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小止观》讲记

果煜法师主讲

具缘第一

正文P.3

云何名缘?所谓行者,欲修止观,必须具足五缘。五缘者:一持戒清净,二衣食具足,三闲居静处,四息诸缘务,五得善知识。第一:夫欲修止观,必须持戒清净。如经中说〔遗教经─大正一十二册1111A: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净戒。』云何名持戒清净相,有三种行人、持戒不同。

我想对于持戒上作几点说明:一般人在讲戒时,大部份都是讲戒相,什么五戒就是杀、盗、淫、妄,八戒、菩萨戒都是偏重于讲戒相,但对于为什么要持戒的道理,并没有讲得很详细或者很深刻。今天首先要讲:

uml;∵∵持戒的道理

持戒基本,并不是学佛才需要持戒,或者信一个宗教,才需要持戒,我们人活着,就必需有他的戒行,为什么?这戒主要来自于两个大因素:第一是因果:佛法一向讲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如果我们为了要避免恶果,所以要避免去造恶因,这称为止持。第二、同样如果我们为了得到善果,我们必需去造善因,这称为作持。止持跟作持是持戒的两大重点。

该作的努力去做,不该作的就不要去做,这就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般人忽略掉了,我们说造善因得到善果,恶因得到恶果,何谓善恶?何谓善果?何谓恶果?最简单讲:我们不喜欢的叫做恶果;我们愿意去接受的称为善果;因为人情不同,所以对善恶的分辨就不一样!

uml;∵∵持戒的观念与原则

所以我认为,要得到如何的善果,我去持什么戒,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要避免什么样的恶果,我持什么戒,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戒是从自己的智慧去选择。戒不是从外来,很多人认为,戒是因为我们学佛!佛教有五戒,你就来守五戒,佛教有比丘戒二百五十条,你就来守吧!真正的佛教徒并不是这样,而是我们要得到什么样的善果?要避免什么样的恶果?所以要去持这个戒。

我们不讲修行!就是世间法做事也是一样,你要盖一栋房子,房子要怎么盖?有它的物理学、工程上的学问,要怎么做是作持;然后在做的时候,必需要避免一些禁忌,这禁忌譬如说:房子不能怎么盖,这水泥还没有干,你就不能继续往上盖,或者调泥、调沙的比例应该多少,有它必需注意的事项。或者,生病也是一样,生病者要吃什么药,要做什么样的调养,这是作持;他必需要避免那些事情,什么东西不能吃,什么事情不能做,这是止持。你要不要遵守这规定,就是要看你希不希望让病好;如果我不希望病好,就让他病死了,这戒对你来讲,就是不存在;这也就我再三提醒的一句话,戒我们是根据因果的原则而做选择的,选择是在于你自己,不在于别人,不是佛告诉你,你必需这么做。而是我们经过因缘果报的了解之后,我们认为什么事情该怎么做,才是我们理想中的果报;什么事情不该做,避免我们承担不起的恶报,这是首先讲到因果的原则,还有人情对善恶的不一样。

但事实上,人情的善恶,基本上还是差不多的,有些东西我们认为可以不要,因为你不知道那东西那么好,不知道好,所以我们不觉得要,就像很多人不学佛,他说我已经过得很好啦!我不用学佛了!他不是不要,只是不知道这东西学了之后,对他有什么好处;有人不学打坐,因为他不知道打坐能够给他什么好处;同样也有些人说,那些恶果我不怕无所谓;结果真的恶果降临时,他自己承担不起。

所以我们最初讲,善恶是经过人来选择的,但既然成为人,大概就有普遍的共业,共通的习性,所以戒对大部人来讲,还是共同持的;除非你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特别到什么地步?特别到你对自己的习性,对因果的变化,都能够很了解,我们可以做另外的选择。但这要有很大的把握,否则你说这戒我可以犯,因为我不在乎,你犯了结果恶果降临了,承担不起。很多人就是这样子,所以大部份的情况之下,佛教徒或其它宗教都是一样,都有他共同要持的戒。

因此,这戒就牵涉到人情世故的关系,所以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在不同的人当中,都会有一些变化,从印度到中国,从古代到现代都有一些变化,为什么呢?因为人情不一样,人对善恶的标准感受不一样,所以戒慢慢会有一些变化。这也就说佛教,释迦牟尼佛虽然制戒之后,后来又说小小戒可舍,这小小戒可舍是什么意思?不是那个戒可以不守;而是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因缘之下,可以做不同层次的调整,这是第一点,从因果跟善恶去了解戒。

我们进一步讲对学佛人而言,要遵守几个大原则:

uml;∵∵从三种发心谈:

