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七、遂求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遂求利行?

天二、标

当知此行,略有八种。

四摄事这一科里面有三大科,就是爱语、利行、同事,这三大科。爱语这一科讲过了。现在是第二大科、利行。利行、分九科,现在是第七科、遂求利行。「利行」这个「利」是能成就圣道,叫做「利」。就是你肯这样修行,能够成就圣道,所以叫做「利行」。「遂求利行」这「求」是「愿」的意思,「遂」是满足的意思,满足你的愿望,你想要得圣道,这样修行就能满愿的。这「遂求利行」是这样意思。

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遂求利行?」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标出来,「当知此行,略有八种」你要注意、要知道,这「遂求利行」有八种的不同。这是标出来数目。

下面第三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无惭缠。

天三、释(分二科)∵∵地一、举无惭缠

谓诸菩萨,见诸有情于应惭处,为无惭缠之所缠绕;方便开解,令离彼缠。

有八种遂求利行。第一种指什么说的?「谓诸菩萨见诸有情」,他不是听人说,他看见很多的众生「于应惭处」,对于应该感觉到羞耻的地方,「为无惭缠之所缠绕」,为没有羞耻心的烦恼所缠绕,他不感觉到羞耻。做了错误的事情,没什么关系,心里面不感觉到羞耻。「方便开解,令离彼缠」,菩萨看见这样的众生,发慈悲心,「方便开解」,善巧方便地开解他、开导令他有智慧,明白这件事,「令离彼缠」,使令他远离无羞耻的愚痴烦恼。

地二、例无愧等

如无惭缠,如是见有于应愧处,为无愧缠之所缠绕;若惛沈缠,若睡眠缠,若掉举缠,若恶作缠,嫉缠,悭缠,之所缠绕;方便开解,令离彼缠。

前面第一种是举无惭缠。现在第二科,例无愧等。

「如无惭缠,如是」,前面这一段文,没有羞耻心的烦恼,「如是」这样说的,下面「见有于应愧处」这位菩萨他的大悲心看见有应该羞耻的地方,「为无愧缠之所缠绕」。这个「愧」也是羞耻的意思,就是他是看见有道德的人,他心里面感觉到羞耻;「那个人那么样的清净庄严,我就这么多的罪过。」感觉到惭愧、感觉到羞耻。那就叫做「愧」、「应愧处」。「为无愧缠之所缠绕」,而这个人不感觉到羞耻,看见那个人有戒、定、慧,那么地无量功德庄严,他不感觉惭愧。这样的烦恼把他缠绕起来。这表示没有羞耻的心、没有惭愧心,很严重。

「若惛沈缠」,前面说无惭缠、没有惭愧的烦恼,而众生的烦恼又不止于此,还有其他的烦恼。就是静坐、修止观的时候,惛沉就来了,把他捆的没有办法解脱,「惛沉缠」。「若睡眠缠」,或者不是修止观的时候,休息、睡眠睡得太过头了,他要睡十二个钟头才够,睡八个钟头还不够。有的人睡六个钟头也就不算少了,或者有的人睡五个钟头、四个钟头、三个钟头、两个钟头也可以,止观上有一点相应的人,他就睡两个钟头就可以。而这位修行人,他的睡眠是太过头了,所以叫「睡眠缠」。「若掉举缠」,就是静坐的时候,他心里面掉动,想东、想西,过去经验的事情,一直在思惟。这个掉举也是散乱,但是是在贪烦恼的经验的事情上说的,「掉举」。「若恶作缠」,「恶」这个字念「误∵」,就是不高兴。「作」就是我做过这件事,做过这件事又后悔了,我不高兴;为什么人家拜佛拜一千拜,我一拜都没拜;或者是我拜大悲忏我后悔了,我不要拜大悲忏。后悔,或者做好事后悔,或者做恶事后悔了,都叫做「恶作」。「嫉缠」,嫉妒,别人才华好、智慧高、文章又写得好、字也写得好、静坐的功夫也好,我看见了以后,我就不舒服、不高兴,嫉妒人家的功德。「悭缠」,悭吝不肯布施。「之所缠绕」,这么多的烦恼来困扰着他。菩萨看见这样烦恼的人怎么办呢?「方便开解,令离彼缠」。「方便」就是菩萨有大智慧,叫作「方便」。能为他说出来一些道理,破除去这么多的烦恼,「令离彼缠」,使令他远离那么多的烦恼。

