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的泗洲佛信仰

泗州佛,又叫泗州大圣,法号僧伽(638—710),葱岭北何国(今吉尔吉斯斯坦的阿尔别希姆)人。他少年出家,誓志游方,3l岁入中土。始至西凉,次历江淮。在唐高宗时曾至长安、洛阳一带化缘,后来又去了吴楚等地。他手执杨树枝,到处说法。有人问他:“你姓什么?”他就答道:“我姓何。”又问:“大师是哪里人氏?”他就答道:“我是何国人”。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他到了泗州(今江苏境内临淮、泗洪,原有泗州城,清朝康熙年间沉入洪泽湖)。他在泗州曾在一家留宿,一天,他突然对主人说:“这儿本是一座寺庙。”主人闻听格外惊奇,忙让仆人在院内掘地,果然发现了一块古碑,碑上题名“香积寺”,又刨出一个金像,像衣上刻“普照王佛”字。主人遂让其地,作为寺院,大师也遂在泗州定居说法建塔,建起了普照王寺,传经布道,为民治病、治水、降伏水母,安定淮泗。

泗州大圣在当时弘化神异事迹颇多,景龙二年(708年),僧伽应唐中宗派特使迎接大师来京城,召入长安居荐福寺(即今小雁塔),皇帝遣使诏赴内道场,帝御法筵,言谈造膝,占对休咎,契若合符,颇为隆重。因成功为驸马治病而声名鹊起,享有观音大士化身的盛誉。僧伽大师因此也就成了唐中宗的国师,皇帝亲笔题写了其住持的佛寺“普光王寺”(因避太后武则天讳,故改照为光)的匾额。景龙四年(710年)三月二日,僧伽大师端坐而逝,享年73岁。圆寂前曾上书唐中宗,要求死后回归葬泗州。僧伽逝后,唐中宗因仰慕不忘,曾问另一位神僧万回:“僧伽者何人也?”万回对答曰:“观音菩萨化身也。经可不云乎,应以比丘身得度者,故现沙门之形。”唐中宗为其敬漆肉身,送回泗州临淮起塔供养。泗州城也为迎接僧伽大师,在南门与西门之间又特意开辟了一座城门,由于曾铺满鲜花,故名香花门。

泗州大土的崇拜在目前主要流行于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奉祀最流行的地区当属福建。

在福建,街头巷尾,皆立庙供养之,其影响遍及全国。福建福州的泗州大圣信仰传说为一泗州人来福州为官,因病祈求泗州神,忽见榕树现一道光芒,其病竟愈,以为泗州神庇佑。因福州多榕树。遂在榕树置一小神龛,供奉泗州神,因而相沿成俗。此风也传人***,在***地区榕树阴的凉亭内常常设有小神龛,供奉着泗州佛。福州城乡大街小巷多供泗州大圣的神龛,除置在榕树上外,还有多种供奉形式。

在福建、***、广东一些地方,泗州大圣信仰正逐渐发生异化,产生了另一个传说版本。泗州大圣被称之为“泗州佛”,并被赋予主管爱情婚姻的神明,成了情侣们祈拜的偶像,并修许多凉亭供奉他。

相传宋朝时候,蔡襄母亲怀着蔡襄过洛阳江。这条洛阳江在福建惠安和晋江两县交界处,水深流急,十分险要。蔡襄之母过江时,在船上受尽了惊吓,上岸后说:“我儿诞生后,若能做官,我一定让他在这里造一座桥。”后来,蔡襄果然当上了泉州太守,他按老母之愿来江边造桥,可江水湍急,连投放江中的石头都被冲跑了,造桥谈何容易!蔡襄束手无策,一愁莫展。

一天,有位白发老翁摇船而来,船上坐着一位绝色女子。船往江心一停,老翁便向岸上发了话:“谁要是用钱投中了我的女儿,我就把女儿嫁给谁。”一时间江边围满了人。人们纷纷向江心投掷钱币,就是无人能投中那船上美人儿。投来掷去,钱全落在了江中。以后,这父女的船天一亮就摇到了江中,傍晚时分才划走,而投钱的人竟无所减。几个月过去了,谁也没投中那美女,而银子铜钱却落入江中成了洛阳桥的垫基石,造桥的愿望居然有可能实现了。就在大功告成的时候,泗州的一个聪明的小伙子凫水到江心,悄悄登船,转到姑娘身后,把一大把碎银子扔向姑娘,正巧有一块落在姑娘的头上,岸上的人们顿时齐声喝采。当下白发老翁约这位小伙儿上岸到凉亭议婚,没想到,小伙儿往凉亭石凳上一坐就再也没起来。原来那老翁就是土地爷扮的,而那姑娘是观世音菩萨化身。他们原来是暗中帮助蔡襄为民造桥,略施妙计为江桥奠基的。为了成全那小伙子,于是将他的灵魂变化到西天成佛去了,而让他的肉身永远留在亭中,从此就成了人们膜拜的泗州大圣。人们都说泗州佛婚恋受挫,一定也会十分同情人世间失恋的痴情男女的。于是,热恋中的情人,一旦遭到挫折和困难,就常爱求助于泗州大圣。传说只要在佛的脑后挖一点泥巴,偷偷撒在爱人身上,爱人就跑不掉,婚姻就会得到圆满结局。泗州大圣也真有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一处处的泗州佛的后脑勺几乎全让那些多情女、痴心汉们挖走了。偷偷地撒在对方身上,对方就不会变心了,爱情、婚姻就会得到幸福的结局了。但是这一来,这座佛像的后脑勺就只好一修再修了。

