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修行次第与弥勒法门

黄连忠,***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现代佛教学会秘书长

一、前言

太虚大师曾于1932年12月在闽南佛学院讲《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对于此经推崇备至。并举出题旨明晰、译史明确、法义丰富与时机合宜等四项特质。其中,在‘法义丰富’条下,列出了‘法备五乘,义周十宗’的义涵,彰显此经的殊胜价值。因此,本文的研究动机与目的,即在分析此经的叙述结构,论证此经开显的修行次第,进一步揭示此经的奥妙与丰富的涵蕴内容。

二、《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历史地位与研究价值

在近代佛教史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受到重视及弘扬,关键即在太虚大师的讲释及演传,在印顺法师编撰的《太虚大师的年谱》,记录了1932年(民国21年)12月讲于闽南佛学院的历史:‘二十三日,太虚大师于闽院,开讲《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胜济、窥谛、东初、灯霞、雪生等合记,成《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文)。大师誉此经为“法备五乘,义周十宗”,颇为推重。’

为何此经愈来愈受到近代佛教的重视呢?主要是此经的题旨明确与‘法备五乘,义周十宗’的法义丰富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契机于太虚大师所谓之‘时机合宜’。在题目方面,即是此经的宗旨所在,从十二分教之一的‘本生’为基础,以诸法皆从心地所生的‘心地观’为喻说,显示能生世出世法之能依与一切法皆可依止之所依二义。

三、《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叙述结构与修行次第

此经的叙述结构,可以略分为两种切入的角度:一是经文推演的叙述结构,二是佛法分析的叙述结构。前者,是属于经纲的经文纲领;后者,是属于内容的应机渐说。本文一分二途的介绍,是有利于解析的明白,以下即从此开始分析此经的结构。

太虚大师对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叙述结构的介绍,是以传统的科文为基础,以‘略彰分齐’为方法,将此经的纲领清晰的提出来,颇资现代学人休学参考之帮助。

此经的修行次第,亦有两种切入的角度:一是从报恩到成佛的道次第,二是从共法到不共的道次第。前者是从凡夫到成佛间的事相修习,着重于离欲解脱的修证次第;后者是从五乘共法到大乘不共法的理论阐释,着重于义理建构的论证模式。两者理事合一,相辅相成,而成完密的道次笫。首先从报恩到成佛的道次第角度观察,此经在修习佛法的道次第上,首重报恩,然后发诸善妙诸行,成就佛果。

前文讨论到修行心地观法的道次第,其中融合声闻解脱道与大乘菩萨道,展现在修证次第上,即是共法与不共法的区别。所谓‘共法’,可能有两层意义;一是共世间乃至外道的修行方法,如报父母恩、报众生恩与报国王恩等;二是共佛教中的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与菩萨乘等五乘,或是共后三乘而成三乘共法,如报三宝恩等。换句话说,五乘共法以‘报恩行’为基础,通贯大小乘佛法而为修道的起点,这一点是《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特色,必须加以特别注意。

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与往生兜率天宫内院的弥勒法门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有三段关于往生弥勒净土十分重要的叙述,其一:

尔时,佛告五百长者:‘未来世中一切众生,若有得闻此《心地观.报四恩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受持读习解说书写广令流布,如是人等福智增长,诸天卫护,现身无疾,寿命延长;若命终时,即得往生弥勒内宫,睹白毫相超越生死,龙华三会当得解脱,十方净土随意往生,见佛闻法入正定聚,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智慧。

此处释迦牟尼佛已经授记并且劝导众生,应该报答‘世出世恩’,其中有四种恩应深思回报: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其中的国王恩,以现代意义而言,则为‘国家恩’,由此转生诸功德,永不退转。

其次,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的第二段纪录,载有:

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得闻如是四无垢性甚深法门,受持读习解说书写,如是人等所生之处遇善知识,修菩萨行永不退转,不为一切诸业烦恼之所扰乱,而于现世获大福智,住持三宝得自在力,绍继佛种使不断绝,命终必生知足天宫,奉觐弥勒证不退位,龙华初会得闻正法,授菩提记速成佛道。若欲愿生十方佛土,随其所愿而得往生。见佛闻法,究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无垢性品〉中提到出家僧众的修行为:‘出家菩萨常于昼夜如是观察,勿贪世间受五欲乐,精勤修习未尝暂舍,如去顶石如救头燃,心常忏悔过去先罪,安住如是四无垢性,一心修行十二头陀。’不贪世间五欲之乐,精勤修习,心常忏悔,如此安住四无垢性,修行十二头陀,便能入道。所谓的‘四无垢性’。由此可见,从四无垢性到三十七道品的修持,即是弥勒法门修行的要点之一,值得注意。

五、结论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是一部殊胜的经典,诚为太虚大师所言,此经可为初学佛法的佛法概论,可为研究全藏教理之基础。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此经的成立之思想背景,可能是地处于南北传佛教的中间地带,而且是初期大乘佛教兴起的时代,否则不会形成如此复杂而又通融大小乘佛教的教义模式。换句话说,此经的优点是博采众说,通贯五乘。因此,研究此经须更进一步的厘清其思想背景。

此外,若从诠释学的角度来看,纵使此经非佛亲口所说,还是具有高度的研究价值,本文研究的心得有四项:

第一,本经的叙述结构十分完整,首尾相承,经分八卷十二品,从教起因缘、请法到释疑、重颂、结明,相当符合十二分教中的一此形式。

第二,本经‘法备五乘,义周十宗’的丰富内容,可以成为很好的佛学概论的教材,同时普摄群机,适合在现代弘扬佛法之依据。其中又以三段喻示可以往生兜率天宫内院,那是由于发心修持报四恩行、四无垢行与入阿兰若行等,并以此为核心,统摄一切小乘与大乘法门的修持,亦可视为佛教诸经论中弥勒法门的补充,亦可与‘弥勒三经’做一比较。

第三,本经修行的道次第,首重报恩,此乃五乘共法之基,亦是登圣之门。由此可见,佛法重视世间法的伦理与善行,并且积极的予以提升扩充为佛法的要领。

第四,本经融贯小乘的声闻缘觉二乘与大乘菩萨道。不仅在修行事相上互参成就,也积极回小向大,提升至理念互通之心地观法上。换言之,本经的心地观法是全经的眼目,亦是最高的指导原则,然后真俗二谛圆融无碍的开展,最后证成圆满的佛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