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二、结有净信

诸有净信菩萨、声闻,于佛所说不生疑惑。

药喻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出有病者,第二科结有净信。这是第二科。

「诸有净信菩萨、声闻」,这都是佛弟子。有清净信心的菩萨、有清净信心的声闻,大小乘的佛教徒。「于佛所说不生疑惑」,对于佛所宣说的佛法,他没有疑惑。「没有疑惑」这句话,不是说一般的疑惑,那是要得入圣道的人,他真实的如实了知第一义谛了,这时候心里面没有疑惑,是这样境界。前面文已经说过,有的人对佛说的不是那么相信。

《披寻记》一五二七页:

「诸有净信菩萨声闻者:此中净信,谓即净信意乐应知。」那就是得圣道的人,得了初欢喜地的菩萨,或者是得初果的声闻人。这样的人,他对佛所说的法是不生疑惑。我们读《法华经》、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提出了这个「不生疑惑,而有净信」的事情。其中一个明显的事情,就是小乘佛教徒对大乘佛法是不是有信心?这个问题。那经上说了,小乘佛教徒,如果是得入圣道的人、他已经得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对于大乘佛法是决定相信的。没入圣道的小乘佛教徒呢,也可能相信、也可能不相信。这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很明显的说出来,乃至到《法华经》也提到这件事。

今天的佛教呢,也是出现这些事情。有的南传佛教学者对北传佛教没有信心。那我们北传佛教徒对大乘佛法不欢喜深入的学习,只是欢喜静坐修奢摩他,而不欢喜深入的学习智慧。因为智慧不足,就表示你大乘佛法也不深入的认识。那么,小乘佛法来了的话,你的信心就动摇。现在也是有这种情形。

这一段文「诸有净信菩萨、声闻,于佛所说不生疑惑」,这是因为有智慧的关系。

乘佛所说,喻如一切支具圆满妙庄严车无上法乘。

这于佛所说的佛法不生疑惑、什么样子呢?他应该有一个相貌。下面说这个相貌。「乘佛所说」,这个「乘」应该是修止观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相信。相信佛所说的法。是什么样子呢?「喻如一切支具圆满妙庄严车」,譬如就像一个车,这车支具都具足,有车厢、有车轮、也有车轴,就是各部分的零件完全都具足的,都是圆满的,这个车非常的微妙庄严。这是一个譬喻,在法上怎么说呢?就是「无上法乘」,佛所宣说的大乘佛法,叫「无上」,非常殊胜的佛法。对于这个相信佛说的大乘佛法,而他能够随顺佛教、修习止观,那就是上车了,你就开始坐这个车了。如果你还没有修止观,还不能说你乘这个车了。

《披寻记》一五二七页:

「一切支具圆满妙庄严车无上法乘者:〈摄事分〉说」,这是本论的一部分,在后面。「处所圆满教导圆满正行圆满资粮圆满为所依止」,这是说什么叫「资具圆满」?在法上说,就是处所圆满。这「处所圆满」主要是说,这个地区有佛法流行,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有佛教徒在这个地方住。这个佛教徒在这里能宏扬佛法,这是一个好的环境。「处所圆满」就是这个地方有佛法。「教导圆满」,这个佛教徒有堪能性能教导你佛法。说是有佛教徒在那里、他只是念阿弥陀佛,连《阿弥陀经》都不会讲,那这个事就不及格了。「教导圆满」这都是要智慧。「正行圆满」,这个佛教徒得到了圆满的教授,就能够如法的修学圣道、修学戒定慧、修学止观了。「资粮圆满」,这「资粮圆满」在前面〈声闻地〉说了很多次了,就是,安住净戒、修根律仪、觉寤瑜伽、于食知量、正知而住这些。资粮圆满,当然你修止观的时候它就容易成就。「为所依止」,这四种圆满作你修学圣道的依止处,你有这么一个基础。

「应知建立人天四轮」,你应该知道,在人间、或者在天上,有这四种圆满的建立,在这地方,你就可以乘车了。「乃至广说如是四种天上诸天、人中诸人,所有止观胜妙车轮」,你修止、修观,你这个车轮就具足了。「随有所阙,其车不转」若是你的地方、处所也不圆满,那也不行,教导也不圆满、正行也不圆满、资粮也不圆满,随有所阙,你这个车就不能动,就不能修止观。(陵本九十九卷二十一页),这是那上的文。「此说一切支具圆满妙庄严车,如彼四圆满义应知」,这里说「一切支具圆满妙庄严车」,就是如彼〈摄事分〉所说的那四种轮,应该这么解释。