在江苏南通,泗州大士像最初在宋代时由山僧智幻迁来狼山供奉。自那以后,大圣菩萨的“法力”不仅名扬南通民间,而且远及江阴、张家港、常熟、镇江和江淮地区,一年四季都有来自各地的香客到狼山顶礼膜拜、问卜求签。南通有民间传说:僧伽大士曾以法力降伏盘踞狼山的白狼精,因此现在南通狼山广教寺的建筑亦呈“金龙伏狼”的布局。现存的“大圣殿”建于明代,中间僧伽大师端坐莲台,侧侍弟子慧俨、慧岸、木叉,殿侧塑二十诸天。他在南通狼山的塑像,头戴毗卢冠,身着团绣龙袍,为十分鲜见的造像。

在浙江,泗州的信仰也十分普遍,只是由于浙江普陀山的观音道场兴起后,由于地缘较近的关系,泗州大圣的信仰逐渐衰退。但在浙东的嵊州、新昌等地关于泗州大圣的信仰又产出一种传说。传说泗州菩萨为解除剡地旱灾,违背天帝意旨,偷雨救灾降下甘霖,因而受到贬谪,当地百姓建堂纪念,这些堂大多叫“泗州堂”。从文献上考证,这大概与僧伽大师的灵异事迹中,手持净瓶经常降洒甘霖,以至于僧伽大师塔成为宋代的祈雨之所有关。在浙东的四明山与天台山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一出门便要翻山越岭,每当行人走上三五里地就会有一座凉亭出现。这种凉亭并非六角翘起的亭子,实际是一间正面敞开的房子。靠墙是半圈固定的长凳子,可供行人、挑夫歇脚,当地人称“泗州堂”。在绍兴嵊县、新昌、诸暨、绍兴一带目前还存有泗州堂,如绍兴与诸暨之间的山岭多有路亭,有些路亭与庙宇相结合,也有单独供奉泗州大圣的,如绍兴兰亭花街泗州堂凉亭等。新昌、嵊县等地凉亭均供奉泗州菩萨,新昌目前还保留有较多的路廊、泗州堂,在乡间每隔十里左右就有供人歇息的路廊,一般是三间,跨路而建,俗称“穿路廊”、“茶亭”,依靠捐募建立,设有路廊田,以田产收益作修缮、烧茶酬金。山路崎岖处多设泗州堂,系单房小屋,供过路人避风雨、歇脚、乘凉。后壁供一尊石像,称“泗州堂菩萨”。在东阳也有泗州太公纪念堂等供奉在宁波(古时目前的舟山市辖地为宁波属县)也有多处供奉泗州堂菩萨的,清人《四明谈助》中也多有述及,在舟山,现存有嵊泗县嵊山泗州堂与泗州大圣有关。

听众朋友,塔,是一种纪念性建筑物,来源于佛教,又称“佛塔”、“浮屠”、“浮图”,后来成为佛教的象征。自僧伽大师寂后,因泗洲最早建塔,以后各地仿建的塔都叫泗洲塔,或称僧伽塔、大圣塔。过去以泗洲大圣为名的塔在全国各地很多,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为泗州僧伽塔题过诗,历代朝拜泗州僧伽塔的人也不计其数,充分反映了泗洲大圣信仰的广泛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各地一些古塔有的已倾圯,有些已更改了名称。

2003年11月28日,江苏省和江阴市的考古工作者对悟空寺塔基进行联合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在塔基内发掘出土一石函,石函内有影青瓷钵,钵内横放着一个影青点彩净瓶。净瓶内发现数十粒舍利。这些舍利五彩斑斓,以白色为主,晶莹发亮,外表圆润光滑。经考古专家对石函上的铭文进行考证,认定其为“泗洲大圣”舍利。

1949年以后,在古塔中出土的除了佛像之外,瑞安仙岩寺塔地宫中还供奉了一尊涂金木雕的僧人坐像,像座的包镶银片上錾刻着“泗洲大圣普照明觉大师”的字样。苏州瑞光寺塔、金华万佛塔、上海兴教寺塔、温州白象塔、宁波天封塔中都有头上戴着僧帽、瞑目端坐的僧伽像,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崇拜和供奉僧伽和尚的风气。

各地以供奉泗州大圣以及以泗州大圣而建立的寺院很多,可考的有:厦门圣果院,唐代卓猷所创之佛寺,原名泗州堂;厦门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朝会昌、大中年间(841—859年),初名泗州寺,五代时曾称泗州院,宋代称无尽岩,后又改称普照寺。在《八闽通志》中有记载的泗州院、泗州堂、泗州庵等就有23座,根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江苏、浙江(各地区)均有与泗州大圣相关的地名。

作者:黄伟华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