第一大类出离心:希望得到解脱的果报,必需遵守的就是要从出离心去修行,出离我们的邪见、习性,出离一些不好的行为。邪见就是一些偏差的观念,习性就是贪瞋痴的这些心态,不好的行为就是杀、盗、淫、妄等等这些,这一大类,是为了得到解脱的果报,必须具备出离心而遵守的一切戒,在比丘、比丘尼二百多条戒,比较上是偏重于这一大类的戒,是以出离心来守的戒条。

第二大类慈悲心:是属于为了弘法度众生所制的戒。我们都希望其它众生也来学佛,也来修行,也得到解脱的果,所以为了度众生,必需发慈悲心。

第三大类菩提心:可以包括前面两种,称为菩提心。就是要经常保持自度度人的愿心,才会去努力,很多人对于戒的这三个纲要不了解,所以会产生很多的疑惑。譬如:很简单讲,一些在家信徒供养法师,他会把最好的一些东西,如食物、衣服等来供养法师,这时候你接受还是不接受,这牵涉到我们的重点,如果站在出离心的立场,不可以接受;因为接受好的东西,就初学者来讲,会增长贪心、慢心,得到很多好东西,就是容易产生后遗症。所以站在个人解脱的立场上,不可以接受,接受之后会有很多的弊端,但有时候是站在慈悲心的立场;因为众生有这样的需求,为了满足他们培福的意愿,所以接受,这时候在接受与不接受之间,你是以出离心为主来拒绝,或是以慈悲心为主而来接受,这每个人选择的不一样。

或者我们讲到出离心、还有菩提心,印度是以托钵为生活上的需求,就是吃饭;而托钵的形式到中国来之后,没办法用;因为中国人对于这些出门托钵的,叫做乞丐,在中国的因缘变得没办法托钵;所以为了修行,只好象中国禅宗到山上自己耕田、煮饭;如果站在出离心的立场上,这是不可以的。为什么?一个出家众不可以自己耕田、自己做饭,但如果你不这么做,根本没办法去修行。所以站在菩提心的立场,为了要维持他的生活,为了要维持他的道心,所以必须自立、自主、自耕、自食。这两个戒从发出离心的立场上说,中国的和尚都是犯戒的,因为中国的和尚都是在自己的庙里煮饭吃,没有一个出去托钵的,都是犯戒的。但站在菩提心来讲,是应该这么做。因为这三个在很多方面,我们看起来,就是在世间法上会有一些矛盾,所以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选择,如果我们不了解这总纲,我们会觉得很迷惘。

譬如:妄语。如果一个医生对于病人讲妄语,对不对呢?可不可以呢?那你就是看看是站在出离心的立场,还是站在慈悲心的立场;站在慈悲心的立场上,对他讲妄语,是为了他好,不是为了我好,对不对?站在出离心的立场上也是一样;我做一个医生,为了病人讲妄语,不是为了多得到一些金钱,不是希望为了多得到一些名利。所以对我个人而言,没有所谓出离心的问题,因为我并没有去贪得到什么东西,而只是为了使病人的病况能够早点康复,所以在出离心及慈悲心的立场,都没有什么问题。

所以如果我们不了解持戒的精神,你虽然死守戒文,其实还是犯戒的,因为所做的行为跟真正持戒的精神根本不相应,不相应当然是犯戒;也就说一般人讲戒的时候,很容易就是把戒讲得很死,因为不懂得戒的精神,讲出来的必然是比较死板,就很容易造成自己跟别人的不协调。所以当我们能够慢慢深入佛法,掌握到佛法的要义,从基本的要义去持戒,就比较能清净自在。刚才讲到禅定。

uml;∵∵戒,有分做两大类的戒:

第一种我们共同生活的一种戒相:譬如说:不杀盗淫等,是共同生活的戒相,这共同生活的戒相,不只佛教有,其它宗教也有,就是生活中的戒相。

第二种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必须守的戒:佛法的目的与其它宗教的目的不一样;所以佛法的戒跟其它宗教的戒就有些差别。那么一个准备专修禅定的人,他因为了要达到专修禅定的目的,所以他要守的戒就与一般专修福德事业、修信愿者所守的还是不一样。这一点我特别强调,虽然同样是佛教里面,学净土者跟学禅的人,所持的戒还是会有差别,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目的不一样。刚才已讲到你要得到怎样的果,你必需造怎样的因,很简单的讲:修净土者,他必需经常念佛,忆佛,甚至经常要诵净土三经,因为他希望要达到往生西方净土的目的。那么学禅、学打坐、学止观的目的不在此,所以这些戒相,对他而言是不存在的,但他有他另外的戒相,因为他们的目的不一样;也就因为善恶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所以共中有别,人跟人之间有共同的戒,佛教与佛教之间有共同的戒。不同的宗派,不同的人,不同的修行法门,有它差异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必需说明的。