静坐的时候有惛沉的烦恼,怎么办呢?轻微的惛沉是容易对付,若是重了,就难了一点。常常静坐的时候自己会知道,这个时候会惛沉。如果不常静坐,那可能会不知道。知道的时候,你应该预先要对治、想办法破除惛沉。破除这个惛沉是什么办法呢?先经行,你稍微快步经行,快步经行的时候,这气血的流通、全身都普遍了,他就有精神,就可能不会惛沉。但是你习惯了那个时候惛沉,还有可能会惛沉,那怎么办呢?就是你静坐的时候,你先不要修奢摩他的止。你把你的心注意头顶,注意头顶,先用手帮助一下,你用手摸自己的头顶,就注意这头顶,它能破除惛沉,会有这个力量,这是一个方法。其次,少吃饭。少吃饭,惛沉也就会减轻。「若睡眠缠」也是,你少吃饭、它就会轻一点、会减少。或者你最初睡眠重,你不妨就这一天完全不吃饭、只是喝水,睡眠就会减轻。「若掉举缠」,掉举、他并不惛沉,但是心里面妄想很多。妄想很多这件事,这在家人,他在社会上工作,他接触的事情很多,他容易掉举。出家人掉举应该是减少,因为出家人生活的环境,都是很平淡的境界,它系缚你的心的力量轻。譬如说我到大殿去,我看见佛相,我到藏经楼就是经书,我到讲堂、大家同梵行者在这里修学佛法,这样妄想自然不多。到外面门口看看、都是树,或者松树、或者柏树、或者杨树、再不然有个飞鸟飞过去,就是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它系缚你的力量轻,你的妄想就少、就不多。但是有可能静坐的时候还有妄想,那你就特别用力的专注在所缘境上,妄想就是有,但它少。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他提出来一个方法,就是你坐下来,你要有所缘境。你在所缘境上修止或修观。修观、你不要修很久,短时间内,你自己向自己说一句话:「我现在的心在干什么?」它就容易觉悟。在《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或者是《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说:「于所缘境数数忆念」。他就会减少惛沉、也会减少掉举、散乱,就算有散乱,时间不多、你就觉悟了。「于所缘境数数忆念」,用这个办法。自己静坐的时候有什么问题,你要想办法解除这个问题、解除这个障碍,你不能无所谓:「我打一会儿瞌睡没关系,我打一会儿妄想没关系」,你若那样放纵自己,那你的静坐很难有成就。

另外有一件事应该注意,你常常静坐你要知道,要知道这个时候我静坐会好一点。就是你要知道你自己什么时候静坐容易相应,要知道这事。你常常静坐你会知道。譬如打禅七,从早晨起来静坐,到晚上也是静坐,然后休息。这一天的时间,你要知道这件事,我什么时候相应、什么时候不相应,应该知道。知道了,这相应的时间非常宝贵,你要特别努力静坐,使令止也相应、观也相应。不相应时、预先要想办法防止、对治它。

「若恶作缠」就是后悔,这是愚痴的行为,我作好事后悔了,这不是愚痴吗?做错误的事情后悔了,应该反省:我做错误了,也应该忏悔,但是不要再老是打妄想。老打妄想,障碍自己的止、也障碍自己的观,那是聪明人的事情吗?「嫉缠、悭缠」这都是智慧不够,就会有这个问题。「方便开解、令离彼缠」这是菩萨慈悲,常会开示我们,要解除这么多的烦恼。

这第七科,这是八种烦恼。若是解除了这八种烦恼,那你的止观就成功了,你的戒定慧都成功了,叫做遂求利行。

亥八、二世乐利行(分三科)∵∵天一、征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利行?

