗密多还有一点差别。
「今于此中能取胜义无分别转清净妙慧,当知名慧波罗密多。」现在在「智波罗密多」里还有一点差别的,有什么差别呢?「能取胜义」,「取」当「缘」,能缘、所缘的缘字讲,或者是能够证悟;能够证悟胜义无分别转的智慧,那个清净妙慧叫做慧波罗密多。胜义是所缘境,慧波罗密多是能缘,但是这里「缘」的智慧有二种,一种是无分别,一种是有分别。「转」,就是分别,就是动。分别就是转,所以叫做分别转。现在「无分别转」,它没有分别,不动,智慧在那里寂静住,不活动,那就是清净妙慧,「当知名慧波罗密多」。
「胜义」,也是个名字,安立胜义的名字来表达那件事,其实这样讲就是世俗谛了。真实胜义谛是没有名字的,怎么知道没有名字呢?若有名字就有分别,因为无分别就是没有名字,胜义的名字也不可得,所以叫做「无分别转」。但是那个是智慧,是智慧的境界。
我们初开始修止观的时候,修止、修观,修止的时候是无分别,修观的时候是有分别。有分别是智慧,无分别是止,止里边有心,但是没有慧。修观的时候,有心也有慧,但是观里边没有止。初开始是这样子,但是逐渐的修,到最后止观双运的时候,就不同了,止观双运的时候,止里头有智慧,慧里面也有止。所以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在表面上看,有时候止的时候得无生法忍,有的时候是观的时候得无生法忍。这在天台智者大师讲《大智度论》上,有讲这件事。
现在这里说无分别的时候,刚才说我们修止观的时候,有分别的时候是智慧,有分别时,我们分别一切法是缘起的,这是世俗谛的智慧。一切缘起法是毕竟空的,离一切名相的,这样去观第一义谛,可以这样观,第一义谛也是有分别,就是胜义谛也有分别,世俗谛也有分别。等到你逐渐进步的时候,就有点变化,就是观胜义谛是无分别的,因为没有名字嘛!没有名字,没有办法分别。这样时间久了,止和观是不二相,止里有观,观里有止。所以到这个时候,无分别是智慧,我们原来修止观时,无分别是止,不是智慧,到这时候无分别是智慧,所以是「今于此中,能取胜义无分别转清净妙慧」,那就叫做慧波罗密多。这是佛教徒常时期的修止观时会这样的,不是佛教徒不行。不是佛教徒得了四禅八定还是止,那里没有慧。所以你得了四禅八定,还不能见第一义谛,不能成为圣人,还是个凡夫。「当知名慧波罗密多。」
「能取世俗有分别转清净妙智,当知名智波罗密多。」就是能够缘世俗谛的智慧是有分别的,那也是清净妙智,也没有烦恼的染污,「当知名智波罗密多」。这样说「于一切法如实安立清净妙智」,智慧分这么二类,一个是属于「自性」,一个是「简差别」。「如是名为二种差别」,有二种智慧,在名字上的安立,一个叫「慧波罗密多」,一个叫「智波罗密多」。六波罗密多,最后的般若波罗蜜叫做慧波罗密多,智波罗密多就是第十波罗密多,二个都是智慧,但是一个是根本智,一个后得智,还是有点差别的。
《披寻记》一六二九页:
于一切法如实安立清净妙智者:〈功德品〉说:菩萨略有四种施设建立。唯有如来及诸菩萨能正施设,能正建立,非余一切若天、若人、若诸沙门、若婆罗门,唯除闻已。何等为四?一者、法施设建立,二者、谛施设建立,三者、理施设建立,四者、乘施设建立。(陵本四十六卷十三页)此说于一切法如实安立,如彼应释。
「于一切法如实安立清净妙智者:」《披寻记》要解释论文时,先把论文标出来,「〈功德品〉说:菩萨略有四种施设建立。唯有如来及诸菩萨能正施设」,「施设」就是安立种种名字,用种种名字来建立一切法,是这个意思。是谁有智慧、有能力做这件事呢?「唯有如来及诸菩萨」才有这种能力,才能施设种种名字,建立一切法的。「唯有如来及诸菩萨,能正施设,能正建立,非余一切若天、若人、若诸沙门、若婆罗门」,不是天、人、沙门、婆罗门有这种智慧,有这种能力的,他们不能建立。因为这些流转生死的人,没有这种智慧,当然在生死的境界上,他们也会有一些虚妄分别的力量的。「唯除闻已」,但是天、人、沙门、婆罗门若是听佛说法以后,他们也会说出来,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也会这样分别,那是听佛说的。