所以事实上,所谓戒─具缘五缘,都是包括在修习禅定里面的戒;甚至说到所谓的廿五方便,也是廿五种戒;为了修禅观者而必需具足的,或者说必须严守的廿五个条件,这是我们在讲戒之前,先说明戒的精神要义及差别。

uml;∵∵一持戒净清相:

正文P.3─

一者:若人未做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授三归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大比丘,及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心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犹如净衣,易受染色。

这里所讲的戒还是偏重于讲戒相,所谓的五逆、三归五戒、还有沙弥十戒、具足戒,偏重于在戒相上,而我们刚才所讲的戒,偏重于讲到它的纲要,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如果一个人平常的时候,就能够少欲知足,平常就能生活得很有轨律、很严谨,身心不散乱,行为不错失,这样的人即使不刻意守什么戒,但他还是在戒之中。这是说如果人未作佛弟子时,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做佛弟子,没有特别受什么戒,但他的身心还是跟戒相应的;后来受了戒之后,当然就不会再犯戒,这样的人来修习禅定,来受佛法,当然很容易就接受的,这是第一种,也就说他的身心本来就是很清净的。

二者:若人得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有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虽有垢腻,若能洗净,染亦可着。

很多人在讲戒时,经常只是把二百五十条戒一起讲,事实上戒有轻重的,就像世间法的刑一样,有的是有期徒刑,有的是死刑,有的是无期徒刑,有的三年,有的五年,有的是几个月;虽然同样都是犯罪判刑,但他的轻重不一样!很多人都把所有的戒,犯戒就是一律下地狱,其实差别很大,轻重差别很大,那么重戒是不能犯的,轻戒也不应该犯,但犯了,是可以忏悔的,这是第二种。

若人得受戒已,虽不犯重─犯重是指杀、盗、淫、妄;杀是指杀人,踩死蚂蚁、昆虫,这不算犯杀的重罪,妄语平常生活中的小妄语,不算大妄语;所以是犯重是指杀、盗、淫、妄四个重罪,在轻戒多有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如果有所犯戒,就是应该要如法忏悔,何谓如法忏悔?我们下面会说明。这样也叫持戒清净,就说犯了戒之后,一方面要知道自己犯戒,要坦然认错;二方面要经过一定的方法程序来忏悔,这样也是清净,不是从来不犯戒,才叫做清净。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若依小乘门,则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灭除。

轻重皆犯:如果依照小乘的戒律,犯了前面四重罪─杀、盗、淫、妄,戒体就破了,就像石头碎掉一样!它永远合不来了或者说像一颗树,根被除掉了,这颗树,当然是有枯萎的可能。如果依照大乘:犹可灭除。为什么依照大乘犹可灭除?这里面就讲到,佛法里面有很重要的所谓空法:我们一般人讲因果,好象就很容易形成一种错误,因中有果,你造了什么因,就一定会有什么果,这因造下的时候,虽然果还没有来,但是果报就已经形成了,就等着来;所以我们有一句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果一定会有的,迟早要来的。事实上这种思想,跟真正的大乘佛法并不相应;因为从因到果之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缘,要具足缘,这个果报才会形成;如果恶因没有恶缘,这个恶果不会形成的;善因没有善缘,这个善果也不会形成的;反之,你虽然造了恶因,但是能够慢慢用善缘去转化,要能够具足比较多的善缘,那本来是恶果,恶就会慢慢转小,甚至慢慢转成善法。因此能够以缘来转恶因,所以佛法才有忏悔这个法门,否则没有必要忏悔,因为你一犯,这个果报就形成了,有忏跟没忏都一样形成。要了解到因为缘不同,所以果报就会不一样。

因此如果依大乘教法犹可灭除,所谓的灭除,完全除是不可能的;因为因既然种了,一定有它的影响力;只是这个影响力会有多大呢?就要看缘而决定的,他不可能没有,但也不可能是绝对的;所以如果依大乘教法,如果我们对于因缘,对于所谓空能够了解,就知道他可以改变的,问题在于你能不能具足那些能够改变的善缘。四重罪还是可以忏悔的,但能不能完全清净呢?不一定!就要看你所作的缘的多少,或者说深浅。何谓多少?何谓深浅?我们等一下会有比较详细的说明。总之:不管犯了什么样的重罪,只要从善缘里面去转变,一定能够产生改变,改变多少,当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犯戒是可以忏悔的,这一点我们要说明。

故经云:佛法之中有二种健儿,一者:性自不做诸恶,二者:作已能悔。

所谓健儿:就是精进的修道人,第一种是根本不做恶事;第二种如果做了能够忏悔。刚才讲到因跟缘,从具足善缘里面去改变果报,善缘又可分做两大类:第一种外缘,对外境的改变;第二种是内缘,是心态、知见上的改变。圆满是内外缘两个缘具足,才能产生更大的善果;但是就佛法而言,外缘的改变是方便,内心的改变是究竟,所以佛法还是比较偏重于讲内心的改变。这讲到后来所谓的观罪性空,会有更详细的说明。