前面是第七科,遂求利行。第八科,二世乐利行。分三科,第一科,征。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利行?」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天二、标

当知此行,略有九种。

天三、释(分三科)∵∵地一、依净身业

谓诸菩萨于他有情,依净身业,劝令远离一切杀生;劝令远离诸不与取;劝令远离诸欲邪行;劝令远离一切窣罗若、迷隶耶、及以末陀、放逸处酒。

第三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依净身业,来说二世乐。

「谓诸菩萨于他有情,依净身业,劝令远离一切杀生」这些菩萨、诸菩萨,于他有情,「依净身业」从这清净的身业这方面,「劝令远离一切杀生」劝令众生不要杀害众生、不要杀生。「劝令远离诸不与取」,劝导众生远离偷盗的事情,不合理的财、不要拿。这个事情,我看,不要说在家居士,我们出家人还不容易…。这个「不与取」,就是我们出家人还是容易犯,有什么犯?

我说一件事:可能十年以前,三藩市弘福寺有一位慧生老法师,那时候可能没到八十岁,大概七十多岁。而有些在家居士总是对老法师很恭敬、护持。就说:「老法师、您年纪大了,没什么收入,可以向***申请福利金。」老法师说:「好啊!怎么办呢?」拿来表格要填表格。表格上说:如果你超过两千块钱、还是三千块钱,你就不能填这个表格。慧生老法师说:「那我是超过这个数目,我的钱比这个数多,那我就不申请了,我没有资格申请这个福利金的。」就不申请了。可见这老法师,他不作不与取的事,他不作这件事。但另外我认识一位法师,我不要说名字,他的财富要比两千还多、可能两万还多,但是他就申请这个福利金了,***每个月给他五、六百块。明白说、这就是不与取嘛!***说:你若有一千块钱,你算是穷人,我每个月给你多少福利金,你若超过这个数,我就不给,你就不能申请了。但是他就说谎话:「我没有」,犯个妄语戒,也犯个盗戒。另外,我们自己可以想这个事,譬如说,我们到医院去看病,医院说:「如果你没有钱就***。」但是你要看病,还要药、还要医生,都是要钱的。医生给你看病,就是要有人给他钱的。那个钱就是另外有人付了,就是医院来负责。但是,我们说「没有钱」,那就是他们付了。但是、事实上你有钱没钱?如果你真是没钱,那你没说谎话,他就愿意帮助你。如果你有钱、你嘴里说「我没有钱」,这就是有问题。

再讲一个事情。这个故事出在《影尘回忆录》,这是倓老法师在青岛湛山寺的时候,那时候是一九四八年,老法师讲他生平的事情,由大光法师记录,其中说到一件事。在沈阳庙里面一个出家人,这个出家人要造庙,他就各处去化缘。有人就相信老法师的话、就捐助他。他是出家人、是不是读过书?这个事不清楚。他拿到的捐款,回到他的住处,他把这钱交给在家的皈依徒弟管理这个钱,他自己不管。大概这个钱还是有个数的。后来他要用这个钱来造庙,就到皈依徒弟那要这个钱的时候,他说:「你没给我钱呀!没有,你为什么同我要钱?」这个老和尚就是很淳厚的人,没有那么多的分别心、也没有现代的知识,没有说:「你收到我的钱,你给我写个收据。」完全没有,就是这一句话。这时候,他那皈依徒弟就是:「没有给我钱,你不能同我要钱。」这老和尚说:「我给你钱了,怎么不承认?」就到法庭去告他。这法官当然把两方面人叫来。到了出庭就问:「你有什么证据?你钱给他」。他没话好说,什么证据也没有。「没有证据,你又说你钱给他,你犯法,要打你。」打手板,打他一下;「阿弥陀佛」,打他一下;「阿弥陀佛」。就这样结束了。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对方是不与取,实在没有信用的事情。后来有一天,就看见老和尚到他家里来,看完了,他太太就生小孩。到庙里一问,老和尚死了。这个事就这样。

所以这「不与取」这个事,任何人不能不与取,你要「不与取」的话,你将来要还他的。你不合道理,你要还他的。那个居士拿他的钱不承认了,以后这老和尚死了、到他家来做儿子,你钱还他不还他?所以我们学习佛法,要学第一义谛,「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当然是高深的意思,但是要相信因果。所以这菩萨「劝令远离一切杀生,劝令远离诸不与取」,这件事要远离。「不与取」你不要。我认为我们出家人一千个、一万个不应该「不与取」。而在家居士,相信佛法的也不应该做这个事。

