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读《寒山诗》
∵王鹏鑫
在近几年兴起的禅学热中,我也读了几本关于禅文化的书。其中,质朴自、然、悟境深远的禅诗,大大吸引了我,遂一气读完了《寒山诗》这一诗集。现就寒山其人其事其诗作一探讨和赏析。∵∵
寒山其人
寒山,亦称寒山子。以三十五岁左右隐逸于浙江省天台始丰县西北七十里的寒岩幽窟之中,故名。《寒山诗》日:∵∵
去年春鸟鸣,此时思弟兄。
今年秋菊烂,此时思发生。
绿水千里咽,黄云四面平。
哀哉百年内,肠断忆成京。
又《寒山诗》日:
寻思少年日,游猎向平陵。
国使职非愿,神仙未足称。
联翩骑白马,喝兔放苍鹰。
不觉今流落,皤皤谁见矜。
《元和县志》卷一《京兆·咸阳县》日:
平陵,昭帝陵也,在县西北二十里。
寒山在少年时,经常游猎平陵。平陵在陕西省咸阳县西北二十里。自他到天台山后,曾于去年春天、今年秋天,,两次思念弟兄,忆及他们少年时代生活的故乡咸京。咸京,即咸阳。因此说,寒山是陕西省成阳县人。
寒山在青少年时,雍容美貌,博览经史,过着“经锄”、“书剑”的快乐生活。到三十余岁时,“曾经四五选”,但均未及第。虽然“书判全非弱”,楷法流美,文理优良,、但“嫌身不得官”,自家不是官宦家庭,没有官官相卫这一条件,所以屡试不第。然而,他还认为科举考试是关系到一个人前途命运的大事,仍然存着一个侥幸心理。所以,他说:“必也关天命,今冬更试看。盲儿射雀目,偶中亦非难。”或许还会碰中。事实上,大唐帝国必竟是以门阀贵族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穷人的子弟是很难登上“学而优则士”的宝座的。∵∵
在考试失利、博取功名富贵的道路行不通的情况下,寒山一则心灰意冷,无脸见人;二则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解秉耒耜”,不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只好过着“冬披破布衫”、糠菜半年粮的穷困潦倒生活;三则还受到街坊邻里的冷嘲热讽,“尽号日先生,皆称为学士”;四则又“缘遭他辈责,剩被妻子疏”。兄长的冷淡、指责,妻子的埋怨、疏远、冷落,使他饱尝了苏秦般的“归至家,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战国策》卷三《苏秦始将连横》)的命运,体会到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侥薄,终于使他“抛绝红尘境”,背井离乡,抛妻弃子,开始了孤苦零丁的漫游生活。
人是一个有感情、有思想的高级动物,况且寒山自幼还是一位饱读圣贤书的儒生,所以,在孤雁般的云游中,父母恩、结发情、骨肉亲还是藕断丝连、难舍难分,故又迫使他“归旧来巢”,返回故乡。可惜遭到了结发“妻子不相识”的冰冷绝待,遂他一气之下,横下心来远走高飞,隐逸于浙江天台山了。
天台山是我国着名的灵山圣境。在唐代时,佛道二教就很兴盛。其着名的道教官观就有桐柏观、佑圣观、元明宫、洞天宫、仁靖宫、纯素宫、迎真宫、福圣观、圣寿院、妙乐院等几十处道场。于是,他就在此一面“避风”,一面学道。他说:
元非隐逸士,自号山林人。
仕鲁蒙帻帛,且爱裹疏巾。
道有巢许操,耻为尧舜臣。
猕猴罩帽子,学人避风尘。
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
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
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
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路。
十年的“手把两卷书,”“树下读喃喃”,“一道将一德”,修炼神仙术,醉心于道士炼丹服食的玄论,沉迷于黄老道籍之中。十年的炼丹求仙,躬亲实践,不是使他满面红光,老当益壮,长生久视,而是“岁月如流水,须臾作老翁”。岁月的流逝,安史之乱的浩劫,又使他“昨来访亲友,太半入黄泉”,亲朋寥落,所剩无几;“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妻亡子散,家破人亡。他只有“今朝对孤灯,不觉泪双悬”,孤苦寂寞,老泪纵横,伤透了心。又历史的经验还告诉他:“常闻汉武帝,爰及秦始皇。俱好神仙术,延年竟不长。金台既摧折,沙丘遂灭亡。茂陵与骊岳,今日草茫茫。”于是,他得出了一个结论:神仙不可得,长生也不能;人生尽苦空,“烦恼计无穷”。只好遁入空门,修行学佛,体悟人生真谛。
前面说过,唐代时的天台山上,就存在着佛、道二教。它不仅有许多道观,而且还有天台宗的祖庭——着名的国清寺及其许多高僧硕德。所以,他就经常到国清寺中,与着名的禅师丰干、拾得交往。《宋高僧传》卷十九《唐天台山丰干禅师传》中说:“有拾得者,寺僧令知食堂。恒时收拾众僧残食菜滓,断巨竹为筒,投藏于内。若寒山子来,即负而去。或廊下徐行,或时叫噪凌人,或望空谩骂。寺僧不耐,以杖逼逐。翻身拊掌,呵呵徐退。然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或发辞气,宛有所归,归于佛理。”正如他所回忆得:“惯居幽隐处,乍向国清寺。时访丰干道,仍来看拾公”。“国清寺中人,尽道寒山痴”。他在这段时间内,一面在林中读经吟诗,一面去国清寺访友学道,更多的是端坐在寒岩上入禅习定,明心见性,体悟人生的生死大事。他说:
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
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
已死必有生,出生还复死。
