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宜州神德寺《舍利塔下铭》
“他们打开铜盒,盒子里有很多玉石翡翠、金银钱币,还有3颗白色亮晶晶的东西(舍利),大家都去抢,不知道谁把铜盒里的小方盒子扔到坑外,我把它捡了起来,摇了摇,听见咣当响,就把它撬开。方盒里有个翡翠小瓶,大拇指大小,装了满满一瓶水,黑红色。不知谁喊了一声,这种水抹眼睛好,大家都争着抢着,一会儿就把水给糟蹋完了。在那个鎏金盒里,还盘着一撮头发。”
走进铜川市耀州区博物馆的东展室,就可以看见陈列的隋神德寺仁寿舍利及供养品。这是1969年4月在耀州区照金镇寺坪村出土的,现由耀州区博物馆收藏。
《舍利塔下铭》石刻长宽均为51.5厘米,厚10厘米。铭文12行,满行12字,共124字。出土时放置在舍利石函内的二台上,原存药王山博物馆,2005年12月移交区博物馆收藏。铭文如下:
维大隋仁寿四年岁次甲子四月丙寅朔八日癸酉,皇帝普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谨于宜州宜君县神德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愿太祖武元皇帝、元明皇太后、皇帝、献皇后、皇太子、诸王子孙等,并内外群官,爰及民庶,六道三涂,人非人等,生生世世,值佛闻法,永离苦因,同升妙果。
舍利塔下铭。
送舍利大德法师沙门僧晖。
整篇铭文的大意,就是以造塔安奉舍利来祈愿国泰民安,并愿上至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下至庶民百姓、冥界幽灵,皆能见佛听法,脱离苦因,解脱轮回之苦,终成正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国家昌盛,社会和谐,百姓安康,每个人都能有好的人生归宿。
“仁寿四年(604)四月八日”,为佛诞日,在这一天安奉舍利、敬造灵塔,是表示对此事的重视,具有重要的意义。“甲子、丙寅、癸酉”均为我国古代使用的天干地支纪年法表示年(甲子)、月(丙寅)、日(癸酉)的次序。“朔”即夏月(农历四五六月)之初,望为十五。
“宜州宜君县神德寺”,就是今天的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寺坪村。据清陈仕林《耀州志·地理志》记载,耀州西汉景帝二年(前155)置祋祤县,三国曹魏时,曹丕于黄初元年(220)将原在甘肃境内的北地郡泥阳县,内迁侨置于祋祤境内,并改祋祤为泥阳县,进而内迁北地郡于泥阳。北魏明帝时改为北雍州,西魏废帝三年(553)改北雍州为宜州,下领三郡(通川、建忠、宜君)。通川郡又名北地郡,辖地相当于今耀州区南部,治所设在泥阳,北部属宜君郡,治所在今石柱故县。北周沿袭其制。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9又记载:隋开皇三年(583)罢通川郡以县属宜州。开皇六年(586)改泥阳县为华原县,大业三年(607)以华原隶于京兆郡。因此,仁寿四年的时候,照金、瑶曲等北部地区都属于宜州宜君县管辖。
这件《舍利塔下铭》虽然字数不多,但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而且书法非常精美。对我们研究隋唐时期的佛教发展史和书法演变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1969年4月,在铜川市耀州区(当时为耀县)照金镇寺坪村,出土了隋代的仁寿舍利和石函,现由耀州区博物馆收藏。