「劝令远离诸欲邪行」,这件事也是要这样做。但是这件事就是要修不净观,你常常修不净观,就没有这个问题。「劝令远离一切窣罗,若迷隶耶」,这「窣罗」就是米酒,用米做的酒。这「迷隶耶」有的地方说是药酒,就是甘蔗等根、茎、枝、叶,造的酒。「及以末陀」,末陀是什么?是葡萄酒。总而言之是「放逸处酒」,喝了酒以后,失掉了理智,就会放逸、做错误的事情,菩萨劝令远离。不要饮酒。

地二、依净语业

依净语业,劝令远离一切妄语;劝令远离诸离间语;劝令远离诸粗恶语;劝令远离一切绮语。

「依净语业,劝令远离一切妄语」。前面是身业,要使令自己身业清净。现在这是「依净语业」,说是「语业清净」叫「净语」,实在就是心清净,就是我们的心、常常地保护它不污染叫「清净」。「劝令远离一切妄语」,不要说谎话。「劝令远离诸离间语」,就是,这个人和那个人感情好,你不要说破坏人的感情的话,不要这样子。我感觉「说谎话」,我看,有些人也不容易守清净,就是会说谎话,说话不真实。如果你相信因果的话,说谎话,有因就有果。是在《华严经》那一品?《华严经》、《涅盘经》、乃至《阿毗达磨论》,就是这里的《瑜伽师地论》都有提到,我们有时候口发出来的气会臭,会臭;什么原因?就是你说谎话的余报。口气常臭。也会常遇到别人说谎话骗你,这还是余报。严重的妄语要到三恶道去的。所以是「劝令远离一切的妄语」。「劝令远离诸离间语」,就是破坏别人的感情。其实他们的感情是属于中庸性的,也没什么不好,可也没什么特别好。但是你给传了一句话,他们两个就变成有仇恨的人了。为什么你要传这句话呢?你传这句话的时候,你感觉他们变成有仇恨的人、你快乐啊!何必传这句话呢?你要想一想,这句话说出去的时候,它的后果是什么?所以不应该说离间语。你还感觉,「我告诉你这句话,我对你好!」实在来说是对他不好呀!这增加他的瞋心了嘛!他对那个人没有瞋心,你说这句话,他就对他有瞋心了,那好吗?你对他好吗?所以是「劝令远离诸离间语」。

「劝令远离诸粗恶语」,「粗恶语」就是骂人。「劝令远离一切绮语」,不要说些放逸的话。

地三、依净意业

依净意业,劝令远离一切贪欲、瞋恚、邪见。

这是第三科。要清净自己的心。这「定资粮」,修禅定、先要有个前方便。前方便,其中就有个「正知而住」。这「正知而住」是什么?这「八正道」里面有个「正业」,「正业」是什么?「正业」就是「正知而住」呀!常保持内心的清净,叫「正知而住」。这样的修行,实在是修定的前方便。从早晨起来、睡觉醒了以后,你常常地保护内心的清净,叫他「正知而住」、不要有染污心,你看这修行怎么样?你不妨试一试看怎么样?

我们汉文佛教,很久以来不提倡修止观了,多数提倡念佛;念佛好呀!但若是不念佛、我不欢喜念佛的时候,那其他的方法怎么修行?「我不知道!」其他的修行方法不知道。我们的汉文佛教,多数是这样情形。现在我们若是读《瑜伽师地论》的话,我们会知道,告诉我们很多的修行方法。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正知而住」,你试一试。从早晨起来一开始,我老是保护内心的清净、叫他明明白白地、不要污染,看这修行方法怎么样?当然,我们坐在那里、闭上眼睛、修止观,这是修行,但是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正知而住」,你试一试、看怎么样?说是,有人不讲道理,给我一捶、或是骂我一句,你这时候能不能「正知而住」?能不能?如果这时候你忘了、把「正知而住」丢到三千里外去了,就想:「这个人怎么这么坏蛋,给我一捶」,老想这个事,就看出来这个人没有修行。本来你可以说有修行,但是这一捶就把你考验出来了,你没修行。或者,说一句话、也就考验出来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