如善御者,随所行地,随所应到,疾疾进趣,无所稽留。

「如善御者,随所行地」,对于佛所说的佛法有净信的菩萨、声闻,他在佛法里面能乘圆满车、如法的修学止观,这譬如「善御者」,就是会驾车的人。「随所行地,随所应到」,你驾这个车,随你所走的道路这里。「随所应到」,随你应该、你要到什么地方去。「疾疾进趣」,你会很顺利的向前进。「无所稽留」不会有障碍阻碍你,这地方不能走了、这个车开不动了,没有这回事。

《披寻记》一五二七页:

「随所行地等者:菩萨行中安立十地」,这菩萨道里面安立十地,那当然,这就是已入圣道、得无生法忍的人,初欢喜地乃至最后法云地,这就是所行地。「于地地中渐次进趣」,从一地至一地渐次的向前进「乃至」到「究竟」,到最后是如来地,「是名随所行地,随所应到」。这「行地」和「应到」,「行地」应该指「因」说,「到」应该是「果」说。由初地开始用功、继续地修学圣道就是「因」,「到」二地就是「果」。二地以后继续修学圣道又是「因」,「到」了三地又是「果」,乃至到第十地、到佛地。「于其中间无有厌倦」,在这中间,你没有厌倦。为什么不厌倦、不疲劳、不厌烦呢?因为有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所以心里面有法乐,他没有厌倦。「不生喜足」,虽然有多少成就,但是他没有满足的意思。「是名疾疾进趣,无所稽留。」

这是本地分中〈菩萨地〉,这〈菩提分品〉,第十七品讲完了。

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菩萨功德品第十八

卯二、菩萨功德∣即功德品∵(分二科)∵∵辰一、征

云何菩萨所有功德?

前面是菩提分法,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菩萨的功德。由于你修菩提分法有所成就,成就了菩萨的功德。

「云何菩萨所有功德」呢?成就什么功德了呢?这是一个问话。下面第二科,就是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嗢柁南摄。有两科,第一科嗢柁南标。

辰二、释∵(分四科)∵∵巳一、初嗢柁南摄∵(分二科)∵∵午一、嗢柁南标

嗢柁南曰:希奇不希奇,平等心饶益;报恩与欣赞,不虚加行性。

这是标,下面长行解释,分七科。第一科是甚希奇法。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午二、长行释∵(分七科)∵∵未一、甚希奇法∵(分四科)∵∵申一、标

谓诸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觉乘勤修学时,应知有五甚希奇法。

这是标。「谓诸菩萨」对于他所希望成就的「无上正等觉乘」这条大道,「勤修学时」,他很精进的在修学圣道的时候。「应知有五甚希奇法」,应该知道他成就了五种甚希奇的功德。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征。

申二、征

何等为五?

第三科就是列。

申三、列

一者、于诸有情,非有因缘而生亲爱;二者、唯为饶益诸有情故,常处生死忍无量苦;三者、于多烦恼难伏有情,善能解了调伏方便;四者、于极难解真实义理,能随悟入;五者、具不思议大威神力。

「一者、于诸有情,非有因缘而生亲爱」,就是于诸有情、这一切流转生死的愚痴凡夫。菩萨对于他,没有理由,不是说他是我的父亲、她是我的母亲,我就有理由大家是亲爱的。现在没有这个理由「而生亲爱」,就是有慈悲心、有慈爱心。

「二者、唯为饶益诸有情故,常处生死忍无量苦」,第二个希奇的事情,这位得无生法忍的圣者、这位菩萨,他唯独是要「饶益诸有情故」,要利益他们、要广多的利益众生的缘故,「常处生死忍无量苦」,他长时期的留在生死的地方;生死里面有很多苦恼,菩萨能容忍、能忍受这件事,这也是希奇、也不容易;在这里受苦。若是我们,一肚子烦恼,你想离开这个苦恼,那是不行的。菩萨他得无生法忍,他可以到佛世界去,特别安乐自在、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地方,但是不,他偏要在苦恼的地方教化众生,这是要大慈悲心,这是希奇法、希奇的。

「三者、于多烦恼难伏有情,善能解了调伏方便」。第三个甚希奇法是什么?「于多」,对于那一个众生,心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烦恼,不容易调伏的众生,这个烦恼不容易调伏。「善能解了调伏方便」,这位菩萨他能善巧的知道,虽然烦恼很重,要怎么样调伏,他知道那调伏的方法,可以溶化他的烦恼,使令他得圣道,菩萨知道这个方便,知道这个法门的,这也是很希奇、很不容易的事情。

「四者、于极难解真实义理,能随悟入」。第四,这位菩萨的希奇的事情是什么?对于极难理解的胜义谛的这个道理「能随悟入」,他能够学习智慧、能随顺通达、悟入,这也不容易,也不容易通达。我们看《阿含经》,佛为迦旃延***说法那一段,那一段你不容易看得懂;若去读阿难***教化淳陀***那一段经,那就容易懂了。这两个经其实那一段是相同的,但是有的容易懂、有的不容易懂。有的浅容易懂、深就不容易懂;这就是智慧的问题。菩萨有大智慧,他能通达这个道理,这也是希奇的事情。