「何等为四?」有四种建立,〈功德品〉上说,菩萨略有四种施设建立,四种是:「一者、法施设建立」,就是十二部经,长行、重颂、并授记,一共有十二种,这就是佛为我们说法,有这十二种安立。「二者、谛施设建立」,在那里的文一、二、三、四、五,一直到第十,叫做一谛、二谛、三谛、四谛、五谛、六谛、乃至第十谛,当然主要是苦集灭道四谛,叫「谛施设建立」。「法施设建立」实在来说是总说的;「谛施设建立」是别说,它不能超越法之外的,这是第二种谛施设建立。因为法施设建立太广了,若是谛施设建立,就是其中的一种要义,告诉你生死的流转就是「苦、集」;清净法的缘起,那就是「灭、道」,出世间的缘起了,所以还需这样子解释。
「三者、理施设建立」,就是四种道理: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观待道理」,也就是缘起法,所生法要待因缘才能现起,当然这也包括了四谛。「作用道理」,这样的安立有什么作用呢?能觉悟迷惑的众生,叫他发道心、发菩提心,可以得圣道,有这个作用。「证成道理」,你这样子解释,这样安立,你说的话我不相信,要有佛菩萨的法语作证才可以。「法尔道理」,就是自然是这样子。这是四种道理,叫做「理施设建立」。
「四者、乘施设建立」,「乘」就是能够运转,从甲地运你到乙地去,从苦恼的地方运你到安乐的地方去,那就是「乘」义。有声闻人的法门,有辟支佛的法门,有佛的法门,有三种法门,这三种法门是不一样,但是都有乘的作用。修人天的善法,也称之为人天乘,但是它不能运你到涅盘那里去,还是在生死里流转,不能出离生死,所以「乘」义是不具足的。这是「乘施设建立」,在「(陵本四十六卷十三页)那里,「此说于一切法如实安立」,这一段文的第一句话,「如彼应释。」应该这么样了解。都是假名安立,有这么多的不同。
巳二、第二义(分四科)∵∵午一、方便善巧
复有异门,谓无量智,当知说名方便善巧波罗密多。
前面是「第一义」的解释,现在是「第二义」的解释,分四科,第一科先解释「方便善巧」。
「复有异门」,又有不同的意思,不同的门,可以从这个门去理解,什么不同呢?先解释方便善巧波罗密多。「谓无量智」,方便善巧实在来说就是指智慧说的,当然这智慧是属于后得智,后得智的智慧非常的广大,没有边际的,无量无边的智慧,那就是方便善巧波罗密多。「当知说名方便善巧波罗密多。」
《披寻记》一六二九页:
谓无量智者:此说五种无量应知,由诸菩萨于五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故。此五无量,如〈功德品〉别释其相。(陵本四十六卷十五页)
「谓无量智者:此说五种无量应知」,这里说的无量智就是五种无量,五种无量我们学习过了,就是「器世界无量」,「有情世界无量」,「法界无量」,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山河大地,「法」是很多的,。「所调伏界无量」,能够接受佛法的调伏,能够相信佛法的众生也是很多的。第五个无量是「调伏方便界无量」,那就是佛法,佛法能调伏一切众生。「无量智」在这一方面都表示出来佛的智慧是无量无边的,也就是方便善巧无量无边。这是解释「方便善巧」的波罗密。「由诸菩萨于五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故。此五无量,如〈功德品〉别释其相。(陵本四十六卷十五页)」
午二、愿
希求后后智殊胜性,当知名愿波罗蜜多。