舍利是梵语音译,意思是骨身、遗身,指火化后形成的珠状骨粒等。后来泛指佛教***高僧火化后的遗骨。《法苑珠林》中将舍利分为三种:一是骨舍利,白色;二是发舍利,黑色;三是肉舍利,红色。最着名的当属法门寺的佛指骨舍利,传为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传说古印度阿育王以神力造84000舍利塔,中国有19座,法门寺的真身宝塔便是其中之一。1987年一经出土,便引起了轰动。
按照佛家的说法,只要虔诚信佛,终身修善,悟道得法,就会自然地结晶舍利。修行者去世后,如果留有舍利,就被认为是修成正果,功德圆满,从此往生极乐世界,不再堕入生死轮回之中。因此,舍利被认为是佛界圣物。一般都要造塔瘗埋,既有供奉之意,又是纪念的象征。
学术界对舍利的形成持两种观点:一是佛教僧人去世后都用香木焚化,而香木的焚烧温度较低,极易形成骨质结晶体——舍利;二是长期食素打坐的人,身体内会生成一种结石,去世后用香木火化就形成了结晶体。按这两种说法,舍利的形成是一种生理现象,并不神秘,不存在超自然因素。
在隋神德寺舍利出土的照金寺坪村,寺院的建筑和塔早已不存,遗址上只有一些瓦砾依稀可辨。当时,照金公社寺坪大队的社员在平整土地时发现石函,函内有铜盒和供养品。盝顶式铜盒1件,高15厘米,内放骨灰、舍利子3枚、隋五铢铜钱27枚、金环1件、银环9件、玉环1件、波斯银币3枚。圆铜盒1件,高5.2厘米、口径7.9厘米,内装头发。涂金铜盒1件,高8厘米,内放绿色玻璃瓶1件,瓶高5.8厘米、口径1.2厘米,内装淡红色的浓稠状液体。另外有铜瓶1件,玛瑙器1件,月牙形铜饰物4件,长10.2厘米。铜簪1件,长8.2厘米,铜锥1件,长11.9厘米。铜小刀2件,一长7厘米,另一长5.5厘米。料珠2件,料块1件,残玉簪1件,残水晶饰1件。
神徳寺舍利鎏金宝函
如诚法师专门从***订做了这座新的鎏金宝塔,捐赠给耀州博物馆用于存放舍利
神徳寺舍利鎏金铜函
石函高119厘米、长宽各103厘米、函盖高52厘米,上有篆书“大隋皇帝舍利宝塔铭”。函盖四侧线刻飞天、花草图像。函体四侧浅线雕舍利佛、大迦叶、阿难和大目犍连及四天王、力士等图像。
石函为盝顶式,体积较大,分为函盖和函座两件。函盖顶部篆刻“大隋皇帝舍利宝塔铭”9字,字格外四周线刻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刹(即四周杀角)刻卷草,四侧立面线刻飞天和蔓草。飞天是佛教中的乾达婆,意为香音神,用音乐传布佛法。
函座中心有方形竖槽,口沿有二台,铜盒放在槽中,口沿上面放置塔下铭石刻。函座四周立面均为线刻的蔓草和人物画像。正面为两个手持金刚杵的力士护侍博山炉。左右两侧线刻守护佛教须弥山四方的四大天王画像,并用楷书题刻各自的名字。分别是东方提头赖吒(梵语音译,下同)天王,意为持国天王,守护东胜神洲;南方毗娄勒叉天王,即增长天王,守护南瞻部洲;西方毗娄博叉天王,即广目天王,守护西牛贺洲;北方毗沙门天王,即多闻天王,守护北俱卢洲。背面是举哀图,刻有释迦牟尼涅盘后其四大弟子大迦叶、阿难、舍利弗、大目楗连围绕佛骨舍利痛哭的图像。其中大迦叶是大弟子,称为头陀第一,佛祖入灭后,由他承传了释尊的衣钵。阿难为第二弟子,称为多闻第一,佛祖去世后,第一次举行集结大会时,由阿难口述佛祖语录,然后整理成为佛经。大迦叶去世后,由阿难继承衣钵。舍利弗出身婆罗门教,称为智慧第一,先于释尊入灭。大目楗连被称为神通第一,也先于释尊入灭。
整个石函雕刻精美,线条流畅,人物刻划自然、逼真。四天王还保留着北朝时期佛教画像的风格和特征,与宋代以后完全汉化的形象不同,具有珍贵的史料和研究价值。3枚舍利均为直径约2厘米的算珠形,形体较大,在国内罕见。