「五者、具不思议大威神力」,得了圣道的圣者,他们得禅定比较容易。就算是在未到地定里得无生法忍,但是他想得初禅很容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八定、灭尽定都能得到。得了定以后修神通,神通也就现前了。是有大威德的神力,这也是希奇的事情。这是真实成就了,不是说谎话欺谝人,不是那件事。

申四、结

如是五种,菩萨所有甚希奇法,不与一切余有情共。

这是第四科,结束这一段。「不与一切余有情共」,这些希奇的事情,只有菩萨才能成就,不与其他一切有情共有的,其他的有情是没有的。

《披寻记》一五二八页:

「不与一切余有情共者:除此菩萨,所余一切若凡若圣诸有情类皆非共有」,不是共同有这件事。「是故说名甚希奇法。」

这些甚希奇法也就是有大智慧和大慈悲心才能成就的,有的人有智慧、慈悲心薄也不行,有的人有慈悲心、但没有大智慧,这个希奇法也不成就的。

未二、不希奇法∵(分三科)∵∵申一、标

又诸菩萨成就五种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这第二科。希奇不希奇,希奇这一个功德说完了。现在说第二科,不希奇的事情。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又诸菩萨成就五种不希奇」的事情,「而名成就甚希奇法」,这个不希奇,但是还是希奇。也是五种。

第二科征。

申二、征

何等为五?

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乐利他苦。

申三、释∵(分五科)∵∵酉一、乐利他苦

谓诸菩萨以因利他苦,即为自己乐;是故菩萨恒遍受行因利他苦。是名菩萨成就第一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谓诸菩萨以因利他苦」,菩萨本身见到第一义谛成就无分别智,他能够远离一切苦,但是有慈悲心的关系,他要利益众生。利益众生,他就有苦了,因利益众生而有苦。这个苦「即为自己乐」,菩萨就认为这是快乐的事情,这个希奇就在这里。在众生的世界受苦,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不厌烦而感觉到快乐,这就是希奇了。「是故菩萨恒遍受行因利他苦」,因为他有这样的思想,所以这个菩萨「恒遍受行」,他长时期的、普遍的接受这件事,他就能修行利益众生的事情,这些苦、他接受。接受的原因,当然这是因有智慧和禅定、一个止、一个观。因为这一切的苦恼都是言说法性,言说法性是自性空的,所以他就入于第一义谛了,那就没有事了,就不苦了。若声闻人,他没有这个智慧,没这智慧就不行,他不能受这个苦。所以「恒遍受行因利他苦」,「是名菩萨」,这就叫做菩萨成就第一不希奇的事情,而名为「成就甚希奇法」。

《披寻记》一五二八页:

「以因利他苦者:谓诸菩萨修十一种利有情」的事业,「由彼所生」的「种种」的「忧苦,是名因利他苦。义如〈忍品〉中说。」那个十一种苦在〈忍品〉里有解释,〈戒品〉里也有(陵本四十二卷十页)。

酉二、乐受生死

又诸菩萨虽善了知生死过失、涅盘功德;而乐普令有情清净,即为己乐。是故菩萨为净有情增上力故,誓受生死。是名菩萨成就第二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前面是乐利他苦。这是第二科,乐受生死。「又诸菩萨虽善了知」虽然他有大智慧,他了知生死的过失,生死里面有很多苦恼的事情。「涅盘功德」若入于第一义谛的时候,这些戏论、过失的事情都没有,只有大自在的境界。这个菩萨他知道这件事,「而乐普令有情清净」,但是他欢喜普遍的教化一切有情,叫他们身口意都清净,远离惑业苦、这些虚妄的境界。「即为己乐」,若这样做,这是一个快乐的事情。知道生死有过失、涅盘是有功德,但是他不到涅盘那里去。「是故菩萨为净有情增上力故」,我要清净有情,这样殊胜的大悲心的力量故,「誓受生死」,决定在这里忍受生死苦。「是名菩萨成就第二不希奇法」而名为「成就甚希奇法」。

酉三、乐说正法

又诸菩萨虽善了知默然乐味;而乐普令有情清净,即为己乐。是故菩萨为净有情增上力故,恒勤方便为说正法。是名菩萨成就第三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这是第三科,乐说正法。「又诸菩萨」他虽然是通达「默然」的「乐味」,就是入定、入真如三昧,那个默然的三昧乐的味道。「而乐普令有情清净,即为己乐」,他就不享受那个默然的乐味。「是故菩萨为净有情增上力故,恒勤方便为说正法」他以精进为方便,为众生宣说佛陀的正法。「是名菩萨成就第三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披寻记》一五二九页: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