第二科「愿」。「希求后后智殊胜性,当知名愿波罗蜜多。」来到佛法里的人,希望智慧逐渐能够增长。可是过了一个时期还不满足,还希求再增长,将来还要再进步,再进步,后后的智慧愈来愈殊胜,这样的愿望就叫做「愿波罗密多」。可见智慧的成就并不是一下子就具足了,要逐渐的逐渐的才能圆满。
午三、力
一切魔怨不坏道性,当知名力波罗密多。
第三科「力」。「一切魔怨不坏道性,当知名力波罗密多。」佛教徒在佛法里不断的用功,自利利他。你做好事时,还有人破坏,那就是魔王,魔王就是「怨」,是佛法的怨家。他来破坏你,但是「不坏道性」,你的道力特别强,他不能破坏你,那就叫做「力」,就是「道力」。清净的戒定慧的力量特别的坚强,这些魔怨不能破坏,那就叫做「力波罗密多」。
午四、智
如实觉了所知境性,当知名智波罗密多。
「如实觉了所知境性,当知名智波罗密多。」如其真实的通达无碍了,就叫做「智波罗密多」。「如实觉了」,也当然是包括二谛,胜义谛和世俗谛都包括在内的。
这是第四科「智波罗密多」,十波罗密多后面的四个波罗密多是:方便善巧、愿、力、智,一共这四个解释完了。
卯二、菩提分法行
四念住等所有一切三十七种菩提分法、四种寻思、四如实智,皆如前说,总名菩萨菩提分法行。
前面第一科解释波罗密多,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解释菩提分法。
什么叫做「菩提分法」呢?「四念住等所有一切三十七种菩提分法」,在〈声闻地〉有解释过了,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加起来一共是有三十七种。「菩提分法」:「菩提」,三种菩提,声闻菩提、辟支佛菩提、佛菩提。「分」,是因,菩提之因;菩提是果,三十七种是因,是菩提之因。按照这个去修学就叫做「行」,行实在就是乘的意思,就是从凡夫地逐渐逐渐的到圣人那里去了,能够动那就叫做行。
刚才解释过,三十七道品是通于三乘的,下面「四种寻思、四如实智」,这唯独大乘佛法里所修的圣道,在〈真实义品〉也说过了。从这上看出来,小乘佛法的三十七道品比较容易懂,大乘里说的四种寻思、四如实智就是难懂一点,深一点。「皆如前说」,三十七道品,四种寻思,四如实智,都如前文解释过了,这里不再解释了,「总名菩萨菩提分法行」,总起来都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修学圣道的法门。
前面说六波罗密,这里说菩提分法,菩萨都是应该这样学习。但是六波罗密范围应该是宽了一点,范围宽一点,实质上又不见得是宽。譬如说,没有发菩提心的人也可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也可能有这种事情,但是那不是圣道。没有发菩提心,修六波罗密,修三十七道品,都不是佛法。若是发了无上菩提心,就是有愿,愿得涅盘,愿得无上菩提,有了愿以后,修六波罗密也好,修三十七道品也好,那这是圣道,就是以愿来决定是不是圣道。
「四种寻思,四如实智」用这样的法门来修学的时候,应该有奢摩他、也有毗钵舍那,这样子修行时,那就是胜解行地,就是由外凡位到内凡位了,是这样境界。如果修六波罗密的话,只要相信佛法,发无上菩提心了,也可以布施,也可以持戒,那就是在外凡位也是可以,它是通于外凡位的。若是已经到了内凡位,有了奢摩他、毗钵舍那,也可以修学六波罗密。若得了无生法忍以后,还可以修六波罗密,所以六波罗密范围好像广一点。初发菩提心的外凡位、内凡位,入圣位都可以这么修。若说三十七道品那就有了限制,就是要修止观。就是由外凡位开始到内凡去了,它似乎是位次稍高一点,小乘是这样,大乘也是这样子。这是「皆如前说,总名菩萨菩提分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