夫欲忏悔,必须具足十法。何等为十: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惭愧、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发露先罪、六者断相续心、七者起护法心、八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九者常念十方佛、十者观罪性无生。

uml;∵∵一者明信因果

这个我想大部人,明信因果是学佛最基础的。

uml;∵∵二者生重怖畏

造了恶因,就可能会有恶果,这是在一般的状况之下,就像春夏秋冬,就是这个样子,春天过了,就是夏天,夏天过了就是秋天,这是一般的情况;如果没有特别重大的事情发生,没有很殊胜的缘,果报就是这个样子。所以生重怖畏,就是怕会产生恶果。

uml;∵∵三者深起惭愧

惭愧,这个恶果主要是分做两方面的,一是对自己不利,二是对其他人不利,你不管犯了哪个罪?哪个戒?一定是会害人害己的;所以我们常常说到:『惭己愧他』对自己的身心会有一些弊端,对于我们的道业当然也会有一些问题,所以惭愧,就是说从所生起的后果,恶果当然是对自己跟别人都不好,因此而起惭愧心。

uml;∵∵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发露先罪

求灭罪方法,我们下面所讲的都是,灭罪方法如果根据天台智者大师归纳,可分做三大类:

(1)第一大类是属于小乘里的称为作相(依戒):这里最重要的就是,第五者发露先罪。罪:我们上次说过了,就是一个人在犯戒之后,首先他自己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什么?不能接受我已经犯戒了;因为一方面,人都会把自己期待的很完美,希望我这个身心无瑕疵;所以在最初犯戒的时候,他就是不能够接受,一方面希望自己还是维持很纯洁的观念;二方面又知道其实我自己是犯戒的,这样在心里上就会一直有这样的矛盾。你一方面是希望很清净的;二方面又知道自己是犯戒的,如果我们接受,我是个凡夫啊,凡夫当然可能犯戒,犯戒之后,问题不在于不犯,而是在犯后如何去忏悔清净。如果我们去接受它,这种矛盾就慢慢可以化除了;不接受的人,身心都会不安,因为他总是在这两个矛盾里面徘徊,如果你接受─我是犯戒的人,我要如何去接受这个果报,我要如何去忏悔,身心反而能够安。

对别人也是一样,我们也是希望在别人面前,还是个很清净的人;可是又怕别人知道,这人其实已经犯戒了。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就会自己心中有鬼,碰到人就慢慢疏远,不敢见人。这样也是说在人我之间,就会产生一些矛盾。所以我们忏悔发露,第一个先跟自己忏悔,先让自己接受我已经犯戒了,我接受这个事实,然后也让别人了解我犯戒,也让他们接受这个事实。发露先罪,其实主要的是自己还有别人,很多人尤其在大乘佛法里面,偏向于在跟佛菩萨发露先罪,其实就人而言,主要的还是跟自己比较重要,其次是别人,因为我们是人,活在人的世界里面,佛菩萨不太管这种事的。

所以发露先罪,最重要的就是要消除这个矛盾,哪个矛盾?就是一个是没有犯戒,一个是犯戒,我们自认为不会犯戒,别人也认为不犯戒,可是事实上是犯戒,要消除这种矛盾,就是要发露,让别人接受了,当然发露之后,就有附带的一些忏悔的方法。像在戒律上,这个发露先罪,还看罪过的轻重,如果小罪只要跟一个人发露就可以了,中罪要跟四个人以上,所谓的僧众;如果大罪要廿个清净的比丘、廿个清净的比丘尼。如果就发露先罪的因缘里面来看,你能够跟愈多的人忏悔,其实就愈能够心安。你说我跟一个我最好的朋友,跟他讲一讲,他当然原谅你,他当然没有问题,这样别人还是不能接受,不能原谅你,所以发露,能够跟大众发露忏悔,这是比较圆满的,你跟佛菩萨发露,佛菩萨也不会想到说,那个人犯戒了,不会的!所以我主要说:是要使这种矛盾能够消除,就是要让自己接受,也让别人接受。

刚才讲到发露,你跟愈多人发露,你的负担就愈少,发露之后就有一些类似于刑罚,像戒律上面,就会讲到像关禁闭一样,当然就是必需跟大众隔离一段时间,五天、七天,然后必需作一些比较粗重的工作,扫地,扫厕所啊!这些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大众接受他,成为一个清净的人,这是发露。我们在社会上也是一样,一个人犯了罪之后,他必需受某种程度的刑,受刑结束之后,大家就接受他,这是第一种忏悔的方法,就是作相,这是属于戒。就是从发露到接受,所必需付出的,这些忏悔的事项。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