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清凉法苑”的林则徐对联
胡善美∵
在香港探亲期间,我们拜访了游老先生。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居港40多年,是位”香港通”,也有人讲他是当地的“活字典”。
我们作为来自福建福州的客人,自然谈到了严禁鸦片的伟大爱国主义者林则徐。游先生突然说:∵∵“我看过一本书上讲,
‘清凉法苑’有一副林则徐写的楹联,你感兴趣吗1”
“真的,那太好了!”我感到吃惊,因为我一直想了解林则徐与香港有关的文物。冒出了这个线索,妙极了。
我婉言谢绝了游先生要带我们去参观的好意,然后在地图上找着了“清凉法苑”的所在地。第二天,星期日,请小儿子带路,从荃湾直奔屯门。
在高速车道上,突然闪出“清凉法苑”的牌子。我们下了车,拐了几个弯,终于看见一座白色拱门的上部,筏可法师写的“清凉法苑”四个硕大的字。旁边的对联是:∵∵”净境有缘由斯道,种因得果自在人。”
与其说是一个佛庵,不如说是一座花园。范围好大,至少占地一两千平方米。在地贵如金的香港,有这么一块“风水宝地”,足可以让房地产开发商眼红。但是,佛门净地,谁也别想打它的主意。
通过一片停车场,上了台阶,便是佛堂,佛像虽然不大,但很精制。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花坛、盆栽,五彩缤纷,真是琳琅满目,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在一位老年尼姑的带领下,进了客堂。嘿!真的见到了林则徐写的一副对联。
“我们是从林则徐的故乡来的,就是为了寻访这副珍贵的墨宝。”她听了我们自我介绍,顿时亲切了许多。
据说三四十年前,这对联挂在花园中的六角亭子里。亭子今天没有了,把它拓印下的对联挂在客堂。它长90厘米左右,宽20厘米,上联是“风幡不动心安竟”,下联是“镜树原非色是空”。联旁的小序说:∵∵“道光辛丑秋初,去繁抽暇将出粤,访碑苛林,得晤柘上人于风幡堂,偶拈旧论,互相印正,同集六祖禅语,萆此以识形己。林则徐(印)。”
联序中提到的“柘上人”,据说是今天”清凉法苑”主持的“师公”。一位法师指着墙上的大镜框道:∵∵“她就是柘上人,是林则徐的同学。”她的相片旁边,也挂着这副对联。
“道光辛丑秋初……将出粤”,道光辛丑就是道光二十一年,即公元1841年。查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来新夏编着的《林则徐年谱》(增订本),那年闰三月十三日,虎门销烟的抗英英雄林则徐,以四品卿衔调浙谕旨,由粤启程。四月十八日,抵浙江钱塘江南岸。五月初十日,被“革去四品卿衔,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八月十六日,到了河南开封。与”秋初……将出粤”的记载不符。所以,∵∵“将”字可能是“已”字。他已经早就离开广东了。据说,有的人因为这样,对这副楹联的真实性,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我们查找林则徐不少对联的墨迹,那些题字,都与香港这副对联的笔迹相似。很可能云游四方的“柘上人”,在浙江、河南或其他什么地方,特地寻访了这位被革职充边的同窗大官人。林则徐对这个出家的同窗“柘上人”,自然有求必应,写写对联,表表自己“风蟠不动”的心情。虽然是“偶拈旧论”,但决不是无缘无故的。
联中小序明明说出林则徐是在”风蟠堂”,会晤了”柘上人”,然后书写了这些”禅语”,当然不会无中生有,可不必怀疑它的真实性。
退一步说,即使当场没有写就,即是“会晤”而已,也可以在会晤之后,借以时日,∵∵“草”成此联,寄到香港(或广东某寺收转)”清凉法苑”的柘上人收。既是同学,便淡化了森严的等级,求求墨宝,也得看在脸上,不必让人失望。而林则徐几十年的交往中,还算官架子不大,何况又是出家人所求。
据那年老的尼姑讲,筏可法师,后来由“清凉法苑”前往香港大屿山主持宝莲寺。他喜爱林则徐的这副对联便把它临摹下来,又带往大屿凶,拓刻在宝莲寺般若堂庭园的亭子里。
真遗憾,大屿山的宝莲寺我们游览过,事先不知道有林则徐的这副对联,所以失去了一饱眼福的机会,只好待下次再去一游。∵∵(作者工作单位为福建科技出版社)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