据石函内的“舍利塔下铭”记载,神德寺舍利宝塔为隋文帝杨坚于仁寿四年(604)下旨敕造,派朝廷的大德法师沙门僧晖护送舍利,前往当时属于宜州的宜君县寺坪起塔供奉。《续高僧传·释道密传》记载,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同州(今陕西大荔县)的般若尼寺,由比丘尼智仙抚养,13岁回到家中,自小受到佛教的影响。而且智仙曾预言杨坚将来会成就大业。北周武帝灭佛时,智仙又在杨家躲避。杨坚后来做了隋朝的开国皇帝后,便大力弘扬佛法,从仁寿元年(601)开始,用了4年时间分三批在全国111州建塔111座,安奉佛骨舍利,掀起北周武帝灭佛后佛教信仰的高潮,极大的推动了佛教的发展。对于这批舍利的来历,《广弘明集》卷19记载:“皇帝昔在潜龙,有婆罗门沙门来诣宅,出舍利一裹。……皇帝以仁寿元年六月十三日,亲以七宝箱奉三十舍利,自内而出,置于御座之案,与诸沙门烧香礼拜。……乃取金瓶琉璃各三十,以琉璃盛金瓶,置舍利于其内,薰陆香为泥,涂其盖而印之。三十州同刻,十月十五日正午入铜函、石函,一时起塔。”这是第一批建塔供奉的情况。第二批在仁寿二年(602),建塔51座,第三批即仁寿四年,建塔30座。
自清乾隆末年以来,这111座舍利塔已有12处陆续出土面世。分别是:青州(今山东青州市)胜福寺、雍州(今陕西周至县)仙游寺、岐州(今陕西扶风县)凤泉寺、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大兴国寺、信州(今重庆奉节县)金轮寺、邓州(今河南邓州市)大兴国寺、潞州(今山西长治县)梵境寺、济州(今山东平阴县)崇梵寺、宜州(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神德寺、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牛头山寺、廉州(今河北藁城)花城寺、隋长安广恩坊(今陕西咸阳市渭城区底张乡)延兴寺......
函盖顶部篆刻“大隋皇帝舍利宝塔铭”9字,字格外四周线刻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舍利塔下铭》,长宽均为51.5厘米,厚10厘米。铭文12行,满行12字,共124字。原存药王山博物馆,2005年12月2日移交区博物馆收藏。铭文如下:
维大隋仁寿四年岁次甲子四/月丙寅朔八日癸酉/,皇帝普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谨于宜州宜君县神德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愿/太祖武元皇帝、元明皇太后、皇/帝、献皇后、皇太子、诸王子孙等/,并内外群官,爰及民庶,六道三/涂,人非人等,生生世世,值佛闻/法,永离苦因,同升妙果。
舍利塔下铭。
送舍利大德法师沙门僧晖。
正面为两个手持金刚杵的力士护侍博山炉
背面是举哀图,刻有释迦牟尼涅盘后其四大弟子大迦叶、阿难、舍利弗、大目楗连围绕佛骨舍利痛哭的图像。其中大迦叶是大弟子,称为头陀第一,佛祖入灭后,由他承传了释尊的衣钵。阿难为第二弟子,称为多闻第一,佛祖去世后,第一次举行集结大会时,由阿难口述佛祖语录,然后整理成为佛经。大迦叶去世后,由阿难继承衣钵。舍利弗出身婆罗门教,称为智慧第一,先于释尊入灭。大目楗连被称为神通第一,也先于释尊入灭.....
左右两侧线刻守护佛教须弥山四方的四大天王画像,并用楷书题刻各自的名字。分别是东方提头赖吒(梵语音译,下同)天王,意为持国天王,守护东胜神洲;南方毗娄勒叉天王,即增长天王,守护南瞻部洲.....
西方毗娄博叉天王,即广目天王,守护西牛贺洲;北方毗沙门天王,即多闻天王,守护北俱卢洲......
石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