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远还同不系舟。
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
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
一例书岩石,自跨云好手。
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
三十年的勤学苦修,终于使他去掉了烦恼,进入了无相、无念、无住的境界,‘悟到了人的真如本性,解脱了生死羁绊。而他所作的六百首诗,就是他对宇宙人生的亲身体悟,都是从他那如来母中放射出的佛智之光。所以,《佛祖统纪》卷第五十三云:“丰干弥陀化现,寒山文殊化现,拾得普贤化现。”被后世尊作“天台三圣”。∵∵、
寒山其诗∵∵
前面说过,寒山作诗六百余首。以是书于“林间缀叶”,“村墅人家屋壁”(《宋高僧传》卷第十九《唐天台山丰干禅师传》),所以,僧人道翘寻访集得三百余首,编成一集,名日《寒山子诗》三卷。后来曹山本寂禅师予以注解,谓之《对寒山子诗》七卷。到明代时,又有四明楚石梵琦首和、西吴石树济岳再和,合订成了《天台三圣二和诗集》。其中,寒山诗307首,丰干禅师诗二首,拾得诗49首,连同二和诗计有1074首。收录于***蓝吉富先生主编的《大藏经补编》卷十四中。又据《太平广记》卷五十五引的《仙传拾遗》寒山子条知,天台山桐柏宫的道士徐灵府序而集子的《寒山子诗集》三卷,早就行于人间。可惜十余年后再不复见,成了一件憾事。前面提到,寒山有过一段由儒入道,炼丹服食,寻求神仙方术的经历,所以,道士徐灵府才集成《寒山子诗集》三卷。可惜早佚,不能和道翘集的《寒山子诗集》、《三圣二和诗集》对照勘校。因为寒山自说作诗六百首,道翘的《寒山子诗集》才集录了300多首、《三圣二和诗集》收录了307首、《全唐文》收了310首、陈慧剑的《寒山子研究》说得诗314首,可见佚失将近一半。因为寒山“好书”,擅诗,很可能也将其学习神仙方术的心得体会付之于诗,书之于石。可惜早佚,使我们看不到了寒山诗的全貌,确是一件憾事。现就《天台三圣二和诗集》中的几首寒山诗作一评析、欣赏。
其∵∵一∵
身着宫花衣,足蹑龟毛履。
手把兔角弓,拟射无明鬼。
佛教认为,人生皆苦,烦恼无穷。其中,根本烦恼即是无明。无明,就是无知,不明事理。它与爱欲这一烦恼互为里表,即可产生贪、嗔、痴、嫉、谄、恨、娇、慢、辱、邪见、懈怠等等烦恼。那么,如何对治这一根本烦恼呢?顾炎武说,佛经八千余卷,佛说千言万语,就是讲得一个“诸法皆空”的“空”字。其实,寒山禅师早就认识到了佛教的这一根本思想,所以,他就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教导人们要身着“空”衣,足穿“空”鞋,手里拿着“空”这把般若利剑,去射死扰乱身心的这个无明之鬼,即可斩断烦恼,解除人生的一切苦厄。为什么呢?《传灯录》卷第十归宗日:“一翳在眼,空华乱舞。”以眼中有翳,妄见空中有幻化之花,以譬本无实体的境界。又《成实论》卷二日:“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盐香、风色等,是名无。”“无”就是“一切皆空”之“空”的同义语。那么,何谓“空”呢?空就是事物的自性(本质),或日事物的真谛(理)。
其二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寒山禅师常年隐逸于天台山上的寒岩幽窟之中,周围就是其山上那幽深的岖岖小路、冰凉的清清小溪、细碎的啾啾鸟叫,微弱的渐淅风声、飘扬的纷纷大雪,所以,他就抓住周围这些景物,写出自己对他{门的体悟。其首联就写出了一种深远幽静的清凉境界;颔联则用啾啾的几声鸟叫,.‘衬托出了这一境界的冷静寂寞;.颈联更是冰上加霜,又以微风、积雪写出了这一境界的冷峻肃穆;:尾联则以两个“不,,字否定了人人生活于中的年、日这个时间观念,画龙点睛地写出了诗人心上无念、无住、无相、契合自然、物我一如的悟境。其诗语言通俗、明白易懂,对仗工整、声韵合拍,平实质朴、自然洒脱,是一首抖尽烦恼、见到如来的幽妙禅诗。
其∵∵三
众星罗列夜深明,岩点孤灯月未沉。
圆满光华石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此诗言简意赅,禅境深幽,是诗人大彻大悟的一种体验。其中,一,二两句,写出了一位苦行僧的坐禅画面:在..个繁星点点的沉沉长夜,一轮欲坠峰巅的圆月,照耀着一位身着衲衣、足穿草鞋、结跏趺坐于岩幽石上的清瘐僧人。他闭目养神,一动不动,气息无声,犹如枯木逢春一般,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清凉世界——禅定的最高境界。第三、四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禅定境界的体悟:首先,他觉得自己的心灵就象一盏圆满光华、晶莹璀璨、炳夜点石的长明灯,照亮了三千大千世界。其次,他还觉得心性明朗,清净可鉴,犹如一轮悬于空中的,圆圆满月,光遍虚空,月印万川。“岩点孤灯”、“月是我心”,就是这一真实的体悟。从而写出诗人已进入了“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的如如境界。这首七绝,诗中有画,画中有禅,禅中有悟,心境一如,是一首诗禅交融的优美禅诗。
总之,寒山之诗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触景即物的句子、生动恰当的譬喻、丰富优美的典故、自然洒脱的作风,活泼泼地写出了他自己亲证实悟的修行体验。因此说,寒山之诗是引迷入悟的法语,是由凡入圣的文字般若波罗蜜。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